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大学生校外租房已成为当下一个普遍的现象。本文试图对该现象做一个功能分 析。文章认为在大学和社会之间存在一个中间地带,即大学周边地区。对在校 大学生而言,他们通过校外租房进入大学周边地区,这是他们进行社会化的一 个途径;而对离校的大学生而言,校外租房说明他们尚未完全走上社会,而大 学周边则是他们在大学与社会之间心理断乳期的避难所。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校外租房已成为当下一个普遍的现象.本文试图对该现象做一个功能分析.文章认为在大学和社会之间存在一个中间地带,即大学周边地区.对在校大学生而言,他们通过校外租房进入大学周边地区,这是他们进行社会化的一个途径;而对离校的大学生而言,校外租房说明他们尚未完全走上社会,而大学周边则是他们在大学与社会之间心理断乳期的避难所.  相似文献   

3.
应该禁止大学生校外租房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时代潮》2004,(17)
大学生校外租房遭遇“禁租令”" 8月初,教育部发出通知要求切实加强高校学生住宿管理。在这份通知中,共提出了五项要求,其中第五项要求:“切实加强学生校外租房的管理。各高校应积极创造条件为学生解决住宿问题,原则上不允许学生自行在校外租房居住。”紧接着,国内很多省市的教育主管部门都发出了类似的通知,许多高校则忙于制定具体的管理与处罚规定。 校外租房宜疏不宜堵" 教育主管部门出台租房禁令的出发点虽好,但理由却并不充分。" 住学生宿舍是大学生的一种权利,而不是一种义务,大学生有权放弃这种权利。不可否认,一些出租房在…  相似文献   

4.
<正>关键还是在于学校怎么管理,而不是学生住在哪里。7月6日,教育部发出通知,表示要加强高校学生住宿管理,给大学生校外租房下了禁令。但老师和学生认为,执行此规定存在一定困难。(7月7日《北京晨报》)对于叫停大学生校外租房,不要说老师和学生认为执行起来存在一定困难,我等  相似文献   

5.
吴洁 《小康》2013,(7):36-37
租房陷阱太多成了毕业季的主要问题之一。又到一年一度毕业季,刚走出大学校门的莘莘学子,引发一波"租房潮"。大学生,在租房方面没有多少成熟的经验,尤其是一些大学生要去到一个陌生的城市找工作,对当地的租房市场和情况不了解,在租房过程中存在着很多欺诈行为,假房东、黑中介屡见不鲜,对于涉世未深的应届大学毕业生来说,租房一定要小心谨慎,防止  相似文献   

6.
就构建居住生活而言,租房与购房本该是两条并行线,特别是对于初入社会的青年而言,租房本应是他们的最优化选择。但由于目前租房市场不规范、青年住房保障乏力等结构性障碍的存在,使得当下年轻人的租住生活呈现出租住行为个体化、租住区域外围化、控制租住成本压力大、以及租住生活不稳定等特征,租房青年难以产生居住归属感和安全感,并遭遇在租来的房子里无法规划未来生活等发展性问题。这些困境导致许多青年不敢将长期租房而居作为自己的生活方式,只能将购房作为自己的首要选择。  相似文献   

7.
国家教育部出台文件不再禁止大学生校外租房,这预示着我国大学生住宿管理模式从过去传统的封闭式管理开始向开放式管理过渡。要实现大学生住宿管理模式的创新,管理理念的转变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8.
住宅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是价格最为昂贵的生活必需品,绝大部分人不可能“即买消费“。因此,住房租赁市场存在着极大的发展空间。一、城市住房租赁市场的现状1、相对稳定的租赁消费群体已经形成。随着经济改革的进一步深化,鼓励人才流动的政策出台,近年来我国人才(劳动力)流动达到建国以来的高峰。“住“是人才(劳动力)流动的充分必要条件,由于相对不稳定,租赁住房是他们的首选。据上海房屋置换公司统计,租房者的组成如下:①最多的是外地来沪的打工者,其中不乏研究生、本科生、自费求学者等,他们占了房屋承租者总数的45%。②本市在校大学生,远离户籍地读重点学校的学生,以及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大学生。这类租房者大约占总数的15%。③从国外留学、打工回沪前来租房的约占10%左右。④娱乐场所从事夜间工作人员,为不影响家人休息而租房者,约占总数7%⑤剩下23%为结婚户、动迁过渡户、知青回沪子女、家庭关系紧张者等。上海的统计很能说明问题,对如南京这样的大城市有极强的参考价值,中小城市租房群体所占的比例、组成会有变化,但有一点是肯定的:相对稳定的租房消费群体已经形成。  相似文献   

