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田园 《学习月刊》2010,(6):112-113
武汉中学是一所有着光荣革命传统,和深厚文化底蕴的学校。创始人董必武同志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并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加以提炼、概括为“朴诚勇毅”,为武汉中学立下了世代相传的校训。在此基础上,该校传承董老教育思想,汲取现代教育理论,提出了人格教育的办学理念,让“朴诚勇毅”的育人思想深入人心。  相似文献   

2.
正99年前,13位代表聚集在一起,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照亮了中国革命的前程。鲜为人知的是,13位代表中,从武汉中学(原名:私立武汉中学校)走出了三位——董必武、陈潭秋、李汉俊,武汉中学作为培养革命骨干的摇篮,堪称"党史上最牛中学"。今年恰逢这所中学建校100年,该校"朴诚勇毅"的校训精神一直"在线"延续。  相似文献   

3.
《学习月刊》2010,(1):I0002-I0002
孝南区闵集中学位于孝感市东南部,紧连天河机场,介于武汉与孝感之间.是武汉孝感临空经济开发区核心区。学校创办于1951年,校园面积20728平方米,绿化面积9728平方米。学校校训是:立德、敬业、博学、创新。近年来,在上级领导及社会力量的大力支持下,  相似文献   

4.
黄瑶 《党史博览》2008,(6):46-48
林彪原名林育蓉。1925年,林彪在武汉共进中学读书时,被共青团推举为湖北省的四个代表之一,赴上海出席了第一届全国学生联合会代表大会为了防备迫害,林彪化名尤勇。尤勇和育蓉,用湖北方言读,语音相近。  相似文献   

5.
11月6日,内蒙古乌海市教育代表团一行12人来到武汉考察学校党建工作。考察团分别实地考察了武汉市武昌区具有代表性的三所学校:华中师范大学一附中、武汉中学、武汉市东湖中学。代表团与三所学校领导班子进行了深入座谈,重点交流了办学理念、党务工作、课程设置等,  相似文献   

6.
《当代贵州》2011,(27):59-59
肖次瞻,又名次旃。1905年10月出生于贵州思南塘头区。1924年随父到武汉,就读于共产党人陈潭秋、进步青年钱介磐创办的共进中学。1925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积极投入学生运动;1926年在武汉加入中国共产党,同恽代英等一起从事革命活动,后出任中华全国邮务总工会筹备处常委。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转移到上海、湖南洪江等地,主办了《黔首周刊》、《洪江周刊》,抨击时弊。  相似文献   

7.
《学习月刊》2010,(1):F0003-F0003
武汉英格实验中学,原名武汉市英格巾学,创办于1998年。2008年8月在市区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学校办学体制成功转轨为公办学校参与举办的民办学校.以小班教学、寄宿体制、英语特色等赢得广大家长的满意和社会的认可。  相似文献   

8.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6,(4):F0004-F0004
黄石市中英文学校坐落在风景秀丽的江南明珠城之中,位于武黄(武汉——黄石)高速,黄石长江公路大桥旁,是一所经黄石市教育局,民政局批准注册的集学前班,小学,中学于一体的现代型民办股份制学校(由黄石市金玛电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与省级示范学校黄石市中山小学联合办学)。  相似文献   

9.
武汉市东湖中学虽然有辉煌的历史。但其中有一段时期却跌入低谷。2008年武昌区教育局组建了新的领导班子后,在不到两年时间内,学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教育教学质量大幅度提高,而且办学水平也大踏步提升。今年2月20日,美国驻武汉领事馆总领事白小琳女士一行来到该校参观访问连叹三个“意料之外”:  相似文献   

10.
武汉四中座落在武汉西大门,北接汉丹铁路,南临汉江大堤,其前身是英国基督教伦敦会1899年创办的博学书院,1928年更名为私立汉口博学初级中学校,1932年恢复高中,改称私立汉口博学中学,1952年由人民政府接管,改名为武汉市第四中学。学校现有44个教学班,教职员工182人,学生2400多人,是湖北省示范中学。  相似文献   

11.
贺昌是我党早期杰出的革命活动家和北方地区重要领导人。1906年1月19日出生于山西省柳林县柳林镇(原离石县)一个封建士绅家庭。1920年考入省立太原第一中学,在校期间,接受马列主义思想,积极投身于革命活动。1922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同年9月当选为太原市第一任团地委书记,10月兼任正太铁路总工会太原区分会秘书。1924年在北京转党,是山西最早的共产党员之一。1927年3月,他参加了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的组织和领导工作,后调往武汉,任湖北省共青团省委书记。1927年4月27日,中共中央在武汉举行了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贺昌出席…  相似文献   

