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回首过去极不寻常的五年,在全省经济快速增长、百姓共享振兴福祉的历史上,县域经济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县域经济由"短板"成为全省经济的增长点县域经济一直是辽宁发展的"短板",对全省经济贡献率低,与东部沿海发达省份差距大。2007年,44个县(市)GDP只占全省37.3%,而沿海发达省份都在50%以上;一般预算收入占全省13.7%,  相似文献   

2.
2005年以来,在加快全省丘区经济发展示范县的进程中,射洪坚持示范县建设和党员先进性教育"两个示范"一齐抓、"两个成果"一起要,大力实施"六通三化"、"八有"工程,全县各项事业蒸蒸日上.园区农业、大户农业、特色农业、生态农业、观光农业蓬勃发展,城市乡村绿树葱茏,森林覆盖率43%,是全国首批造林绿化百佳县.2004年,全县粮食总产量44.1万吨,出栏肉猪106万头,被列为全国商品粮基地县、制种基地县、棉花基地县、畜肉产量百强县和省蚕茧基地县.2005年1至9月,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5.77亿元,同比增长13.5%;县域财政收入3.44亿元,同比增长17.9%;农民人均现金收入2444元,比上年同期增加389元.县域经济发展经验在全省丘区工作现场会上交流,最近被省委、省政府评为2004年度"丘陵地区先进县".  相似文献   

3.
<正>县域强则底部实,底部实则支撑稳。全省县域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到2017年,力争一半以上的县经济总量超过100亿元,40个左右的县经济总量超过300亿元。我们聚焦全省县域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地区,零距离感受县域经济竞相发展的灼热温度。【样本观察】西充崛起中的"西部绿谷"  相似文献   

4.
江苏省县域经济的发展及对我省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壮大县域经济,发展县域经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任务。江苏县域经济在全国有重要影响:“昆山之路”依靠对外开放开辟发展的新天地,“江阴板块”在我国资本市场上迅速崛起,张家港精神广为流传、享誉全国。江苏大地在经济大潮中所展现出来的“百舸争流图”,县域经济担当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前不久国家有关部门公布的第二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前10名中,有6个是江苏省的。2001年,江苏58个县(市)创造GDP5385.79亿元,占全省GDP总额的56.6%;财政收入387.89亿元,占全省财政总收入的36.4%。出现了…  相似文献   

5.
湖北省委作出了推动湖北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的战略部署,而推动县域经济跨越发展则是实现全省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举措。一、湖北县域经济具备跨越发展的基础1、具备跨越发展的实力基础。十一五时期,湖北省县域经济综合实力跃上了新台阶。2009年,全省县域地区生产总值达到7208.57亿元,在2005年的3470亿元的基础上,翻了一番多;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由53.2%提高到56.2%,  相似文献   

6.
洪冬梅  阚昆鹏 《实践》2015,(4):34-36
<正>2013年,全区80个旗县(市)工业增加值完成5549.74亿元,占县域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超过52%,占全区工业增加值总量近70%;工业固定资产投资4919.15亿元,占县域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超过58%,占全区工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近63%,工业已经成为带动全区县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引擎。伴随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作为资源、能源大区,内蒙古县域经济发展正面临许多新问题和新挑战。在此情况下,必须适时引导县域工业积极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和"三期叠加"  相似文献   

7.
帅文 《当代贵州》2014,(15):38-39
正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民营经济发展,通过舆论引导、政策扶持、优化环境、创新机制等一系列措施给民营经济加快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民营经济"三年倍增计划"取得显著成效,民营经济发展活力显著提升,市场主体持续增加。2013年,全省实现生产总值8006.79亿元,民营经济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3%;全省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总量达到131.77万户,同比增长20%;注册资本达到1 1 586.32亿元,增长31%。今年年初,全省经济工作会议作出全面部署,强调要进一步放宽民营经济准入政策,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8.
去年辽宁省启动了城区经济第二个"三年倍增"计划。根据规划,今年全省56个城区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速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服务业增加值增速高于地区生产总值增速、高于全省服务业增速;服务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较2012年提高1个百分点,达到46%。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全省今年对城区将继续放权,并确保今年上半年全面完成城区区划调整。此  相似文献   

9.
正为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近日,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实施工业倍增行动奋力实现工业大突破的意见》。奋斗目标"十四五"期间,工业经济主要指标实现倍增。到2025年,全省工业总产值突破2.8万亿元,工业企业达到10万户(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突破8000户),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提升到2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经费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提升到1.8%,工业投资累计突破3万亿元。  相似文献   

10.
<正>江浙地区经济之所以一直走在全国前列,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两省县域经济的崛起和支撑。据统计,江浙两省县域行政区域土地面积均占全省的70%以上,户籍人口均占全省的50%以上,GDP均占全省的50%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均占全省的40%以上,县域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均占全省的40%以上。2012年,江浙两省县域经济平均地区生产总值分别为519.15亿元和286.23亿元,位居全国各省区第1位和第2位,分别为我区的4.74倍和2.61倍;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分别为  相似文献   

11.
来亚红 《新湘评论》2023,(17):15-16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连接着宏观与微观经济、城市与乡村区域,在整个国民经济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固本强基的作用,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区划单位和关键环节。湖南省86个县(含县级市)常住人口占到全省人口的71%,国土面积占全省的90%。2022年,县域经济总量突破2.6万亿元,占到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55.6%。县域经济能否实现高质量发展直接关系到湖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成色。  相似文献   

