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探索,在建国前坚决反对教条主义,使马克思主义的一般原理适应革命的客观需要,加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而在建国后则把马克思主义某些理论教条化,力图使实践适应理论,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遭受挫折。分析毛泽东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探索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正确对待的问题,有利于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解读史中若干问题考察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考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概念提出、应用、解读的历史,有助于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意义、进程、成果、规律和经验的理解。这一概念是在总结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基础上,在反对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的斗争中提出的,但它又同共产国际七大改变领导方法的决定密切相关;这一概念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由毛泽东正式提出并在会上达成共识;此后相当长时间,它同“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命题一起,在党内广泛使用,其内涵也逐步扩展和深化,“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等概念相继提出;中共七大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作了系统总结;主要由于外部原因的影响,在《毛泽东选集》中的提法有所改变,实际含义未变,后在中苏两党论争的背景下,毛泽东曾在中央会议上重提“马列主义中国化”问题;改革开放后,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命题的启示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概念重新被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3.
评阿尔都塞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阿尔都塞是法国当代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研究者,西方马克思主义中“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他从捍卫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的愿望出发,反对把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化,认为马克思在其思想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一个从“意识形态到科学”的认识论断裂的转变过程。从这一观点出发,他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提出了自己独到的理解。一阿尔都塞坚决反对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者用青年马克思的思想解释。甚至取代整个马克思思想的做法,强调马克思是同以往的意识形态哲学决裂而创立历史唯物主义科学,并进而创立一种新的哲学的。据此,阿尔都塞认为马克思主…  相似文献   

4.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党坚决反对那些机械僵化地照搬照套马克思主义的“左”的倾向,也有力地驳斥那些否定和背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右”的倾向。科学发展观反映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内在规律,是新世纪新阶段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深化了对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30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改革开放30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走过了一条不平凡的道路,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突出地表现为:既坚持“老祖宗”,又发展“老祖宗”,在与时俱进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既反对“左”,又反对右,在排除干扰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既注重古为今用,又注重洋为中用,在批判借鉴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既坚持真理原则,又坚持价值原则,在双重关照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既忠于文本,又直面现实,以“问题”为中心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既强调“立”,又敢于“破”,在破立结合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既善于总结历史,又注重前瞻未来,在双重视域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相似文献   

6.
主题论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解读史中若干问题考察鲁振祥(1.05)全面把握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思想原则——从毛泽东的《兴国调查》谈起梁柱(1.18)“实践”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根基赵翔田川(1.23)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朱敏彦(2.  相似文献   

7.
41年前发生的“文化大革命”,对中国中老年人来说,无疑是一种痛苦的回忆。1965年11月10日,上海《文汇报》突然刊发了姚文元炮制的《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诬陷吴晗同志撰写的《海瑞罢官》是一株反党反社会主义的“大毒草”。姚文是江青一手策划的。毛泽东同志同意发表这篇文章,而且给予极大的重视。他把发表这篇文章看作是“甩石头”,用以打破他所不满的那种沉寂局面。这便成为发动“文化大革命”的导火索。  相似文献   

8.
作为“第二小提琴手”,恩格斯在晚年积极指导和参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特别是同各种非马克思主义进行了坚决的斗争,发扬了马克思主义斗争精神。他坚决反对错误倾向、纯洁党的组织,严格划清思想界限、捍卫马克思主义,重视党的纲领的制定、明确党的斗争方向,倡导党内纪律和批评、积极反对官僚主义,主张广泛地接触群众、壮大党的革命队伍,推动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不断向前发展。恩格斯晚年展现的马克思主义的斗争精神不能随着时代变化而减弱。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必须坚定斗争意志,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坚持和发扬马克思主义的斗争精神,把马克思主义的斗争精神化为具体的实际行动,进一步增强斗争本领,赢得更大荣光。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十分重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针对近代以来关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争论,毛泽东在方法论意义上对二者进行了研究,找到二者结合的可能性;探究了在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必要性及其结合的路径。毛泽东对这一问题的贡献及经验对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如何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同志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完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理论创新 ;邓小平同志恢复和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创立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完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理论创新 ;江泽民同志把“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与时俱进”确立为党的思想路线 ,实践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三次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毛泽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拓者和奠基人,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出了卓越的、独创性的贡献,同时也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验。认真考察和总结毛泽东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经验,对于认识历史规律、掌握历史主动,在新时代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对于团结带领全国人民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10年,即1956年至1966年4月,是毛泽东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重要时期。在探索过程中,他的思想呈现出两个迥然而异的发展趋向。一方面,提出许多闪烁绚烂光辉的真知灼见,为党开辟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开了先河,另一方面,又形成不少令人扼腕叹息的错误观点,成为后来发动“文化大革命”的滥觞。科学地阐明这两种趋向,对于正确评价其时毛泽东的功过是非,深入研究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道路上,中国共产党先后创造出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理论成果。毛泽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先驱,为中华民族创造了宝贵的精神和思想财富——毛泽东思想.而且.他为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道路上不断进行理论仓惭提供了宝贵方法。毛泽东的创新方法论成为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行理论创新的“金钥匙”。  相似文献   

14.
叶剑英同志在一九七九年国庆讲话中指出:“发动文化大革命的出发点是反修防修。”“问题在于发动文化大革命的时候,对党内和国内的形势作出了违反实际的估计,对什么是修正主义没有准确的解释。”林彪、“四人帮”正是利用了这一点,肆意篡改修正主义的准确含义,颠倒是非,混清黑白,把马克思主义当做修正主义来进行诬蔑,把社会主义当做资本主义来进行批判,从而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十年浩劫,因此,认真总结反修防修斗争的经验教  相似文献   

15.
在毛泽东的全部著作中,内容深奥离奇,表述曲折艰涩,评价众说纷云的,恐怕没有超过“文化大革命”之初他给江青的那封信了。几年来,学术界人士对这封信及其主要内容有种种不同的看法。由于这封信对于了解毛泽东晚年的思想状态和他为什么要发动“文化大革命”有着特殊的重要意义,因而不揣冒昧提出管窥之见。  相似文献   

16.
在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在认识社会主义的历程中面临着一种破坏工商业,在分配土地的问题上主张绝对平均主义的“农业社会主义”的错误思想。毛泽东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紧密结合中国革命的实际,对这种“农业社会主义”思想进行了坚决而有力的批判,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杨建伟 《理论月刊》2002,5(7):12-14
本文认为,毛泽东同志1957年后逐步把阶级斗争当作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并不断升级和演变,以及在此思想指导下开展的反右派斗争、反右倾机会主义运动、意识形态领域的大批判直到发动“文化大革命”,都与他对国内外局势的主观估量及其相互作用有着直接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首次提出“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更加强调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实践和发展,突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辩证关系。对此毛泽东曾精辟论述:“拿一句通俗的话来讲,  相似文献   

19.
彭天明 《传承》2013,(8):38-39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但在实践中产生了许多错误倾向,教条主义就是其中一种。在新世纪新阶段,如何运用毛泽东反对教条主义思想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促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无疑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在举国哀悼邓小平同志的日子里,人们在缅怀他的光辉业绩时,经常讲到他做的这两件大事:其一,正确总结了建国以来的历史经验,切实维护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地位,科学评价了毛泽东思想;其二,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逐步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这两件大事,说到底都是事关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大问题。 作为我党第一代领导集体重要成员的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第一次结合起了引人瞩目的作用。他执行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路线:反对“城市中心论”,主张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广大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