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象的新见解施一青在《哲学研究》第5期上发表题为《哲学的历史发展来看码克思主义哲学的对象》一文,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象问题上的一些观点提出质疑。他指出,近年来广泛流行于我国哲学教科书和报刊上的一种观点;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科学;另一种观点:说把马克思主义哲学概括为关于思维和存在关系的科学, “没有揭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质”,而应该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现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中,普遍使用了“世界的本原”这个概念,并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然而,只要细究一下“本原”概念,就会发现上述提法是难以成立的。 一、“世界有本原”是旧哲学的主张 何谓“本原”?按照哲学词典上的解  相似文献   

3.
原因和结果,历来是唯物辩证法的一对基本范畴。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对因果性作了科学的原则规定。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界,对于因果性的存在和意义,是没有疑问与争论的。争论发生在因果联系的复杂性方面。现行的多数哲学教科书,在论及因果联系的复杂性时,往往概括出下列情形:“一因多果,同因异果”;“一果多因,同果异因”。每一种情形,都可以举出大量生动的  相似文献   

4.
“条件”是马克思主义极为重要的范畴,传统哲学教科书却仅仅在讲“联系”范畴时联系了一下,能深入全面地予以论述,笔者认为这是不够的。 (一) 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重要范畴的“条件”,是指制约事物存在和发展的一切因素的总和。条件范畴在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5.
刁隆信 《探索》2004,(2):134-136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首先必须“回到马克思” ,弄清其基本原理、基本原则、基本方法 ,弄清其科学的理论体系。在此基础上还要认真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的著作 ,吸收其合理因素 ;还要批判地研究哲学史 ,研究西方形而上学集大成者黑格尔的哲学。进一步发掘哲学史宝库中的珍宝。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包括其教科书及其体系的创新 ,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理论体系与其教科书体系是有区别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理论体系只有一个 ,而其教科书体系应具多样性  相似文献   

6.
陈凤 《求实》2009,(Z2)
一、实践本体还是物质本体,什么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 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哲学界出现了一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的体系的批判.这场批判首先且主要集中对传统教科书中的本体论--物质本体论.对物质本体论的质疑主要基于以下几个理由:  相似文献   

7.
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和入的价值问题,是历史唯物主义要给予说明的重要问题。可是,现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对这一问题却论述得不够,特别是对普通个人的历史作用及其价值,没有给以应有的注意,是一个长期被忽视的问题。在向四化进军的今天,探讨和说明这一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哲学界在讨论或解释认识论的基本问题时,有的同志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所谓“本体论和认识论的统一”,把本体论规定为“是指研究思维以外的客体的学说,即研究客观世界,包括自然与社会的运动规律的学说”,我觉得这种观点是值得商榷的。本体论是哲学研究中与认识论不同的一种关于世界(存在)的本质(本原)的理论,有它确定的含义。人们称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哲学中论述关于存在的本原的学说叫做本体论,或叫做本体论的宇宙观。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在哲学上的不同体系中,可以区分为本体论的唯物论或本体论的唯心论,或本体论的心、物二元论。那么,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所谓“本体论”有没有它的地位呢?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不是本体论和认识论的统一呢?  相似文献   

9.
白刚 《探索》2012,(4):162-168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经历了从"教科书体系的改革"到"经典文本的解读"、再到"研究方法的自觉"和"重大问题的探索"这一逻辑进程。在这一历程中,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逐步摆脱了旧教科书体系的束缚和西方话语模式的制约,开始了真正面向历史、面向本文和面向现实的理论反省和自我建构,从而使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和中国风格的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获得了长足的进展。  相似文献   

10.
即将在全国各级干部和党员中普遍开展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习中,中宣部理论局组织编写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学习纲要》(以下简称《学习纲要》)一书无疑是一本极其重要的教科书。如何搞好《学习纲要》的教学工作,使广大干部和党员在新时期下真正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神实质,是一项涉及到这次学哲学成效的关键问题。通过学习《学习纲要》,我们感到,在《学习纲要》的教学过程中,应当切实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1.
传统教科书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是"物质本体论",遮蔽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变革的实质。马克思创立的实践哲学,以实践为逻辑出发点,开创了一种全新的独特的思维方式——实践的思维方式,从而也相应地改变了本体论问题的提法和解决本体论问题的方式,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实践本体论",从而转变了传统本体论的思维方式,充分说明了人类世界的实践本质,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变革与超越。  相似文献   

