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西政报》2008,(1):F0002-F0002,I0001
2007年5月,国务院批准在赣州开发区境内设立国家级赣州出口加工区。 2007年12月,国家商务部、科技部授牌在赣州开发区境内设立“赣州钨、稀土新材料出口创新基地”。  相似文献   

2.
《政策》2009,(3):F0002-F0002
武汉篇 武汉,是湖北省省会和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长江、汉江在此交汇,历来被称为“九省通衢”之地。该市现辖13个区、2个国家级开发区,总面积8494平方公里,人口858万人。  相似文献   

3.
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的历史方位与战略任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20年的发展,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经济实力已经跃居中西部22家国家级开发区首位。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武汉开发区担当着促进武汉跨越发展,推进建设支点武汉、龙头武汉和国家中心城市的重任,必须进一步找准未来发展的历史坐标,深化发展定位,明确发展任务。武汉开发区未来主要有六大战略任务:努力践行国家战略,大力推进顶层设计类改革;聚焦产业链高端环节,加快发展重点产业的高端领域和高端产品;突破性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端服务业;把创新驱动上升到战略层面,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强化新城极化和服务功能,加快军山、黄陵等地区的开发;强力推进低碳智慧新城建设,促进开发区管理模式创新。  相似文献   

4.
被称为“华中硅谷”的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近年来在国内外声名鹊起。 1998年11月25日,总投资4亿多元的武汉华软软件园,在武汉东湖开发区挂牌,它标志着中国又一个软件基地落户武汉。在这前一天,省市有关领导到华软视察,45岁的留美博士、知名软件专家李卫华对省委书记贾志杰等省市领导感慨地说:“如果没有省市领导的支持,没有袁主任的帮助,华软没有今天。” 李卫华博士夸奖的“袁主任”就是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主任袁善腊。他现年45岁,是一位个头不大、戴眼镜的中年人。 1991年10月,袁善腊从武汉市委机关调任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党委书记,时年37岁。8年来,衰善腊和来东潮开发区的创业者一道,不断进取,锐意创新,使这里成为人才和技术的聚集地,湖北经济新的增长点,赢得了“华中硅谷”的美名。  相似文献   

5.
武汉为了下世纪发展,当前正围绕依托武汉开发区,建设武汉大汉阳新区和实施大市场战略、构建武汉贸易中心两大话题,展开热烈讨论,笔者认为这是抓住了武汉发展关键和根本的重大举措。为了加深认识,现就两者关系谈点看法,以供参考。总的来讲,武汉中部经济中心地位的确立和最大增长极的形成,关键在于武汉大市场的建设和完善,而武汉大市场的主体和重点在于贸易中心的重组与构建,而以武汉开发区为依托的大汉阳新区的开发,则是武汉贸易中心重建的发展极。具体从以下三方面展开。一、贸易中心建设滞后对武汉发展的影响武汉要确立中国内地…  相似文献   

6.
建立和发展开发区,是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一项重要措施。从八十年代我国律办的第一批沿海经济技术开发区至今,已经历了十年的开拓和奋进,其发展进入了九十年代的迅速成长期。在我国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发区──沿边和内地的对外开放总格局中,形成了一个以开放城市为依托,从沿海到内地的多层次开放层。武汉作为中部地区沿江、沿线的特大中心城市,在新一轮的开放机遇中,对湖北省的经济发展起着“龙头”作用,而开发区作为经济新的增长点,对武汉及其湖北的辐射带头作用也日趋明显。对于强化武汉市在湖北的“龙头”地…  相似文献   

7.
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对未来发展趋势的预测分析,武汉应重点培养和发展三个具有国际水平,推动武汉经济走向世界的科技开发区:一是东湖,二是沌口,三是黄埔。三个开发区要突破目前的发展模式,形成自己的特点。一、要大胆地开疆扩土全世界有四百多个科技开发区。美国“硅谷”占地1165平方公里,沿公路摆布4000多个企业。日本筑波科学城占地287平方公里,人口仅15万。英国剑桥科技开发区,科技企业与企业之间在地理位  相似文献   

8.
梁东 《长江论坛》2012,(5):27-32
高新技术产业是当今社会先进生产力的主要标志和集中体现,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动力。武汉作为我国华中地区的金融中心、交通中心、文化中心,其高新技术产业正在蓬勃发展。本文分析了武汉高新技术产业的总体现状以及武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发展状况,进而提出加快武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开发区是我国充满活力的新型城市类型,由于产业功能区定位的历史原因,第三产业发展始终处于滞后状态,与开发区城市化进程的速度和规模不相适应。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武汉开发区)是国家级开发区,工业生产总值位于中部开发区的前茅,但第三产业规模不论与同类开发区比较还是与城区比较均处于严重落后状态,其对经济的制约效应已有显现。  相似文献   

