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叶青  兰钰烨 《检察风云》2013,(22):62-63
常言说得好,忍得一时之气,免得百日之忧。  相似文献   

2.
现代经济活动中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产生纠纷,人们通常会用协议的方式进行解决,协商成了,皆大欢喜。为此,笔者认为,但凡发生纠纷都应积极采取协商的方式进行解决。在相互让步、谅解的前提下纠纷得以妥善处理是最好的。但是,事实可能不如人愿,很多情况下纠纷发生后协商不成,  相似文献   

3.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执行设定抵押的房屋的规定》已于2005年11月14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371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5年12月21日起施行。  相似文献   

4.
申请执行人(原被执行人)刘其羡,男,1948年8月生,个体户,住琼中县营根镇海榆路193号。  相似文献   

5.
2013年新修改的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五条:人民检察院有权对民事执行活动实行法律监督,该条款为检察机关开展执行监督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据,本文通过在立法方面、外部环境因素、内部机制等方面着手分析开展执行监督的困难之处,同时探讨基层检察机关开展执行监督的方式、手段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6.
电子数据因其载体及提取、固定、移送、审查所需方法上的特殊性,先后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民事诉讼法》)确立为一种独立证据类型。同时,随着我国信息化、智能化突飞猛进的发展.当下,电子证据已占证据总数的70%以上。如何更好地收集、保管及固定海量的电子数据,成为司法的重点与难点。  相似文献   

7.
“无救济即无权利”,而执行救济长期以来是我国执行立法的一块“短板”。新《民事诉讼法》的颁布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执行程序若干问题的解释》的出台.完善了我国的执行救济制度。而新执行救济制度的实施效果则是司法理论界和实务界共同关注的问题。基于此,课题组对该制度在全省司法实践中的运行状况进行调研,力图对其运行现状作系统的了解,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查找原因,提出一些解决方法及建议。以期为推动执行救济制度的进一步完善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8.
《判例与研究》2002,(2):56-60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已于2001年12月6目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炅会第1201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并自2002年4月1日起施行。为保证人民法院正确认定案件事实,公正、及时审理民事案件,保障和便利当事人依法行使诉讼权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民事诉讼法》)等有关法律的规定,结合民事审判经验和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相似文献   

9.
《江淮法治》2008,(11):25-26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民事诉讼法》)制定于1991年。2007年10月28日,十届全国人大会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今年4月1日《决定》开始施行。《决定》对《民事诉讼法》共作了19处修改,主要针对民众反映强烈的“申诉难”和“执行难”问题,对审判监督程序和执行程序作出修改。  相似文献   

10.
陈洪 《特区法坛》2004,(11):35-36
证据是诉讼的核心内容,是司法公正的基础。举证责任制度,也称举证制度,是指在民事诉讼中当事人履行举证责任应遵循的规章制度。举证制度是证据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民法院对案件的审理和裁判无不是围绕诉讼证据来进行的。举证责任是当事人对自己主张的案件事实有责任提供证据证明,若未能提出证据或者提出证据不足以证明时,将承担不利之裁判结果。如正某主张他曾某年某月借款10万元给李某,  相似文献   

11.
两家公司开始精诚合作,后来却反目成诉,诉讼走完了我国诉讼程序的全过程。这一切,都是因为那封《告知函》惹的祸。 2001年11月20日,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审判庭内,座无虚席,当审判长于小山宣判(2001)粤高法经二终字354号民事判决书时,旁听席鸦雀无声,只有审判长那宏亮的声音回荡在审判庭内。最后审判长郑重宣判:驳回上诉,维持原判。一宗合作  相似文献   