12.
论序变     
“序变”作为一个哲学范畴出现在哲学教科书里,是近几年来的事,“序变”原是系统论里的一个重要范畴,它是指一个系统由于内部原因和外部环境的影响,系统中诸要素在空间上和时间上排列组合的突变,导致一个系统向另一个系统的质变。近年来,由于系统论被引进哲学,序变也成为一个哲学范畴,哲学家们把序变放在量变质变规律里去探讨,取得一定的成果,但是在探讨过程中也出现某种误解,表现在:几乎所有的哲学教科书都把序变当作量变去加以阐述。例如,有一本哲学教科书上说:量变转化为质变的另一种形式是,事物的构成成分在空间关系上即…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哲学的本性体现在它的哲学视域、逻辑起点,以及由此产生的实践观立场上。而传统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体系的根本症结就在于它采取了与马克思哲学立场不同的物质本体论立场。因而,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体系的改革不是修枝剪叶、充实完善,而是要从物质本体论立场转变到实践观立场上来,并对原体系进行解构和重建。  相似文献   

14.
延安新哲学会于1938年夏秋成立,主要任务是组织翻译、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新哲学;在其存在的5年时间里,组织翻译和校订了部分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编辑出版了一批延安高校适用的哲学教材,指导了延安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工作,阐释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介绍了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延安新哲学会对于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和大众化,扫除主观主义尤其是教条主义在党内的影响,配合我党在思想文化战线上同国民党顽固派的斗争,以及对毛泽东思想尤其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的阐释宣传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5.
《中国青年报》1999年11月14日刊登鲁欢的《哲学新形态:路在何方?——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副所长李德顺答客问》。李德顺在文中说,前苏联教科书的哲学体系在整体上并未反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全貌和特征;“马克思主义哲学21世纪中国版”正在酝酿和形成之中。文章认为,前苏联教科书的哲学体系以“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即世界观和历史观相分列的方式规定了自身框架,并且不正确地认为这“两个主义”之间,  相似文献   

16.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历史进程及理论成果中,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中国化构成其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相对独立的地位、意义和价值,对其进行具体的研究,是当前深化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历史与理论研究的重要论题.为此,应认真分析“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中国化”的提问方式及背景,这一命题与其它相关命题及提法的关系,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中国化的历史进程进行阶段性划分及阐释,总结现阶段面临的主要问题,特别要以建设性思维展开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及其发展史的研究,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中国化.  相似文献   

17.
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219页)现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体系一直根据恩格斯的这一论断,把哲学的基本问题规定为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然而,恩格斯提出这一论断到现在已经一百年了,时代的发展向哲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根据时代的要求,对哲学的基本问题作进一步的思考是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8.
罗晓梅 《探索》2005,3(6):157-162
建构马克思主义的当代形态,是中国哲学界走出“贫困”窘境的正确路径与时代责任。全部的问题在于以什么为基础和建构什么样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形态?是以编写于计划体制和阶级斗争为纲年代的、群众今天普遍“厌学”的教科书哲学为基础建构马克思主义的当代形态,还是以马克思的实践唯物主义哲学观为基础建构马克思主义的当代形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形态是重新编写的“教材”,还是实践唯物主义哲学观麾下的多元化形态,特别是突出加强同现代化建设实践联系最紧密的经济哲学学科建设?这些都是值得探讨的重大问题。笔者的基本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形态是:实践唯物主义哲学观麾下的多元化形态,特别是突出加强同现代化建设实践联系最紧密的经济哲学学科建设。  相似文献   

19.
刘兰芝 《世纪桥》2007,(10):5-5,7
综观当前我国理论界围绕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变革展开争论,人们对传统教科书体系往往会做出不同的评价,并且对体系的变革采取不同的立场和观点,其中有主张变革,也有主张完善,而持变革立场的人中又存在关于建构新体系的不同观点。他们之中突出代表就是:高清海、邓晓芒、黄楠森、陈先达、欧阳康、俞吾金、张一兵、孙伯揆等。通过对各派的观点的概括和总结,可以知道,马克思主义哲学有其内在的科学形态,在今天的形势下,如何突破原先构建的各种在不同程度上存在问题的体系,体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成果,如何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问题、内在精神、价值内核,体现其现代意义和当代价值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者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20.
世界观的定义打开任何一本哲学教科书,几乎第一句就读到:“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请看下列几本有较大影响的著作和教材给世界观所下的定义。苏联出版的《哲学百科全书》说:“世界观是人对整个世界的一般观点的体系。”1963年苏联出版的哲学教科书《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说:“哲学的主要特点在于,它从产生之日起就是或多或少完整的世界观,也就是世界即自然界、社会和人的一般观点的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