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说明:这篇文章叙述了苏联近二十年来现代国际关系史研究的基本情况。其中有些论点是为苏联二十五大推行霸权主义政策服务的,它还攻击了我国的对外政策,这是需要批判的。但这篇文章反映了苏联当前现代国际关系史研究的情况与问题,提供了一些资料可供我们参考。国际关系史的研究是苏联历史科学的重要方面之一。伟大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后六十年来,在这方面取得了重大的成果,它研究了很多重要的对外政策问题,出版了一些有价值的集体著作和专题著作来阐明整个现代国际关系史的各个阶段。依据列宁的丰富遗产,以及  相似文献   

2.
调查研究把握趋势 调查研究是使馆日常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使馆调研的首要任务是跟踪驻在国的形势,因为这可能直接影响双边关系,特别是在一些政治体制尚不成熟、稳定,变数更多的"转型"国家.应该说,埃塞俄比亚也属于这样的国家.  相似文献   

3.
本刊2012年第3期刊载了20世纪上半期俄罗斯著名经济学家鲍里斯·布鲁兹库斯(Boris D.Brutzkus)的《苏维埃俄国的经济计划》一书上卷1—6章,2013年第1期刊出该书上卷第7—10章及下卷第1—2章,2014年第1期刊出了下卷第3章1—3节。本期刊出该书下卷第3章第4—6节及第四章。至此,全书连载完毕。鲍里斯·布鲁兹库斯,1874年10月生于立陶宛,1908年在彼得堡农学院任教,1918年任彼得堡农业研究所教授,作为俄罗斯一流的农业问题权威,1922年任农业人民委员部彼得格勒省农业计划委员会主席。还在苏俄处于战时共产主义时期的1920年,他不断发表演讲批评苏俄的共产主义试验。1921年底将演讲内容整理成文,以《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国民经济问题》为题,在俄国技术协会第十一部(工业经济部)创办的《经济学家》杂志上连载。杂志的立场和观点受到列宁、季诺维也夫等布尔什维克领导人激烈指责,杂志被查封,布鲁兹库斯和杂志编辑部其他大部分成员被捕并被驱逐出境。布鲁兹库斯被驱逐后去了德国,任柏林俄语学院教授。他和一些被驱逐的俄国学者一道创办了"俄罗斯科学研究所",继续从事苏维埃俄国经济问题研究。德国纳粹上台后,"俄罗斯科学研究所"宣告解散,布鲁兹库斯谢绝英国伯明翰大学的邀请,前往耶路撒冷的希伯莱大学任教。大战爆发前患肺癌去世。在社会主义思想史上,布鲁兹库斯的《苏维埃俄国的经济计划》一书第一次结合社会主义建设的亲身体验系统地批评了计划经济体制,论证了市场经济必然性与合理性。冯·哈耶克把布鲁兹库斯与冯·米瑟斯和马克斯·韦伯并列为20世纪早期确定了社会主义经济学研究核心问题的开拓者,认为他们对计划经济体制的批评显示了非凡的预见。种种原因,中文读者对布鲁兹库斯了解甚少。本刊1997年第1期发表的俄罗斯经济史专家列·希罗格罗德的文章《论布鲁兹库斯及其专著〈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国民经济问题〉》,中央编译局张文成教授在《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2年第2期上的文章《计划经济体制命运的预言者?——布鲁兹库斯及其〈苏维埃俄国的经济计划〉一书》,可能是对布鲁兹库斯作系统介绍的仅有的两篇中文文献。刊发《苏维埃俄国的经济计划》一书,望能有助于学界对这位思想家的研究。本译文根据George RoutledgeSons,Ltd.1935年版译出。  相似文献   

