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江泽民同志在去年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思想后,在今年年初召开的全国宣传部长会议的讲话中再次强调:“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明确地提出了“以德治国”的概念,并把它提到治国方向的高度,这在我们党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相似文献   

2.
江泽民指出,要重视思想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 1月4日,江泽民在宣传思想工作的一份报告上批示,宣传思想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事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大局。越是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越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越要重视和加强这方面的工作。这一点,要在全党特别是领导干部中经常讲、反复讲。 第三次“三讲” 教育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1月5日,全国第三次“三讲”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胡锦涛在会上强调指出,全国几十万领导干部和几百万干部群众参与的这次“三讲”教育,是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建设,特别是领导班子、领导干部思想政治建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我国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为改革开放以来的重大战略部署。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一个什么样形态的社会主义社会?这是我们党过去20多年不断探索的一个全新课题。2002年召开的党的第十六次代表大会的报告中指出:“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小康社会”概念的提出,标志着我党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识的一次重大飞跃,标志着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形态认识上的重大突破。也就是说,“小康社会”是我国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七大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战略高度,提出了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任务。文化建设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强大引擎。石家庄市近年来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工作,特别是市委八届五次全会,明确提出了打造“全省以及周边区域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文化强市”的目标。最近召开的全市建设文化强市工作会议,  相似文献   

5.
1956年9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在我国建立起来的情况下召开的,它标志着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探索中国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上取得了初步的成果。实践证明,“八大制定的党的路线是正确的,提出的许多新的方针和设想是富于创造精神的”"!。遗憾的是,由于我们党在对中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缺乏必要的理论和思想准备,八大路线在1957年以后的落实中出现了很大的曲折。实际上,八大对探索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在认识上也存在一些偏差,从一开始就孕育着矛盾,也造成了八大…  相似文献   

6.
金秋十月,举世瞩目的党的十四大胜利召开了。这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又一座新的里程碑!江泽民总书记在十四大上庄严宣布: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把“市场经济”四个大字写在社会主义旗帜上,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对经济建设规律认识进一步深化的结果!是总结十四年改革开放的实践经验,对  相似文献   

7.
1978年12月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全会结束了1976年10月以来党的工作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开始全面认真地纠正“文化大革命”中及其以前的“左”倾错误;实现了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僵化半僵化到各方面改革、从封闭半封闭到对外开放的重大转变;开辟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新道路。这次会议是党的路线由错误走向正确的标志;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从遭受严重挫折走向成功的转折点;是社会主义时期党走向成熟、实现历史性飞跃的标志。关于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意义,1981…  相似文献   

8.
一、深化认识,突出地位、搞好督促检查工作 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总体思路是:“坚持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紧紧围绕“一个中心”(全面推进农村经济发展);进一步抓好“两个重点”(班子建设特别是选好支部书记和壮大集体经济实力);强化“四个结合”(与扶贫开发相结合,与科技兴农相结合,与深入开展“双学”活动和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与培养干部相结合);突出抓好“四个基础”(组织基础、物质基础、人才基础和工作基础),深化“四个一”工程和“双带”工作。中央在1996年底召开全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座谈会,各省也召开了工作会议,专门研究部署该项工作。这充分说明,从中央到省把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放在突出的地位来认识。从这个意义上讲,还必须坚持不懈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领导和指导。深化认识,突出地位,认真做好督促查检工作。着重抓好以下工作:一是必须切实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工作是完成  相似文献   

9.
梁伟新 《党建》2022,(11):41-43
<正>党的二十大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大会纵贯“两个五年”、衔接“两个百年”、统筹“两个大局”,生动展示了新时代中国发展的兴盛气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生机活力,必将凝聚起全党全国上下奋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相似文献   

10.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上强调,“必须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到更加突出的地位。”即将召开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将把精神文明建设主要是思想道德文化建设做为主要议题。这表明党中央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我们党郑重地把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写到自己的旗帜上,这个理论是我们的主  相似文献   

11.
列宁、斯大林时期苏共基本代表和保持了先进性。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时期,苏共逐渐丧失了先进性。戈尔巴乔夫时期苏共彻底丧失了先进性和执政地位。从苏共执政的经验教训我们可以看出建立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长效机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12.
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努力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服务 林述舜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是在我国改革发展处在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这次全会高屋建瓴、深谋远虑地着重研究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问题.  相似文献   

13.
“中共中央组织局”是效仿俄共(布)、联共(布)中央领导体制的一个产物。它在中共党内几度设置,并不等同于中央组织部,其职能范围、人员构成等相当于处理中央日常事务的工作机构,但实际上其功能未能完全发挥。中共中央组织局曾经作为党的中央领导体制的构成部分,对它的建立、发展、沿革进行梳理,有一定的研究意义和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4.
网络社会的到来,增强了党在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民主政治建设、公共舆论引导和社会动员方面的能力,但网络信息的急速传播对党的执政根基巩固、社会维稳和党员个体素质提升等方面也产生了不利影响,导致党的执政过程趋于复杂化。在网络社会不断崛起的背景下,党的执政已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面临的问题依然还有许多,当前,要进一步提升执政能力,党必须通过完善相关制度,净化网络空间和大力培育网络人才等手段,确保网络信息在提升执政能力建设中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思想变革是一切社会变革的先导,思想的解放是实践的进步。解放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兴于党的十七大之后举国上下澎湃汹涌的继续解放思想浪潮,预示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深广天地的开辟。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新的历史起点上、新的发展进程中,继续解放思想是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当务之急,是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的实际行动。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科学世界观 ,决定了我们党必须是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代表。党是否保持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的最高检验标准 ,就看是否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执政的基础是群众。民心所向 ,是党的事业成败的关键。党员干部要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讲正气的中心内容 ,在实践党的宗旨上 ,真正起到先锋模范作用。  相似文献   

17.
现代化的进程,就是对社会力量不断进行整合的过程。从历史—现实的维度与合法性的视角看,中国共产党组织基础是一个不断扩展的过程,也是中国共产党政治合法性基础不断增强的过程。尤其是当今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国原有的力量分布格局发生了变化,社会阶层进一步分化,这对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以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审时度势,大胆进行理论创新,提出新的政治思路,基本解决了这个新问题,因而扩大了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基础,增强了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基础。  相似文献   

18.
利益返还请求权是票据法在持票人票据权利消灭后,为实现持票人与出票人或承兑人之间的利益平衡而规定的一种补救措施。它在性质、成立条件、行使等方面均有不同于票据权利的特征。我国票据法中虽对此有所规定,但却有其不周全之处。  相似文献   

19.
牛安生 《学习论坛》2005,21(6):24-26
发展党内民主是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从内因上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基本手段。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关于党的建设部署的鲜明特点之一是发展党内民主。发展党内民主要重视解决民主分权和加强监督中的利益与权力的考验问题,提高党内民主的质量问题,民主制度的健全和落实问题。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论述了我们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发展动力问题上经历了从“以阶级斗争纲”到“改革开放”的艰难历程及其不同效果,剖析了产生“以阶级斗争为纲”作为发展动力的深层原因,阐述了两种不同的“发展动力”对推动社会发展的不同作用,论述了我们党对这一历史性课题探索过程经验教训的现实意义及其启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