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红军二万五千里西引记(一九三七年)幽谷余作是篇,因限于篇幅,不能详尽;惟举其荦荦大端,以存中国民族近代史迹一页耳。余既非参与其役,又未列于追剿,何能言之凿凿,一若亲历其境者?盖于双方对峙之营垒中均有余之友好,各以其所知者尽述于余。余乃考其异同,辨其虚...  相似文献   

2.
在一次学术活动中,遇老朋友王锡荣,蒙相告,在他供职的上海鲁迅纪念馆藏有红军长征回忆录誊清稿本一部。我闻之大喜,立即相约前往,一睹为快。这部誊清稿本标题为《二万五千里》,装于木盒中,三册,纸高210毫米,宽140毫米,单面  相似文献   

3.
正解放军文艺出版社《红军长征记》是1937年2月由丁玲主编的一本记述长征的书,原名初为《二万五千里》。由于抗日战争爆发等原因,直到1942年,才由总政治部更名《红军长征记》,作内部参考印制发行,现已难见其踪。2002年,美国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发现由朱德亲笔签名赠给知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  相似文献   

4.
姚群民 《党史文汇》2023,(10):51-54
<正>《二万五千里》(又名《红军长征记》)是红一方面军长征亲历者回忆并记述长征的集体创作作品。从1936年开始书稿征集与创作、编辑到1942年编定成书,有关工作始终在陕北苏区(保安、延安)进行。书稿编印后一直作为内部资料使用,在新中国成立前未完整公开出版过。尽管如此,此书的创作活动在20世纪30年代经由国内众多报纸、杂志、著述等媒介的宣传而形成较大范围的传播局面。其间,著名作家丁玲参与书稿的编辑活动,撰文介绍创作情况和红军长征事迹,引发媒体和记者的广泛关注与报道。  相似文献   

5.
正导语:没有什么比长征更能考验一名共产党员的革命意志了。所以长征结束后,毛泽东发了话:凡长征经历者中不是党员者,一律入党。长征是每一个经历过长征的人的心结,对它的记忆,一定是刻骨铭心的。新中国成立后,有许多文字记录长征这一伟大的壮举,而最真实反映长征过程和红军战士情怀、成书后最具影响力的文字,则非徐梦秋、丁玲、成仿吾1936年编辑的《红军长征记》莫属。  相似文献   

6.
正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本书是毛泽东于1936年组织编写的长征回忆录,由长征亲历者的回忆文章组成,极具史料价值。其底本是《西行漫记》的重要资料来源,是有关长征的原始记录。回忆录中大量鲜为人知的历史细节不仅体现了长征过程的艰辛,也记载了沿途的地理、气候、民俗、生活、交通等多种情况,是研究长征历史不可或缺的第一手资料。从文学角度看,《红军长征记》无疑是一部优秀的军事文学作品集,作者以朴实的文笔,如实反映了红军战斗、行军、生活的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正两万五千里长征是中国工农红军创造的一次伟大的历史奇迹。反映这一题材的文字作品很多,最早、最直接、最真实的则非《红军长征记》莫属。这本回忆录从征集、编辑到公开完整地呈现在世人面前,历经了70个春秋,背后有诸多历史细节鲜为人知。毛泽东亲自组织编写中央红军历经千辛万苦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后,为留存下这段宝贵记忆,中央领导就有搜集相关资料的打算,但因战事紧张等原因进展不大。直到1936年7月  相似文献   

8.
红军长征“二万五千里”是怎样计算出来的?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是怎样计算出来的?八旬高龄参加了长征全过程的红军老战士杨衍宗在沈阳披露:是根据红一方面军几名"有墨水"的干部日记中的记录算出来的。据介绍,长征从一开始就不是走直路、大路,部队的行军路线迂回曲折...  相似文献   