12.
周昌进 《特区法坛》2002,(73):26-26,43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已于2001年12月6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201次会议通过,并自2002年4月1日起施行。该规定是在我国民事诉讼法等有关法律规定的基础上,结合我国民事审判经验和实际情况而制定的,内容全面具体,可操作性强。它的颁布施行,对于提高我国民事审判工作的质量和促进我国民事法律制度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罗松 《经济与法》2003,(10):48-49
2002年4月1日实施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规定》)第68条为:“以侵害他人合法权益或者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的方法取得的证据,不能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证据”。本文肯定此举在最高人民法院法复(1995)2号《关于未经对方当事人同意私自录制其谈话取得的资料不能作为证据使用的批复》基础上进步的同时,又指出其对非法证据范围界定过宽之疏漏,在保障隐私权与保障发现案件事实的真实之间的界限上没有表明立法态度,不利于司法实践。最后借鉴域外发达国家的证据规则,以求弥补《规定》68条之不足。  相似文献   

14.
王京 《中国司法》2008,(12):79-82
《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四条和《公证法》第三十七条规定了公证债权文书的强制执行效力。实务操作中,根据2000年9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和司法部下发的《联合通知》,债权人必须取得执行证书才能申请法院执行。“执行证书与原债权文书公证书一起构成法院强制执行的依据”。据了解,在法院的执行实务中,持执行证书申请强制执行的案件在法院执行所占的比例很小。  相似文献   

15.
民事诉讼与行政处罚在认识过程与结构上有许多相似之处,这也决定了二者在具体制度设计上的相互借鉴。海关行政处罚的现有证据制度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借鉴了原来民事诉讼法中证据的相关规定。2012年修订的民事诉讼法对于证据制度作了很多修改,尤其是强化了当事人举证的责任,使得民事诉讼向当事人主义更进一步。本文结合民事诉讼法修订的内容以及民事诉讼中原有相关证据规则,对海关行政处罚现有证据制度不足与潜在风险进行了分析,提出应借鉴民事诉讼证据制度修订的内容修改原海关行政处罚证据制度。  相似文献   

16.
关于我国反诉制度中若干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诉制度是民事诉讼特有的一项制度,它具有存在的重要价值。但理论界对反诉制度的理解分歧较大,司法实践中也没有形成统一的操作程序,存在若干亟待明确和解决的问题。我国《民事诉讼法》只在第52条、126条、129条等几个相关条文中原则性地规定了反诉制度,理论界对反诉制度的理解分歧较大,司法实践中也没有形成统一的操作程序。可以说,我国的反诉制度是初步的、不成熟的。因此,在反诉制度的理论与实际运用中存在着一些需要探讨和解决的问题:(一)司法实践中适用反诉的错误做法及原因分析反诉制度设置的出发点在于全面、公正、平等地保障当事人…  相似文献   

17.
朱雅萌 《中国审判》2021,(21):34-37
10月19日,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在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上就《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修正草案)》(以下简称《民诉法(修正草案)》)作了说明。本次《民诉法(修正草案)》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民事诉讼法》)提出了总计16处调整的建议。其中,新增条文8条,修改条文8条,较为集中地针对简易程序、小额诉讼程序、司法确认程序和独任制适用等相关制度的部分法律条文进行了修改调整。  相似文献   

18.
《法治与社会》2003,(6):41-41
2003年3月,我骑自行车不慎被一辆机动三轮车撞成重伤。后经交警部门认定,驾驶机动三轮车的曲某应负全责。我在医院期间要求他承担医疗费,可他先付了2000元之后,就再也不来医院了。于是,我将其告到法院。由于治疗还需8000余元。请问:我可以申请法院先予执行吗?  相似文献   

19.
《民事诉讼法》第179条规定:“当事人的申请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再审:(一)有新的证据,足以推翻原判决、裁定的;……。”可以看出,我国民事诉讼法将新证据作为启动民事再审程序的条件。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若干规定》第44条将“新的证据”定义为原庭审结束后新发现的证据。  相似文献   

20.
在人民法院进一步深化民事审判方式改革和以“司法公正与效率”为今后一个时期审判工作的主旋律的背景下,积极借鉴国外优秀的法律文化成果并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尽快地建立和完善我国以庭前证据交换制度和与之相配套的举证时限制度为重要内容的庭前准备程序是完全必要的。在此,我们仅就建立我国民事诉讼庭前证据交换制度的具体构想谈点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