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南风窗》2016,(26)
正这两年,校园贷成了舆论焦点,但不少是负面的。"男生跳楼"、"女生裸条",这些不幸事件告诉我们,不规范的校园贷,它就像一条毒蛇,诱惑着年轻人的欲望,扭曲他们的财富观,更摧毁一些人的人生。校园贷为什么这么火?在于它的确蛊惑人心。2015年,中国人民大学信用管理研究中心调查了全国252所高校近5万大学生,结果显示,在弥补资金短缺时,有8.77%的人会贷款,其中网络贷款几占一半。考虑到中国大学生的巨大基数,校园贷无疑已成为一道"金融奇观"。一些大学生认为,校园贷是为大学生量身定制的创新产品,它提高年轻人的物质生活,在负利率的环境  相似文献   

2.
刘军利  谭晓鹏 《法制博览》2023,(13):136-138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高校校园中的“非接触式”犯罪案件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以电信网络为载体的诈骗犯罪层出不穷。电信网络诈骗手段多样,组织分工明确,诈骗目标的选择随机性较大,易引发严重的次生灾害。防范网络诈骗是化解高校学生安全风险的关键环节。校园是网络诈骗高发区,校园电信诈骗主要有校园贷、套路贷、创业贷、刷单返利类诈骗、冒充客服等类型。通过分析高校电信网络诈骗的类型和特点,探究高校学生容易受到电信诈骗的原因,并提出以预防为主、强化反诈宣传以及筑牢全民反诈防线等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3.
"校园贷"不良事件频频发生,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通过对同比例分层抽样出的463份实证调查报告分析得知:上海市与河南省大学生对"校园贷"风险的认知与防范意识普遍较弱,其中上海大学生相对较高;使用校园贷的大学生户籍地多来自于农村;学历高低和家庭经济条件与使用校园贷呈反比;多数大学生期待政府严格监管;超过一半的同学对校园贷持中立态度等。针对调查结果的对比分析,从"校园贷"问题出发,笔者建议:引导大学生理性消费,加强风险沟通;推进大学生信用体系的法律构建;提高大学生助学金、助学贷款及创业等专项基金的可及性;加强普法教育与宣传,提高大学生风险防范意识;支持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进入"校园贷"市场;政府相关部门加强法律监管和责任落实;健全中部地区倾斜性帮扶政策。通过多方参与,促进大学校园贷现象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单茜 《法制博览》2022,(9):118-120
"医美贷"其实质属于"套路贷"的一种,是网络贷款发展的一种特殊形式,它以低利息、低门槛、方便、快捷等特点利用大学生爱美心理,设下骗局.随着"医美贷"的产生和发展给大学生群体带来极大危险.当前,不良"医美贷"引发的悲剧时常在我们身边发生,已经成为全社会高度关注的一个问题.高校作为大学生进入社会的最后一个环节,应当承担更重...  相似文献   

5.
江梓嘉  芦瑶  王锦玉 《法制博览》2022,(11):151-153
互联网贷款平台为大学生的学习、创业、消费等方面提供了资金支持,但同时也暴露了诸多负面问题,一些不良网贷平台存在的巨大风险导致的一系列恶性事件的发生,严重损害了大学生的合法权益,违背了国家发展互联网金融与普惠金融的初衷.本文将从大学生网络借贷的现状出发,通过分析网络贷款以及大学生借贷存在的法律风险,从法律的角度为校园网络...  相似文献   

6.
"余额宝"作为一种新兴的第三方贷款销售平台,刚刚出现就对我国的金融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日常生活网络化的21世纪,投资网络化也将必然成为未来发展的趋势。随着我国金融领域在网络方面的创新,也对法律法规的完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法律人应当顺应网络化发展趋势,弥补我国法律在网络投资这一方面的空白,本文仅从经济法简论之。  相似文献   

7.
<正>"校园贷"问题由来已久,随着近日"10G裸条照片"在网上流传,"校园贷"问题再次引发了广泛关注。从"高额罚息"到暴力催收,再到"裸条",本来是缓解大学生燃眉之急的校园贷却成为高利贷及各种违法犯罪滋生的温床。不良校园贷,让不少学生苦不堪言,被公开裸照、被迫休学、被强迫进行性交易,甚至跳楼自杀……种种迹象表明,对其开展整治已迫在眉睫、刻不容缓。而追究其中涉罪行为的刑事责  相似文献   

8.
徐继斌 《法制博览》2023,(10):64-66
房地产行业繁荣发展的背景下,房贷规模明显扩大。房价持续上涨早已超出购房者承受能力,但为满足住房需求,越来越多的购房者通过贷款的方式获得房产,这使得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业务量激增,增加了潜在风险的发生;此外,还存在因为购房者提供虚假的材料进行按揭贷款,获批之后却无力偿还而出现的停贷,且近来因开发商延期交房或者烂尾,导致购房者停贷的现象也越发频现。因此,做好购房者风险防范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中购房者存在的风险;其次探讨了我国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中购房者存在风险的防范对策。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在社会经济发展迅速的宏观前提下,民众的消费水平显著提高.大学生群体因为经济能力与消费水平的不相匹配加之没有正确的消费理念和完善的法律意识,导致校园贷案件频发,不少大学生在校期间因受骗借贷而承担高额债务甚至因没有偿还能力被列入失信名单.针对这一现象,最高法院发布了《关于在执行工作中进一步强化善意文明执行理念的意见...  相似文献   

