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提起华侨新村,人们一定会想起广州文化假日酒店旁边那西式洋楼、中式庭院、绿树垂荫、鲜花吐艳的地方。不错,那是广为人知的华侨新村。但你是否知道,广州正在兴建另一个“华侨新村”?这个新村居住的虽然都是华侨或其家属,却没有一个是活人。广州的另一个“华侨新村”坐落在市东北郊,它的名字叫——广州中华永久墓园。“在这里谈恋爱也可以”提起墓地,人们脑海里往往浮。现出一派荒凉凄清的景象:乱石岗上,杂草摇曳,一座座小土坟……但闻说中华永久墓园却非同一般, “象一座公园那么漂亮”。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不久前,  相似文献   

2.
一天下午,广州番禺县万顷沙的一个农妇忽然接到农金员送来的还贷通知书,一时傻眼了。“这死鬼什么时候借了1000元?做什么用?他是不是瞒着我,干了见不得人的勾当?”这时,丈夫刚好拖着沉重的脚步,醉醺醺地跨过门槛,还没站稳脚,就劈头盖脸地挨了一顿骂:“你这个酒鬼,你借1000元钱干什么去了?你是不是把钱送给婊子了?你说!”“少啰嗦!我用钱还得请示你。”丈夫瞪了妻子一眼,把头扭向一边。妻子把还款通知书掷到他的面前,气愤地说:“这1000元钱,看你拿什么还!”“没钱还,就把冰箱卖了。”  相似文献   

3.
如果说他不是广州最早的个体户,至少也是最早的那一批。他的简朴、耐劳、聪明,使他曾是广州最有名的私营企业老板,还光荣入选“广州十大杰出青年”。 他的名字叫陈展鸿,他的企业叫“壹加壹”。我曾问他为何叫“壹加壹”,他回答:“企业是一步一个脚印、一点一点累积起来的,  相似文献   

4.
新的火星     
“热”,是不久前在青年中颇为流行的一个字眼。其实,所谓“热”,也就是青年生活中一些有发展趋势的新动态而已。比如“读书热”、“文凭热”、“旅游热”等等实际上,“热”这个概念并不科学。而且,人们谈“热”之时,往往是从一些表面的现象着眼,多是局限于生活领域。如果我们把眼光放远一点,透视更深一点,也许就可以探测到青年们政治上、思想上那些灼热的新的火星: 星星星火星之一: 在广州市郊白鹤洞的一间工厂里,有一位平时不读书、不看报,只顾埋头生产争奖金的青年工人,大家都叫他做“奖金张”。最近,他却一反常态,捧起马列著作大部头,看得津津有味。车间团支部书记好奇地问他为啥?他却回答说,你们别看我好象是不读  相似文献   

5.
借鸡生蛋一次,共产党广州东山区委书记蔡若明问香港的大资本家胡应湘说:“你认为,做什么生意最赚钱?”“地皮!”胡应湘诚恳地说:“地皮生意最赚钱。如果说饮食业赚一元,地皮业就会赚十元”。听,共产党的干部在向资本家请教了! “是啊,”蔡若明直言不讳地承认:“钱,没有钱能做什么呢?”那些空洞的高调已远远不能解决1979年东山区那盘根错节的成堆问题了。  相似文献   

6.
在广州至九龙的直通车上,考察团几位同伴翻出了在港期间的活动计划表,他们盘算着,希望能在繁忙的活动中挤出点时间会会亲戚。只有我睁大眼睛在胡思乱想,亲戚?没有。但一个人呆着多寂寞呀,忽然记起我的一位朋友,他叫阿威,我只有去找他了。在我的同学、朋友中,我想他具有一个精明的脑袋。上山下乡时,别人带了一袋书,几袋食物去,他的行李只有几套衣服,一部手风琴。朋友们取笑他痴,他咧开白牙一笑,说:“我组织宣传队去,我想好了,到处演出,带那么多东西干嘛。”笑话,到广阔天地锻炼改造,他却异想天开!但事实使人们服了他。到了公社集中,他径直找到了公  相似文献   

