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初不知道,现在后悔也晚了。一听Hulme大家都摇头:“快搬走快搬走。”可搬家不是件简单的事。满世界都是租房启事,但我的两个简单要求却把自己差不多捆死了:一要离学校近.二要便宜。每周房租11镑,哪找去呀? 一箭之遥的MBS(曼彻斯特城商学院)是今年欧洲排名第二的商学院,而这厢边的Hulnae是欧洲最大的贫民区。 70年代英国工党执政,搞国有化和福利社会,梦想“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故有此杰作。既然是政府所造,当然结构井然,供电、供水、供气、排污、绿化、交通、通讯都没有问题.完全不像国内盲流们聚居的违章建筑。如此说来,“贫民区”并不是那么槽糕,只是住了一群低收入者而已。是这样吗?也不尽然。几十座干  相似文献   

2.
南非《苏醒新闻周刊》2005年7月7日号发表了“债务大赦组织南非分部”秘书长乔治·多尔题为《八国集团、托尼·布莱尔的非洲委员会与债务》的文章,认为无论是布莱尔发起的非洲委员会还是今年7月召开的八国集团峰会,对非洲债务减免的额度都非常有限,而且都是以非洲更彻底实行新自由主义为前提条件的,而后者将只能给非洲带来更大的问题。文章主要内容如下。G8(八国集团)峰会或更准确地说有关经济事务的G7(七国集团)峰会,即将在英国爱丁堡举行,会议将聚焦于托尼·布莱尔的非洲委员会和债务议题。关于非洲委员会在三月份发布的报告和为G7峰会…  相似文献   

3.
2007年5月11日http://sandiego.indy-media.org网站刊登了《贫民区星球》一书的作者迈克.戴维斯题为《城市贫民区》的文章。作者在联合国《贫民区的挑战》报告的基础上,论述了发展中国家日益扩大的城市贫民区产生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认为发展中国家当前种族、部族和宗教冲突加剧的原因是:城市贫民区中大量的非正式就业者特别是年轻人和经济繁荣完全失去联系,生存状况极为恶劣。作者还认为富国和富人不再像冷战时期那样对穷国和穷人有政治承诺,而是在系统地抛弃后者。文章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4.
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由于价值规律的内在驱动,资本主义和工人阶级之间已经发生了极其重大的结构性变化,导致工人阶级集体意识的降低和组织性与反抗力的下降。否认这种变化是毫无意义的,英国左翼和工人阶级必须正视问题,迎接挑战,寻找机遇,在长期的斗争中探索能够解决问题的办法,增强工人阶级的信心和战斗力。  相似文献   

5.
当代著名思想家和文化批评者斯拉沃热·齐泽克现任斯洛文尼亚卢布尔雅那大学社会学研究所高级研究员,长期以来一直在美、英、法等国高等学府任访问教授,从事后现代理论和大众文化研究,擅长于运用黑格尔哲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拉康的心理分析来阐释当下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等现象,其多产的学术著作、犀利的思想和天马行空的风格引起各国学者和理论界的广泛关注。今年1月26日,他在《伦敦书评》上发表的《工薪资产阶级的反抗》一文从分析  相似文献   

6.
美国网站www.rense.com 2011年9月16日刊登了美国著名左翼学者詹姆斯.彼得拉斯题为《欧洲和美国工人阶级:右派、左派和中间派》的文章。该文认为,经济危机的加剧使南欧形成分化的局面:一方面强硬右派的制度性权力得到巩固,另一方面非议会左派动员街头力量的能力也得到提  相似文献   

