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中国革命军事物博物馆里,收藏着一幅珍贵的历史照片,题目是《我送亲人过大江》。为寻访照片上那两个勇敢的拥军小姑娘,照片拍摄者、新华社高级记者邹健东、几番春秋,几经周折,终于在江苏省宝应县广洋湖镇杨林沟村找到了当年的英雄姐妹,颜凤英、颜跟兄,从而揭出了一对被隐没半个世纪的特殊功臣被访人姓名:颜跟兄性别:女年龄:67岁采访人:史坤工采访时间:1999年5月13日采访地点:宝应县广洋湖镇杨林沟村颜跟兄家我家祖上就以船运为生。我父亲老实巴交,是个聋子。我十三、四岁时,就和长我两岁的大姐颜凤英,帮助父亲操持一条五…  相似文献   

2.
我已87岁了。大家都称我是著名美术教育家、油画家,但鲜为人知的是,我家四代中有6人是中国民主同盟会成员,他们都在艺术、教育等领域兢兢业业、求索不已,取得了骄人成绩。  相似文献   

3.
邻居盖房影响我家通行怎么办?编辑同志:我的邻居盖房子虽说没有占我们的宅基地,但他们所盖房子的西墙正好对着我们家的东西门框,造成了人们常说的“劈山门”,不仅使我家出入非常不便,而且使一条胡同从此不通。我们找乡政府土地局,土地局不管;我们找邻居说理,他们...  相似文献   

4.
我十五六岁时曾痴迷于“农事”。我们家有个大院子,院里的菜地,被几户人家“分而治之”。我家那块地.由我和哥哥“躬耕”。我们在地里种了青菜、萝卜、南瓜、茄子、辣椒等物。自此,我懂得了“清明前后,种瓜种豆”的道理;每到清明,我都会自然而然地想起这句“农谚”。  相似文献   

5.
姐夫经常虐待我姐姐,他又不同意离婚,我姐姐该怎么办?编辑同志:我姐姐已结婚10年多,姐夫虐待她,经常把她打得死去活来,使她越来越忍受不下去。最近,姐姐躲到我们家,他随后也找到我家,我们家人拉也拉不住,又一次把姐姐打得昏死过去。现在,我姐姐已下决心同他...  相似文献   

6.
父母收养23岁的男孩,引起家庭不幸该怎么办?编辑叔叔阿姨们:你们好我是一个刚满12岁的农村初中二年级女学生,是《公安月刊》的热心读者。《公安月刊》使我学到了许多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今天我要向你们讲述我们家庭的不幸,希望编辑叔叔阿姨能够帮助解决。我家本...  相似文献   

7.
“在我家最困难的时刻,是刘书记捐出自家的活动房拉了我一把,又使我家有了稳定的生活来源,我一定自立自强来回报刘书记!”胡台镇残疾人刘刚迫不及待地说出了自己的这番心里话。 今年42岁的刘刚,在5岁时得了小儿麻痹症,一条腿落下了残疾,干不了体力活。多年  相似文献   

8.
问:我女儿赵英去年春上嫁到王老头家。王老头的儿子王均和我女儿两人是几年前在宁波打工认识的,过门后不久,小两口就到宁波去打工。才去几个月我女婿王均就打来电话,说我女儿赵英不幸因车祸死亡,王均也受了伤。王老头在县里请了一位律师一道去索赔,还复印了我家的户口本和我老两口的身份证(我妻子已56岁),并让我家老两口  相似文献   

9.
手握阳光     
李东 《辽宁人大》2010,(7):46-46
与在乡下任教的妻子两地分居多年。我家里家外地忙,真快挺不住了。于是.我鼓足了勇气,找到了市教育局的领导。把我家的实际困难和盘托出。  相似文献   

