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劳动合同法》出台后确立的劳动关系"用工论",极大地增进了劳动关系的实体化意义。学界对于"用工"本体的认知即用工起点与用工本身的区分、用工的构成要件及其法律涵义的思考仍未达到应有的清晰度。从劳动关系的发生、运行和终结三个角度,解析现行劳动关系本身存在的三大逻辑乱象:有劳动合同却无劳动关系的劳动关系"割裂"问题、有劳动过程却无劳动关系的劳动关系"虚实"问题以及有劳动关系"不法"时的法律处置问题。劳动关系主体意思表示的主导因素在于"用工合意"而非书面合同,未来劳动关系的法律调整应当以"用工事实"为基础进行实体化控制。  相似文献   

2.
论劳动关系的界定标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劳动合同法》对劳动关系的确认采用了"事实优先"原则,将用人单位"用工"作为建立劳动关系的唯一标准。由于我国转型期的劳动关系呈现出多元化的态势,在我国劳动实践和司法实践中可以从主体的适格性、所提供劳动的服从性、从属性、过程性,以及劳动报酬的支付和风险承担等方面界定劳动关系。  相似文献   

3.
正10月14日至17日,广西贺州市开展"2013年海内外专家贺州行"活动,活动邀请10名国内外知名专家到贺州市进行政策咨询、项目策划服务等活动。活动期间,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副厅长潘志金出席"贺州市城镇乡村生态休闲养老服务产业问计博士专家"座谈会,与会代表深入探讨适宜当地加快生态经济发展的新路子,确立城镇乡村生态休闲养老服务产业化的新理念、新模式,引导双方建立长期合作机制及达成项目开发建设合作意向,以方便专  相似文献   

4.
劳动关系认定作为劳动法的一个基础理论问题和重大制度安排,在法治中国背景下已成为当前我国劳动法理论、立法与实务共同面临的一个难题。劳动关系认定的随意性使劳动法遭遇选择性施行,并使劳动司法面临根本性难题。劳动关系认定在应然层面上,非独立和静态问题,应置身于我国劳动用工制度改革与经济社会发展大背景,才能获得最充分的解读。现有研究与实践多从个案或主体视角观察劳动关系,试图通过个案解析或主体"画像"来归结劳动关系认定的标准。这既是我国劳动关系标准论体系构建的自觉尝试,也是我国劳动关系认定理论不足的必然反映。劳动关系认定需要系统考量,其本质是一种利益格局的调整,需有明确的价值指向,以统领制度建设的方向;劳动关系认定还是一个关系范畴,需在不同主体不同行为之间动态把握,以提炼劳动关系认定之内核。同时,我国劳动关系认定标准之构建需走出传统"从属性循环"之怪圈,回应日益多样化人力资源市场的客观需要,以"历史经验"和"现实体验"作为理解我国劳动关系的双重视角,树立"大劳动关系"之观念,建立一种"系统从属性"与"不完整从属性"并举的双层标准体系,方能最大限度适应现代人力资源市场及灵活用工之趋势。  相似文献   

5.
覃剑 《人事天地》2016,(4):60-60
正本刊讯(通讯员覃剑)3月23日,贺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联合市旅发委在市人力资源市场举办"贺州市2016年旅游就业专题招聘会"。此次招聘会共组织64家单位参加招聘,提供就业岗位1703个,达成就业意向128人。主要做法:一是创新招聘服务方式。贺州市分类收集了旅游饭店、旅行社、景区景点、农家乐等行业岗  相似文献   

6.
基于互联网提供劳务是否应认定为劳动关系这一问题,在司法实践中存有分歧,其中驾驶人基于互联网出行平台提供劳务是否应认定为劳动关系更是作为此类争议的典型代表。传统劳动关系的认定标准已无法适应平台经济发展产生的新型劳动关系,在我国现行的制度框架下,认定互联网出行平台与驾驶人之间的法律关系存在认定僵化、无法适应平台经济发展等问题。同时,在劳动关系不能被明确认定的情况下,"全职"司机的劳动权益很容易受到侵害。因此,相较于对劳动关系认定标准的系统化、标准化规范,更应加快构建对网络出行平台中"全职"驾驶人劳动法律关系的认定标准,在解决了最急迫人群的需求后,再系统构建互联网出行平台中的劳动关系认定标准,为平台经济的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7.
《人事天地》2012,(2):61
本刊讯(通讯员覃剑)2012年1月10日,贺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残联在该市人力资源市场联合举办了"2012年就业援助月"活动招聘会,共有49家用人单位进场招聘,提供就业岗位1218个,进场求职人数346人,达成就业意向186人次。据悉,贺州市采取了多项措施,  相似文献   

8.
事实劳动关系在性质上属于无效劳动关系的范围,实践中将其剥离无效劳动合同而冠以事实劳动关系的称谓。事实劳动关系因其立法的零散而没有统一的类型化标准体系,对劳动者保护有欠缺。故以类型化为切入点,试图建立明确、客观的事实劳动关系标准体系,即可能性标准、必要性标准与边界性标准。进而将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以及其他类型的"事实劳动关系"纳入判断体系,确立保护型、谨慎对待型和一般禁止型三种具体类型化模式。  相似文献   

