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5 毫秒
1.
薛砚泽 《法制与社会》2013,(30):220-221
城市是人们赖以生活、繁衍生息的基地,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进步文明标志的历史性产物。城市是特定区域人们经过生活演变,逐步发展起来的,有稳定的生产布局和贸易市场,有比较完备的经济、政治、法律、教育、文化、医疗等事业组织,以及较为规范化的专业化管理秩序的且具有一定规模人口居住的聚居区。在新的历史时期,城市化发展步伐已经得到不断拓展和提速,随着城市化建设步伐的加快,使得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人们的居住务件和生活环境得到改善,然而我们也应清醒的看到,城市建设的加速,也使得各类灾害频发,这就要求我们,在加速城市化建设的同时,要想办法建立与城市化发展相匹配的战勤保障体系,以确保城市发生的各类灾害得到有效处置,确保人民安居乐业。  相似文献   

2.
我国经济发达地区的农村正处于城市化的进程之中。农村城市化进程中之农业,面临的是新的发展趋势,即向农业产业的高层次转型发展;在大城市郊区的农村,其农业则将转型为都市农业,从而在这一新的农业形态上继续发展。决定这一新的发展趋势的是一条现代农业发展的规律,这一规律的内容是:农村城市化与农业发展兼容、农业产业与都市产业相融。  相似文献   

3.
一、《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的原则和适用范围房地产业是指从事房地产业开发、经营、管理和服务的产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产业。我国制定《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的必要性在于:首先,自八十年代后期.我国进行了城镇国有土地使用制度的改革和房地产综合开发建设体制改革以来,房地产业迅速崛起;1992年初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发表重要谈话和党的十四大以后,随首改革和建设步伐的加快,房地产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由于房地产业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产业,可以为城市经济发展提供基本物质基础和前提,可以推动城市…  相似文献   

4.
城市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产物。城市发展历经数千年的兴衰变迁,目前已进入全球化、城市化、市场化、信息化共存的时代,城市的转型发展正成为国家治理转型的核心。有关城市发展理论的研究通常聚焦于城市的经济与物质空间形态、城市化与城市更新等视角,更多地体现了传统经济决定论的研究思路,从经济发展的政治维度进行的研究还较少。  相似文献   

5.
曹阳 《行政法制》2002,(6):26-26
城市是经济发展的产物,是一定规模的人121和经济要素的集聚,但它本身包含的经济能量和社会能量反过来又能成为经济增长的动力。一般情况下,城市化程度高的地区经济就发达,城市化程度低的地区经济就落后。这符合规模收益递增规律,即在一定规模下产出增加倍数必定大于投入增加倍数。目前,世界上主要发达国家的城市以2%的国土面积创造了97%以上的社会财富。  相似文献   

6.
资源产业与资源型城市的发展规律,使得资源型城市必然要受资源、市场因素的影响。资源型城市在其由成熟期转变为衰落期的过程中普遍面临许多问题,严重阻碍了城市化发展进程和经济的一体化发展。文章分析了淮南煤炭资源的现状,寻求适用于淮南煤炭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调整的方针政策,实现淮南由煤炭资源型城市向综合型城市转变,从而达到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环境的可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7.
苑世兴 《法制与经济》2008,(16):115-115,120
统筹城乡发展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出路,它要求把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纳入整个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全局之中进行通盘筹划,综合考虑。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提高全社会对新农村建设的认识;要调整国民经济收入分配结构,使公共财政以较大幅度向“三农”倾斜;要为农民提供与城市大致均衡的公共产品;要推进城市化,加快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要统筹城乡工业发展,推进农村工业化进程;要加强组织引导,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序、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房地产税收法律制度不仅是保证房地产业成为国家财政收入来源的重要条件,而且是维护市场公平竞争,实现国家对房地产业宏观调控的有力杠杆。自1994年税制改革以来,我国房地产税制渐成体系,在一定的程度上促进了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然而,笔者认为,比鉴国外立法,结合房地产业的自身特点,我国房地产税制尚有待完善之处。一、我国现行房地产税制及其缺陷我国房地产税收法律制度是伴随税制的多次改革而逐步形成的。同时,其发展演变又与我国房地产业的兴衰息息相关。50年代初期,我国初步确立了房地产税收法律制度。19…  相似文献   

9.
中国城市化进程随着城市地域范围和人口规模急剧膨胀,与此而来的是城市部分区域治安恶化,犯罪率居高不下,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犯罪与地理因素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城市在扩张中,既要考虑经济、政治、文化等因素,也要兼顾到犯罪控制与预防,科学合理的规划可以从空间预防角度抑制犯罪。本文以ZS新区开发建设为例,结合DH区老城区和新城区的建设情况,使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制作了新老城区的犯罪地图,分析了城市犯罪与土地利用、交通网布局等因素的关系,以期对城市化建设中的安全规划有所探索。  相似文献   