10.
“醉”木薯     
没实行计划生育之前.一个家族中经常有“老侄嫩叔”的现象。我家也是,我8岁,表哥(大姑妈的儿子)12岁,幺叔(表哥叫他小舅舅)11岁,我们几个经常凑在一起玩耍.捉鱼,摸蟹.捡野果……乐趣多多。那时候治安好.大人也不怎么管我们.一般都由我们疯玩。我们特别喜欢去表哥家,他家依山傍水.可以搞很多节目。  相似文献   

11.
我是一名13岁的小学。前不久,某单位在我家房后不到5米处新建了一家织布厂,该厂的织布机不分昼夜地工作,强烈的噪音,吵得我家日夜不得安宁,影响了一家人正常的生活和休息。  相似文献   

12.
我哥违反计划生育罚我家的款对吗?编辑同志:今年元月5日我在家看书,乡计划生育小分队来家牵我的牛。我问他们干什么?他们说:“因为你二哥(我们已分家多年)违反计划生育要罚款。”请问:他们牵我家的牛对吗?亮昌亮昌读者:计划生育是我国一项国策,在全国许多省、...  相似文献   

13.
现在每天下班回到家,见到宽敞明亮、设备齐全、装饰时尚、落座舒适的客厅时,我心潮激荡、思绪万千。我家在圆住房梦的过程中,那些情景在我脑海里像电影一幕一幕地上演着。  相似文献   

14.
女儿今年6岁,30年前,我也6岁。 6岁的女儿一出生便不缺吃的——母乳丰富,各种奶粉更是替换着喝。6岁的我,在家里排行老六,睁开眼看到的却是母亲干瘪的乳房,“吃”的第一口是白糖水。大姨怕我活不成,一狠心把她家里唯一一只奶羊赶到我家,才延续了我的生命。  相似文献   

15.
周培源先生是我的老师。周老家与我家又是几代世交,我们两家的往来,得从周老的父亲文伯公与我祖父童伯章的交往说起。我们两家是同乡,祖籍都是江苏宜兴芳桥,周老家住芳桥后村,我家住桥南河边,近在咫尺。清末,芳桥的读书人不多,文伯公常与祖父在一起交流思想,切磋学问。我祖父有八个子女,他就在家中开设学堂,教育我的父、叔、姑母等,周老也就来我家与父、叔们一起念书。因此,周老常说,“我与你父亲是拖鼻涕朋友”,意即自小就在一起。当时,文伯公与祖父有一个共同的认识,就是“振兴社会、教育先行”。祖父在镇上创办了阳山小…  相似文献   

16.
李辉 《乡音》2014,(6):49-49
父亲,站在我家屋后洒满阳光的山坡,一个多月后,那里将鲜花盛开。“我得为蜂箱选个合适的位置。向阳,背风,花草树木要多。以后这就是蜜蜂的家了。”  相似文献   

17.
正我家,有些光环常被亲友相传乐道,比如我家获得"2016年全国最美家庭"的称号,今年又被评为"全国五好文明家庭"。但实话实说,我觉得其实我家与很多家庭一样,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家庭。要说哪里有点特别,那就是虽然我是汉族,我的爱人张秀华是  相似文献   

18.
段玉梅 《中国保安》2012,(21):76-76
母亲家在南城,离我家有五六公里那么远,母亲在家里种了一棵葡萄树,每年夏季一到,满院子里都结满了葡萄,母亲知道我,特别喜欢吃葡萄,只要院子里的葡萄成熟了,就会步行走五六公里的路程,把满满的一篮子葡萄给我送过来,让我尝尝鲜。  相似文献   

19.
我儿子叫峰峰,我家女孩叫丽丽,我妈妈88岁。峰峰和丽丽架着我妈走进《建党伟业》的放映厅,我在前边带路。厅里的台阶扁扁的,很可以一步跨两级。妈妈哼哼着怎么也迈不上第一级。峰峰举起外婆上了一级,  相似文献   

20.
小时候的家在乡下,四周是一片空旷的田野。放眼望去,蓝天白云下那田野的尽头是一圈高高矮矮、稀稀疏疏的树围成的墙,田中间的那一栋房子就是我的家。这块田则是我家的院子,小朋友们随时都可以到我家来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