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些年来,资产阶级自由化的“精英”们,迎合西方世界的和平演变攻势,制造和传播了种种奇谈怪论,肆意诬蔑中国共产党,攻击社会主义制度,完全不顾中国的历史,硬说什么不把蒋介石打倒,让其领导发展资本主义经济,中国早就富裕起来了。果真如此吗?历史是最无情的,早以铁的事实做出了不容置疑的结论:在蒋介石国民党的统治下,中国并没有也不可能走上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 蒋介石国民党统治中国22年,中国为什么没有也不可能走上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呢? 第一,蒋介石国民党政权并没有能改变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建立起真正独立的资本主义社会。蒋介石所建立的南京政权,是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政权,城市买办资产阶级和农村封建地主阶级是它的两个主要支柱。江浙财阀支持蒋介石建  相似文献   

2.
中山舰事件后,汪精卫被迫“请假”离国,蒋介石在国民党二届二中全会上提出限制共产党人的整理党务案,逐步掌握了党权、政权和军权。为了保证中国革命的健康发展,夺取革命领导权,国民党左派和中国共产党人曾团结合作,同蒋介石进行过几次斗争,取得一定的胜利,夺回了大部分党权和政权,但是,由于未曾触动蒋介石的军权,最终还是失败了。本文是对这几次斗争的一个历史概述。  相似文献   

3.
众所周知,国民党在中国国内战争中遭到失败和共产党政府干1949年10月接管政权以后,在美国围绕着“是谁失掉了中国?”这个问题展开了尖锐的内部政治斗争,即由于谁、因为什么,使得美国对华政策迟到了失败,这场失败意味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在这个国家取得的仿佛固若磐石的统治地位毁于一旦。1949年美国国务院公布了“关于中国问题的白皮书”,内称苏联是导致国民党失败,从而也就是美国对华政策失败的罪魁祸首。1949年在联合国大会第四届会议上,国民党代表在美国的支持下对苏联提出指控,要求联合国审理,指控案的标题是“苏联违…  相似文献   

4.
关于国民党政权战后在大陆的迅速败亡,蒋介石曾感慨万分地悲叹:“我们的失败,就是失败于接收”.蒋氏的自省,为我们研究探讨国民党政权战后迅速败亡的自身原因,提供了很好的思路.事实也正是如此.大“劫收”不仅急剧激化了中国社会的基本矛盾,尤其是给国民党政权自身造成了致命的恶果,使它在政治、经济、军事以及社会道德风尚和吏治等各个方面,基本毁掉或严重动摇了自己的统治基础,以至导致了它在大陆的迅速覆亡.  相似文献   

5.
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战遗留下来的问题,拖延至今尚未得到彻底解决,美国政府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1949年底,国民党政权从大陆全面败退,撤到台湾。其时,台湾人心浮动,经济恶化,再加上一直支持国民党打内战的美国也因扶蒋反共政策的失败而准备不再支持国民党政权。而在海峡的对岸,取得了全国胜利的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斗志高昂,在东南沿海一带加紧渡海训练,准备一鼓作气,拿下台湾岛,解放全中国。当时,整个形势的发展,使得包括美国人在内的海外观察家都认为,国民党政权不可能在台湾存在太长时间。然而,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一直犹豫是否继续支持逃亡到台湾的国民党政权的美国,转而开始全面支持蒋介石政权。6月27日,杜鲁门总统宣布下令美国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阻止对台湾的任何攻击”。朝鲜战争结束后,美国又于1954年12月与台湾当局签订了《共同防御条约》。次年1月28日,美国国会通过“台湾决议案”,决定“授权美国总统于其认为必要时,得使用美国武装部队专事确保台湾与澎湖列岛,以防武装攻击”。美国出兵台湾,是对中国内政的严重干涉,“是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中国人民的一个严重的战争挑衅”。美国对台湾问题的介入,不仅使得台湾海峡局势陷于紧张,更使得中国的统  相似文献   

