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兰 《法治纵横》2011,(22):62-63
9月14日,外逃至澳大利亚8年的原南海市置业公司经理李继祥因洗钱罪被澳大利亚昆士兰州高级法院判入狱26年。被李继祥转移至澳大利亚的4000万财产已有近3000余万收缴至国内。至此,广东省检察机关8年追逃的战役终于取得重大胜利,此役是中国与澳大利亚警方联手成功追诉外逃贪官的第一案。  相似文献   

2.
宋伟 《政府法制》2008,(24):5-5
针对越来越多的贪官外逃,最高人民检察院探索了一种“劝返”的新模式,并初见成效  相似文献   

3.
由于我国与大多数国家没有签订引流协议,近年来,一些贪官外逃到海外,利用我国与他国法律不对接的空子,拿着人民的血汗钱堂而皇之地过着奢华的生活。对此,我国法律只有望洋兴叹。2003年9月2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我国加入《联合国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公约》,这无疑给那些外逃贪官敲响了丧钟。而在2003年年底提交联大通过的《联合国反腐败公约》,将对外逃贪官给予毁灭性打击!  相似文献   

4.
惩治外逃贪官的国际刑事司法协助解决机制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瑛 《政法学刊》2009,26(4):57-62
由于我国与外国在国际刑事司法协助方面存在诸多的问题和障碍,外逃贪官越来越多。今年5月6日,中行开平案两主犯许超凡和许国俊在美国被判刑,开创了中外合作共同打击外逃贪官的新模式。以“二许”案为切入点,探讨我国打击外逃贪官的国际刑事司法协助解决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相似文献   

5.
外逃贪官     
储信艳 《政府法制》2014,(10):46-47
20年来中国出逃官员最高级别至省部级,案件多发区集中在与经济相关的政府部门、国企和金融机构。出逃官员,尤其是高官的最终落脚点多为发达国家,出逃前多有筹划,部分官员已经“裸官”,出逃前妻儿甚至亲戚都已定居国外。与此同时,中国政府的追逃网络逐步铺开。贪官外逃越来越难。  相似文献   

6.
官员腐败问题一直是鲠在老百姓喉咙的利刺。自习近平总书记上台之后,大举实行"打虎行动",给我国反腐倡廉建设带来了新气象,但贪官外逃依然是反腐败活动的一大障碍,而引渡制度的苍白无力,使我国虽有心将外逃贪官抓捕归案,却常常无功而返。因此,如何摆脱外逃贪官难以引渡的困局,是本文讨论的重点。  相似文献   

7.
对外逃的贪污犯罪嫌疑人,现在国家所面临的不仅是惩治其个人,更面临着与相关国家间的微妙关系。引渡问题成为了我国打击外逃腐败犯罪嫌疑人的关键。我国现实中对外逃贪官引渡的情况是怎样的?引渡制度及立法是怎样的?与国际上其他国家之间的合作关系是怎样的?我们面临的最大的障碍是什么?我们今后应该怎样去解决呢?本文就针对这几个问题做出介绍和阐述。  相似文献   

8.
颜玉华 《政府法制》2009,(16):50-52
2009年5月6日,美国拉斯维加斯联邦法庭以诈骗、洗钱、转移赃款、伪造证件等数项罪名,分别判处侵吞巨额公款潜逃美国的许超凡和许国俊25年和22年有期徒刑,其妻邝婉芳、余英怡也均被判处8年有期徒刑。这是中国外逃贪官在外国获得重刑的第一例。  相似文献   

9.
孙昂 《检察风云》2014,(22):26-27
不知从何时开始,外逃成了贪官们的“上策”,一些贪官抱着一跑了之的心态,露馅就跑、闻风就逃。中纪委此前通报,仅2013年中秋和“十一”两个假期,出境的公职人员中有1100人没有按时返回,其中714人确定为外逃。贪官外逃让国内的反腐陷入了尴尬和无奈的境地,也产生了非常恶劣的负面示范效应。  相似文献   

10.
贪官逃往国外的主要原因是逃避打击及防止外逃的相关制度不完善、管理不到位、协调不一致等主客观因素造成的。遏制贪官外逃应积极推进反腐败制度建设,加大对贪官的监控力度,扩大国际警务合作。  相似文献   