12.
左新波 《共产党人》2012,(13):15-16
正中宁县学习好贯彻好自治区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关键是要把自治区党代会精神与中卫市"外煤进宁、旅游振兴、城市化带动"三大战略"、创新引领、特色产业倍增、民生计划"三大计划紧密结合,与中宁县情实际、发展定位联系起来抓好执行落实。突出经济跨越增长第一任务,在和谐富裕新宁夏的战略格局中争当经济实力最强县。2011年,中宁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6.8亿元,是2006年的3.1倍,年均增长19.5%,经济发展速度在全区22个县市区的排名从2006的第6  相似文献   

13.
朱读稳 《江淮》2012,(7):28-29
近年来,安庆始终坚持"三化同步",统筹推进宜城板块和县域经济竞相崛起,城市建设和新农村建设良性互动,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和大别山连片扶贫开发区协调共进,积极探索并走出一条具有安庆特色的城乡一体化发展之路。以新型工业化为主导,发展大产业、培育大企业、建设大项目坚持实施工业强市战略,每年安排3000万元工业振兴资金,组织实施骨干企业翻番和园区经济倍增"两个计划",推进"千亿产业、百亿企业、十亿项目"计划,工业经济呈现出结构改善、效益提高、发展加快的良好态势。2011年,工业经济占全市经济总量的"半壁江山",在全省由"十五"末的第七位攀升到第四位,成为支撑市域发展  相似文献   

14.
捧读吉林2006年的历史画卷,勤奋、睿智的吉林人挥洒下一笔笔浓墨重彩:农村经济由粮食一枝独秀向多元化、多产业齐头并进拓展;农业产业化已成规模,全民创业高潮迭起;项目建设发展迅速,工业经济捷报频传……2006年,全省县域GDP达到2281亿元,增长19%,高出全省平均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柜台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突出工业立县,依靠科技强县,不断加快科技长入经济步伐,被科技部确定为国家星火技术密集区,连续两届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2005年,全县综合经济实力在全国百强县中位次前移20位,在山东省县域经济30强中前移6位,被评为“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单位”。2006年以来、桓台县委、县政府更加重视科技创新,大力实施科教兴县和人才强县战略,以调整优化经济结构为主线,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重点,以构建高科技人才队伍为支撑,县域经济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预计全年全县完成GDP178.5亿元,同比增长19%,税收16亿元,地方财政收入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3%和30%。  相似文献   

16.
正近年来,湖北省沙洋县委、县政府明确提出"创新转型、后发赶超"的基本思路和"两江明珠、魅力水城"的建设目标,积极拼抢时代机遇,更大力度地抓改革、抓项目、抓园区、抓民生、抓环境,县域经济呈现蓬勃发展之势。2015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34亿元,增长9.5%;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11.5%;固定资产投资159.52亿元,增长1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0.2亿元,增长13%;直接利用外资3890万美元,增  相似文献   

17.
王志兵 《江淮》2012,(7):15
初夏时节,走进地处皖东南的广德县,立即感受到一派奋发有为、争先进位的火热气氛:会展、推介会等招商引资活动如火如荼;道路整治、安居工程等民生项目持续跟进;"两区两园"、城市建设等重点工程提速升级……近年来,广德县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蓬勃发展,生产总值突破100亿元大关,财政收入19.1亿元,地方财政收入突破10亿元,跻身全国"中部百强县"、全省县域经济"综合十强县"、全省科学发展先进县、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省农业产业化示范县、中国最佳休闲旅游县等。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湖南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县域经济发展取得了明显的进步。首批列入湖南省经济强县,GDP超过40亿元、财政总收入超过3亿元且人均GDP和人均财政总收入超县域人均水平的有10个县市,即:长沙县、浏阳市、望城县、资兴市、醴陵市、冷水江市、宁乡县、桂阳县、永兴县、湘乡市。强县分布在5个市州:长沙4个、郴州3个,株洲、湘潭、娄底各1个。2004年末,湖南省10个经济强县人口810.73万人,占全省人口12.1%,地区生产总值807.89亿元,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14.4%,占县域地区生产总值21.8%。强劲的发展势头发展优势清晰分明。长沙县、浏阳市、宁乡…  相似文献   

19.
正集中分布在成德绵经济发达地区的15个平原县是我省县域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区域之一,2012年的经济总量占全省县域经济的24.5%,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占全省县域财政收入的33.4%。夯实底部基础,壮大县域经济,平原县是最重要的支撑。新的历史起点,平原县靠什么提供发展动力?在科学发展、加快发展的道路上,平原县又将怎样持续发力?产业集群向"高端"要竞争力今年一季度,双流县交出了一张"开门红"的成绩单:完成固定资产投资  相似文献   

20.
<正>自湖北省委、省政府2003年明确提出"加快推进县域经济发展是全省上下一项重要而紧迫的战略任务"以来,全省各级各地采取了一系列举措推进县域经济发展,县域经济逐步进入实力增强、结构优化、质量改善的发展阶段,呈现出发展速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十二五"期间,县域GDP年均增长11.8%,高出同期全省GDP增幅1.1个百分点。2016年增长8.4%,高于全省0.3个百分点)、产业结构不断改善(三次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