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2 毫秒
1.
在公开报道中,晚年宋庆龄都是以端庄的政治家形象示人。而鲜为人知的是,晚年的她还是一个身患重病的寂寞老人,她的窘迫和孤独都被历史湮没。  相似文献   

2.
《求实》2015,(6)
晚年恩格斯确认了"马克思学派"的基本观念,构建了"唯物主义辩证法"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内在逻辑,其学术探索并非对马克思思想的重复表达,而是在新时代条件下的理论拓展。他建构的"我们的理论"是否反映马克思哲学特质,是百余年来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西方马克思学界从不同角度展开的论争各具价值,但都不能否认晚年恩格斯与马克思政治立场的一致性以及晚年恩格斯经典文本的独特价值。回到晚年恩格斯的文本视界,分析马克思主义哲学特质、现实功能及其历史流变,可以把握晚年恩格斯思想的内在逻辑及其传播效力。  相似文献   

3.
晚年毛泽东是个伟大的历史悲剧人物,他的思想既闪烁过绚丽的光斑,又出现过不小的黑子。全盘否定毛泽东晚年的思想观点,或者不加分析地完全肯定毛泽东晚年的思想观点,都是十分有害的。1981年6月27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对毛泽东包括他晚年的思想理论进行了科学的全面的评价,十年的历史证明,这个评价是站得住的,并且经受了八十年代末期以来,国内外发生的重大政治事件的严峻考验,因而至今仍然是我们研究毛泽东晚年思想观点的科学依据。尽管《决议》对毛泽东晚年的思想观点没能充分展开地加以分析,但贯穿其中的科学分析的思想方法,仍然是我们对毛泽东晚年思想观点再认识的根本准绳。  相似文献   

4.
王殊 《湘潮》2008,(3):36-38
我有幸两次见到晚年毛泽东:一次是1972年7月24日,一次是1975年10月30日。两次见晚年毛泽东,都与中国和西德的外交事务有关,都听到了他对国内外局势的看法。毛泽东那闪烁着伟人光辉的真知灼见,令我至今难以忘怀。  相似文献   

5.
在百余年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传播史中,晚年恩格斯重要哲学文本得到精确译介和深入解读,其多种中译本和数量可观的中文解读文本,体现了晚年恩格斯哲学文本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进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晚年恩格斯哲学文本解读的中国语境呈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时代精神,反映了中国学者从多重角度研究晚年恩格斯哲学并使之得到实践应用的问题意识,凸显了晚年恩格斯哲学的本真精神与时代活力。在新的时代条件下进一步研读晚年恩格斯哲学文本,应深入理解晚年恩格斯普及马克思主义哲学,使之获得哲学的民族化和时代精神的思路与方法,审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启蒙使命与时代品格,彰显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风格,满足全面深化改革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际需要。  相似文献   

6.
黄宗羲晚年处于既对前明亡国的感念,又欢迎清廷佑文政策这一矛盾心情之中。前者是黄宗羲一贯情感所系,后者则是他出于对中国礼乐文明制度的向往之情。二者交织,构成黄宗羲晚年思想发展脉络中一大张力,这些都体现在他当时所著诗文中。  相似文献   

7.
有观点提出,恩格斯晚年是民主社会主义者。其理论依据是,第二国际民主社会主义的创始人伯恩施坦把晚年恩格斯的思想看作民主社会主义的起源。事实上,民主社会主义作为一种社会改良主义,晚年恩格斯对它进行了坚决斗争。对于伯恩施坦的改良主义倾向,恩格斯也严厉批评。因此,有必要从晚年恩格斯对民主社会主义的评析的历史事实入手,澄清晚年恩格斯的思想实质及其与民主社会主义的关系,从理论上明确马克思主义与民主社会主义的根本对立。  相似文献   

8.
为了驳斥资产阶级学者以及德国社会民主党"青年派"对唯物史观的扭曲和误解,晚年的恩格斯写了有关历史唯物主义的五封书信,澄清人们的思想误区。晚年恩格斯历史唯物主义的新发展对我们正确认识和理解唯物史观以及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于我们科学地运用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指导我们的理论研究和建设发展实践及认识当今世界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文章就晚年马克思的理论指向和理论贡献做出论析。认为晚年马克思转向人类学的研究,既应对了来自革命实践方面的挑战;又完善和发展了唯物史观。从这个意义上说,应当高度评价晚年马克思的科学探索和理论贡献。  相似文献   

