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30年反腐倡廉的实践伴随着改革开放同步进行。先后经历了开放初期由计划经济向商品经济,进而向市场经济转型的“摸着石头过河式”反腐阶段;上世纪90年代到本世纪初腐败现象由商品流通领域向权力资本领域演变的高压反腐阶段;2002年以来从权力反腐向制度反腐转型的过渡阶段。贯穿30年来反腐倡廉理论和实践的一条主线,就是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密切党和人民群众的联系,坚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作风,永远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相似文献   

2.
包心鉴 《新视野》2013,(1):16-21
坚持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要求必须积极稳妥地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反腐倡廉本身就是一种政治体制改革,是整个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是关键性组成部分;同时,反腐倡廉又不是孤立的,必然涉及现行政治体制的许多方面,内在地要求并启动相关领域的政治体制改革.当前围绕反腐倡廉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改革的基本出发点是从“权力本位”到“权利本位”;改革的主要着力点是从“高度集权”到“党内民主”;改革的关键生长点是从“权力委任”到“权力民授”.  相似文献   

3.
十八大之后腐败与反腐败呈现相持胶着状态,在“相持”中推进“反攻”已成为十八大后反腐的总趋势。经济腐败、政治腐败和作风腐败成为腐败在新形势下的主要形式和新的动向。重构反腐模式,坚持法治反腐;完善制度体系,坚持立法先行;整合反腐机构,重构权力配置;调动社会力量,坚持群众反腐等路径选择是反腐败斗争向纵深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夺取反腐最后胜利的核心策略。  相似文献   

4.
反腐倡廉是关系到人心向背和执政党、执政者生死存亡的大问题。反腐是指执政党、执政者反对政治堕落、经济贪污、道德败坏之意;倡廉是指执政党、执政者倡导廉洁从政、为政清廉之意。反腐实质上是一种“破”,“破”只是一种手段,“立”才是目的,通过反腐要达到直接目的是倡廉。  相似文献   

5.
贾世雄  徐旭升 《先锋队》2010,(11):23-23
今年以来,万荣县纪委在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的实践中,坚持“防病胜于治病”的反腐理念,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使党员干部不想腐、不能腐、不敢腐。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不断加大反腐力度,先后坚决查处了周永康、徐才厚等腐败分子。习主席强调,要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将反腐进行到底。贯彻落实习主席重要指示,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各项工作落实,我认为党委、纪委要在四个方面下功夫。要在深化思想认识上下功夫。防治腐败,教育是基础。搞好反腐倡廉建设,必须坚持教育为主,从提高认识、筑牢思想防线抓起。一是强化理想信念教育。  相似文献   

7.
《先锋队》2010,(8):32-33
阳城古称获泽,是清代名相陈廷敬的故乡,位于山西省东南端。近年来,阳城县立足“农村工作占大头,国有、集体经济占主体”的基本县情,坚持以惩防体系构建推进反腐偈廉的思路和办法,把农村和企业反腐倡廉建设作为“两个轮子”,把机关反腐倡廉建设作为贯穿“两个轮子”的轴,合力构建“两轮一轴”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  相似文献   

8.
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科学化的基本要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现党的建设科学化必须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科学化.反腐倡康建设科学化,就是要深刻认识、准确把握和自觉运用反庸倡廉建设规律,坚持与时俱进和改革创新,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反腐倡廉建设,以科学的理论指导反庸倡廉建设,以科学的方法实施反腐倡廉建设,以科学的制度推进反腐倡廉建设,以科学的机制保障反腐倡康建设.  相似文献   

9.
回顾建国60年尤其是改革开放30年以来反腐倡廉建设伟大征程,主要有六个方面的历史经验:在反腐倡廉的战略地位上。必须始终把它作为关系党生死存亡的重大政治任务;在反腐倡廉的形势分析上,必须深刻认识其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在反腐倡廉的战略方针上,必须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在反腐倡廉的方式方法上,必须依靠制度建设防治腐败;在反腐倡廉工作格局上,必须根据形势的发展变化有针对性地丰富和完善;在反腐倡廉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上,必须坚持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依靠群众的支持和参与的体制。  相似文献   

