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纠纷不断增多,而且往往因为当事人特别是用人单位对仲裁机构的仲裁裁决不服而致使争议久拖不决,当求助于法院时,又因诸多的法律“真空”而使法院在受理与不受理之间左右为难。为了切实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不久前,最高法院颁布了《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该司法解释对如何打劳动争议官司,给了个明白的说法。一、哪些劳动争议可向法院起诉根据《劳动法》的规定,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无权直接向法院起诉,而应当首先申请调解或者仲裁。只有对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裁决不…  相似文献   

2.
《工友》2006,(12):42-43
说明:本《解释》为“司法解释”。所谓“司法解释”,即由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在具体适用法律过程中对法律条款的内容和含义所作的具体解答和说明。司法解释可以作为判决案件的依据。有了《劳动法》,为什么还要作出这样一个《解释》?法律即使再完备,也难以避免规定过于“抽象”或存在“法律漏洞”的问题。那么,在下一次对法律进行修改之前,对法律漏洞进行及时填补就非常必要,填补的方式即通过“司法解释”。比如,《劳动法》第八十二条规定:“提出仲裁要求的一方应当自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60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也就是说,劳动争议案件的诉讼时效为60日。那么这60日从哪一天算起呢?《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七条规定:“诉讼时效期间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再问,“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如何界定?在司法审判中就存在很大的“弹性”,这种“弹性”往往被企业方所利用,导致劳方“60日时效”稍纵即逝。很多劳动者因企业方以几近欺诈的方式故意拖延时间(比如企业方口头表示正在研究处理意见,让劳动者等待结果),让60日很快就过去了。最后,劳动者诉诸法律,常常因“时效已过”被驳回。企业方利用这一“法律漏洞”对付被侵权的劳动者已是“公开的秘密”。《工友》杂志曾多次发表文章,对此“不公”现象进行了剖析。有了这一《解释》,今后,企业方再想钻这一“法律漏洞”将更加困难。有兴趣的读者,请研读——  相似文献   

3.
当一些农民求富心切,涉嫌从事非法生产活动时,政府部门应该如何“整治”?非法生产活动被“取缔”以后,这些农民的生存权利又应该得到怎样的维护?  相似文献   

4.
章法  桂明 《农村青年》2008,(2):12-15
这是一组来自基层法院的故事,讲的都是“小人物”的官司。 近年来,农村的离婚率不断上升,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丈夫或者妻子外出务工,两人长期分居,形成“感情真空”,关系出现裂痕。也有类似谢双碧这样的情况:被人拐卖,好不容易脱离“火坑”,却又面对亲人的遗弃。 对有些夫妻而言,离婚是痛苦的终结。然而,年幼的孩子会承受怎样的灾难和打击?当赵小娟为自己难以履行“探视权”而和前夫再次对峙法庭的时候,她想过没有,这样做是否就是对女儿的爱? 让我们读读下面的两个案例,扪心自问:如果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会如何做?” 鉴于大家都能理解的原因,作者给两个案例的当事人取了化名。  相似文献   

5.
《工友》2007,(5):42-43
《工友》编辑部: 我所在的企业经常要求我加班,并且不发放加班工资,我几次与企业协商,企业都不同意发加班工资。我打算通过法律途径向企业讨要加班工资。根据《劳动法》的规定,提出仲裁要求的一方应当自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六十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请问,什么叫“劳动争议发生之日”?  相似文献   

6.
金凤 《农村青年》2014,(8):52-54
在江苏省镇江市润州区人民法院审理的案件中,有一起“二奶诈骗”案。当事人姓黄,女,1989年出生。她借着给某银行经理和某企业老总当“二奶”的便利,虚构事实,诈骗财物,数额“特别巨大”.小黄最终被判处有期徒刑13年,并处罚金50万元.这起诈骗案,源于几年前的一段“红薯爱情”……  相似文献   

7.
潘荷花 《工友》2009,(2):4-6
按说,这是一起并不难执行的案件,区区数万元工伤赔偿,对于矿老板来说算得了什么?但是,执行法官对这起案件久拖不理,山西繁峙县人民法院的法官究竟有什么“难处”呢?  相似文献   

8.
周玉文 《农村青年》2010,(12):54-55
大家都清楚,“借据”或者称“借条”是明确彼此之间存在债权债务关系、减少纠纷的凭证,“空口无凭,有据为证”吗。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写借据是再平常不过的事了,似乎没有人认为自己不会写借据。没有人认为写借据还有什么特别注意的问题。但是,正是这恰恰被许多人认为没有问题、不会出什么问题的小小的借据,还真的就出了问题,真的就给当事人引来了大麻烦。  相似文献   

9.
黑龙江双城市电视台女主播王德春微博实名举报当地国企官员孙德江长期胁迫她做情人,并在怀孕7个月时强行与她发生性关系,在全国引起巨大震动。2013年1月下旬,孙德江因涉嫌贪腐被“双规”。那么,在这桩夺人眼球的桃色案件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恩怨情仇?在长达十多年灵肉伤痛的性侵害中,女主播为何忍气吞声?最终是什么力量支撑着女主播不惜牺牲名节拼死一搏?记者通过深入采访,还原了一段如泣如诉、血泪交织的人生悲歌,也揭示了人性深处懦弱与坚强、绝望与突围的变奏曲。  相似文献   

