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刑事侦查中证人的作用毋庸置疑,但现实中证人发挥的作用却不尽人意,这使得人们开始追求更有效而科学的询问方法。认知询问技术包括背景重构、报告所有回忆、改变回忆顺序、改变回忆角度四个核心方法。它以心理学为基础,强调询问人员应帮助证人更好地进行回忆,为侦查活动提供更多更准确的信息。本文采用实验的方法,统计、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及有效性,以期为之后的研究提供更为可靠的数据和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2.
认知询问法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认知询问法是建立在心理学基础上的具有操作性的询问证人的方法,在国外实践中被广泛使用,其有效性已被证明。而在我国侦查实践中却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通过对比实验发现,与一般询问法相比,认知询问法在促进证人回忆时具有明显的效果,能够帮助证人回忆起更多细节。认知询问法具有实践意义,应当重视其在实践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询问证人是侦查人员在侦查过程中向了解案件情况的人搜集破案线索和获取证言的一种侦查措施。证人提供的证言是刑事诉讼中最为普遍的证据来源,询问证人也就成为了侦查过程中运用最普遍的侦查措施之一。正确的把握证人的内涵和外延、准确了解证人的权利义务对指导公安司法实践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立足于我国实际,利用比较法的方法,对上述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完善询问证人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交叉询问是对抗式庭审的重要特征,本文着重论述交叉询问规则的内涵并探求规则背后的理论根源,这些规则包括:交叉询问的阶段、顺序规则、相关性规则、合法性规则、禁止诱导性询问规则、意见证据规则、反对复合式及其他混乱性问题的规则、异议规则等。  相似文献   

5.
国外最近的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 ,警察的权威身份会增加儿童证人、被害人在接受警察询问中被误导的可能。对这一方面的研究在国内相当缺乏 ,需要对国外理论界在这一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简单的概括 ,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我们的实际情况提出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6.
认知询问技术作为侦查中询问证人、帮助证人进行回忆提取较为有效的方法,有其科学依据及实用价值。这一技术一经提出便受到侦查部门的重视,被英关法系国家及我国香港地区等的侦查部门广泛应用,并不断得到发展和完善。作为一种前沿技术,对其具体操作及效果的探讨、评析对我国的侦查实践工作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询问证人是刑侦人员普遍采用的一种侦查方法。为有效地从证人陈述中获取有价值的案件信息,既要遵守法定程序,更要讲究询问策略。询问人员应当预先弄清目击证人的作证资格,理性地分析其作证的心理特点,询问交流时应从方便证人的角度去选择询问的时间和环境,科学安排询问的步骤,讲究听取陈述的艺术。必要时还可利用认知询问技巧,引导证人更加全面地提取业已存储的记忆内容,使其陈述更接近于事实。  相似文献   

8.
虽然我国刑事诉讼法对于证人质证规定了若干交叉询问的因素,但是在刑事司法实践中,交叉询问实际上是举步维艰,英美法国家的交叉询问制度能够良好的运作,是有一整套制度规范作为保障的.而我国刑事法律规范中缺少这些制度规范,因而我国的交叉询问可以称为形不似神亦不似,实际作用也大打折扣.有必要构建和完善我国的交叉询问制度,以保障被告...  相似文献   

9.
对证人的询问包括任意性询问和强制性询问,询问证人是查办贪污贿赂案件的重要取证手段。贪污贿赂案件的侦破往往严重依赖于证人证言,通过强制方式对证人进行询问,有着现实的必要性。我国立法并未授权允许侦查机关强制询问证人,但在司法实践中却存在事实意义上的强制询问证人。通过合理设置强制询问的前提条件,限制强制询问的强度,规制强制询问的程序等途径,构建适合司法实践的的强制询问制度,并通过程序对强制询问进行控制。  相似文献   

10.
交叉询问是英美法系国家普遍采用的追求证言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的规则,因其突出的作用开始为我国诉讼法学界所关注。但我国并不具备交叉询问所赖以生存的基本制度环境,所以目前难以移植该制度。  相似文献   

11.
犯罪心理测试是建立在大量心理学基础研究成果之上的心理实验的一种,属于应用心理学研究范畴。犯罪心理测试技术程序大多是在以测试方为主导的双方语言交流或者在测试方的语言指导下完成。访谈技术在犯罪心理测试技术中占有重要地位,其核心价值在于引导测试对象产生正确客观的认知。要想成功达到谈话的目的,主测人员要思考访谈关系构建的心理学基础、客观认知测试对象的心理行为反映、充分使用语言、恰当辅以访谈技巧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
近二十年我国关于调查访问方面的研究大概经历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变化:一、从单纯的理论探讨过渡到理论和实践的相互结合;二、从对调查访问表面的、形式单一的研究向深层次的、多样化的研究转变;三、从孤立、单一的调查访问研究过渡到与其他学科的相互融合;四、从对立的角度看调查访问的主体和对象的关系到联系的、系统的看待两者;五、研究范围由国内逐渐向国外过渡;六、对侦查人员的要求从单纯强调业务素质到更注重语言表达、体态语言等多方面的运用;七、对实施对策由笼统研究到详细的类案研究。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主要回顾了当前主要的几种脑认知成像技术以及其在测谎中的尝试,介绍了这些成像技术的研究成果,并对这些测谎技术的应用性及所面临的问题等做出讨论。  相似文献   

14.
论体验式采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验式采访作为一种生动活泼、贴近群众、具有较强现场感和可读性的采写形式,很受读者欢迎。它是记者了解生活、深入生活、体察民情的一种好方法,对提高记者的业务水平和思想素质很有好处。紧跟着“三贴近”的步伐,我们有必要将这种采写样式继续很好的发扬下去。  相似文献   

15.
讯问笔录和询问笔录,是公安机关经常使用的法律文书。笔录制作过程中存在的各种毛病和漏洞直接影响其作为证据的法律效力。提高讯问、询问笔录的质量可以从实体、程序、管理三个方面入手,寻找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在当前的刑事技术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更多的是被动“接受性学习”。虽然也开设有一定学时的实验课程,但大多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这样的培养模式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利于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刑事技术教学中应引入“研究性学习”。  相似文献   

17.
证人出庭作证是审查证人证言的需要,是司法礼仪的需要,是被诉方行使质证权的需要。但在我国由于公民法律意识淡薄,相关法律规范有缺漏,司法人员能动性和积极性发挥不足,刑事证人不出庭成为常态,出庭率极低。因此,必须对法律作出一系列修改,使证人的权利义务趋于平衡,为证人出庭创造良好的条件,最终让证人走向法庭。  相似文献   

18.
隐性采访作为一种特殊采访方式,有着公开采访无法比拟的优势,是新闻媒体获取真实性信息的重要手段。但隐性采访使用不当,极易侵犯个人隐私权、名誉权等,引发法律和道德风险。在新闻实践中,如何规范使用隐性采访,避免新闻侵权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9.
顺应公安民警走访联系群众工作常态化、制度化的要求,适应社区警务模式的需要,创设社区民警"就地访谈"工作法很有必要。"就地访谈"是指社区民警在当班巡逻的过程中,基于自主判断,任意选择一个对象,在表明身份和说明意图后就地与其交谈,以期获取警方所需信息的过程。"就地访谈"工作法有自己的特色,区别于现场访问、入户访谈(调查)以及盘查。社区民警进行"就地访谈"要掌握一定的要领,对"就地访谈"获取的信息也要进行科学的加工处理和存储,并实现信息共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