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熊丙奇 《法制博览》2011,(18):56-56
这次参加哈佛中国论坛,正好遇到MIT(麻省理工学院)庆祝校庆150周年。在此期间,我去了两次MIT,一次特去参观校园,另一次则是去参加150周年校庆大会。陪同我参观的同学,是来自上海的留学生刘欢,他本科就在MIT读书。他先带我参观了他们的机器人实验室。走进这个实验室,说实在的,  相似文献   

2.
缩短距离     
美国著名律师曹特是一位善讲自己笑话的人,有一次,哥伦比亚大学校长请他去演讲,校长在向听众介绍时这样说:“曹特先生算得上是我国第一公民!”曹特怕因此会与听众拉开距离,影响演讲,于是灵机一动说:“刚才校长先生用了一个名词,我起初不太明白,第一公民——是指什么呢?现在我才想到,他大概是指莎士比亚戏剧中常常提到的公民。这位校长先生一定是研究莎士比亚的专家,莎士比亚常常把许多公民穿插在他的戏剧中,充当无关紧要的配角,如第一公民、第二公民之类。这些配角一般都只有一两句台词,但差不多都是好人,即使把第一第二的位置交换一下,也不会有什么不同之处。”这真是妙论!他把校长先生替他戴的高帽,回敬给校长,与听众站在一起。曾作过1500多次演讲的美国大实业家嘉本特说过:  相似文献   

3.
以退为进     
美国著名保险业推销员白莱克经常利用这种以退为进的策略。有一次,他闯进一个办公室,还没有开口,对方就打趣地说:“你是我今天上午见到的第五位推销员了。”白莱克立刻从此话中嗅出味来。他非常客气地说:“我知道你今天是没有兴趣听我的话了。好吧,以后见。”对方望着白莱克的背影,笑着说:“你倒是第一个聪明的推销员,我还没说你已经明白了。”  相似文献   

4.
外论摘要     
美国《福布斯》盛赞十六大方针政策在南京参加世界资本论坛的美国福布斯公司总裁史迪夫·福布斯,盛赞十六大提出的方针政策,他说:“我相信中共十六大后,中国继续推行改革开放政策,必将成为世界经济的巨大亮点。”史迪夫-福布斯在发表题为“世界经济展望”的演讲中多次称赞十六大提出的各项政策方针。他说,中国的未来是令人振奋的,我们将积极参与进去,我  相似文献   

5.
认识吴敏一已经很久,他给我最大的印象是演讲不用稿子。从E-TALKING到中国经济增长,过去的两年内,我以一个经济记者的身份在全国各地欣赏过他的演讲。瘦瘦小小的吴敏一,每一次亮相,都像一缕清风。至于他到底说了些什么?真正明白的或许不是很多,但满场的嘉宾和听众,都看到了他的演讲方式:脱稿。如此演讲者少,以一个政府官  相似文献   

6.
扫地出门再回外滩去年10月,当我漫步在上海外滩,偶然见到W君对着滚滚的黄浦江水东张西望若有所思。当年美国旧识,今日故乡江畔偶遇,颇有似梦非梦之感。我问他何时来的上海,他答3个月前。我又问他何时返美,他两眼避开了我,直挺挺地望着江水,吞吐了片刻说:“不瞒你说,在美国我已无家可归!”他见我陷入迷惘的状态,又不紧不慢地说:“不瞒你说,离  相似文献   

7.
一九八五年九月五日,新上任的代市长朱森林在市政府311会议窒会见了参加“假如我是广州市长”活动的十九位市民代表,当记者介绍暨大毕业生朱川很早就提出设立“教师节”的时候,朱森林热烈地与他握手,说:“谢谢!谢谢!”前年,在暨南大学举办的“一二·九”演讲会上,朱川同学满怀激情呼吁设立“尊师节”。他说:“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节日:建党节、建军节、青年节、儿童节、妇女节,林林总总。但我们不能不觉得很遗憾:我们没有一个‘尊师节’。”为此,他和同学们曾自  相似文献   