11.
凌树 《法庭内外》2010,(12):49-52
贪官父母和哥哥外逃,她不愿过逃亡的屈辱日子,而是选择与自己深爱着的人结婚留在国内。 没有了父母的庇护,人生之路突然变得异常艰难,她赢弱的肩膀无力承担生活的重压。更让她无法忍受的是,外逃贪官之女的名声招来无数白眼,她痛苦万分。丈夫不堪忍受因她而招致的灾祸,整日愁眉紧锁怨声不断,她心中的神圣的爱情离她而去。她无奈选择离婚,一个人在孤独愁苦中度日。  相似文献   

12.
信息总汇     
《中国法律》2007,(5):45-46,113-116
十国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闭会;中国去年292名法官178名检察官违法办案受追究;中国不断加强反腐败国际合作,堵住贪官外逃之路;中宣部司法部等五部门决定开展为期一年的奥运法制宣传活动;  相似文献   

13.
王全宝 《政府法制》2011,(31):16-17
2008年9月距今已有三年多的时间,中共温州市委原常委、鹿城区区委原书记杨湘洪以考察的名义在法国消失后,杳无音信。  相似文献   

14.
《法庭内外》2007,(11):F0002-F0002
中国外逃贪官有200多人;对重大黑恶势力头目跨省异地关押;浙江:最大额知识产权索赔案;广东:“最贵钉子户”拿得拆迁款;上海:社保系列案部分案件宣判。  相似文献   

15.
新年伊始,气象万千。1月11至13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在京举行。中纪委副书记李玉赋在此前中央纪委监察部召开的新闻通气会上说,中纪委监察部已与中组部、公安部、司法部、外交部等多个部门建立了防范违纪违法公职人员外逃工作协调机制部际联席会议制度。  相似文献   

16.
以移民、签证欺诈类罪名驱逐遣返,早在十余年前便已成为中美合作反腐的一种尝试。在此背景下,美国联邦法院首次起诉中国外逃贪官。对中国外逃贪官的判决结果,将对今后类似案件的处理具有示范意义。2015年3月中旬,美国加州联邦检察官披露,他们决定起诉逃往美国的一对中国贪官“夫妇”——前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河南周口直属仓库主任乔建军及其前妻赵世兰,并可能将其遣返中国。该名检察官还称,这对贪官夫妇将被美国联邦执法人员以移民欺诈和洗  相似文献   

17.
死刑不引渡对引渡请求国的要求是对被引渡人不判处死刑或虽判处死刑但不实际执行,而非彻底废除死刑。死刑不引渡和废除死刑有着不同的价值追求。遵守死刑不引渡对外逃人员做出不判处死刑的量刑承诺符合国家的整体利益,并且和是否会鼓励贪官外逃不存在必然的关系。因而其不应成为“倒逼”国内废除贪污贿赂犯罪死刑的主要理由。  相似文献   

18.
打击外逃职务犯罪人是预防职务犯罪的重要措施。本文针对新形势下外逃职务犯罪人的情况,提出了建立联合机制、创新打击手段、运用民事诉讼、灵活对待死刑、增设刑事缺席审判制度、加强国际合作等举措,以更好的打击外逃职务犯罪人。  相似文献   

19.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我们可以从中体会到信息交流互动的自由,同样也会因为谣言、谎言的恣意传播而深受其害。 “重庆贪官外逃加拿大”的谣言侵犯了他人权益、欺骗了网民情感,“广州西瓜注红药水”的虚似信息让含辛茹苦的瓜农在丰年遭灾,“广西贺州某粉店使用火葬场尸油煮粉”、“云南绝症男子连杀八名村官”的骇人传闻造成社会恐慌,“核污染”和“抢盐”风波更是把很多中国人“娱乐”了一把。  相似文献   

20.
潘洪其 《政府法制》2008,(18):37-37
7月10日,中国银行开平支行特大贪污挪用公款案两名主犯许国俊、许超凡在美国内华达州受审。据介绍,中国贪官潜逃到洛杉矶、纽约、加利福尼亚等地后,大规模购置豪宅,甚至影响了当地经济的正常发展。美国方面正在通过多种方式协助中国惩治外逃贪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