9.
着力于建设“和谐劳动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于2008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以来,国内管理学、劳动关系学和经济学界的专家学者们都十分关注,新法的颁布导致许多企业备受成本上升的困扰,再加上对新法存在一些误读误解,产生了一些规避和违反《劳动合同法》的行为,例如有用人单位采取"劝"职工"集体辞职"、"工龄归零"、"将职工集中转为劳务派遣工"等做法规避法律,有的甚至违法集体裁员,侵害了职工的合法权益,致使劳动争议案件大幅上升,影响了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10.
国内疫情防控初现曙光,但国外情况正日益严峻,疫情对劳动关系的后续影响和风险防控任务依然重大艰巨。为构建、维护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工会应当:提高政治站位,主动应对劳动关系新情况;协助企业招工,推动稳定就业;践行工会职责,切实维护职工合法权益;重视集体协商,依法协调劳动关系;工会干部主动担当作为,当好"四员"角色。  相似文献   

11.
本期导读     
本期学报,重点向读者推荐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教授许晓军所撰《中国工会在劳动关系中的合作博弈及运行机制》,此文为作者所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劳动关系研究——工会博弈行为与和谐劳动关系的建构"阶段性研究  相似文献   

12.
工会联系引导劳动关系领域社会组织是工会构建劳动关系治理场域一次重要尝试,更是工会"强三性去四化"的重大举措。工会以走向整体性治理的工会的逻辑,以"强三性去四化"为逻辑起点,用改革作为动力,系统提升工会服务职工群众的能力。这种治理逻辑主要通过政策性、组织化、机制性表征呈现出来,构成了工会联系引导劳动关系领域社会组织图景。新时代,工会在联系引导劳动关系领域社会组织中应注重建设协同高效伙伴式治理关系,在竞争合作中互为嵌入强化政治引领,善于运用互联网、大数据,构建关系领域协同精准治理的工会。  相似文献   

13.
受国际金融风暴的影响,劳动关系领域出现了一些新的不和谐因素。但同时也应看到政府为应对金融风暴而采取的诸种扶持、激励、保障等政策措施又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带来新契机。新形势下各级政府应坚持"救济为主、协调为辅"的原则,从保障劳动者和企业两方面入手建立健全相关制度、机制,进而实现新形势下劳动关系的和谐。  相似文献   

14.
2014年10月,贺州市八步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被贺州市八步区纪委定为廉政风险预警防控示范点。2015年5月12日,贺州市反腐倡廉宣教和信息工作暨廉政文化现场会在该局召开。同时,该局在2014年4月被贺州市纪委、市监察局定为贺州市廉政文化建设示范点,而早在2013年12月被八步区纪委定为廉政文化进机关示范点。  相似文献   

15.
邓卉  周艳 《人事天地》2017,(11):55-57
<正>为改变家庭贫困面貌,广西贺州市昭平县黄姚镇的黄韶羡,19岁时就"漂到"广东打工。2013年3月,他返乡创办了属于自己的乐器"梦工厂"——广西贺州市金海乐器有限公司,每月生产吉他1万把,产品主要销往欧美,积极带动当地经济和对外贸易发展,2015年,他获评"全国优秀农民工"。这位农家小伙子的创业故事,是广西千百个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缩影。党的十八大以来,广西人力资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民工荒"问题严重困扰着我国沿海发达地区企业。与此同时,企业劳动关系不和谐事件又频频发生。我国企业劳动关系主要存在着劳资双方力量不平衡、用工不规范、劳动安全卫生保护不利、劳工工资偏低以及工会流于形式等问题,应从政府、企业、劳动者以及工会等第三方组织四个方面共同构建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的支撑体系。  相似文献   

17.
劳动关系是最重要的社会关系之一,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工会应找准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中的角色定位,明确自身劳方代表的身份和职责使命,发挥其在协调劳动关系三个层次机制中的作用,用法定、政治和社会三个维度确定方位,"三位一体"有机结合,通过切实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来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8.
“80后”农民工人力资本和就业收入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80后"农民工的人力资本和就业收入存在一定程度的相关性,即农民工的身体状况和劳动时间、月收入没有显著关系;受教育程度和工作时间呈负相关关系,与月收入呈正相关关系;接受培训状况和劳动时间没有显著关系,与月收入呈正相关关系.农民工人力资本存量偏低,需要改善.  相似文献   

19.
正本刊讯(通讯员蒋艺)今年以来,桂林市全州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按照"劳动关系向和谐推进,劳动监察向预防延伸,劳动维权向人性化迈进,劳动执法向规范化运作"的工作思路,多措并举确保全县劳动关系和谐稳定。主要措施:一是深入用工单位开展法律法规专题宣传活动,增强劳动者依法维权意识和用人单位依法用工的自觉性,累计发放宣传资料2000  相似文献   

20.
从社会治理视角来看,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深圳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方面逐步形成了"立法推动、党政主导、工会维权、企业配合、员工参与、社会协同"的局面。然而,当前深圳的劳动关系仍然面临劳资纠纷上升、劳动者权利意识和维权能力增强、工会维权职能存在不足、劳工NGO积极推动集体谈判等棘手问题,深圳仍需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重新思考社会治理理念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领域的原则与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