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7 毫秒
1.
“王清福不仅将华裔美国人的历史拉长了,而且使之生动、挺拔。他的生平事迹,是美国民权运动史上为人忽略的一篇。他是十九世纪美国华人最活跃和最有贡献的社区领袖,一位优秀的民权活动家,也是美国华人参政运动的先驱。他可以被华人视为自己的民权英雄。”——[美国]张庆松博士  相似文献   

2.
在美国200余年的华人移民史中,文坛上的华人作家寥若晨星,近二三十年来,由于第二、三代华人移民后裔英文水准和艺术水准的提高,美国文坛上崛起了一批优秀的华裔作家。他们用自己的笔,塑造了一系列熠熠生辉的华人移民形象,表达了他们复杂的心态,在美国文坛上开拓出一片灿烂的园地。  相似文献   

3.
美国现有人口3.06亿,其中华裔约有360万,占全美人口总数的1.2%。华人所占比例虽不算大,但人才济济,堪称美国模范少数族裔。随着华裔经济实力增强,参政意识的觉醒,其在美社会地位逐  相似文献   

4.
新加坡华人是指出生在或移民到新加坡、并持有新加坡公民权或居留权的中国人,也称"新加坡华裔"或"华裔新加坡人"。2010年,新加坡华人占新加坡居民人口的74.1%,即4个新加坡人中差不多就有3个是华人,是新加坡人口中最大的族群。新加坡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人们信仰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印度教等,有关宗教活  相似文献   

5.
正2016年10月21日,在正式向公众开放一周年之际,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主办,由新西兰华裔学者李海蓉博士、新西兰摄影史研究专家John B.Turner参与策划的《域外拾珍——1842-2016新西兰华侨华人历史影像展》开幕式在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举行。展览通过100余幅图片回顾了在新西兰的华侨华人发展历史,再现了170多年间华侨华人在新西兰  相似文献   

6.
华裔移民赵小兰荣幸地进入美国新届政府内阁。还在消息爆光时,美国主流媒体有评介说“她是21世纪美国新一代的领袖人物之一”。美国华文报纸突出报导,赞誉她“是华人参政的模范”,“是在美华人的光荣,也是中华民族的光荣”,等等。显然赵小兰入阁,对华人融入主流社会、参政从政,意义不凡,给华人的启迪多多。人所共知,从19世纪“淘金热”年代,大批华人漂泊到新大陆做‘苦力’当奴隶开始,百多年来,华人华侨无权无位,受尽歧视和凌辱,历经多少代人的艰苦抗争和奋斗,直到二战后,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情况才有了变化和改善。特别…  相似文献   

7.
<正>2010年11月11日,在北京参加首届"中拉智库论坛"的古巴、厄瓜多尔、委内瑞拉、苏里南、圭亚那学者会后访问拉美所。苏里南华裔学者魏南光与拉美所"中拉关系史"课题组成员以及国际关系、社会文化研究室的学者会面并作"太平天国运动后华人的流散"专题讲座;古巴共产  相似文献   

8.
1988年以来,因缅甸国内政治的变化、中缅关系的改善以及地区发展环境的好转,缅甸华人开始自我调整,也面临较好的发展空间,华人社团在服务华人自身的同时,其功能逐渐当地化(服务缅甸社会)。华文教育呈现逐渐非华裔化趋向,华商经济(网络)亦得到缅甸政府的支持和重视。缅甸华人不仅成为缅甸社会转型的重要力量,而且能够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纽带和桥梁作用。  相似文献   

9.
海内外短波     
华裔杰出企业家和专业人士在美受表彰 52位杰出的亚裔企业家和专业人士6月24日晚受到亚美商业发展中心的隆重表彰。受奖者中有20人是华裔。 获奖者中有著名华裔企业家靳羽西、餐饮业资深人士刘宝夏、纽约华人大律师吴异军、华尔街环球财务公司财务总监和财经专栏作家申湘如,以及  相似文献   

10.
虽然加拿大华裔来加拿大已有130年的历史,但他们只是在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最近几十年才获得了公民权。大战之前,加拿大华人在法律上备受排斥,其他加拿大人想当然可以享受到的权利(包括选举权、自由进出这个国家),华人却被拒之门外。法制化的歧视和社会的敌视,限制了华人就业的机会。战前,许多华人主要由于他们在加拿大所处的不利的社会市场条件,以及受有限的资金和教育程度的限制,不得不在华裔的商业部门中谋生,以避免与白人劳工竞争。于是,手工洗衣业,以后是餐馆业,成了华人谋生的主要手段。与此形成对比的是,专业和技术职业,大战前在华人中几乎无人问津(李,1979年,1982年)。由于1947年废除了1923年的华人移民法案和改变战后的移民政策,华人逐渐获准移民到加拿大来。但是,直到1967年加拿大采用点数计分法衡量准否移民入境以后,华人才得以与其他国籍的人享受同样的准则。战后的这些变化,掀起了华人移民加拿大的新浪潮。在这些移民中,有人数众多的专业和技术人员。与此同时,随着一小部分第二代  相似文献   