10.
恩格斯晚年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是全方位的。即在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方面都有重大的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11.
陈晋 《党的文献》2003,(3):70-78
以1959年10月开始写<读报诗>为标志,毛泽东的诗词创作进入了晚年时期.晚年之作可分为时事评述、借物言志、感事抒怀、咏史四类,"寰宇"、"虫妖"、"风雷"是经常出现的三种意象元素.毛泽东觉得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的社会主义前途,掉进了资产阶级、资本主义和修正主义的重重包围之中,由此产生一种急迫的"突围"心态.其晚年之作的四类作品,拥有一条共同的理路,都是毛泽东以深沉的命运感和强烈的斗争意志,播撒在"突围"心路上枝藤般的思绪和情感.  相似文献   

12.
杨度(1874-1931),湖南湘潭人,字皙子,号虎公,又号 虎禅师,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个极富争议的政治人物。1975 年冬,周恩来在重病中特别提到了杨度晚年参加共产党一 事,“他晚年参加了党,是我领导的,直到他死。”当时人们听 到这一消息,都难以置信,更无法理解,一个臭名昭著“帝制 祸首”,怎么是中国共产党员呢?  相似文献   

13.
"第二次技术革命"时期,资本主义社会发生了重大变化,晚年恩格斯及时对资本主义的新认识进行了探索研究并作出了新的论断。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宝贵的理论品质。与马克思、恩格斯所处时代相比,当今世界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观察和分析当今世界各国无产阶级基本情况,推进当代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都需要更好地秉承、运用恩格斯与时俱进的方式,这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深远的现实指导意义。因此,重新解读和研究恩格斯晚年思想变化,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没有人会拿痛苦干什么为人生的代价来迎接自己凄凉的晚年,但是很多事情都是走到那一步时才看得清楚。  相似文献   

1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是以对“文革”的惨痛教训和由此激起的对于毛泽东晚年错误的反思为发端。在正确认识毛泽东对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探索的特殊贡献的同时,也必须深入分析对他晚年错误的反思在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的作用。“以人为本”、“和谐发展”这两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念的形成,都与中国共产党这一反思有着直接的关系。在对毛泽东晚年错误的反思中,党领导的中国知识分子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了再认识、再思考,并不断总结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的新经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建设也作出了许多重要的理论贡献。  相似文献   

16.
恩格斯在晚年提出了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调整党的革命方式,制定符合实际的具体纲领,保持党的纯洁性,加强党内民主和监督,以及密切党与群众的联系等思想,这些思想都具有历史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的晚年无疑是这个伟人一生中最为复杂和矛盾的时期。毛泽东在这一时期的政治观点,不管正确或错误,都是历史留给我们的宝贵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18.
祝彦撰写的《晚年陈独秀》已由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集学术性、理论性和史料性于一体,既是我国起步较晚的陈独秀晚年思想研究的崭新成果,又是近年来系统、深入研究陈独秀晚年思想理论的一部力作。作者遵循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原则,以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力图反映陈独秀晚年思想的全貌,因而使这部研究陈独秀晚年思想的佳作具有鲜明特点。史论结合,熔学术性和可读性于一炉本书不同于目前出版的大量陈独秀传记类图书。作者的独创性在于把陈独秀的生平轨迹与他的思想的发展变化有机结合起来,做到了史论结合,言必有据,论从史出。既有对从大革命失…  相似文献   

19.
试论恩格斯晚年与马克思在东方社会发展道路问题上之异同方爱东东方社会的发展道路问题,不仅是马克思晚年关注的焦点,同时也是恩格斯晚年探索的中心课题之一。在以往的研究中,人们往往比较重视马克思的晚年贡献,而忽视恩格斯晚年的理论探索。实际上,恩格斯晚年同样为...  相似文献   

20.
王文章 《前线》2020,(4):26-29
列宁晚年对如何在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进行了艰辛的探索,即建设社会主义必须要摆脱固有观念的束缚和进行改革创新,必须把发展生产力放在工作的首位,必须利用好商品经济机制和非公有经济。列宁晚年的这些思想为中国改革开放提供了重要的启示,成为改革开放理论和实践的源头活水。中国共产党人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又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进行了新的理论探索和实践探索,将列宁晚年思想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