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富士康起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的事件(以下简称“富士康诉讼”)曾一度成为国内外媒体高度关注的焦点。因不满媒体报道劳工“超时工作”问题,富士康科技集团旗下子公司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以名誉侵权纠纷为由,向《第一财经日报》的记者和编委提出高达3000万元的索赔,  相似文献   

2.
近日,《第一财经日报》与富士康科技集团磋商后于3日发布联合声明,富士康科技集团表示从声明之日起撤销对《第一财经日报》的诉讼(《新京报》9月4日)。这实在是一个在法律上完  相似文献   

3.
《人大建设》2010,(4):54-54
郭文婧3月18日在《第一财经日报》撰文说,为了帮助家庭困难群体实现“居者有其屋”的梦想,英国政府于2005年推出了“新居者有其屋计划”,其方式就是先购买部分产权,然后逐步购买完全产权。  相似文献   

4.
据《第一财经日报》报道 重庆市巴南区向农村“空降”能人的实验已进行了2年,一批企业主、个体工商户、机关事业单位的科、处级干部到基层党政组织担任“村官”,此举为当地的基层吏制改革开辟了一条新途径,同时也汇人了时下的新农村建设大潮。  相似文献   

5.
《第一财经日报》2006年11月7日报道,“国务院对房地产调控情况并不是很满意,现在有关部门压力很大”,建设部一位人士近日如此表示。来自国家发改委和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第三季度,全国70个大中城  相似文献   

6.
又一个“没有什么好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外在因素”不解决,目光盯在“内在冲动”上,怎么可能找出解决问题的“好的途径”?据《第一财经日报》5月21日报道,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动工资研究所副所长杨黎明5月20日表示,对于“部分垄断企业工资与效益背离”,即“垄断行业员工工资过高、增长过快”,在目前的政策框架下,并没有什么好的途径能有效地缓解这种现状。“没有什么好的途径能有效地缓解这种现状”,这句话似曾相识——笔者记得,3月7日,卫生部部长高强在全国两会上  相似文献   

7.
每月工资6500元,一年发16个月的工资,外加年终奖和两份商业保险。这是某市一位电厂抄表工的真实收入状况。虽然他所在的电厂已经倒闭,但这不妨碍他领取10万元年薪。而他所需要做的,只是一天抄四次电表。《(第一财经日报》6月26日)自《第一财经日报》“电厂抄表工年薪10万”的报道刊发以来,引起了社会各界及全国数十家媒体的热切关注。垄断行业高收入、高福利是否合理合法是这次争论的焦点所在。垄断行业作为事关我国国计民生、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重要产业,在现阶段应如何看待其存在的高收入与高福利问题?在现有体制下,这种现象又该如何解决?为此,本刊特约一直关注该问题的专家——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与消费室陈新年主任撰文给出了一些可操作性建议。  相似文献   

8.
“外在因素”不解决,目光盯在“内在冲动”上,怎么可能找出解决问题的“好的途径”?据《第一财经日报》5月21日报道,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动工资研究所副所长杨黎明5月20日表示,对于“部分垄断企业工资与效益背离”,即“垄断行业员工工资过高、增长过快”,在目前的政策框架下,并没有什么好的途径能有效地缓解这种现状。“没有什么好的途径能有效地缓解这种现状”,这句话似曾相识——笔者记得,3月7日,卫生部部长高强在全国两会上  相似文献   

9.
事件缘由:2006年6月。苹果公司制造工厂富士康(Foxconn)被英国《星期日邮报》报道每月要求雇员加班超过80小时仅支付约50美金,随后《第一财经日报》记者王佑报道富士康女工站12小时工作。7月3日,富士康向深圳中级人民法院提交民事诉状,起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侵害名誉权和商业信誉并索赔3000万,8月。苹果出炉调查报告。显示富士康违规。  相似文献   

10.
《人大建设》2008,(10):55-55
《第一财经日报》近日刊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李佐军的文章说,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是公平竞争和平等交易,机会均等、程序公正和规则对等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市场经济可能造成“结果不平等”,但只要是机会均等下的“结果不平等”,那也是公正的。现实中之所以出现了许多不公正和不公平,主要是因为没有按照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去推进公平对等的“市场化改革”,而不是市场经济本身造成的。  相似文献   

11.
《第一财经日报》近日刊登高渊的文章说,我图工资总额占GDP的比重一直较低,这两年在12%左右徘徊。与之相比,美国的这一比重近年一直稳定在50%左右。现在,必须看到其中的危害性。  相似文献   

12.
<正>这是一个在2006年初秋轰动神州大地的天价索赔官司:因为报道富士康“超时加班”的两位记者个人遭到了3000万元的索赔。台湾巨富郭台铭属下的富士康科技集团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以名誉侵权纠纷为由,向《第一财经日报》两名记者提出如此的天价索赔,而法院立马冻结了两名记者的个人财产;两记者则撰写博客文章,指出法律保护新闻不力。(8月29日《新快报》)  相似文献   

13.
<正>房地产业是一个依附型的产业,它是一个吸金机而不是一个吐金机,它只给房产富豪增收,不给普通公众造福。建设部办公厅原主任朱中一表示,“房地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这种定性虽然在现阶段还不能改变,但“像北京、上海这些特大城市不适合把房地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来发展。”房地产商们对此多表示不认同。(2月5日《第一财经日报》)不难看出,很长时间以来,“房地产业是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已经被政府官员普遍认可。正是基于这一定性,“控制房价平稳增长”成了房地产调控底线,而在目前的高房价背景下,这与公众“居者有其屋”  相似文献   

14.
章笑梅 《政策》2012,(11):32-36
2011年3月,时任美国驻中国大使洪博培在《第一财经日报》发表《次国家级合作丰富美中关系》的署名文章,首次引入"次国家级合作"(sub-national level cooperation)这一概念。应当说,将省市级对外交流合作抽象概括为"次国家  相似文献   

15.
一则关于新农村建设的新闻引起热烈反响。报载,据韩国“新村运动”中央研修院介绍,在未来的3年内,中国将派出3万名农业官员到韩国考察学习(见《财经日报》2006年6月10日)。笔者留意到,对这则消息,网上评论几乎是一片弹声。有媒体发表《“新农村建设”不需“出国潮”》评  相似文献   

16.
《人大建设》2009,(3):54-54
武建东近日在(第一财经日报)撰文认为,正确认识中国经济增长的现实路线,应将1978年中国推行的现代化从体系上划分为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17.
建设部办公厅原主任朱中一表示,“房地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这种定性虽然在现阶段还不能改变,但“像北京、上海这些特大城市不适合把房地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来发展.“房地产商们对此多表示不认同.(2月5日&lt;第一财经日报&gt;)……  相似文献   

18.
浏览器     
《乡音》2010,(1)
改善政府支出结构是分配改革的突破口《第一财经日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副研究员陈昌盛认为,收入分配改革的突破口,除了加快推进资源要素价格体系改革外,改善政府支出可以作为  相似文献   

19.
《第一财经日报》近日刊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李佐军的文章说,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是公平竞争和平等交易,机会均等、程序公正和规则对等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市场经济可能造成"结果不平  相似文献   

20.
据《第一财经日报》报道,全球著名人力资源管理咨询公司翰威特咨询公司近期公布的一份年度调查报告显示,2005年中国整体平均薪酬水平增长6.6%到8.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