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印尼 6月 7日大选在公开、公正情况下顺利完成 ,国际社会逐渐对印尼恢复信心。国内政治趋于稳定 ,经济出现好转迹象 ,民众的信心也逐步恢复。大选产生五个大党 ,但没有一个政党占优势 ,组成联合政府势在必行。大选是议席和权力再分配的过程 ,谁当总统 ?梅加瓦蒂和哈比比成为焦点人物 ,这个谜要到 10月才能解开。  相似文献   

2.
印尼总统直选经两轮投票后,苏西洛以多数票当选为印尼第六届总统.印尼是东南亚地区大国,国际社会很关注印尼新政府国内外政策的变化.苏西洛总统组建的新内阁有什么特点?新政府对外政策和国内政策的走势如何?新政府面临的挑战是什么?这些是本文要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印尼总统苏西洛2010年年度国情咨文颇具新意.咨文不仅回顾和总结了过去一年印尼发展中的得失,还梳理了印尼进入民主转型时期以来的成就和问题,明确提出印尼已进入第二波改革的新阶段.咨文强调为确保第二波改革的成功,印尼应加速发展,建立起富强、民主、公正三大支柱.咨文还提出印尼要实行"全方位外交",拓展更加广阔的外交空间.  相似文献   

4.
竞争激烈、备受关注的2014年印尼总统大选最终以政治新星佐科维获胜而落下帷幕。与2004年和2009年两次总统大选相比,2014年印尼总统大选出现了很多新变化,这些新变化使得2014年的总统大选具有划时代意义,载入印尼政治发展史册。不过,印尼首位平民总统佐科维及其政党联盟没有赢得国会多数席位,这为他今后执政带来很大的挑战,他是否有政治魄力克服政治、经济上的挑战,落实他的竞选政纲,还需要拭目以待。  相似文献   

5.
梅加瓦蒂上台执政两年半,政权进一步巩固.2003年是印尼政局进一步稳定,经济复苏开始见效,社会治安逐步好转的一年.2004年是大选年,现在准备工作顺利进行,人们对大选寄予较大的期望.近年印尼政局发展如何,议会选举和总统直选谁将胜出?本文试图就这些问题,与读者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6.
1998年以来印尼华人积极参政,至今已成为印尼政治发展的一股重要力量。2014年印尼大选,华人选民受到印尼主要政党的高度重视,不仅纷纷派出华人候选人,个别政党还邀请华人搭档竞选总统副总统。华人积极参与国会选举,成绩显著,广大华人选民倾力支持的佐科维成功当选总统,凸显了华人选票的影响力。在印尼不断推进政治民主和族群和谐的大环境中,印尼华人参政的良好势头,将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从政治层面看印尼民主化改革艰难的原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98年5月苏哈托政权被推翻后印尼朝向民主政治转型.目前印尼正处在民主改革的阵痛期,民主化改革异常艰难.本文试图从政治层面来分析印尼民主化改革艰难的原因,即从总统和国会的关系、政党政治、旧势力、市民社会和腐败五个方面来对其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8.
印尼伊斯兰教与基督教冲突的根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冷战结束后 ,伊斯兰教复兴运动再次席卷穆斯林世界 ,伊斯兰势力在国际政治舞台上的作用 ,成为 2 0世纪末最重要的政治现象之一。伊斯兰复兴运动的东渐影响着东南亚局势的发展。印尼作为世界最大穆斯林国家 ,在世纪末遭受亚洲金融危机的重创 ,政治、经济和社会危机总爆发。民族宗教冲突是社会危机的突出表现之一 ,而伊斯兰教与基督教冲突又是宗教冲突的焦点。探讨印尼宗教冲突的根源 ,有助于了解印尼局势的发展 ;解决印尼宗教冲突 ,有利于东南亚地区的稳定 ,这是各国政府和学者共同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在20世纪末的金融危机中,印尼结束了苏哈托统治的"新秩序"时代,开启了"后苏哈托"时代的民主转型。1998至2014年,先后上台的哈比比、瓦希德、梅加瓦蒂和苏西洛相继对印尼进行了民主化改革。"后苏哈托"时代的印尼民主转型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就是如何进行文武关系改革,让这一支"政治的军队"变成"制度的军队"。本文以文武关系的变革为切入点,探寻"后苏哈托"时代的印尼民主转型历程,认为文武关系的变革不仅影响民主转型,民主转型也将影响对军队的民主控制。在实现对军队的文官控制的过程中,还必须加强文官控制的民主化程度。如果文官政府能够提供有效的民主治理,民主的规则和程序能够被广泛接受,暴力活动和政治斗争的程度较低,军队将很难返  相似文献   