7.
美国网站www.rense.com 2011年9月16日刊登了题为《欧洲和美国工人阶级:右派、左派和中间派》的文章.文章认为,经济危机的加剧使南欧形成分化的局面:一方面强硬右派的制度性权力得到巩固,另一方面非议会左派动员街头力量的能力也得到提升.相反,北欧和中欧强硬右派和新法西斯主义运动以牺牲传统中间偏左/右政党为代价,大肆侵袭工人阶级和中产阶级下层.文章内容如下.欧洲和美国愈演愈烈的经济危机引起了工人阶级和中产阶级截然迥异的社会政治反应.在欧洲,尤其是希腊、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等地中海国家,失业青年、工人和中产阶级下层公职人员组织了一系列的总罢工、占领公共广场及其他形式的直接行动.而中产阶级、私营企业雇员和小商贩等则转向强硬右派,选举出或即将选举反对派首相.换言之,经济危机的加剧使南欧形成分化的局面:一方面强硬右派的制度性权力得到巩固,另一方面非议会左派动员街头力量的能力也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8.
赵川 《南风窗》2013,(19):90-93
19世纪,英国经历了工业革命和世界工厂的鼎盛,但它的早期之恶,在恩格斯1845年写就的《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有详细描述。而在今天的中国,我们能否无愧地解释,我们是在一种怎样的基础之上,延续着世界工厂的历史?2009年7月第一次去曼切斯特城,是去参加一项艺术节活动。闲暇时在城市里逛,走过一排排今天尤显高大的老早的红砖房子。它们有着特别的气息。我渐渐意识到这些房子和街道,它们见  相似文献   

9.
(一)《劳工的力量》是一部得到精心组织并撰写的社会科学著作,旨在探究现代全球工人运动的规律,迄今为止已出版了11种语言的译本.由于在国体上,法律规定现代中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国家,这激发了我们强烈的好奇:在本书描绘的劳工运动的画卷中,当代中国工人阶级具有怎样的定位?阅读本书,中国读者将获益匪浅:一方面可以从域外的视角反观自己的境遇,另方面也可以对本书的观点与论证进行某种验证——社会科学研究究竟能在何种程度上有助于我们增进对社会历史的认识.显然,这种认识与我们寻求并为之奋斗的更好生活,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10.
产业工人阶级并未衰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3年3月12日美网站http://www.zmag.org刊登了基姆·穆迪题为《产业工人阶级仍然重要吗?》的文章。作者认为,当前流行的产业工人阶级衰落说相当程度上夸大了事实,得出这种结论所依据的统计方法是错误的。穆迪指出,尽管产业工人阶级的数量在下降,但它仍然是社会经济活动的基础,仍  相似文献   

11.
12.
<正>导言马克斯·韦伯认为,现代资本主义是建立在[形式上的]自由劳动力之理性的资本主义组织基础上的。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尽管劳动力在形式上是自由的,但实质上并不自由。由于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大多数人被剥夺了生产资料,他们除了将自己的劳动力出卖给拥有生产资料的人即资本家阶级,没有其他的办法生存下去。资本家付给工人工资,同时占有工人在社会化生产过程中创造的剩余价值。这些剩余价值随后成为资本进一步积累的基础。其后果便是收入和社  相似文献   

13.
自从200年前的工业革命以来,工人阶级的命运和历史使命问题一直是社会思想和意识形态争论的基本问題,也是政治斗争的基本问题。现在,在2000年即将到来之际,面对世界范围内社会、经济和技术的深刻变化,这个问题更具有重要意义。全世界的社会学家和政治学家,对于在现代工业化社会中工人阶级的作用和历史使命问题持有不同的看法,并且经常出现对立的观点。他们中的一些人甚至对于在新的科技革命时代,工人阶级是否继续存在提出了疑问。他们对于下列问題有着不同的回答。这些问題是:工人阶级内部正在经历怎样的变化?工人阶级的结构以及在生产和社会中的作用有什么改变?工人阶级在新的时代所引起的变革中占居什么地位?劳动本身将怎样变化?新技术和新的生产组织形式将对人产生什么影响——更多的自由和幸福还是进一步的贫困和迷罔?《今日马思主义者评论》就上述内容,向一些国家重要的社会科学研究工作者和著名人物提出了一系列问题。波兰著名学者亚当·沙夫,联邦德国议会党团副主席、社会民主党劳工委员会主席鲁道夫·德雷斯勒,法国著名社会学家,西方工人运动专家安德烈·戈尔兹,澳大利亚马克思主义学者,澳大利亚共产党中央政治局委员卮思斯特·温默回答了我们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工人阶级的人数和比例不断提高,初次分配和二次分配的基尼系数、相对贫困率和绝对贫困率持续增大,表明日本工人阶级贫困化日益加剧。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视角的考察表明,日本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和新自由主义相结合体制下进行的结构改革,导致了工人阶级贫困化、失业率上升和工会组织作用下降;反过来,日本非正规雇佣劳动者的大量增加,阻碍了生产力的提高,工人阶级的贫困化阻碍了资本扩大再生产,导致日本经济长期萧条。但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和新自由主义相结合的体制下,日本不可能制定真正保护劳动者的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这使我们进一步认清了新自由主义服务于资产阶级特殊利益的本质。  相似文献   