8.
美国的亚太战略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孆 《国际展望》2010,(4):25-27
<正>自奥巴马就任总统以来,美国调整了亚太战略。2009年11月14日,奥巴马在东京发表演讲时声称,他是美国首位"心系太平洋的总统",美国作为太平洋国家,要增强并继续保持在太平洋地区的"主导地位"。2010年1月12日,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在夏威夷就美国的亚洲和太平洋地区政策发表演讲,与奥巴马总统的东京演讲相比,希拉里的演讲将范围从亚洲扩展到亚太,  相似文献   

9.
茱茱 《南风窗》2012,(17):95-97
中国的《道德经》对他颇有启示:"我最看重的观点是大自然的流动过程,就像水一样,我们能够讨论各种神奇的自然现象,而不用发明一个上帝般的存在,每个人都是自然的一部分。"4月的天,孩子的脸,乌云环绕着新界的群山,水泥森林的边缘,有人在念诗。香港中文大学郑裕彤楼一号演讲厅,是美国诗人盖瑞.施耐德的诗歌朗诵会。盖瑞有名作《斧子把》,他提到公元4世纪的陆机,用英文念:"至于/操斧伐柯/虽取则不远",台下有人会意地笑。"而我明白了:庞德是斧子陈是斧子,我是斧子而我的儿子是斧子把,很快  相似文献   

10.
纽约,世界名城也,名不虚传。曼哈顿,更是城中之城,它的各个、方面可以说都很特殊,包括它的骗子。比如,我在纽约就碰到过各种肤色的骗子。刚到纽约的一日,正在著名的世界贸易中心内向地铁站走去,迎面过来一矮个小生。一看便知是我们的同类。他看着我迟疑地问:“你讲国语还是广东话?”“干吗?”他展开一张皱皱的纸条说:“我是新加坡人,在波士顿读书。来纽约旅游被偷。你能否给我点回去的路费?”我正迟疑地接过那破字条看时(内容与他说的一致),旁边杀过一说广东话的女子,大嚷:“别给他钱,他是骗子。刚才我已给了他3美元。”一见这女子,那小个  相似文献   

11.
人才与位置     
一九四二年的一天,有四个穿短裤的美国军官在一所房子里冷得直发抖。这时美国海军负责征选人才的委员进来了,他问军官A:“你能做什么?”A答:“我曾是梅西百货公司的采购员,受过训练,能迅速地判断市场价格与趋势。”委员斥道:“难道你连一点实际工作都做不了?”于是他又问B。 B答:“我原是律师,善于衡量证据和整理材料。”委员又把B否决了。C说:“我懂得语文,通晓历史。”委员哼了一声,把眼光投向D。D很神气地说:“我是一个受过大学教育的工程  相似文献   

12.
郭红霞 《工会博览》2013,(32):42-42
迈克·鲍伯是美国一家国际五金公司的创办人。他在上世纪80年代白手起家,从最初只有的小作坊,到现在成了美国甚至是全球的知名企业,这奇迹一般的成就,使迈克成了美国商界的风云人物,然而当有人问他成功的秘诀时,他却总是谦逊地笑笑说:“我几乎没做什么大事,但我认为我做得比较成功的一件事,就是我喜欢与我的员工尽可能地保持最近距离!”  相似文献   

13.
如果一个人没有敬畏感,对什么都不畏惧,那么就再也没有什么可以制衡的力量,做事情也不会负责任。罗伯特·弗能(RobenVemon),这位已经70多岁的老警官像虔诚的传教士一样,近10年来,风尘仆仆地向世界各地传授其职业心得。今年是他第五次来中国访问,访问期间,他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人民网、搜狐网等单位,就领导学和领导伦理中的多个热点问题进行演讲。他在清华大  相似文献   

14.
"30年来我一直在战争的前线,在争取公平和美国主流价值斗争的前线。现在,在2004年,我发誓我们要说出发生在美国的事情的真相,我们将为找回美国的未来和希望而战斗。"3月2日,当民主党候选人约翰·克里站在首都华盛顿的一个广场上,向他的支持者发表这样的演讲,并且赢得一阵又一阵欢呼的时候,他的笑容看起来是很真实的。他有充分的理由在这个时候短暂地享受一下胜利。  相似文献   