6.
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在抗战前经受了严重的挫折,但战后,竟发展成为一支能够夺取全国政权的强大力量;而在30年代拥有中央政权的国民党,在战后却土崩瓦解了。对此,好多人认为是抗日战争救了共产党,如果再给国民党几年时间,蒋介石就会打败共产党,统一中国。这种观点只是从表面上看问题,对于国共两党的发展来说,抗战只不过是个外因,抗战推动共产党发展得更快,也正是由于在抗战中,国民党的统治弊端暴露无遗,从而加速了国民党的崩溃。但主要还是由于国  相似文献   

7.
1927年,轰轰烈烈的反帝反封建的大革命,由于国民党蒋介石、汪精卫集团的叛变而失败了。蒋介石反革命集团用无数革命人 民的鲜血换取了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和帝国主义的支持,建立了政权,并经过十数年的经营,建立了全国性的专制独裁的法西斯统 治。为推翻蒋介石国民党的反动统治,争取人民民主和民族独立, 中国人民又经历了长期的艰苦曲折的斗争。今天,当一些人肆意否 定中国革命、极力为帝国主义和资本主义大唱颂歌的时候,我们有 必要重新回顾历史,让广大人民群众更深刻地了解,蒋家王朝是怎 样建立起来的一个怎样的政权,它给中…  相似文献   

8.
怎样看抗日战争中的国民党蒋介石是中国现代史和中共党史教学与研究中经常遇到的一个问题.重新认识和评价国民党蒋介石在抗日战争中的是非功过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与蒋介石生前都反对"台独",主张祖国统一.但是,他们对于祖国统一的认识有根本区别.毛泽东主张中国统一于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蒋介石则主张用所谓"三民主义统一中国",换言之,就是统一于国民党领导之下;毛泽东反对美国干涉中国内政,认为美国的干涉是产生"台独"的根本原因,蒋介石则依靠美国"反攻大陆"、守台湾.尽管如此,由于他们在反对"台独"问题上有共同性,因此,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和60年代前期反对"台独"的问题上,形成了一种微妙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中共党史研究》2012,(7):127-128
中国语境与儒家命运——1949年以来国家政权建设的视角闫帅1949年以来,儒家在中国的命运经历了"J"字型的变化趋势,从"反儒"到"复兴",根源均在于国家政权建设之需要。新中国成立后,中共在国家政权建设上表现为"与国民党政权作出区分"。由于儒家思想之于蒋介石和国民党,不仅内化于心而且外化于行,"孔子"、"儒家"和"蒋介石"、"国民党"被并列在一起受到批判,"反儒"运动由此在大陆展开并不  相似文献   

11.
霞飞 《党史纵览》2004,(6):28-35
毛泽东与蒋介石生前是对立的国、共两党领袖,他们都反对"台独",主张祖国统一.但是,他们对于祖国统一的认识有根本区别.毛泽东主张中国统一于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蒋介石则主张用所谓"三民主义统一中国",换言之,就是统一于国民党领导之下;毛泽东反对美国干涉中国内政,认为美国的干涉是产生"台独"的根本原因,蒋介石则依靠美国"反攻大陆"、守台湾.尽管如此,由于他们在反对"台独"问题上有共同性,因此,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和60年代前期反对"台独"的问题上,形成了一种微妙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40年代末,随着中国革命形势的不断发展和"冷战"的日益加剧,美国对华政策面临着两难抉择.一方面,杜鲁门政府试图"脱身"摇摇欲坠的国民党政权,转而对中共奉行一种较为灵活、现实的政策.在此背景下,南京解放后,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奉命留驻南京,伺机与中共"接触",并未随国民党政府南迁广州.司徒雷登甚至决定秘密北上,访问北平,与中共高层领导接触.但另一方面,受国内外各种因素的制约,美国决策者们继续敌视、破坏中国革命,与蒋介石政权藕断丝连,拒不承认呼之欲出的新中国的合法性,致使美国与中共之间缺乏战略合作的基础.由此可见,司徒雷登欲与新中国接触并不具有历史的必然性,其"北平之行"的夭折也就在所难免.杜鲁门政府因此错过了一个与中国建立正常关系的大好机遇.随着新中国的成立,美国在华的势力和利益被彻底清除,华盛顿的决策者们被迫吞下美国有史以来最为惨重的外交实践失败的苦果.  相似文献   

