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本质上是人的集合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的必然结论。与此同时,只有在实践中落实以人为本,如通过法制建设维护人民群众的各项基本权利等,才能真正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2.
以人为本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保证。以人为本就要尊重和保障人民群众的各项基本权利;倡导和创造公平正义的社会氛围;实现人的物质和精神的全面发展;尊重和激发人民群众的创造精神。  相似文献   

3.
以人为本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保证.以人为本就要尊重和保障人民群众的各项基本权利;倡导和创造公平正义的社会氛围;实现人的物质和精神的全面发展;尊重和激发人民群众的创造精神.  相似文献   

4.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与灵魂.坚持以人为本是实现和谐社会发展的本质要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以人为本既有区别,又相互联系,具有高度内在一致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注重人文素质的提高,关注弱势群体,注重制度建设,强化以人民为本的立法理念.  相似文献   

5.
以人为本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联系体现在二者的各种关系之中,比如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等.以人为本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和基础,构建和谐社会又是以人为本的最终目的和归宿.以人为本与构建和谐社会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创新,也是我们党价值观念的创新.  相似文献   

6.
努力构建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人类学的角度来看,和谐社会的内涵包括四个方面: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我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构建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保证。努力构建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体来说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完善:贯彻科学的发展观;贯彻落实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妥善协调各种利益关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维护社会安定团结;充分发挥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  相似文献   

7.
刘建明 《奋斗》2006,(12):7-8
和谐社会一直是古今中外思想家追求的理想社会。马克思和恩格斯所构想的共产主义社会就是和谐社会的最高境界,实现“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地发展”是对这一和谐社会的最经典的诠释。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据此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了科学、全面的阐释。从根本上来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把不断发展好、实现好、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其核心内容。而这一核心内容,正是我们党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高度体现。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新时期党提出的我国社会发展的一个新阶段性目标,其最终目的就是要促进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而以人为本,强调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也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以人为本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二者共同统一于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历程中,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  相似文献   

9.
符明轩 《学习论坛》2006,22(2):69-7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人的主体因素。因此,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是贯穿始终的一条主线。只有把握以人为本的理念内涵,并不断提升人的整体素质,才能达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想目标。  相似文献   

10.
构建和谐社会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结合国际上成功的经验与失败的教训,针对我国社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矛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建设和谐社会理念.  相似文献   

1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陈蓉 《实事求是》2004,(6):12-14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首次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 ,这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社会主义制度为基础 ,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司其职、充满创造活力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必须做好五个方面的工作 :全面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 ,不断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 ;妥善协调各方面关系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 ,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 ;健全工作机制 ,维护社会稳定 ;坚持党的群众路线 ,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精神实质是以人为本,而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高追求,是当前社会转型期的迫切需要,是对中国历史上"民本"思想的超越与升华,反映了世界发展理念的最新成果,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13.
刘志国  赵勇 《世纪桥》2011,(1):10-11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新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统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而要促进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就应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努力促进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4.
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要实现这一历史任务,首先必须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出的历史背景、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怎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一个正确的认识、理解和把握。  相似文献   

1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这是把历史唯物主义原理运用到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实践的重要结论。社会建设要满足人的发展需要,社会建设要实现社会和谐,社会建设体现党的执政先进性。这些都源自于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16.
以人为本构建工程移民和谐社会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明章  陈建西 《世纪桥》2007,(10):51-52
大中型水电工程建设的成败关键在于移民,处理移民问题的关键在于是否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坚持以人为本,妥善处理移民安置中的具体问题,实现水电工程、生态环境、地方经济的共赢,着力营造库区及安置区和谐健康的社会环境,切实维护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17.
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遵循的首要原则是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坚持以人为本的首要原则,有两个问题需要我们加以注意.  相似文献   

18.
“以人为本”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郑忆石 《学习论坛》2006,22(1):10-13
和谐社会的构建取决于政治文明.政治文明建设必须"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党对建国以来执政经验的反思和总结.政治文明集中体现人民民主,是基础与目的、内容和形式的有机统一."以人为本"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具有内在的一致性.政治文明建设体现"以人为本",需要处理好民主与法制、"官"与"民"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经济政治文化各个领域,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各个方面,需要运用道德、政策、法律、行政等多种手段加以实施. 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形成促进社会和谐的一系列的运行机制,以保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20.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的《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面深刻地阐明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性质和任务,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纲领性文件。《决定》指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