10.
十七大报告提出“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对于反腐倡廉制度建设有重要指导作用。腐败的产生与权力滥用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腐败的要害和核心是权力腐败,因此必须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制度建设是反腐倡廉建设的根本,“三权制约”的实质就是“制度反腐”,确保权力正确行使,必须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相似文献   

11.
2010年是“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我国反腐倡廉工作的辉煌成就得以集中体现:围绕惩治腐败,中央推出了一系列强有力的制度、措施;查处了一大批大要案件。特别是反腐倡廉制度创新不断发力,制度反腐的长效机制正在逐步建立。  相似文献   

12.
书荐     
李三旗 《当代贵州》2013,(29):60-60
《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摘录:随着改革走向深入,反腐也正进入攻坚阶段。沿着“从严治党”的政治逻辑,保持“生死存亡”的忧患,明确“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目标,坚持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这应该是我们党反腐倡廉的主轴。  相似文献   

13.
夯实反腐倡廉的制度基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下称《规划》)强调“以改革创新精神”整体推进惩防腐败体系建设各项工作。《规划》与时俱进,把“提高反腐倡廉法制化水平”提升到了更加显著的位置,提出了很多反腐治本的重要制度,其制度创新理念比较集中地反映了我们党对执政规律和反腐倡廉工作规律认识的深化。  相似文献   

14.
西柏坡时期,中国共产党即将掌管全国政权。在这一关键时期,中国共产党非常重视反腐倡廉工作:在理论上,提出了“两个务必”思想,为反腐倡廉建设指明了方向;实践上,健全行政监察机构,确保强力反腐的实施;强调以史为鉴,立志进京赶考,避免重蹈李自成覆辙。西柏坡时期的反腐倡廉建设,对于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廉政建设以及今后廉政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朱厚伦 《新视野》2005,(1):30-31
反腐倡廉工作必须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反腐观。树立和落实科学反腐观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坚持从社会历史的发展和联系中探索反腐规律,坚持服从和服务于第一要务,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其中,教育是前提,要常教不懈,制度是保证,要常建不懈,监督是关键,要常抓不懈。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反腐、纠风和改革“三管”齐下,开辟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新局面。从出台并落实八项规定、坚决反对“四风”,到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为治本赢得时间,再到全面深化改革、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初步形成了具有时代特征的思路与形式,呈现出新形势下反腐倡廉新的走势与特点。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共产党反腐倡廉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围绕中共反腐倡廉建设的历史、当前反腐倡廉建设的基本态势、制度反腐、依法治腐、廉政文化建设、网络反腐、廉政教育等问题,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展开热烈探讨,对一些基本理论问题形成共识,并对反腐倡廉建设研究的前沿问题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8.
冷夏 《当代党员》2010,(1):62-64
2009年9月18日,“健全反腐倡廉网络举报和受理机制、网络信息收集和处置机制”写入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随后,中央党校出版的《中共党建辞典》正式收录“网络反腐”词条;10月28日,中纪委监察部统一开通全国纪检监察举报网站;11月1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贺国强在考察中纪委监察部网络信息工作时强调,  相似文献   

19.
《奋斗》2003,(8):4-6
党的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作为关系到党和国家前途和命运的重大政治任务的反腐倡廉工作,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统领。只有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牢牢把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才能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趋势,准确把握和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开展反腐倡廉工作的规律,确立和拓展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工作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20.
干部财产公开制度被称为“阳光法案”,是国际通行的反腐利器。由于我国对干部财产审核与公示机制的双重缺失,导致以往干部报告个人事项未能充分发挥财产监管效能和对腐败的治理作用。我们需要借鉴国内外实践经验进行干部财产公开制度的顶层设计,制定相关法律,坚持依法公开;需要加强分类指导,明确操作路径,循序渐进,确保取得反腐倡廉实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