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业问题、农村问题,核心是农民问题,是怎样调动农民积极性的问题。《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颁布实施,正是这一精神的充分体现,是依法推进农村基层民主、全面实行村民自治、极大地调动农民积极性的重要法律保障。村民委员会,是各级政府联系广大农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农村两个文明建设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是农民群众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强化村委会自身的建设,把村委会建设好,对于团结、动员和带领广大村民搞好两个文明建设,促进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结合《村委会组织法》的学习,我认为要把村委会工作…  相似文献   

2.
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广大农民。因此,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广泛参与,在整治与建设美好家园、营造文明乡风的伟大实践中,北京市顺义区牛栏山镇推出了“五项创评”活动,有力地推动了地区文明程度的提高,取得了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3.
《山东人大工作》2010,(1):65-65
蓬莱市大辛店镇位于蓬莱市中南部,地处渤海经济圈、半岛城市群和烟台市沿海200公里产业带的中心位置,是全国小城镇发展改革试点镇、山东省小城镇建设中心镇、山东省环境优美乡镇和烟台市文明小城镇。镇域总面积260.12平方公里,辖127个行政村,83万人口,其中镇区人口2万人。省道牟黄公路、蓬寨公路以及威乌高速在此交汇,建设中的烟龙铁路从境内穿辽.  相似文献   

4.
随着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和农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广大农民求知、求美、求乐和追求科学文明健康生活方式的愿望日益强烈,满足农民群众渐趋高涨的精神文化生活渴求,是文化工作服务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抓手。  相似文献   

5.
为全面提高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水平和农民思想道德素质,河南省郑州市日前启动了以“五进三争”(道德规范进农家、政策法纪进农家、科技知识进农家、卫生健康进农家、文化活动进农家,争做新型农民、争当文明农户、争创文明村镇)为主要内容的“文明新风进农家”活动,号召全市广大农民群众积极投身创建活动,倡树文明新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6.
黑龙江省鸡西市文明办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推进全市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以人与自然和谐共存为主线,以不断增强农民群众的文明素质为根本,以村屯为重点,以农户为基础,以改善农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为出发点,通过实施“十百千生态文明工程”,全面提高广大农民和生态意识,从而推动全市生态文明进乡村活动的扎实有效开展。  相似文献   

7.
邵迈 《政策》2000,(3):45-46
1 湖北地处华中交通要塞,享有“九省通衢”的美誉,境内国、省道纵横交错,人流、物流、信息流频繁,发展道路运输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在“发展经济,交通先行”政策的鼓舞下,一个以国道、省道为依托,大中城市为中心,以乡镇为连接点,村村相连,路路相通的道路运输网络体系基本建成,极大地方便了人民群众的生活,促进了经济和社  相似文献   

8.
刘佩  张宽 《中国民政》2006,(8):52-52
江西省高安市民政局卢小宝认为.农民群众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最根本的是要尊重农民意愿.保障农民权益.增进农民福祉,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要做好这篇文章.必须进一步扩大农村基层民主.做好组织群众、发动群众的工作。一是大力加强村民理事会建设。要依托农村党员、村民代表,农村致富能手、妇女骨干、离退休干部“五大骨干力量”.民主选举村民理事会成员.发挥他们在宣传农村政策、管理公共事务、服务经济发展、调解矛盾纠纷、  相似文献   

9.
2007年12月14日,石阡县龙塘至分水岭公路龙井乡境内段正在镶边改造,这是龙井乡认真落实人大代表建议的一项工程。 近年来,龙井乡为发展壮大乡域经济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促进全乡“三个文明”建设不断发展,常邀请县、乡人大代表给政府提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10.
竹山县地处巴山东麓、鄂西北边角地带,是全国重点贫困县、湖北省特困县之一。自1993年以来,县委从农村社会细胞抓起,在全县25个乡(镇)开展“十星级农户”创建活动,促进了农村两个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加速了贫困山区“双脱贫”的实现。三年多来,不仅广大农民群众参与这项活动的热情不减,而且争创活动正逐步在城镇居民、个体工商户等社会群体中展开,方兴未艾,显示出巨大的活力和强大的生命力。实践证明,这是加强中国农村特别是中西部贫困农村两个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一、找准激活点.调动农民参与创建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改革…  相似文献   

11.
乐业县在省道百乐公路沿线全力打造“党建带产业百里长廊”,对沿线的21个党建示范点进行全方位重点建设,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先进文化在构建农村和谐社会中起着核心作用,是农业发展、农村进步、农民致富的重要推动力。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是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由之举。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是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农村文化建设要着眼于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着眼于提高农村社会的文明程度。要紧跟时代发展潮流,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历史任务,大力繁荣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在实践中要正确处理好以下四个关系。  相似文献   

13.
王建云 《今日浙江》2009,(18):58-58
经济发展需要城乡统筹,文化建设和发展同样也需要城乡统筹。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对于满足广大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社会文明进步,推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张涛  杨洋 《政策》2000,(10)
突出特色 构建生态农业走廊 近几年来,我们三胡乡以境内省道为主轴,以县道、乡道为两翼,组织全乡干部、群众着手构建三条生态农业走廊,即朱家坳—讨火车沿线的30000亩杨梅银杏带,讨火车—范家沟沿线的10000亩马尾松林带,范家沟—猴栗堡沿线的10000亩板栗林带。 结合三条生态农业走廊建设,我们在沿边实施“3651”工程,即以重晶石、畜牧业、烟叶三大支柱为龙头,把三胡建成瘦肉型商品猪、矿产品加工、银杏、烟叶、杨梅、板栗六大基地乡,力争在五年内实现工农业  相似文献   

15.
正地处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如皋市,是典型的水乡,境内河道农桥众多。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一些河道未能及时修建桥梁,加之一些原有的农桥又年久失修,不少农桥都成了危桥。切实加快农村桥梁建设改造进度,进一步改善广大农民群众的出行条件,成为广大农民群众的热切期盼。针对这  相似文献   

16.
自2003年全省文明新村创建活动开展以来,各地党委政府高度重视、齐抓共管,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合力推进,有力地促进了农村人居环境的改善,有效地提升了农民素质。文明新村创建活动显现出了勃勃生机,如一股文明新风吹遍希望的田野。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天津市北辰区委、区政府认真落实党的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以文明村“五个一”(一所村民学校、一个文化活动室、一个村民服务中心、一条文明示范街、一个村街花园)建设为载体.广泛动员全区干部群众.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取得了可喜成果.“五个一”建设已成为全区20万农民群众的自觉行动.  相似文献   

18.
谢松保 《政策》2009,(10):38-40
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是党领导广大农民群众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领域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实践活动。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制度日益完善,组织载体日益健全,内容不断丰富,形式更加多样。广大农民当家作主.依法管理自己的事情,为全省农业农村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9.
竹山县“十星级文明农户”的创建活动,不仅为农村两个文明建设找到了一个好载体,也为加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找到了一条重要途径。一、创建军活动密切了农村干群关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市场经济发展,一方面,农村经济搞活了,农民生活水平逐年提高;另一方面,由于一些工作没跟上去,部分农民“有房有地不靠你,有吃有穿不求你”,集体主义思想和组织领导意识淡化,致使一些农村基层政权权威性弱化,凝聚力、号召力下降。如何对广大农民群众进行切实有效的组织、管理和教育,是当前农村基层组织和干部普…  相似文献   

20.
312国道在河南省桐柏县境内与省道鲁艾线相交。该交叉路口自2006年建成通车以来,交通事故频繁发生,群众对此反映强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