9.
据《中国青年报》2003年1月10日报道,重庆某大学因去年“怀孕事件”开除两名学生的行为而惹上了官司。“目前,这两名学生就母校的行为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据报道,“本案女原告于去年10月1日被校医院诊断为怀孕,学校于10月9日对该女生及其男友(同为该校学生)勒令退学”,学校文书中使用了“品行极其恶劣、道德败坏”的字眼,并认定其为“不正当性行为”。无独有偶,另据《扬子晚报》(转摘自21世纪新闻网)报道,南京某高校二年级也有一对男女大学生被学校开除学籍,原因是他们私自在校外租房同居,女生怀孕后在某医院做“人流”手术被学校发现。…  相似文献   

10.
《人民公安》2007,(24):4-4
2010年毕业的俄罗斯大学生将是俄劳动力市场的“多余人”,专家认为这是大学教育出现了问题,很多大学生都被迫转换自己的专业。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在外租房住,早已不是新鲜的事。对大学生租房的看法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大学生在外面租房一直是困扰高校学生管理的一大难题。 一、大学生租房的理由  相似文献   

12.
天下     
俄大学毕业生成"多余人"2010年毕业的俄罗斯大学生将是俄劳动力市场的"多余人",专家认为这是大学教育出现了问题,很多大学生都被迫转换自己的专业。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的大学扩招使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圆了他们的大学梦。无数人因此受益,插上了理想的翅膀,用他们在大学中学到的知识和智慧去创造自己无比辉煌的未来。这本来是一个激动人心的场景,可是随着大学毕业生的逐年猛增,大学生起薪的一降再降,亦很难找到一份自己愿意从事的工作。岁末年初本是学生择业最繁忙的时间,但是天之骄子们普遍不乐观的心态让人担忧,这样一个收获的季节难道真的变成了失落的季节?  相似文献   

14.
罗勇 《今日广西》2008,(17):72-72
对上班族而言.租房要根据自己的工作地点来选择,这是众所皆知的。然而在实际租房过程中,我们要注重哪些细节呢?笔者在某中介公司遇到了一位刚办好租房手续的孙先生,据他介绍。租房时要注意以下几点,寻找适合自己的租房途径让你轻轻松松租到房。  相似文献   

15.
当下,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受到全社会的关注,大家都在分析就业难的原因,求解应对之策。依笔者之见,今天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困境,部分原因在中学时代就已埋下。我们不难看到,每一年6月高考结束以后,学生填报志愿时经常是盲目地做出选择,很多学生不知道自己想从事什么职业,自己适  相似文献   

16.
这些天,听几位来单位实习的大学生在谈论租房的事,与他们一起闲聊中,得知青年人离开父母独立在外租房过日子,在目前社会上已然十分普遍。据我所知,从四、五年前就有人这样做了,然而真正形成今天这样一股社会性热潮,似乎也就是最近两年左右的事儿。当时完全出于无奈在一家外资公司任销售业务员的小齐,也许算得上是都市年轻租房族中较早品尝“梨子”的一员。小齐告诉我说,三年多以前刚跨出大学校门就开始了独立生活的她当时租房纯粹是出于无奈,因为她服务的这家外资公司在郊区,从家里到公司上班,即使一路上没有堵车也要将近两个小…  相似文献   

17.
今年春天我在美国几个大学访问讲学,同美国语言学界的教授专家和语言专业的研究生接触较多,他们对我国三十多年来语言学的发展,尤其对少数民族语言的调查研究和创制、改革少数民族文字的工作,都予以很高的评价。 美国是一个很重现实的国家,各门科学都要紧密地结合现实的需要,教授专家的科学研究和大学生选择专业,都要看行情而有所取舍,否则就要受到冷遇,甚至失业。四十年代二  相似文献   

18.
由现代大学生主体的身心结构规定,教育就是不断实现对大学生工具合理性和价值合理性的发展与重构的过程。所有大学毕业生的职业问题,主要来自学校对教育的不恰当诉求,来自家长和学生对学生自我的不恰当允诺。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应帮助大学生实现对职业选择和发展等理论的正确解读;在现实具体的社会情境中,实现对自己的职业目标和生活目标的体验积累和经验表达,以形成最基本具体的职业价值观念,最终实现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价值现实化,生成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  相似文献   

19.
每一位刚刚进入大学的新生,面对崭新的学习和生活环境,都会遇到许多的问题,出现许多的不适应。为此,笔者通过一段时间的学生工作和与新生的深入接触,总结了几点新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有效地帮助他们尽快适应大学生活,提出了自己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群体是法定年龄已"成年"而经济上还"未成年"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是法定成年人,不应该再依赖父母;但是,他们也不可能自己挣钱以解决大学费用.在这种情况下,基于高等教育的社会效益.合理安排国家和社会对大学生的社会资助模式,就显得特别重要.中国现有的大学生资助体系包括奖、助、贷、减等类型,各有利弊,需要调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