10.
现今社会实践中,大量存在着个人之间提供与接受劳务的行为,而个人之间劳务关系普遍存在着设备设施不健全、安全保障措施较少、提供劳务者对安全劳动的意识较差、接受劳务者疏于管理等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导致了个人之间劳务关系争议案件的高发。本文以一提供劳务者受害案件为例,试分析《侵权责任法》实施后因法律规则的变化对提供劳务受害案件责任分担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小忧 《工友》2009,(5):46-47
许多人在离开原单位时心里都有很多感慨,与同事、老板相处的感受,对工作的各种看法…… 这些话说还是不说?说和不说分别有什么好处、坏处?应该怎么说?什么应该说?什么不该说?  相似文献   

12.
李仔 《工友》2009,(5):26-26
古代有一位画家被清进十宫为齐王画像。画像过程中,齐王问画家:“你认为什么东西最难画昵?”画家回答说:“活动的狗和马是最难画的,我画不好。”齐王又问道:“那你认为什么东西最容易画昵?”画家说:“画鬼最容易。”“为什么呢?”“因为狗和马这些东西人们都熟悉,经常出现在人们眼前,只要画错一点点,就会被人发现,所以难画。而活动的狗和马,既有形义不定形,那就更加难画。  相似文献   

13.
无论是公司职员,还是农民工,他们都与老板是雇佣关系,都是打工者。在就业市场供大于求的状况下,打工者只能对用人单位的苛刻要求委曲求全。因此。遭遇恶意欠薪成为打工者们的家常便饭。 一个个花样翻新的“讨薪”故事冲击着人们的眼球,故事背后折射出的是无奈和苦涩。都有一把心酸泪。这既是劳资关系失衡的必然结果。又是对现行劳资关系的一次“讨伐”。劳动者无论以什么样的形式“讨伐”都显得苍白无力。唯有健全的法律才能切实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我们什么时候才能迎来讨薪的“质变”?那就是讨薪者理直气壮、方便快捷地领到薪水。慑于法律的威力,那些老板们不敢也不愿欠薪……  相似文献   

14.
邓聿文 《时代风采》2008,(19):17-17
其实不用尹蔚民声明,我们也应该知道,在市场经济下,劳动用工实行的是自由选择,不应该也不会出现用法律形式规定“铁饭碗”的事情,这本是常识问题。但为什么在劳动合同法出台后,劳资双方乃至社会舆论,都把“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误读为“铁饭碗”呢?这是一个有趣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王丹枫 《农村青年》2007,(12):52-52
你有一句话说得特别好:朋友之间应该宽容,更应多一份理解。可是你是否设身处地地理解过你的朋友?你的朋友因为你说话太“冲”离你而去,不知你是否理解他们感情受到伤害后的心情?是否理解每个人都需要自尊?是否理解人与人之间需要平等的交往?  相似文献   

16.
嫁给有钱人     
虽然很讨厌抛头露面,但是仍然抵不住一位做主持人朋友的生拉硬扯,被她逼着做了一回嘉宾。现场连同我有五位巧笑嫣然的女子。当朋友问道:“如果你与一个很贫穷的人相爱,你会嫁给他吗?”时,四位嘉宾毫不犹豫地一一做了肯定回答,并且都对神圣的爱情作了高尚的诠释,赢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朋友无限温柔地对我说:“现在咱们来听一听安琪是什么意见。”我坚决地对着镜头道:“我永远都不会嫁给贫穷的人!”举座哗然,朋友一脸惊愕。她真想不到一个天天在笔下歌唱爱情的人却会作如此回答。我缓缓地开言:“当你因为贫穷买不起高档的护…  相似文献   

17.
亚生 《工友》2009,(9):34-36
大学生打工,其身份是在校学生还是劳动者?他们与用人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究竟是否合法有效?当工资被拖欠或者遭遇“工伤”,他们该如何主张自己的权利?实践中,大学生意打工一般不认定其身份为劳动者,自然地,便谈不上劳动权益的保障。  相似文献   

18.
过日子总得花钱,但是不能瞎花。哪些地方该花,哪些地方不该花,要算笔细账。 于是,他就有了一个外号:“陈老细”,远近闻名。 他实际上叫陈文丰,是辽宁省宽甸满族自治县大川头镇头道沟村村委会主任,管着11个村民小组、367户、1512口人的“大日子”。不可思议的是,他从1980年开始当村长,居然一直当到现在,整整27年,在历次换届选举中都没有被“造掉”。什么原因? 不光他,还有支书任国库,当了32年村干部,“官龄”更长。同样,乡亲们自始至终都选他。为什么? 原因在于:他们两个都是精打细算过日子、真心实意维护村民利益的人,从来不乱花集体一分钱。为此,大伙信任他们。 利用好国家政策,调动农民积极性,带领大家增收节支,勤俭建设新农村。有了这样的当家人,头道沟村民的日子能不红火吗?  相似文献   

19.
张卫红 《工友》2009,(1):41-41
毋庸置疑,工会是职工利益的代言人,但在具体的工作中,得讲究方法与技巧。当职工与行政之间沟通不顺畅或者有误解的时候,我们工会工作者就应该适时做些疏导工作。不要小瞧哦,防惠于未然总是没错的。  相似文献   

20.
齐人  乔峰 《农村青年》2007,(4):21-23
商海中有种说法:赚钱的捷径是“为女人服务。为孩子服务,为有钱人服务”。广州有个外来妹却另辟蹊径,把目光投向了退休以后的老年人。 谁都知道社会正日趋“老龄化”。可是谁都没有想到老年人的需求是一座“宝库”。老年人最渴望做什么?如何给予他们帮助?打开“宝库”之门的钥匙就这样被她拿到了。 真心实意为老年人服务。把“老有所为”的愿望与市场的需求“对接”,这个姑娘叫陆静。2007年28岁,辽宁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