4.
前言:本刊2012年第3期刊载了20世纪上半期俄罗斯著名经济学家鲍里斯·布鲁兹库斯(Boris D.Brutzkus)的《苏维埃俄国的经济计划》一书上卷的1-6章.本期刊出的是该书上卷第7-10章及下卷第1-2章. 布鲁兹库斯,1874年10月生于立陶宛,1908年在彼得堡农学院任教,1918年任彼得堡农业研究所教授,作为俄罗斯一流的农业问题权威,1922年任农业人民委员部彼得格勒省农业计划委员会主席. 还在苏俄处于战时共产主义时期的1920年,他不断发表演讲批评苏俄的共产主义试验.1921年底将演讲内容整理成文,以《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国民经济问题》为题,在俄国技术协会第十一部(工业经济部)创办的《经济学家》杂志上连载.杂志的立场和观点受到列宁、季诺维也夫等布尔什维克领导人激烈指责,杂志被查封,布鲁兹库斯和杂志编辑部其他大部分成员被捕并被驱逐出境.布鲁兹库斯被驱逐后去了德国,任柏林俄语学院教授.他和一些被驱逐的俄国学者一道创办了"俄罗斯科学研究所",继续从事苏维埃俄国经济问题研究.纳粹上台后,"俄罗斯科学研究所"宣告解散,布鲁兹库斯谢绝英国伯明翰大学的邀请,前往耶路撒冷的希伯莱大学任教.大战爆发前患肺癌去世. 在社会主义思想史上,布鲁兹库斯的《苏维埃俄国的经济计划》一书第一次结合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经验系统地批评了计划经济体制,论证了市场经济的必然性与合理性.冯·哈耶克把布鲁兹库斯与冯·米瑟斯和马克斯·韦伯并列为20世纪早期确定了社会主义经济学研究核心问题的学者,认为他们对计划经济体制的批评显示了非凡的预见. 种种原因,中文读者对布鲁兹库斯了解甚少.本刊1997年第1期发表的俄罗斯经济史专家希罗格罗德的文章《论布鲁兹库斯及其专著(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国民经济问题)》,中央编译局张文成教授在《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2年第2期上的文章《计划经济体制命运的预言者?--布鲁兹库斯及其(苏维埃俄国的经济计划)一书》,可能是对布鲁兹库斯作系统介绍的仅有的两篇中文文献.刊发《苏维埃俄国的经济计划》一书,望能有助于学界对这位思想家的研究.本译文根据George Routledge & Sons,Ltd.1935年版译出,除特别注明外,注释均为原文.  相似文献   

5.
最近参加一些讨论,听专家学者们分析克林顿政府的对华政策,感到很有趣。有趣的原因倒不是众所周知的在国内外引起热烈讨论的“遏制”与“参与”,而是自己从中发现,研究生时学的一点理论终于用的上了,这就是关于外交决策的几个模式。 我的印象中,好象学过不少政策史方面的知识,但对政策是如何产生的,却不甚清楚。记得只有一个老师的课程,比较系统地涉及了决策。大致记得决策是复杂的过程,各种信息输入到决策机构,决策者往往在不公开的情况下作出决定,而产生政策就是政治  相似文献   

6.
今年二至七月,我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的伍德罗·威尔逊国际学者中心,作了为期半年的学术研究。在此期间,正值国际舞台上戏剧性事件接连发生,克林顿政府面临诸多难题。在美国的政治中心观察克林顿政府的外交实践,自然成了我这次出访的主要研究工作之一。 比尔·克林顿入主白宫已经一年有余,但是人们仍然很难归纳其全球战略。依据我自己的观察与体会,克林顿政府的外交有以下几个特点: 最明显的特点是摇摆不定、前后不一。前  相似文献   

7.
蒋经国与肯尼迪密谈采取行动的可行性 1963年9月,蒋介石派儿子蒋经国访问华盛顿,探讨对北京的核计划应采取的措施.中情局局长麦科恩与蒋经国集中讨论华盛顿与台北在对中国大陆采取军事行动上的分歧.谈话最终转移到对大陆的核计划采取军事行动的可能性上.  相似文献   

