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网络社会信息的快速传播给公安工作提出了极大挑战,开设公安微博是公安机关畅通信息渠道、在网络舆情事件中获得话语权的一种创新警务模式。它创新了公安机关信息公开的形式,创新了公安机关信息公开的语言,创新了紧密联系群众的方式,创新了服务社会的形式,创新了侦查破案的途径。公安微博打开了从“网络问政”到“网络执政”的新思路,有利于改善公安民警的形象,提高公安机关执法的公信力,能够获得更多民众的支持和理解,更有效地开展警务工作。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公安机关敏感性案件的办理遭遇了网络舆论危机,已经严重损害了公安机关的执法公信力与公安民警的形象,必须针对敏感性案件信息传播的特点,改善公安机关网络舆论引导的宏观环境,制定舆论引导的微观操作机制,在敏感性案件的信息传播中积极进行舆论引导,抢占网络先机,维护公安机关的公正、权威的执法形象。  相似文献   

3.
网络虚拟社会是现代传统社会的技术延伸,但其并非法外之地。公安机关作为重要的现代社会治理主体,需要“创造性介入”这个特殊的社会场域。立足“话语”视角,运用现代传播理念和虚拟社会特有的话语体系“介入”网络社会,管理服务网络社区,在网络人才培育、传播载体整合和传播话语内容优化上进行评估、重构和再造,打造理念先进、话语亲民、载体丰富的公安网络话语机制,增强公安机关在网络社会中的存在感及网民中的话语权和公信力。  相似文献   

4.
传播学视角下公安机关网络形象塑造是公安机关在大数据时代真正实现勤政爱民、执法为民,践行并履行其神圣职责的重要内容。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利用网络问政与勤政,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内强素质,外树形象,是所有国家行政机关实施社会管理的重要途径。公安机关作为国家行政机关,也需要良好的网络形象做支撑来有效地开展工作。本文揭示了传播学视角下公安机关网络形象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存在问题之成因,提出了建构公安机关网络形象之对策。  相似文献   

5.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我国社会矛盾随经济下行不断显现,公安机关面临的执法环境复杂多变,依法履职的公安民警在执法过程中承担的风险也日益增加。在网络信息瞬时全球传播的大环境下,公安民警在突发事件中的工作难度与执法风险无形加大。基于此,着重探讨在涉警舆情频发的背景下公安机关面临的执法风险,提出公安机关防范与化解执法风险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也是一个“社会”,是一个“网络社会”。在“网络社会”同样存在善与恶,同样存在着犯罪。这种犯罪包括方方面面,因此,如何进行和加强“网络社会的治安管理已是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做为治安管理的主力军——公安机关一定要认识到这一点,加强“网络社会”的立法工作,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完善管理制度,增强用户的安全意识,提高识别判断计算机犯罪的能力。另外,公安机关要做好网络社会的治安工作,还应该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网络警察”队伍。  相似文献   

7.
随着数字技术的突破和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录像技术进入数字化时代.数字化条件下,信息更易于存储,通过网络更易于传输,基于数字基础的视频数据,更易于处理分析,为侦查工作挖掘有价值的元素提供了支撑.随着视频监控朝着高清化、智能化发展,公安机关在实施视频信息主导警务战略中,整合警务和社会相关资源,依托“视频侦查大平台”,以“整体化研判,集约化管理,专业化侦查”为主要手段,以“高效指挥,无缝对接,规范运作”为基础,极大地提高了公安机关的核心战斗力.公安机关在视频侦查中将采取以视频侦查为主导、多侦合成的作战模式.  相似文献   

8.
随着自媒体行业的快速发展,网络信息的传播呈现新的传播态势。自媒体自身的特点及其独特的传播方式使大量有关公安工作的负面信息得以滋生和流转,对公安机关的形象产生了消极影响,进而削弱了警察权威,降低了执法公信力,不利于公安工作的顺利开展。对此,公安机关应从抓好自身建设做起,加强网络监管,做好舆论引导,及时有效地处理好公安形象危机问题,重树公安机关良好形象,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介绍了社会信息资源的概念及分类,并以“大情报”体系为背景简要论述了公安机关对社会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必要性。最后从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社会化、网络化、专业化等方面阐述了公安机关开发利用社会信息资源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在青奥会期间,新型社交网络会被广泛应用,成为媒体传播信息的核心渠道,其中也将隐含许多风险和危机.公安机关建设和完善新型社交网络的预警机制,不仅能加强青奥会的情报信息工作,还能有效监控青奥会期间的社会舆情,引导正确的舆论方向.为此,需从规范新型网络社交的信息公开制度和风险研判与处置机制等方面,着手健全网络风险预警机制.  相似文献   

11.
网络社会的风险属性突出而复杂,是突发公共事件治理中的重要变量,网络舆情是客观危机事件在网络上的反应,同时是网民对风险认知的自我表达,是突发公共事件的“传感器”“建构场”“放大器”“情绪表”。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治理需要树立“以人为中心”的理念,兼顾治理工具性与价值性;完善多元共治的舆情风险治理机制,减少风险不确定性;同步推进舆情引导与风险化解工作,源头预防内生风险;培育网络社会共情与共识,促进理性风险建构。  相似文献   