7.
凌晨3点,广州喧哗的街道进入了沉醉的梦乡。“抓住它!抓住它!”一个沙哑的嗓音唤醒了清平街市场附近的一些居民。“哪里?哪里?我们帮你抓住他!”几条汉子应着立刻冲了过来,“贼在哪呀?”“不是贼,是蛇!”平静了两个月的蛇风波又骤然掀起,一时间人们对蛇的恐慌再一次在清平街弥漫开来……蛇患困扰清平街当人们在餐桌上品味着蛇的鲜美,对蛇的营养价值和烹调技术评头论足时,有谁会想像得到位于广州  相似文献   

8.
最近,在广州举办的一场“八方荟萃——优化‘大珠三角’营商环境研讨会”上,香港大学教授迈克尔·恩赖特先生讲起,他在广州考察的时候,多次听到人们眉飞色舞地谈到广州新机场,说它建成后将会如何如何雄伟、壮观,到时候珠三角就会有一个真正的国际机场。迈克尔很惊讶:“人们似乎忘记了,香港与澳门都各自有一个国际机场,而且也是在珠三角。” 迈克尔向《南风窗》记者求证,是不  相似文献   

9.
(可以说,他是一夜出名。尽管很多人还记不清他的名字,只记得与一个“大人物”的名字很相象,但如果说起“广州人精神”的设计者,大家应该有印象。对,中共广州市委党校的干部,李齐念。他籍贯不是广州,来广州不过是第3个年头,甚至不会讲广州话。但他热爱这座南国大都市,也理解这里的市民。“稻穗鲜花献人民”,广州人接受了这个非土生土长的广州人提出的“精神”。) 能谈谈你这个“稻穗鲜花献人民”的构思过程吗? 那是去年春天的事了。各界人士参与“广州人精神”的设计,我天天留意报纸,总觉得欠缺点什么  相似文献   

10.
一年一度南飞雁,一度一年民工潮。 仿佛已是一个惯例,春节一过,广州火车站便人头攒动。成千上万张茫茫然的脸孔被一火车一火车地“吐”出来,然后便抛撒在广场上,任其“飘”进大大小小的工厂,或滞留在广场附近,或是在广州的大街小巷里久久徘徊……外来工,难道你们的名字叫“飘泊”?  相似文献   

11.
他也许是初到广州,压根儿不知道“三年美化广州城”的口号以及由此而采取的卫生执罚措施;也许是明知故犯,假装糊涂;他很随便,很随便地吐了一口痰,在刚刚被清扫干净的马路上难看地留下了一个印记。“你?你怎么不讲卫生?!”她正在清扫马路。他象个聋子,大摇大摆地照样向前踱步。她追上去,伸出扫帚拦住他前进的方向,厉声道:“随地吐痰,罚款2元!”对方摇了摇头,咕哝了一句什么(不是广州话),可能是听不懂她的意思(因为她说的是地地道道的广州话)。两人僵持住了。他硬要走,她硬不让……他显然是个易发恼的人,闷声不响便拳脚相加,她左躲右闪,踉跄后退。这事发生在人来人往的流花路口。却只有一位自行车保管站的大婶急得大叫:“不要打,找警察!”被打者忽然清醒了——对,找民警去!  相似文献   

12.
Polis?,读音“波里斯”,意为“城邦”。何以言怪?读者诸君在广州街头进入消费行为的时候,不妨注意注意那些个诱人掏腰包的名字……有一回鞭炮声震得笔者耳朵生疼,只见一块红木匾上的红绸徐徐滑落,“××海鲜城”五个烫金大字熠熠生辉!在一片喧闹声中,笔者采访了此“城”的老板H君。“为什么叫××海鲜城,而不叫馆、楼、店?”“潮流兴。我接手搞之前就叫店,但蚀得很惨。现在什么都兴叫城,你看,”他指了指沿路的店铺继续说,“这叫精品电器城,那叫家私城。他们的生意确实不错。不怕命不正,最怕起错名。做人如是,做生意也同样道理。”  相似文献   