8.
美国密切注视中国的核计划 1954至1955年,中美在台湾海峡的金门和马祖两岛对峙期间,毛泽东做出了发展核武器的重大决定.发展核武器需要科学和技术,需要巨大的工业投入,需要生产裂变材料.  相似文献   

9.
《工会博览》2013,(11):16-17
目前,中国职工保险互助会北京办事处共开展了《在职职工住院医疗互助保障计划》、《在职职工住院津贴互助保障计划》、《在职职工意外伤害互助保障计划》、《在职职工子女意外伤害互助保障计划》、《在职女职工特殊疾病互助保障计划》、《在职职工重大疾病互助保障计划》、《北京市工会会员非工伤意外及家财火灾损失互助保障计划》、《在职职工医疗互助保障计划》等八项职工互助保障计划,建立了由住院医疗、重大疾病、意外伤害构成的三位一体互助保障体系,为职工构助了抵御疾病、防范意外风险的又一道防线.下面就从保障范围、参保条件、保障待遇等方面详细介绍这八个险种的内容.  相似文献   

10.
对中国核计划进展的新估计为了能准确地了解中国核武器计划的进展,美国情报机构费尽心机,以揭开中国发展核武器的神秘面纱。一些情报来自秘密的渠道。1964年初,中情局关于周恩来总理访问马里的报告称,周恩来告诉亲近中国的马里总理穆比多·凯特,中国将在10 月进行第一次核试验。然而,没有一个人认为情报确定无疑。因此,罗伯特·约翰逊写道,"我们确实不知道中国将在何时进行第一次核爆炸"。  相似文献   

11.
一个美国政客应该经历的他都经历了,别的政客没有经历的他也经历了:奋斗、选举、拥戴、战争、丑闻、做秀、幽默、荣耀、成就、官司乃至破产和传言中的离婚……他的表演不算完美,但也尽心尽力。不用等到明年1月交班,在今年11月新总统揭晓时,他就会淡出人们的视野。最后看一看克林顿吧,你会看到一个标准的美国政客。  相似文献   

12.
在星条旗下,同性恋不是新鲜事,队伍庞大,无处不闻。仅就美军而言,虽然早在50年前就颁布了同性恋服役的禁令,但美国军队中的同性恋却愈禁愈烈。至今据估计,美军中至少有1/10是同性恋队伍中的成员。去年,在你死我活的美国总统竞选大战中,美国的同性恋者似乎特别青睐克林顿,不遗余力地出钱出物为其喝彩拉选票。投桃报李,感激不尽的克林顿当即信誓旦旦明确承诺:自己一旦入主白宫,就下令解除军中同性恋的禁令。金口玉言,驷马难追。春风得意的克林顿于1993年1月20日登基后未敢忘记自己的诺言,第6天就召集包括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鲍威尔、国防部长亚斯平在内的6位美军高级将领,研究  相似文献   

13.
三、中国的转型以 1 978年为起点 ,中国开始了向市场经济的转型。中国与俄罗斯的情况不同 ,在从中央计划向市场经济转变之前 ,并没有出现中央计划之下的长期经济停滞。从 1 952年 ,即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头一年 ,一直到开始向市场经济转变的 1 978年 ,中国的GDP以年均 6 1 %的速度增长。当中国于 2 0世纪 70年代末开始转型时 ,西方的专家们推荐了新自由主义政策 ,相同的政策后来在俄罗斯和其他欧洲以及中亚前共产党执政的国家被极力推行。然而 ,中国的领导层没有理睬西方的建议 ,并经过一段时间发展出了自己的从中央计划到市场经济转型的模式…  相似文献   