13.
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蒋介石于4月18日在南京建立了国民政府。从此,他就在反共的基础上开始了“统一”全国政权的活动。蒋介石“统一”全国政权的过程,既充满对共产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腥镇压,又伴随着国民党内部派系的激烈角逐。本文仅就这一过程作一考  相似文献   

14.
卫立煌归来     
1948年初,由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战略反攻,国内的形势发生巨大变化,蒋介石政权日益不稳。在东北战场,国民党占领区缩小到长春、沈阳、锦州及附近十来个城市。第一任主帅熊式辉,因损兵折将,被蒋介石撤职;第二任主帅陈诚也连连败退,称病请求辞职。蒋介石无奈,只好把抗战后期曾任中国远征军司令长官、歼灭日军主力两个师团、一举打通中国与海外联系的中印公路的抗日名将卫立煌这张王牌打了出来。  相似文献   

15.
1949年1月,国民党政权风雨飘摇。至1月21日,蒋介石在一片质疑声中无奈宣布下野,并有文告称:“由副总统(李宗仁)代行其职权。”而在这一时期上台的李宗仁明白:自己只不过是一个“象征“罢了,和蒋介石共事多年,他深谙蒋介石“虚让实控”的政治伎俩。于是,李宗仁后来借口体恙就医,远走美国。5年后(即1954年),李宗仁被蒋介石免去副总统职务,成为一介平民。  相似文献   

16.
刘志民 《党史纵横》2013,(6):30-30,33
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豪言壮语:"我军用小米加步枪打败了蒋介石的飞机大炮。"实际上,单凭简陋的步枪装备是难以赢得战争胜利的。在解放战争规模最大的战略性决战淮海战役中,我军利用从国民党手中缴获的成百上千门大炮,发射出几十万发炮弹,使得维系蒋介石政权统治的国民党重兵集团灰飞烟灭。杜聿明惊呼:"共军哪里来的那么多炮弹?"  相似文献   

17.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共产党在大陆掌握了全国政权。与此同时,败逃到台湾的国民党蒋介石集团在台湾建立了地方政权,继续与大陆对抗。这样,就人为地造成了大陆与台湾分离的局面,台湾问题由此产生。  相似文献   

18.
1944年,中国共产党就已经开始了与美国政府的外交活动。毛泽东把这种在当时国民党蒋介石政权统治下的外交活动称做“半独立外交”。这个鲜为人知的外交活动,不仅是中共外交的开始.而且对中共在二战乃至以后的解放战争中赢得中国,具有不可忽视的历史价值和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9.
霞飞 《党史文苑》2004,(7):10-15
毛泽东与蒋介石生前是对立的国、共两党领袖,他们都反对“台独”,主张祖国统一。但是,他们对于祖国统一的认识有根本区别。毛泽东主张中国统一于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蒋介石则主张用所谓“三民主义统一中国”,换言之,就是统一于国民党领导之下;毛泽东反对美国干涉中国内政,认为美国的干涉是产生“台独”的根本原因,蒋介石则依赖美国“反攻大陆”守台湾。尽管如此,由于他们在反对“台独”问题上有共同性,因此,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和60年代前期反对“台独”的问题上,形成了一种微妙的关系。20世纪50年代初,蒋介石把自己与美国捆在一起…  相似文献   

20.
抗战时期国民党两面性政策探源李瑗抗战时期国民党的内外政策较之过去发生了很大变化。最主要的变化就是改变了它在“九一八”事变以来的“攘外必先安内”基本国策,走上了联共抗日的道路。然而,蒋介石国民党政权从宣布抗日起,其政策就具有两面性,即联共抗日和对日妥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