12.
据《长江日报》报道,近日,前身为博学中学的武汉四中110周年校庆,"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重回母校,捐赠10万元奖励优秀学子。  相似文献   

13.
一1907年9月12日,詹才芳出生于湖北省黄安(今红安)县高桥河区黑石嘴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他兄弟姊妹共6人,父亲詹仲禄是个忠厚老实的庄稼人,母亲是个地道的家庭主妇,一家人靠种地主的锞田,艰难渡日。1923年,16岁的詹才芳在董必武的帮助下来到武汉中学当校工,后来又把他带到党义研究所当工友。董必武的姐姐是詹才芳姐姐的婆婆。詹才芳来到武汉后直接受到董必武的教育,于1924年正式参加了革命,并于同年底加入了青年团。后来,詹才芳根据董必武的指示,返回黄安,宣传马列主义,组织工农民众同反动势力进行斗争。詹…  相似文献   

14.
据《长江日报》报道,近日,前身为博学中学的武汉四中110周年校庆,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重回母校,捐赠10万元奖励优秀学子。隆平高科是我国第一个以科学家  相似文献   

15.
吴善鑫 武汉市六十四中学校长,毕业于北师大物理系,高级教师。56岁。担任校长以来,学校在他的领导下,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初中毕业率、升学率连续五年都超过桥口区均值。学校近几年来向华师一附中、省实验中学、武汉一中、武汉十一中等省重点中学输送了一批又一批品学兼优的学生。学校德育工作出色,被评为六有实体先进单位。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是湖南籍人.但他有很深的湖北武汉情缘。从1918年到1974年,曾来到武汉40多次,其中,建国后亲临武汉有38次之多。从1953年2月.特别是1956年夏季在武汉第一次畅游长江之后,他几乎每年都到武汉来一两次甚至3次,畅游长江达18次。  相似文献   

17.
常家爽 《学习月刊》2012,(22):41-42
在武汉市第十二次党代会和市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提出了通过建设国家创新中心、国家先进制造业中心和国家商贸物流中心,建设生态宜居武汉、文明武汉和幸福武汉,努力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复兴大武汉的战略目标。要将武汉建设成为立足中部、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国家中心城市,必须先把武汉建设成为“法治环境一流”的城市,以良好的法治环境服务国家中心城市建设。  相似文献   

18.
黄瑶 《党史博览》2014,(11):24-27
正罗瑞卿,四川南充人,1906年出生;蔡文治,湖北黄冈人,1911年出生。他们虽是黄埔军校校友,但当罗瑞卿在武汉上黄埔军校第6期时,蔡还是武汉第二中学的一名高中生;而当蔡文治在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学习,适逢"九一八"事变愤而回国转入黄埔军校第9期就读时,罗瑞卿正在红军中转战赣南闽西。因此,他们此时毫不搭界。耿飚,湖南醴陵人,1909年出生,13岁就到水口山铅锌矿当童工,1930年参加红  相似文献   

19.
目前,在美国、法国、日本等国家正在流行一种叫做“整合教育学习模式”的教育方法,其创立者美国教育家特雷沙最近与我国中央教科所所长朱小蔓有一次面对面的对话,道出了这种教育模式的核心:品格教育是最重要的一环。武汉中学探索和实施的品格教育与其不谋而合,而且结合我国的教育情况有新的发展,这种对教育的深刻理解和探索精神是非常可贵的。本刊特此刊发该校开展品格教育的经验与作法,希望对读者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20.
武汉市第十二次党代会和市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提出了通过建设国家创新中心、国家先进制造业中心和国家商贸物流中心,建设生态宜居武汉、文明武汉和幸福武汉,努力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复兴大武汉的战略目标。这‘三个中心”、‘三个武汉’为建设支点武汉、龙头武汉和跨越式发展的武汉描绘了宏伟蓝图,指明了前进方向,也是全市人民对城市建设的热切期盼。然而,要将武汉建设成为立足中部、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国家中心城市,就必须先把武汉建设成为‘法治环境一流’的城市,以良好的法治环境服务国家中心城市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