15.
一捧青菜     
乡下的表哥进城来看我,带来了一大袋青菜,这可是真正的绿色食品啊!一时恐怕还吃不完.我把青菜分了几捧,打算送给邻居们. 我按响了对面301室的门铃.屋内传来一个男孩子稚嫩的声音:"谁呀?""我是对面302的,麻烦你开一下门好吗?"男孩子很老练地说:"有事你就在外面说吧!"我怕男孩误会,十分诚恳地说:"我想送一些青菜给你们尝尝,你开一下门,我放下就走."男孩子还是不开门,他说:"我妈说了,不能随便接受别人的东西,你还是走吧!"随后,门里传来"啪"的一声,是男孩子给门锁上了保险.  相似文献   

16.
石破 《南风窗》2011,(24):62-64
"孔子的理想完全没有实现,他生活的时代,礼崩乐坏,谁也不听他的。但他为人的标准绝不在身外,而是只做我认为应该做的。""我们缺乏忧患意识,却有极强的敌情意识。"清华大学社会学教授、64岁的李楯说,"我们只有一对一错,你我不一样,肯定是你错我对;你不改,我就要强制你改,坚持不改,就把你  相似文献   

17.
美国有一个16岁的年轻小伙子,在一家著名的五金公司当售货员。他月薪极低,但仍心满意足,因为他认为只要埋头苦干,就会大有前途。他做事永远抱着服从的态度,处处小心留意,希望获得经理的赏识。谁知经理对他的印象却恰好相反。一天,他被唤进经理室,遭到一顿训斥,最后经理告诉他说:“老实说,你这种人根本不配做生意。你有一身力气,我劝你还是到钢铁厂去当工人吧。”这一番训斥、对于那位小店员来说,犹如平地响雷。但他并没示弱,他还击说:”经理先生,你当然有权将我辞退,但你无法消磨我的意志。你说我无用,这是你的权利,但这并不会减损我的能力。看着吧,迟早我要开一家大你十倍的公司!”吹牛吗?没有。受辱成为动力,他努力上进,不几年,果然有了惊人的成就。他就是美国玉米糊大王斯泰雷先生。  相似文献   

18.
6月6日,美国丹佛大学国际问题研究生院教授、苏联问题专家文多曼(Jonathan R.Adelman)先生访问我系,为我系95级博士生和94级研究生班做了精彩的演讲。 在长达两个半小时的演讲中,艾多曼教授滔滔不绝地阐述了美国对亚洲有关国家和地区的政策,特别是美国对前苏联地区的政策,美国的中东政策,美国与中国的关系等一系列重大的国际问题,引起与会各位教师和同学的兴趣。双方围绕上述问题还展开了进一步的讨论,气氛热烈。  相似文献   

19.
《南风窗》2016,(24)
正强化了亚洲同盟体系,构筑了应对中国崛起的安全屏障——奥巴马本可以带着这样的亚洲外交政绩离开白宫,如果不是菲律宾"不给力"的话。菲律宾嚷着要与美国闹"分手",的确让外界大跌眼镜。签了军事同盟条约,秀了几年的政治亲密,总统换人后就"恩断义绝"。杜特尔特说过这样一句话:"只要我在任,美国就别想把菲律宾当作门前鞋垫。"有人觉得这是杜特尔特意气用事,因为他说过不少"过头"话。也有人认为他是在大国间玩平衡,真实目的是想捞取更多的利益和好处。可就没人相信杜特尔特这话也是"真情流露"。把盟友视为门前鞋垫,暴露了美国亚洲同盟体系的先天缺陷。这个先天缺陷在于,美国的亚洲同  相似文献   

20.
当马尔辛利上任美国总统时,他指派某人做税务部长。当时有许多政客反对此人,他们派遣代表前往总统府进渴,要求说明委任理由。为首的是一位身材矮小的国会议员,他脾气暴躁,说话粗声粗气,开口就把总统讥骂一番。马尔辛利却不吭一声,任凭他声嘶力竭,最后才极和气地说:“你讲完了,怒气应该可以平息了吧?照理你是没有权利这样来责问我的,不过我还是愿意详细地给你解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