12.
论公安机关“网络通缉”的法律规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安机关利用“网络通缉”、“人肉搜索”的方式侦查破案,在各地已经有了成功的范例。公安机关进行“网络通缉”、“人肉搜索”是公安信息化建设、网络侦查的最新进展。当前,对公安机关“网络通缉”、“人肉搜索”侦查方法以及公安机关“通缉令上网”的网络通缉形式,概念上应予厘清,并对公安机关利用“网络通缉”、“人肉搜索”进行侦查的法律问题和程序规制问题进行专门性研究,以此实现侦查效益最优化、网民权益保护最大化和对网络正常运行秩序影响最小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网络已发展成为公安机关一个重要的情报源,它具有信息涉及领域的广泛性、信息存在形式的公开性、情报素材的多样性、情报获取方式的合法性、情报获取的便捷性等特征。公安机关广泛开辟网络情报源,可以利用网络收集犯罪情报,查找社会各部门的管理信息,获取专业知识。网络情报源主要包括网站、搜索引擎、信息系统和网络数据库等。网络情报源的开发可采用网页采集技术、网络信息挖掘技术和网络信息过滤等技术等。  相似文献   

14.
社会整合是现代社会治理的主要运作方式,国家治理现代化离不开社会整合模式的转型与推进。在数字技术推动下,多元流动的主体、相对无限的客体、虚实结合的元宇宙空间与柔性引导的机制共同构成大数据时代的社会整合模式。在此模式运行过程中,既面临着数字经济激发社会整合的内生动力、多元价值环境赋予民众网络归属感、网络政务公开推动公共权力合理施行等全新机遇,也需要应对“信息茧房”削弱社会粘性、人工智能冲击社会结构和“网络民粹”侵蚀网络生态等风险挑战。基于此,要深挖网络空间的“社会共同性”,严守网络社会分化的底线,依法治理网络空间,协同构建网络空间与实体空间的双重共同体,推动我国社会整合迈向更高水平。  相似文献   

15.
世界正在进入复杂多变的“风险社会”,依靠传统的个人经验、技术手段和组织管理方式已经无法全面预见和应对风险社会的各种不确定危机。充分开发利用民警个人知识与公安组织知识,提升集体智慧,成为公安机关应对“风险社会”的必然选择。知识经济的到来与学习型组织的兴起为公安机关导入知识管理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开放的社会环境与公众不断攀升的期望给警务变革创造了压力与动力,我国公安机关在学习理念与意识、技术条件、知识与经验积累、人员素质与人才储备等方面有了良好的基础,导入并全面实施知识管理战略,构建学习型组织,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6.
公安机关执法的“弱环境”。是指影响或潜在地影响公安机关执法能力有效发挥,对公安机关执法不利的环境。影响公安机关执法的环境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社会、科技发展带来的硬环境挑战,也有法制不完备、舆论导向不规范、警力保障不足等软环境方面的因素。从某种角度上说,执法环境弱化的现状不但亵渎了法律的权威与法制的尊严,而且严重影响了公安机关严格、公正、文明执法,影响公安队伍建设和公安机关整体形象的树立。  相似文献   

17.
我国当前处于社会转型期,公安机关尤其是基层公安机关背负的维护社会政治稳定工作日益艰巨,社会的发展和变化对基层公安机关的维稳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研究基层公安机关维护社会政治稳定能力创新,需要在理论方面打牢根基,从法治政府、风险社会、依法行政和执法文明建设等不同的方面来综合加以考查。  相似文献   

18.
当前涉警案件的发生在网络上容易引起网民的"群体极化"现象,公安机关应引起重视。涉警案件网民"群体极化"的产生有公安机关自身和网民群体两方面因素。要解决此问题,公安机关应及时发布权威信息,进一步加强和谐警民关系建设,进一步加强舆论监管,进一步加强对网民理性思考的引导。  相似文献   

19.
县(市)基层公安机关指挥中心是辅助同级公安机关首长指挥作战,传达首长意旨的权威执行机构;是快速、妥善处理突发事件和群体问题的警务行动的调度中心;是一个融预警、接警、处警为一体的指挥枢纽,是基层公安机关指挥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一个联系群众、服务社会的桥梁。树立党和政府形象的窗口。对实践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  相似文献   

20.
融媒体时代,传统媒体深度调查报道、政府权威发布的传播效能相对下降,碎片化、情绪化、音视频等渲染式信息则很容易成为社交舆论场主流,造成舆论被“带节奏”、民众固化“社会成见”、在社会面形成“塔西佗陷阱”等问题,给社会治理带来新的风险挑战。因此,应建立风险研判体系,形成科学民主的决策机制,完善防控协同机制并做好决策与执行的衔接,落实责任机制并坚持严管与厚爱相结合,从而切实提高社会治理效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