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多瑙河畔的新侨领──记匈牙利华人联合总公会会长张曼新张娟1990年,张曼新挈妇将雏来到匈牙利,开始了多瑙河畔的创业生涯。短短几年后,他成为匈牙利最大的华人家族公司的舵手,更成为年轻匈华社会深孕众望的杰出侨领。华联会的领头人90年代初,几万中国人涌入匈...  相似文献   

2.
华人"款爷"1989年至1991年7月,是在匈华人的"黄金期",除了白痴和意外原因,华人都是赚了钱的,令国内人羡慕不已.连匈牙利人都刮目相待"基那伊"……中国与匈牙利这个中欧内陆国相隔太远了。两国第一次接触大概是成吉思汗的部队残酷地掠夺这个弱小的民族(匈牙利史书称"鞑靼之灾").此后,除匈牙利某学者首当其冲掠夺中国敦煌宝物、奥匈参与1890年八国联军侵华、中国支持苏军的1956年事件外,两国并无太多太大的恩怨。两国人民是友好的。匈牙利是原东欧集团中相对来说比较独立自主的国家。卡达尔政府在1956年以后.一方面迫于压力不得不紧靠华约,另一方面根据自己  相似文献   

3.
《今日广西》2010,(3):39-39
中国公民进入缅甸,持外交、公务护照可免办签证。凡持因公普通护照和因私护照来缅甸都需办理有效签证。缅甸驻北京大使馆和驻云南昆明的总领馆及驻香港总领馆受理办理签证的业务。目前中国云南省已经与缅甸在旅游方面实现了互免签证,旅游者可以到当地的旅行社办理通行证。目前缅甸较常用的签证种类为旅游签证和商务签证。  相似文献   

4.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一九八六年六月三日,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吴学谦和匈牙利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长瓦尔科尼·彼得博士分别代表本国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匈牙利人民共和国领事条约》(以下简称《中匈领事条约》)。《中匈领事条约》是中匈双方在各自提出的条约草案基础上,经过友好谈判达成协议的。经审核,该条约的各项规定符合国际惯例和我国现行的法律和政策,也符合中匈两国的实际情况。近年来,中匈关系有较大的发展。两国签订领事条约将进一步促进两国领事关系及两国经济、贸易、文化等关系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正澳大利亚位于南半球,其与北半球截然相反的气候和特有的动植物,吸引着世界各地旅游者纷至沓来。2017年国庆"十一"长假,笔者和家人自助游览悉尼、堪培拉、墨尔本、大洋路和凯恩斯大堡礁,一路上的所见所闻,不仅个人得到旅游的充分享受,而且对于中国建设旅游强国也有诸多感悟。作为自助游的旅游者,办签证是一件耗时费力的挠头之事,与其他发达国家需要面签不同,澳大利亚驻华使馆签证中心接受中国旅游者的网上  相似文献   

6.
党的联盟政策是阶级的政治联盟政策 匈牙利工农革命政府在1956年11月4日发表的告匈牙利人民书中,就高举联盟政策的旗帜,号召一切忠实的匈牙利爱国者支持工农革命政府。在这以后,党的领导人卡达尔向全国发表的第一次广播讲话中又再次提出:“我们共产党人不希愿单独担负起领导国家的责任。过去的岁月教育我们,把非党人士排除出政治舞台是不正确的。我们愿同具有各种见解的人物一道工作,唯一的条件是他们必须支持社会主义。”①匈党1959年“七大”开始把加强联盟政策确定为国内政策的重要方针。  相似文献   

7.
(三)东欧第一份华语报纸海外早就流传着这样一句至理名言:"自杀的最好方式,就是办报刊杂志。"东欧的第一家华人报纸,却义无反顾地面世了。这家报纸的老板——一位文气十足的中国人民大学青年学者,常常感叹:"华人在东欧实在不容易!"又推推眼镜说:"华人要联合。"1991年8月15日,第一张汉语报纸《旅欧导报》(匈牙利文版)正式刊印,并在华人中试发行。这张没有当地合法登记出版号的报纸是为华人  相似文献   

8.
《台声》2016,(21)
正9月20日至28日,以全国台联副会长陈杰为团长的"全国台联赴东欧出访团(以下简称访欧团)"出访了俄罗斯、捷克、匈牙利三国。期间,访欧团拜会了我驻三国大使馆,走访当地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以下简称统促会)、台湾商会,同华侨华人和台商、留学的台湾学生进行了交流,并出席匈牙利侨界举办的"纪念孙中山诞辰150周年活动"。此次出访俄、捷、匈三国打开了全国台联在东欧联系海外台胞、同当地华人华侨建立联系的局面,是一次"破冰之旅"。访欧团所到之处受到  相似文献   

9.
《今日广西》2010,(3):37-37
持外交、公务、普通公务护照前往老挝免办签证。持因私普通护照须办签证,一次入出境的商务、旅行签证可在老挝停留30天(签证期满可到老挝移民局申请延期),过境签证停留期7天。申请签证可到北京老挝驻华大使馆或老挝驻昆明总领事馆申请。获取签证进入老挝后,必须按所申请的签证种类从事相应的活动,否则将被视为非法活动并予处罚。  相似文献   

