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构建和谐社会命题的提出,为社会管理提供了优质明确的价值取向和有利的发展机遇。治安管理工作作为整个社会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效果如何,将直接影响整个社会管理工作的成效,影响建设和谐社会大局。本文以和谐社会的构建为视角,探讨和谐治安管理模式的内涵、和谐治安管理工作开展所要遵循的原则以及和谐治安管理模式的设计及运行三方面内容,论述在新时期如何把握和谐的内涵开展治安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治安管理为重要保障,治安管理则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根本目的和价值追求。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无论控制刑事犯罪、维护社会稳定,还是减少治安灾害事故威胁,都要求必须加强治安管理。而加强治安管理,则要抓住严密社会面控制,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坚持民主法治原则,搞好自身建设等着力点。  相似文献   

3.
治安管理工作与民生问题息息相关。治安管理部门在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和谐社会建设中承担着重要职能。为此,必须在科学发展观的正确指引下,立足于"后奥运"时期首都社会发展的新起点,切实找准治安管理部门在构建和谐社会首善之区中的着力点和切入点,大胆实践,切实承担起历史和时代赋予首都治安管理部门的使命。  相似文献   

4.
社会控制是社会秩序稳定与发展的重要保障。然而,作为社会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治安管理既不是控制得越严厉越好,也不是越松越好,而是存在一个适度问题。无论从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背景还是治安管理内在特性以及我国三十年来治安管理政策的变迁等方面都可以看出,只有适度控制的治安管理才能真正实现维护治安秩序,确保社会稳定,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治安信息是与治安管理工作、社会治安状况、治安环境等一切与治安有联系的客观情况,它是社会状态、社会行为与社会心理在公共安全方面的意识存留。在娱乐场所管理中治安信息的作用十分重要,它不但是行政管理决策的基础,也是沟通行政部门的纽带,是行政协调、监督、控制的依据。为此应通过各种有效途径获取治安信息,以期对娱乐场所治安管理发挥效能,进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之构建。  相似文献   

6.
随着经济、社会和法治建设的进步与发展,公安机关人口治安管理工作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公安机关人口治安管理工作的概念、目的、发展历程以及现状进行分析,并结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三基"工程建设、"平安建设"和现代警务机制建设等良好契机,探讨如何进一步构建和完善新时期法治社会下的人口治安管理新机制.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社会和法治建设的进步与发展,公安机关人口治安管理工作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公安机关人口治安管理工作的概念、目的、发展历程以及现状进行分析,并结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三基”工程建设、“平安建设”和现代警务机制建设等良好契机,探讨如何进一步构建和完善新时期法治社会下的人口治安管理新机制。  相似文献   

8.
治安管理与群众的人身、财产利益息息相关,关系到社会治安稳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工作。治安管理法治已成为我国法治建设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方面。从推进治安管理法治建设的层面出发,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主观方面应限定为故意,表现为故意行为的既遂形态。  相似文献   

9.
现阶段中国仍处于社会转型时期,面对社会转型期的复杂客观条件和多样化的利益需求,我们需要创新社会治理模式,整合社会资源,构建适应多元化社会治安需求的现代治安管理体系,构建涵盖各类社会治安主体的治安治理模式。"双重社会秩序"的核心是将社会秩序规则定义为自发秩序(内部规则)和人为秩序(外部规则)的集合。通过对内部规则与外部规则的协调,构建符合我国社会转型期基本国情的多元化治安主体模式。  相似文献   

10.
当前,公安机关对特种行业治安管理突现出管理法规不健全、安全管理薄弱、治安管理工作弱化等新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只有通过完善特种行业管理法规,强化特种行业内部安全管理,改进公安机关对特种行业的治安管理工作,推进特种行业治安管理工作社会化,促进特种行业治安管理法制化和规范化,才能加强对特种行业的管理,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1.
法律监督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角色定位是使社会系统朝着稳定有序方向发展的序参量;其功能价值为维护国家法制正确统一实施,保障公民民主权利的实现.社会系统环境要素对法律监督有重大影响,法律监督应服从和谐社会的需求.  相似文献   

12.
被害人的权益保障已成为社会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对其引起足够的重视,有利于社会治安的维护与和谐社会的构建.我们可以在明确保障被害人权益对构建和谐社会现实意义的基础上,放眼全球,立足国情,从法律和制度层面提出保障和完善被害人权益的构想.  相似文献   

13.
保护与救济社会弱势群体是实现社会公平和法律正义的基本要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任务之一。以传统习俗等为代表的社会历史以及现行法律制度等对妇女权益保障的缺失是妇女"弱势"地位形成的主客观原因。只有对其进行深层次研究,才能为建立多渠道、全方位的妇女权益保障体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劳动关系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最基本的社会关系,劳动关系和谐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和具体体现。建设和谐劳动关系,工会组织要致力于企业的发展和职工合法权益的维护,并相应推动企业文化的建设。  相似文献   

15.
自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农民工这一特殊的社会群体为社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是其合法权益在现行法律体系下并没有获得应有的保护。加强农民工劳动权益保护,对于推动城乡协调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民法的基本制度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中形成的内在法权要求的法律体现 ,是市民社会成员交往的普遍规则。民法典创制必当从认知应有权利这一科学的权利确认起点开始。现代市场经济中生存着广泛的应有权利。我们应当始终坚持“权利本位” ,吸取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下不断阐发的法权要求 ,构建全新的民事法律制度。民法典创制结构和模式应有利于确认市民社会的应有权利。  相似文献   

17.
“和谐社会”的建设不仅是人民的意志,而且也升华为执政党的主张。在这个利益分化的时代,如果社会弱势群体的权利和利益得不到有效保护,将成为社会不稳定甚至动荡的根源。自由与和谐是社会弱势群体保护的法律社会价值,我们应当从法律制度层面加强弱势群体的人权保护、实现利益的公平分配、创造社会自治机制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社会公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8.
目前由于长期以来普遍存在的管理行为不规范、法律体系不健全等等问题,我国公立高校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现象时有发生,学生与学校之间的法律纠纷也逐渐增多,主要集中在被传统视为权力保留领域的高校处分权问题上。在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应当正确对待高校处分制度的设定和执行问题,限制高校的自由裁量权,以充分保障高校学生的受教育权,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和自由。  相似文献   

19.
法治建设是中华民族的百年梦想,和谐社会是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历史期待.从法律的追求、和谐社会的性质以及和谐社会的特征等方面来看,构建和谐社会就是构建法治社会.立法发展奠定制度基础、法律指引减少冲突发生、依法处置消除矛盾纠纷、法制先导创新管理体制、法治完备提供运行机制等方面都表明,法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手段.法治从确立法治理念、完善法律体系、力行依法执政、推进依法行政、实现司法功能、强化农村法治、保护弱势群体、应对突发事件、维护自然环境、实现社会公正等各个方面服务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20.
诚信既是道德建设,也是法制建设,既是意识形态领域的工程,也是完善经济制度和社会管理的任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以我国传统文化中深厚的诚信文化底蕴为支撑点,以领导干部的诚信建设为表率,以政府、企业、个人的诚信建设为主体,大力推进诚信社会的体制机制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