13.
金融界的大厦建筑在什么基础之上? 说来也许你不信,它的基石不是黄金,也不是在何实实在在的物质,而是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幽灵——信心。在金融市场里,人们信心的膨胀可以送一个人直上云端,而人们信心的崩溃又可以使他跌入地狱。香港佳宁集团的主席陈松青,就是这样一个人。出场一九七二年夏,一个濒临破产的逃债人悄悄地踏上了香港的土地,与此同时,新加坡某公司“失踪”了一个叫“陈松青”的人。不久这家公司被法院判决破产清盘,  相似文献   

14.
1983年12月的一天,广州街头出现了六辆带着特殊任务的汽车,这些汽车停在工厂门口,停在省轻工厅、机械厅。车上下来的人两人一组,先后对机关干部、男女工人、老人、儿童问:“你喜欢吃零食吗?”“你喜欢吃什么口味的东西?”“你喜欢喝什么汽水?”“你喜欢什么颜色的汽水?”“你喜欢价格便宜的汽水?”“中等的?”  相似文献   

15.
问:对去年年底广州的“股市热”,您是怎么看的? 答:前一段时期,随着深圳的“股市热”,人们纷纷抢购股票,股票价格严重扭曲,许多人把目光投向还没有股票上市交易的广州市。广州也有一些单位开设这样那样的“股票讲座”,大有“呼之欲出”之势。我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说了:广州要推进企业股份制试点,  相似文献   

16.
从前有座山,山上没有路,也没有电。每一代人身上,默默延伸着同一个主题。它的名字叫贫困。有一天,山的儿子从台湾来。他60岁了。已经有半年时间,老人在台湾吃力地锻炼跑步。每一个清晨,老人都会唤起那跟荒山一样沉重的回忆。“从山上,我要跑回去……”清明时分,老人来了,带着6只手电筒。他没有跑,他哭了。班车穿过满目青山,开到他亮堂堂的家门前。几天后,老人象个孩子,喃喃着:“共产党,搞扶贫,通电修路到山村。”这故事,发生在1988年,广州最北部山区,一个小村子里。  相似文献   

17.
对一个人来讲,名气意味着什么? 金钱?地位?抑或享受? 可是高宗泽却说他没有任何感觉,仍然每天照常为北京信利律师事务所的业务忙得团团转。身为事务所主任的他,时间表上总是排得满满的。记者为采访高宗泽,“候”了将近一个月,电话的另一端,他那浑厚的声音非常清晰:“确实很忙,很对不起客户,让你也等了这么久。”  相似文献   

18.
白云山,广州市民登山赏月的聚脚点,今年国庆、中秋前夕却显得格外冷清。秋高气爽,夜色如水,上山游览者零星落索。相反,全副武装的武警、公安和部队人马大规模上山搜索,警犬、猎狗来回奔跑不停,使一向热闹的白云山平添了一种神秘、恐怖的气氛。人们提心吊胆防范的,不是什么“空降特务”、“叛乱分子”,而是一头冲出囚笼、投奔自由的大黑熊。不难想象,要是这黑大个也有兴致与人“千里共婵娟”的话,白云山游客可就阿弥陀佛了。熊从何来? 白云山没有黑熊的自然分布,也没有黑熊出没的记载。熊从何来?  相似文献   

19.
“神圣”不再与“忧思”相提并论,人类灵魂工程师在这里找到了块可以赖以生存的乐土……一部《神圣忧思录》,曾经教人垂泪,叫人优思,中国的教育事业,多么令人担心。人们在呼吁,人们在寻觅,什么时候,我们能听到一曲教育事业振兴发展的神圣欢乐颂?  相似文献   

20.
“一下子死这么多人,莫非珠海市发生大瘟疫?”美国商人史密斯先生心里嘀咕着,头皮一阵阵发麻。他应邀前来珠海市洽谈房地产开发,轿车甫入特区境内,便发现漫山遍野尽是小土堆,男男女女跪在土堆前烧纸片。一问翻译,说是“死了人”,吓得几次想叫车掉头返广州。“珠海市流行什么病?”宾馆餐桌上,他小心翼翼地向主人打听。主人问明白后哈哈大笑,向他解释,这是中国人的习俗,清明节到野外拜祭祖坟。史密斯先生终于长长嘘了一口气,可是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