10.
中国民间有一种说法,说是“凡是有海水的地方,就有华侨华人;凡是有华侨华人的地方,就能看到侨刊乡讯”。的确,中华民族历代都有一些人走出神州大地,迁徙到世界各地。目前,分布于海外的华侨、华人已达Z000多万人。自so年代以来,由于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实现了经济的高速增长,吸引了大批华侨回国探亲、旅游、投资,海外华侨、华人的整体经济实力也得到大幅度的增强。在许多国家,华侨、华人已由昔日“默默的”少数群体变成为引人注目的和活跃的族群。相比之下,侨刊乡讯却较少被人注意,似乎是不登大雅之堂。然而事实上,它们不…  相似文献   

11.
漫新闻     
《小康》2015,(24)
<正>1"16+1"高速列车苏州提速11月2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邀请来华出席第四次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的16国领导人共同乘坐从苏州到上海的沪宁高铁。目前,中国、匈牙利和塞尔维亚三国总理共同见证了中匈、中塞两国三方共同建设的匈塞铁路合作文件的签署。有媒体统计,仅一年多时间,李克强就已分别向泰国、澳大利亚、中东欧、非洲、英国、美国等地推销过中国高铁,被媒体称为"超级推销员"。  相似文献   

12.
近日,应全球华侨华人促进中国和平统一(布达佩斯2007)大会组委会的邀请,省黄埔军校同学会有关人员赴匈牙利参加了在布达佩斯召开的全球华侨华人共建和谐世界促进  相似文献   

13.
旧金山散记     
旧金山对许多外国旅游者来说,是座富有多彩魅力的海湾城市,而对中国旅游者似乎又多了一层“宾至如归”的感觉,这不是指服务态度,而是这里华人、华侨多,不时可以见到“老乡”,听到“乡音”。我们的房东黄显利先生就是祖籍广东的华人。我们飞抵旧金山头一天下午已是星期六,他与其他美国人一样举家外出旅游,但留了话:非常  相似文献   

14.
海外的数千万华侨华人热爱祖国,热爱中华民族。每个炎黄子孙都希望自己的祖国富强繁荣,自己始有地位,在海外才不致被人欺负和歧视。虽然出生和成长在海外的华人可以说得一口流利本地语言,但是身上流的是中华民族的血,拥有的是黄色皮肤及炎黄子孙的基因。无论你是多少代前离开的中国,也永远是中国人。国父孙中山先生曾称赞为中国革命做出巨大贡献和牺牲的华侨华人为“革命之母”,今天的海外华侨  相似文献   

15.
秘鲁,一个与中国远隔重洋的南美国度;利马,一个生活着200多万华侨华人的首都,时至今日,国人对这里是南美洲华人侨居最多、最早之地的事实,还知之甚少。早在19世纪,就已经有勤劳的中国人踏上了这片土地,生存发展、繁衍后代;从最初的广东人、福建人、到现在越来越多的北方人,从生存打拼在餐饮业,到现在深入到秘鲁社会的各行各业,他们书写了一段又一段华侨故事。  相似文献   

16.
前一时期,我们去部分省、市委党校学习考察,发现各校都遇到培训班学生来源不足的问题,本文拟对此谈些看法。一、正规化教育后出现的新问题自从贯彻党校教育正规化的方针以来,各地党校在培训和轮训工作中取得了很大成绩,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各省、市委党校和被批准为大专体制的地、市委党校,几乎都办了二年制(有的还办了四年制)的长训班,发给与国民教育相同的大专或本科文凭。这在正常的国民教育被打断,干部中普遍学历偏低的特殊情况下有它积极的意义。但这不是正规化的实质,正如中央1985年11月批转的《全国党校工作座谈会纪要》(以下简称  相似文献   

17.
从2003年8月1日起,美国在全球推行新的赴美签证政策。新的政策对于中国有什么影响,签证办理程序与以往相比有什么变化,这些都是近期欲办理赴美留学签证的学生及家长迫切关心的问题。美国驻华使馆特邀两名高级签证官,结合中国情况,对赴美签证新政策作了详细解读。  相似文献   

18.
华人在纽约     
华人在纽约榕叶在纽约众多各具魅力的观光景点中,有一处是许多旅游者都要去的地方──唐人街。美国人的造访是领略东方文化生活的风采,而我们这些中国人则是乡情所系。这里,无数的中餐馆、汉字招牌的店铺,此起彼落的乡音,还有那熟悉的孔夫子塑像,令人疑将他乡当故乡...  相似文献   

19.
国际短波     
△匈牙利5月2日开始拆除设在匈奥边界的电子警报装置系统。这条横亘在华约与西方国家之间的一段电网,长260公里,高2米。  相似文献   

20.
从1910年代到1970年代,在新加坡和西马,闽南人一直是最大的华人方言群。1911年,闽南人(至少有257 101人),约占新加坡和西马华人总数(至少有880 508人)的29.2%。1921年,闽南人380 656人,占新加坡和西马(含文莱)华人总数(1 174 777人)的32.8%。1931年闽南人(540 736人),约占新加坡和西马(含文莱)华人总数(1 709 392人)的31.6%。1947年,闽南人(827 411人),约占新加坡和西马华人总数(2 614 667人)的31.6%。1957年,闽南人(1 183 307人),约占新加坡和西马华人总数(3 424 396人)的34.6%。1970年闽南人人数(1 789 683人),约占新马华人总人口数(5 135 745人)的34.8%。在东马的砂拉越州,从1947年到1970年,福州人是砂拉越的第二大华人方言群,比闽南人多。1910年代到1970年代新马华人社会的最大方言群有其必然的原因。目前闽籍华人占马来西亚华人总数的一半,闽南人仍是新马最大的华人方言群。今天新马闽南籍企业家仍在当地工商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新马富有的华商仍是以闽南人为主,在东马的砂拉越州,富有的华商则是以福州人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