15.
16.
闫健 《国际政治研究》2023,(2):85-105+7-8
在非洲国家独立之后,非洲国家间边界充满韧性的一个表征是分离主义运动相对较少。对后殖民时期非洲的分离主义运动进行整体性梳理与类型学划分,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在后殖民时期的非洲,“是否寻求创立新的国家”与“是否采用强制力”是判断分离主义运动的两个条件,而“军事斗争能力”与“分离主义目标的实现程度”构成了对非洲分离主义运动进行类型学划分的基本维度。后殖民时期非洲分离主义运动呈现出一些主要特征,如倾向于从特殊的殖民经历中寻求合法性、较少出现跨国家边界的分离主义运动及充满了内在的分裂倾向。在2005南苏丹分离主义问题达成政治解决方案后,非洲的分离主义运动出现了“和平化”以及日益与伊斯兰势力相结合的新趋向。  相似文献   

17.
出于对非洲战略价值的重新评估,特朗普政府对美国的非洲政策进行了重要调整,存在着对非洲轻视与重视并存的特点。反恐与经济合作是特朗普政府非洲政策的主要内容,二者共同驱动着美非关系的发展。展望未来,特朗普政府将继续打击非洲恐怖主义,推动系列对非经济举措逐步落地,强调大国在非洲的竞争特别是寻求遏制中非关系发展。在中美两国战略竞争升级的背景下,中方对此应保持高度警惕,打出政策组合拳,有力回击美方的抹黑与打压。  相似文献   

18.
基于缓解移民难民压力、拓展海外市场、加强能源供应多元化和提升国际影响力等多方面的利益诉求,意大利自2013年起开始调整对非政策,进一步完善意非双边合作机制,改革对非发展合作体系,拓展多边框架下对非影响力,同时突出移民和经济合作议题的重要性。意大利对非政策调整短期内取得了一定成效,移民难民压力得到缓解、双边经贸关系升温、在非能源利益得以扩展、多边框架内对非议程的影响力有所提高。尽管如此,意大利距离成为欧非关系桥梁和对非发展合作新模式引领者的目标定位,仍有较大差距。  相似文献   

19.
中国与非洲经济合作的现状、挑战和机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0年,中国确定了实施走出去战略的重大决策,同年6月,中非论坛首届会议在北京召开。8年以来,非洲日益成为中国对外经济合作的重要伙伴,中非经济合作取得了丰富的成果,贸易水平不断增长,中国对非投资继续攀升,双方能源合作取得了巨大的成果。尤其值得关注的是,2006年中非论坛北京峰会召开以后,中非经济合作掀起了新一轮快速发展的高潮。  相似文献   

20.
当代西方发达国家内部是否还存在一个统一的工人阶级,工人阶级还是雇佣劳动者吗?要回答这个问题,必须首先找到一个突破点,这个突破点就是"新中间阶层"。我们认为,只要能够阐明"新中间阶层"仍然是雇佣劳动者,那么,其他的工人阶级由于仍处于传统工人阶级的概念——体力劳动者——范畴之内,就无须多加论述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