10.
城市化与犯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一 《刑警与科技》2005,1(1):43-48
本文作者结合具体情况,通过城市化与犯罪关系,社区犯罪,城市化进程中的犯罪原因,城市社区犯罪的化解等方面来求证城市化与犯罪空间有什么关系。  相似文献   

11.
城市空间重组的产业动力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空间与产业空间形成互动发展的态势。产业的发展、升级与集群导致了城市空间的重组,城市空间的重组又推动了产业形态的变革与创新。产业空间经过“再城市化”或深度城市化,上升为价值更高的城市空间,是产业发展推进城市空间扩展的一条基本路径。结构不断优化和持续升级的产业及其相应的产业组织、空间布局的变化,成为推动城市空间重组和优化的主导力量。  相似文献   

12.
庞伟 《刑警与科技》2005,(6A):59-62
“城市公共安全问题是城市问题和安全问题的耦合。由于城市和安全问题本身的复杂性,使得城市公共安全问题变成更为复杂的系统问题。城市公共安全具有人群聚集、脆弱性和社会敏感性。若将城市公共安全作为一个系统,它的风险,由于人群的聚集而被放大;由于系统的脆弱性而易受攻击和破坏;由于系统的社会敏感性而被激化和猝变。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由此带来的公共安全问题日益突出,既然城市公共安全是复杂的系统问题,城市安全就只有通过建立公共安全系统来实现。”这是南开大学城市公共安全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刘茂教授对城市公共安全研究的精辟见解。他也是最早专门对城市公共安全风险进行研究的专家。  相似文献   

13.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文化生活水平有了长足发展,然而相应的社会犯罪问题也日趋严重.流动人口犯罪已经成为制约城市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流动人口犯罪是从人口学角度定义的犯罪类型,其反映的人口是动态的.城市发展规模与相应经济发展水平的程度与犯罪发生的数量呈正比——在一个国家中,城市规模越大,犯罪率越高已逐渐演变为一个不容置疑的事实.导致流动人口犯罪发生的自然因素与社会因素之间的关系较之于其它群体犯罪有着其独有的特点,两种因素之间的联系与相互作用似乎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进入了超常规发展的轨道,在吸纳农村人口、解决国民就业问题、实现工业化进程等方面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也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但由于我国的城市化速度发展过快,人口集聚程度过高,在城市的管理方面难免存在一些不容乐观的地方,城市交通行政执法问题是较为突出的方面。  相似文献   

15.
监狱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及其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历史与逻辑相结合的方法,就中外监狱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在以下三个层面上进行了概括:一、监狱的历史发展与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生产方式相适应;二、监狱的历史发展与刑罚观念的演变相适应;三、监狱的开放程度与社会的开放程度相适应。在此基础上,作者对我国监狱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6.
中国城市化道路的检讨与战略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人口为依据从三个不同的角度估测了我国的城市化水平,根据发达国家70年代的城市化水平与同期的及90年代的中国城市化水平的比较,证明中国的城市数量结构与城市人口结构正趋向合理,并进而指出:在各级各类城市得到系统发展的前提下,优先发展小市大镇使之成为中小城市,应是未来中国城市化道路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7.
目前我国房地产业的融资渠道主要是银行,个人住房抵押贷款即按揭贷款是银行对房地产业资金支持的主要形式之一,银行按揭贷款封房地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由于银行按揭贷款涉及三方以上的当事人,法律关系复杂、资金量较大、期限较长,其中所涉及的金融风险可想而知,本文分析了银行在按揭贷款中的主要风险,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对银行等金融机构防范其中的金融风险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城市化是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标志牌。然而,在城市化推进过程中出现的负效应——城市环境问题却与城市化的积极形象格格不入,大大降低了城市化的社会效益。本文即是以城市化的发展演进为红线,总结概括了不同发展阶段城市环境问题的不同表现形式,通过对环境问题成因的研究与分析,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法律路径,建构城市环境的法律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9.
城市化是人类文明的体现,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而城市作为人类社会物质和精神财富积聚与传播的中心,在工业化与现代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同时,城市化的发展也引起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城市公共安全问题在社会发展中已经凸显出来。本文将探讨城市化进程对公共安全的影响,以及在解决种种矛盾冲突中所采取的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20.
高富平 《法律科学》2009,27(6):157-166
《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全面修订工作已经启动,并列入本届人大立法规划;此次修订是在《物权法》颁布、不动产(房地产)物权规则基本确立,在房地产市场和市场监管框架相对成熟的背景下进行的,这意味着此次修订要重新定位《房管法》的目的、原则和适用范围,赋予它新的含义、功能。《房管法》应当以管理法为基调,搭建房地产业的管理制度框架,妥善解决农村与城市的关系、管理法与《物权法》的协调、建设用地规范、房地产开发和房屋建设等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