10.
5月中旬召开的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战略理论研讨会围绕武汉开发区发展战略等问题,进行了充分的研究和探讨,取得了丰硕的学术成果。会议科学地分析了开发区的发展历程和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指出,目前开发区处在一个重要的转折时期,机遇与挑战并存。如何把握机遇,确立并完善发展战略,是开发区面临的一项十分重要而现实的课题。一、对开发区的功能进行科学定位,是开发区确立和实施正确的发展战略的  相似文献   

11.
加入 WTO 后,世界制造业正向中国转移,中国在新世纪有可能成为“世界工厂”。而中国的制造业正由沿海向内陆转移。武汉作为有着良好的制造业基础的内陆中心城市,愈来愈吸引世界及中国各地投资者关注的目光。武汉正面临着建设华中地区现代制造业中心的绝好机遇。在现代制造业发展方面有着明显优势的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开发区”),则将成为构建华中地区现代制造业中心的必然承担者。在武汉新经济增长带中,开发区以其鲜明的制造业特色成为武汉经济发展的亮点。早在1993  相似文献   

12.
《湖北政报》2010,(1):16-17
<正>鄂政发[2009]62号各市、州、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12月8日,国务院正式下发了《关于同意支持武汉东湖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批复》(国函[2009]144号,以下简称《批复》)。武汉东湖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东湖高新区)被国务院批准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这是继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被批准建设国  相似文献   

13.
夏中南 《今日浙江》2011,(21):42-43
12个院士专家团队与绍兴市企业签订科技研发项目、建立12家院士专家工作站,11名海外高层次人才与绍兴市企业、开发区签订科技合作项目,中科院武汉病毒研究所与绍兴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还建立联合实验室……在日前举行的2011中国·绍兴"名士之乡"人才峰会上,各类企业当起了广纳四方贤才的主角。  相似文献   

14.
1984年党中央、国务院批准武汉市为全国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后,我市积极探索内陆中心城市兴办开发区的途径,开始创办东湖高新技术密集小区,1992年、1993年国家相继正式批准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和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1992年中央批准武汉为开放城市后,我市抓住机遇兴办了阳逻开发区、吴家山台商投资区,并批准各区县兴办一个经济发展区。开发区建设随着改革开放的  相似文献   

15.
1 湖北省第一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始建于1988年,1991年经国务院批准,为中国创建最早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之一。1992年,国务院又批准建立了襄樊高新区。除武汉东湖和襄樊两个国家级高新区外,湖北省政府先后批准建立了黄石磁湖、荆州、宜昌、葛  相似文献   

16.
王喆 《世纪行》2007,(8):50-50
武汉现辖13个行政区、2个国家级开发区,总面积849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875万人。武汉是我国经济地理中心。武汉区位独特,距北京、上海、南京、广州、重庆等国内大城市均在1000公里左右,在我国经济发展格局中,具有承东启西、接南转北、吸引四面、辐射八方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一)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浪潮由东向西、由南向北、由沿海向沿江推进,作为联接中西部发展“桥头堡”的武汉,在全国开放中的主要战略地位日益显现。1992年3月,武汉被批准为对外开放港口;5月,国家正式批准武汉为沿江对外开放城市;8月,第一艘外轮——日本籍“升华号”驶进武汉港,江海直达,直接对外的梦想成真;1993年,东湖、沌口两个开发区被批  相似文献   

18.
江浩 《民主与法制》2010,(13):F0003-F0003
黄石经济技术开发区地处长江南岸,位于素有“青铜古都”、“钢铁摇篮”、“水泥故乡”、“服装新城”美誉的湖北省黄石市。创建于1992年。2010年3月21日,经国务院批准,正式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成为湖北省继武汉开发区后的第二个国家级开发区。  相似文献   

19.
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从1991年动工建设开始,已走过了7个春秋。在这短短的时间里,开发区发生了沧海变桑田般的变化,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截止去年底,开发区累计引进项目790个,协议投资总额304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1.07亿美元,去年开发区完成工业总产值71.3亿元,财政收入2.9亿元,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逐步结出了硕果。开发区发展已经由大规模建设阶段转入大规模产出阶段,正成为武汉经济  相似文献   

20.
武汉确定阳逻作为外资或合资开发区将更加扩大武汉的对外开放程度,有利于充分利用长江流域开发开放的有利条件,加速武汉城市功能的国际化趋势。对武汉经济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 一、阳逻开发的基础条件 阳逻开发可资利用的资源条件中,能源和水资源状况具有较大优势。在能源方面,阳逻规划新建360万千瓦容量的电厂,第一期工程120万千瓦已经动工,其中60万千瓦机组即将投入运行;此外,国家和省市级设立的阳逻油库可提供充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