10.
试论荷兰殖民统治对印尼现代政治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回顾了荷兰在印尼的殖民统治过程和特点 ,同时也简要论述了它对印尼现代政治发展的影响。本文认为 ,现代印尼政治中的许多问题都与殖民统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只有充分了解殖民统治的历史影响 ,才能更好地了解现代印尼政治发展的曲折历程。  相似文献   

11.
面对日本长期通货紧缩与经济增长乏力,日本央行开启量化质化宽松货币政策:日本央行持续大肆增加基础货币的投放,大胆采取负利率政策,实施收益率曲线控制,引导社会公众预期。政策实施以来,通胀目标时限一再推迟,政策虽在短期内改善了经济形势,但又受到全球金融市场及外国政策的干扰。究其原因,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不畅、企业部门缺乏稳定预期、少子老龄化及财政货币政策相互掣肘等因素均影响了货币政策的经济效果。  相似文献   

12.
美国监狱私有化的实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廷惠 《美国研究》2007,21(3):70-84
传统意义上,管教罪犯被认为是只有政府才能承担的责任。美国1980年代以来出现了监狱私有化趋势。通过对美国监狱私有化原因、问题及发展前景的分析,对于全面理解私人部门参与提供公共服务,形成竞争性和公私合作制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私人监狱能够大幅度节约成本和提高效率的主张并未得到证实,但监狱私有化的主要意义在于引入更多的竞争主体参与提供公共服务,提高公共服务供给的动态效率。最为重要的是应该认识到私有化所导致的节约成本和提高效率,本身是竞争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理论上梳理了均势生成的一般机制,认为均势这一体系状态的形成和维持主要依靠三种途径,分别是外部制衡、内部制衡和大国的自然成长。在不同的权力结构中,有不同的主导生成机制起作用。在多极体系中,均势主要依靠大国之间联盟关系的形成与转换来维持;在两极体系中,均势的维持主要依靠大国之间的军备竞赛,即内部制衡;在单极体系下,均势依靠权力中心的自然成长得以恢复。利用多极和两极状态下的历史案例,文章检验了这一核心假定,并考察了均势生成机制变化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单极体系下均势回归的可能性。文章认为,在权力结构与生成机制之间,联盟的可获性、制衡的实力门槛以及制衡所负担的成本等三个要素起着因果链条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15.
16.
刘辉 《美国研究》2005,19(3):152-154
2005年5月19~21日,由中美关系史研究会,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所、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社会科学研究》杂志社、四川省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主办的“中美关系史中的人物”学术讨论会在四川大学举行。来自全国各地30多个学术研究机构和大专院校的60多位从事中美关系史研究的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学术讨论活动,提交论文30余篇。与会者对给中美关系带来深刻影响的历史人物及其作用进行了研讨。这次研讨体现了三个特点:一是研讨范围广,论文涉及人物覆盖了中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关系诸方面。二是会议参加者大多比较年轻,显示了中美关系史研究队伍良好…  相似文献   

17.
作为近代日本自由民权运动的重要领袖,中江兆民的思想向来倍受研究者们的关注。有关其代表作品《三醉人经纶问答》的分析文章亦数不胜数。兆民的和平思想以小国主义为特征,是近代日本和平思想的主要来源之一。在他的和平思想中,不仅能看到西方近代的人权观念,还能找到东方传统的和平观念。本文从近代日本和平思想发展轨迹这一角度重新审视兆民的思想,以《三醉人经纶问答》为中心浅析其和平政治思想的特征。  相似文献   

18.
2019年11月6日:任命丁斌为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副主任;任命王欣太为农业农村部人事司副司长,免去其农业农村部人事司二级巡视员;任命王衍为农业农村部计划财务司副司长,免去其农业农村部计划财务司二级巡视员;任命邵建成为农业农村部乡村产业发展司副司长。  相似文献   

19.
俄罗斯经济转轨的非效率制度均衡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制度转机必然引起财富分配结构的变化,俄罗斯经济转轨是因对经济效益的追求而从经济制度的根本性剧变起步的,首先表现为激烈地改变原有的财富分配结构,但并没有产生财富增长效应,最终导致俄罗斯经济转轨陷入“非效率制度均衡”。普京上台后,加大力度以改变原有的制度环境,制度环境的改善有利于俄经济转轨走出非效率制度均衡,但是,经济增长的内生性因素并不多见,普京时期能否使制度环境、制度安排与经济绩效之间产生良性互动,还有待观察。  相似文献   

20.
新加坡是国际社会公认的成功抑制腐败的国家之一,其严密的刑事法网、强力的反贪机构和严厉的刑事执法,有效地震慑和遏制了贪腐犯罪,也彰显了其反贪刑事法治的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