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形势下的中国国家安全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传统安全威胁是21世纪国家安全的主要战略对手,人民安全的凸现是当今世界安全的根本特征。中国的非传统安全威胁主要是兼具中国古代邪教、会党、民族分离主义,以及国际现代恐怖主义基本特征的内生性民间反政府势力,中国的人民安全将面临更大挑战,中国的战略重点将长期在国内。鉴此,结合当今世界安全的新形势,作者论证了树立人民安全观,以及制定和构建相应的国家安全战略、体制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相似文献   

2.
产业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在产业层面的具体体现。在产业全球化背景下,民族产业的生存和发展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威胁。我国应该确立合理的参与产业全球化的战略,以维护国家的产业安全。  相似文献   

3.
《瞭望》2002,(37)
当一个史无前例的强大国家受到史无前例的沉重一击之后,尤其当美国将其主要军事和外交行动集中在搜寻和惩罚反美国际恐怖主义及其相关势力之后,恐怖主义才受到前所未有的注意和产生了相应的冲击力。不管其他国家是否受到恐怖主义的威胁,也不论国际社会的多数成员是否同意把恐怖主义视为主要打击对  相似文献   

4.
于滨  文娟 《瞭望》2008,(11)
北京2008年奥运会面临的安全形势总体是稳定的,但是我们依然要面对来自传统和非传统安全领域的威胁,面对来自恐怖势力、分裂势力、极端势力的挑战  相似文献   

5.
经济全球化的同时带来文化的激烈竞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不断采取文化帝国主义形式来改造我国意识形态,将人们从民族传统文化之根和民族精神中离间出来,使之背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致威胁我国的意识形态和社会主义发展事业.我国文化安全面临严峻挑战,为此应构建文化安全体系,维护国家文化安全.  相似文献   

6.
论跨界民族问题对我国安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闫文虎 《理论导刊》2001,(11):51-52
跨界民族也叫跨界人民,是由于民族迁移、战争、外族入侵、民族分割等原因造成的同一民族跨境而居的民族现状。随着世界多极化进程的加快,民族问题特别是跨界民族问题对国家安全的影响越来越大。正如江泽民同志所指出的那样:“纵观全球一些热点地区发生的冲突和战争,大都与民族问题处理不当或外国势力插手民族纠纷有关。”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也是一个跨界民族问题相对突出的国家,研究跨界民族问题对我国安全的影响,对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边疆稳定及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我国跨界民族的特点及目前存在…  相似文献   

7.
在东亚威权主义体制下,政治领袖大权在握,推行强人政治;受过良好教育、拥有专门知识和专门特长的技术精英和管理精英所组成的精英领导集团实际上掌控着国家政权,位于政治权力金字塔的顶层;军人势力对国家政治生活拥有巨大的干涉能力;推行"一党独大"的政党制度;而工商企业界和宗教势力影响有限,在政治权力谱系中的地位边缘化.  相似文献   

8.
20世纪90年代以来,苏联和南斯拉夫等多民族国家在包括内部民族分裂势力等各种因素的作用下纷纷解体,不断走向碎片化。不单这些国家,多数统一的发达资本主义多民族国家也不能独善其身,深受民族分裂势力的困扰。当前,多民族国家内部民族的分离、分裂运动,致使部分国家面临着严重的族际政治整合问题,有些国家甚至有解体的危险。因此,多民族国家如何在维护其主权的同时整合内部各民族、如何将各民族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相统一,不仅是一个重大现实问题,也是学术研究的重要课题。文章通过对国家与民族关系的阐释,论证了将民族作为一个独立的政治分析单元的理论基础,同时提出了民族整合的制度标准:既能回应和保护民族权利,又能降低民族群体的政治主权要求。促进多民族国家的民族融合需要开展学校语言教育,赋予各民族成员一致性公民权利。  相似文献   

9.
刘永昌 《学理论》2011,(7):54-55
恐怖主义是阻碍人类发展进步的重要因素,给世界各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反对恐怖主义是21世纪人类社会的重要任务,世界各国轰轰烈烈开展了反恐大战。我国同样受到了恐怖主义的威胁,它威胁国家领土的完整,破坏民族的团结,破坏社会的安定团结,影响经济的健康发展,影响我国和其他国家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90年代以来,苏联和南斯拉夫等多民族国家在包括内部民族分裂势力等各种因素的作用下纷纷解体,不断走向碎片化。不单这些国家,多数统一的发达资本主义多民族国家也不能独善其身,深受民族分裂势力的困扰。当前,多民族国家内部民族的分离、分裂运动,致使部分国家面临着严重的族际政治整合问题,有些国家甚至有解体的危险。因此,多民族国家如何在维护其主权的同时整合内部各民族、如何将各民族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相统一,不仅是一个重大现实问题,也是学术研究的重要课题。文章通过对国家与民族关系的阐释,论证了将民族作为一个独立的政治分析单元的理论基础,同时提出了民族整合的制度标准:既能回应和保护民族权利,又能降低民族群体的政治主权要求。促进多民族国家的民族融合需要开展学校语言教育,赋予各民族成员一致性公民权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