14.
2004年10月24日,美国著名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和苏联问题专家大卫·M.科茨(著名著作《来自上层的革命》的作者)应邀到《国外理论动态》杂志社讲演,并将题为《国家在经济转型中的作用--俄中经济转型经验比较》的英文待刊文章交付我刊翻译发表。该文比较了俄罗斯新自由主义转型战略和中国国家指导型转型战略,从中得出这样的结论:新自由主义是一种完全失败的转型战略,而中国的转型经验则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这包括长期推迟国有大企业的私有化、国家持续控制银行系统、国家控制跨国贸易和资本流动、政府加大对基础设施和国有企业等的投资等。但作者也指出,在向市场转型过程中,中国社会内部也可能诞生一个富裕的精英阶层,该阶层将力图把中国的改革转向新自由主义,以便在放任的经济环境中大发其财。如果中国顶不住这个压力,中国将面临比俄罗斯更坏的结局: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将崩溃,中国在世界格局中将被长期锁定为一个提供原料和廉价劳动力的国家。现将该文全译如下。  相似文献   

15.
中国援非医疗队员不但利用现代医疗技术,还将针灸、推拿等中国传统医疗技术以及中西医结合的诊疗办法带到非洲,使中国医术在不公开的竞争中获得殊荣。“看到来自非洲的礼物,我真是太激动了。尽管只是一个简单的木雕,但是它表示了我们和非洲朋友结下的深厚友谊。”2006年8月,两年一届的“四川省援非洲几内亚比绍医疗队”顺利返回成都,一名队员给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麻醉科的王楷容医生捎来了一份特别的礼物。这样的情景勾起了这名女医生的非洲回忆:“作为代表祖国前往非洲工作的医疗队成员,我和大家一起做了许多艰苦的工作,除了给予当地人不少…  相似文献   

16.
本文原载于俄罗斯《军事思想》杂志2003年第8期,作者玛·阿·加列耶夫大将系俄罗斯军事科学院院长,长期从事现代军事发展理论及战略问题研究,他曾是《俄罗斯联邦国防法》及《俄罗斯联邦国家安全构想》等重要政府文件的参与起草和制定者.在俄国内具有较高的学术代表性。作者在本文中提出了对未来战争的某些新思维,特别提到俄罗斯在面对“非对称威胁”时所能够选择的军事手段.这对外界预测俄罗斯未来动用武力的条件与使用程度有一定参考作用。本刊特编译此文,仅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7.
寻求战略联合 1991年8月,在紧随共产主义者的政变失败之后的一次莫斯科群众集会上,我发表讲演,正式宣称了一个过去看来只是一种理想的事情:美国和其他西方民主国家已是民主俄罗斯的天然朋友和最终盟友,就如同他们曾是苏联极权主义的敌人一样。 事实上,伙伴关系是对俄罗斯和美国来说最好的战略选择。拒绝这种选择将意味着失去使民主、开放的俄罗斯国家的形成和使  相似文献   

18.
储昭根 《南风窗》2008,(6):80-83
美苏是两种意识形态、两种制度之间的竞争,而美俄是一种相似制度下的大国间的博弈,竞争的起点已是不同,何谈重蹈前苏联覆辙?事实上,俄当前试图以实力突破长期以来俄美关系中"不对称,不平等"的定式,其最终目的还是为了能以"主角"融入西方体系。  相似文献   

19.
俞邃 《当代世界》2009,(8):20-22
2009年7月6日至8日,美国总统奥巴马首次出访俄罗斯。奥巴马此行引起举世瞩目,也引发笔者的若干思考。  相似文献   

20.
俄哈两国的对外政策都将对方视为优先加强关系的伙伴国,这在实践中表现为两国关系近年来发展到了自苏联解体以来的最好水平。2003年作为俄罗斯的“哈萨克斯坦年”,两国为此采取了数百项措施来推进双边关系的发展。目前两国关系中主要关注的问题是加强经济合作、合作打击恐怖主义和毒品走私、哈境内俄罗斯人和边境领土互换问题、哈境内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和军事试验场的租赁等,以上问题的解决前景都很乐观。俄哈关系未来还将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