10.
法国的校园安全管理拥有一套比较完备的中央化管理机制,教育行政部门从机制入手,更好地整合了校园安全相关法律法规,设立专门监督机构,促进其落到实处。法国教育行政部门强调预防,突出预案和演习的作用,监督和自查并举,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等经验,值得我国借鉴。未来应在构建校园安全体系、改善校园安全状况领域完善我国校园安全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11.
胡朝飞 《法制博览》2022,(11):14-16
校园是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而近年来,校园暴力的不断发生严重威胁着学生的身心健康,同时还产生了严重的社会问题,甚至引发严重的法律后果.当前,我国针对校园暴力方面的法律法规还存在缺失,导致校园暴力问题十分突出.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了校园暴力现象及其特点,深入探讨了校园暴力法律成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为...  相似文献   

12.
郭宇轩 《法制博览》2022,(6):106-108
随着互联网经济的繁荣,网络消费者的权益保护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网络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是指网络消费者根据自身需求,在互联网领域自主、自愿地选择商品或接受服务,这一过程不受他人干涉和影响的权利.由于我国网络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的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完善,加上消费者行使维权手段缺乏且单一,网络消费者自主选择权保护现状不容乐观.为了...  相似文献   

13.
处理"套路贷"案件应摒弃传统先刑后民的思想,坚守民刑平行原则."套路贷"相关犯罪属于涉合同犯罪,犯罪的成立与否不影响合同的效力.借贷合同属于可撤销合同并非无效、重视被害人主体地位等为民刑平行原则在"套路贷"案件中的适用提供了依据.在此基础上,完善规制"套路贷"犯罪的路径,应当赋予被害人选择诉讼程序的权利并在量刑时充分评...  相似文献   

14.
桑莉莉 《法制博览》2023,(29):46-48
信息时代,网络消费成为一种新的消费模式,与此同时,网络消费者个人信息泄露现象愈发严重。因此,应当加强和完善网络消费者个人信息的法律保护体系建设。本文解释了消费者个人信息的概念及其特征,接着分析了非法收集、销售和利用消费者个人信息的行为,并提出了完善法律法规、加强行业自律、建立监管制度和提高消费者自我保护能力等四种网络消费者个人信息的法律保护对策,旨在提供对网络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的更全面和深入的认识,以期为今后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在线经营主体工商登记制度在执行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阻碍,比如说网络经营主体准入登记工作存在难点,网商对登记经营制度存在矛盾心理等等,对此,笔者认为应该尽快完善法律法规,完善交易程序,明确交易中的责任归属,加大处罚力度,从而推进工商登记制度的完善,整顿网络市场。  相似文献   

16.
"套路贷"犯罪理论研究不断深入,但从实务操作层面构建"套路贷"犯罪数额具体计算规则的论述比较有限.本文在对"套路贷"犯罪相关司法解释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套路贷"犯罪过程性特征,尝试地对"套路贷"资金收支关系和犯罪停止形态判断综合分类,并从犯罪单元事实划分和罪数处断两个维度,细化和完善"套路贷"犯罪金额计算具体操...  相似文献   

17.
吕佳惠 《法制博览》2022,(5):154-156
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政教育的骨干力量,是校园安全稳定的重要一环,结合辅导员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线下诱导并利用网贷消费的诈骗突发事件,分析案例的背景,提出紧急应对的实施步骤和有效预防此类事件频发的创新方案,为辅导员日常事务管理以及校园防诈骗宣传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北京市城八区拆迁地区内的廉租家庭,回迁或者外迁需要买房时,可以享受租金还贷政策,由政府帮助偿还贷款。  相似文献   

19.
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伴随现代科技发展而产生,严重危害民众财产安全,扰乱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已成为影响社会和国家稳定的突出犯罪问题.具有侵害对象范围大、侵害地域广、犯罪隐蔽性强、犯罪行为高收益低风险等特点.针对其犯罪手法新型化、犯罪行为跨境化、犯罪组织集团化的发展趋势,提出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提升侦查打击效能、建立健全社会综...  相似文献   

20.
黄向 《法制博览》2023,(15):79-81
网络直播市场快速发展的弊端已经显现。从行业特征来看,网络直播的特点是互动性强、普遍性、多样性和时空不受限,但对于直播及其内容缺乏严格的审批,导致该行业门槛低,网络主播质量参差不齐,行业缺乏自律,法律法规规制体系不够完善,从而导致网络直播犯罪行为逐年高发。本文研究了网络直播在刑法视角下的主体特殊性和行为特殊性,并围绕当前比较常见的网络直播犯罪行为,开展全面、深入的剖析,从中探讨刑法规制方面的一些突出问题,望能为此方面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