11.
2007年11月澳大利亚工党赢得议会大选,工党主席陆克文出任总理并负责组阁,任命华裔黄英贤(英文名Penelope Ying—yen Penny Wong)担任气候变化和水资源部长,并委以主管国际气候变化问题谈判的重任。黄英贤不仅成为澳历史上首位华裔女部长,也是澳工党新内阁中唯一的亚洲面孔。黄英贤是第一位走入澳议会的华人女性,作风犀利干练,注重种族问题。华人出任如此重要的职位在该国尚属首次,表明华人在该国的地位和政治影响力正在上升。  相似文献   

12.
正六七月间,多地"亲情中华——夏令营"陆续开营,海外华侨华人的优秀子女成群结队回中国,参加中国侨联为海外华裔青少年设立的"亲情中华——夏令营"活动。"亲情中华——夏令营"是中国侨联的一个品牌,是服务海外华裔青少年文化需求、推进海外华文教育、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旨在提高海外华裔青少年对中华文化的认知力,增强华裔青少年的爱国情怀和家乡情结。随着学生假期的到来,"亲情中华——夏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华人富豪在人数和财富数量上的全球占比不断增加,已成为仅次于美国富豪的全球第二大财富圈。尽管近年连续发生的金融危机、天灾人祸等影响全球经商和投资环境的不利因素,但在每年《福布斯》等多家媒体发布的富豪榜上,依然能看到众多华人榜上有名,其中,更有多名华裔大亨们位居所在国的首富,稳坐"头把交椅",财富实力可谓相当雄厚。  相似文献   

14.
近几十年来,对东南亚华人的研究成果表明:华人已经发生了变化,而且,他们今后还有可能经受更深刻的变化。现在已有这样一些研究成果。它们指出:华裔虽然是华人的后代,但不再承认自己是华人。另外一些研究成果表明:华裔虽然对华人的含义不甚瞭然,但他们重新发现自己身上的华人气质,并极力将自己重新汉化。还有一些研究成果认为:许多华人有双重认同。他们既认同于他们的寄居国,又自认是华人。这类研究表明:人们所承认的华人认同可能有好几种。尽管人们为规范华人认同已付出了好多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美籍华人作为美国多元社会的重要成员,政治地位有了很大改善,部分精英甚至开始在美高层担任要职。但整体上,华人仍然面临着诸多矛盾和困难,远未真正获得群体的权利和平等地位。如何通过美国现有的政治体制提升自身的政治地位,成为当前在美华裔公民值得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纽约中国城 在美国纽约东百老汇末端、靠近华尔街的唐人街,华人店铺林立,中国式的门楼,雕梁画栋,门口都有一对石狮子。这里有各种海鲜店、中草药店、中餐馆,还有几家专放华语影片的电影院。在主街莫特街头有“华裔军人忠烈坊”的中式牌  相似文献   

17.
1977年7月18日,为期五天的“联络周”将在沙希德旅馆举行开幕式。这个会议是由印度尼西亚内政部发起和组织的。1967年民族统一建设者协会解散之后,它的任务已移交给内政部。这次会议的参加者都是华裔印度尼西亚籍民,他们是由印度尼西亚全国各省省长委派前来参加的。从与会者的名单中,可以清楚地看到,他们是从各行各业中挑选出来的,有商人、记者、宗教领导人、教育家、学者、运动员、艺术家和政治家  相似文献   

18.
海外华人教育,是从传统的华侨教育发生而来的。本文用海外华人教育这个称谓,来泛指所有海外具有中国血统的人的教育,包括通常所称的海外华人、华侨、华裔、华族,或某国某地区华人等的教育。我认为,这种教育已发生重大转变,它正在向着民族大同方向发展,而且应该向着民族大同方向发展。一、旧式华侨教育的衰落与变化海外华人教育,过去称为华侨教育,在世界侨民教育中无疑是最为突出的,无论是它  相似文献   

19.
“王清福不仅将华裔美国人的历史拉长了,而且使之生动、挺拔。他的生平事迹,是美国民权运动史上为人忽略的一篇。他是十九世纪美国华人最活跃和最有贡献的社区领袖,一位优秀的民权活动家,也是美国华人参政运动的先驱。他可以被华人视为自己的民权英雄。”  相似文献   

20.
本文基于在印度尼西亚和中国的问卷调查,旨在考察印度尼西亚华裔新生代的族群认同、族群关系及对华认知。研究发现,印度尼西亚华裔新生代在政治上已经完全效忠当地,但在文化上,他们对祖籍国仍有一定的情感向往,并保留着一定程度的中华文化的烙印。在族群关系上,印度尼西亚华人与本土族群的隔阂仍然存在,本土族群对华人的政治效忠仍然持怀疑态度。不过,经过印度尼西亚政府十多年来的积极改善,华人与当地族群的关系将朝着良好的方向发展。整体而言,印度尼西亚华裔新生代对中国有较为积极的认知,对中国文化和语言有较强的求知欲。此外,是否有到过中国的经历也影响着他们对中国的认知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