9.
孙国林 《党史博采》2006,(10):12-15
《红军长征记》是在毛泽东的倡议下由长征人写成的第一部反映长征的书,史料丰富珍贵,是我党领导的第一次群众写作活动的结晶;体裁丰富多彩,堪称精心编成的军事文学;内容真实感人,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本文详细记述了《红军长征记》的成书过程及作品的特点,其背后的许多故事趣味盎然,值得一读。  相似文献   

10.
《红军长征记》(亦名《二万五千里》),是中国现代出版史上最早真实纪录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历程的回忆录,也是由长征亲历者撰写的一部史诗性伟大著作。该书的主编是丁玲。  相似文献   

11.
我们知道,红军先后曾有4支队伍从不同地点参加了长征。中央红军(后改称红一方面军)是其中的一支,于1934年10月10日由江西瑞金等地出发,1935年10月19日到达陕西吴起镇(今吴旗县),行程达“二万五千里”。那么,“二万五千里”这个说法是从哪来的呢?1935年毛泽东在政治局会议上说:“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历史上曾经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吗?12月光阴中间,天上每日几十架飞机侦察轰炸,地下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路上遇到说不尽的艰难险阻,我们却开动了每人的两只脚,长驱二万余里,纵横十一个省。”毛泽东根据什么说红一方面军长征有二万余里?…  相似文献   

12.
田得林 《共产党人》2007,(18):54-55
在我幼小的时候,经常听祖父田得林、祖母韩正英说起西征红军在我家住过的一段往事,曾在我的心灵上打下了不可磨灭的烙印。随着岁月的流逝和对地方党史的学习,使我深深地懂得了那段往事所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心中常有一种不吐不快的感觉。民国时期,我家是庄上的大户人  相似文献   

13.
《奋斗》2016,(11)
正红军长征是老一代革命家用血肉之躯谱写的令人心灵震撼、精神升华、激情奋进、永不言败的光辉历史。长征留下的敢于胜利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坚定信念的乐观主义精神、不屈不挠的拼搏精神、大无畏的牺牲精神所汇成的红军精  相似文献   

14.
张文源 《党史文汇》2021,(3):F0004-F0004
  相似文献   

15.
正他是"马背上的诗人",是获得茅盾文学奖的中国将军。从北伐到长征,8年江西征战岁月,他由一名猛打、猛冲、猛追的"三猛"战士,一步步成长为运筹帷幄的红军将领。在19岁到27岁的8年红色青春里,他经历北伐、南昌起义、井冈山斗争、五次反"围剿"、先遣西征等我党重要革命历程。本书紧随青年萧克足迹,找寻其成长心路,生动地刻画出了一位红军将领的个性、血性与诗性。  相似文献   

16.
《湘潮》2020,(10):28-29
<正>1996年3月,汝城县延寿瑶族乡官亨村发现一张红三军团借据,上面写着:借据今借到胡四德伯伯稻谷壹佰零伍担生猪叁头重量伍佰零叁斤鸡壹拾贰只重量肆拾贰斤。此据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团具借人叶祖令(印章)公原(元)一九三四年冬20多年后,笔者就借据的发现、确认、兑付等进行了回顾和走访。发现借据1996年3月的一天,官亨村村民胡运海发现自家灶台边一处墙上拱起松动,用手轻轻抠了几下后,掉下一个铁盒子。  相似文献   

17.
18.
人有情,草木知情。草木知情,反映了人之情。人们通过草木来表达自己的感情,这就产生了歌谣《红军草》和《红军菜》。 1935年初夏,红军长征经过云南武定、禄劝地区,受到了当地彝族人民的热情欢迎。红军走后,彝族人民怀着赞美、思念红军的深情,唱出了《红军草》的动人歌谣: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共产党新闻报刊史上,有一份创办最早的专业性报纸,毛泽东曾高度评价:短小精悍、朴实易懂.习近平总书记也曾给予充分肯定:宣传党的卫生工作主张,传播健康防病知识.这份报纸就是1931年诞生于中央苏区的《健康报》.  相似文献   

20.
张文源 《党员文摘》2021,(3):F0002-F0002
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