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精品文摘     
<正>本刊文摘摘编自各大媒体,敬请作者与本刊编辑部联系,以便寄赠样刊及稿酬。欢迎作者自荐文摘。江平/法治思想助推中国变革改革开放后三十多年的法治进程可归纳为四个轨迹:第一个轨迹是循着人治和法治进行的。一个国家怎么能够做到相对长治久安呢?从全世界的角度来看,寻求长治久安之策就在于制度的完善,或是解决制度和人之间的关系。改革开放就是从建立制度开始的,就是从限制和解决个人过分庞大的权力开始的。第二个轨迹是集权和自治  相似文献   

2.
国家的长治久安,基础在法治.从中国人治社会秩序的两种状况进行分析看,需要清除人治社会的负面影响,探寻建立法治社会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3.
《学理论》2015,(14)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揭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突出了依法治国的必须性以及实施依法治国的势必性,依法治国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基本保障,是完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4.
群体性事件是我国社会新时期各种社会矛盾的综合反映,通过法律制度化的建设,完善社会利益诉求表达机制是预防社会群体性事件发生的根本.从法治视角研究群体性事件,界定群体性事件的概念、分类及特征,分析其成因.在法治的框架内高效及时地处置、防治群体性事件,是现代法治理念对一个法治国家的基本要求,也只有这样才能保持社会的健康发展和长治久安,才能探索出一条有效化解人民内部矛盾,推进社会健康、和谐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5.
科学的社会政治稳定观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科学的社会政治稳定观包含以人为本、动态性、公正、民主、法治、和谐、可持续性等基本构成要素,以人为本是核心,公正是基础,和谐是要旨,民主是关键,法治是保障,可持续性是本质。坚持科学的社会政治稳定观是维护社会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讲话中,深刻地总结了"文化大革命"的教训,提出了制度对于一个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性,制度更具有根本性、稳定性、长远性;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横行,制度不好好人无法做好事。这些思想开启了中国从制度由人治走向法治的根本转变。  相似文献   

7.
“法治”与“人治”,既是两种对立的治国理论,也是两种对立的领导理论。作为领导理论和治国理论,“法治论”认为,一个国家、一个组织、一个单位的长治久安和兴旺发达,主要应依靠完善的法律制度,而不是领导人的贤明。“法治论”并不否认领导人的作用,只是认为,国家...  相似文献   

8.
文摘     
本刊文摘摘编自各大报刊,敬请作者与本刊编辑部联系,以便寄赠样刊及稿酬。欢迎作者自荐文摘。周永康: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法治保障公正廉洁执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是政法工作的生命线,也是政法机关履行好首要  相似文献   

9.
“法治”作为一种与“人治”相对立的治国理论,它同时也是一种领导理论。作为治国理论和领导理论,“法治论”认为,无论是一个国家、一个组织或一个单位,其长治久安和兴旺发达的关键在于有完善的法律制度,而不是贤明的领导人,虽然并不能否认领导人的作用。法律具有至...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八大对领导干部提高依法执政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领导者是否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改革的深化、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是衡量领导者执政能力的新标准、新要求和新高度.为保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乃至国家的长治久安,必须使领导者的执政思维由“人治的思维方式”向“法治思维方式”转变,注重法治思维、法治精神的养成,切实增强领导者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治国理政的能力,维护法治权威和法治的统一,使法治在治国理政和社会管理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把群众路线与法治方式相结合,是当代中国社会治理的一个鲜明特征,也是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途径。★群众工作是社会治理基础性、经常性、根本性的工作。★新形势下,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离不开党的群众路线。★社会组织是新形势下加强和创新群众工作的重要平台和关键领域。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针对干部制度中存在的弊端,从保证党的基本路线的贯彻执行、保证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高度出发,适应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大力推进改革干部制度,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创造条件,为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提供制度保证。在邓小平理...  相似文献   

13.
建立真正的民主法治国家 ,理解法治、把握宪政以及解读宪政与法治之间的关系 ,是非常必要的。法治更多的是一种理念上的东西 ,要实现这个理念 ,就需要建立相应的制度 ,而宪政制度就是其中的一个制度层面。可以说宪政安排是实现法治的最重要的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14.
如何量化考核、综合评价一个地区的法治化水平,是法治建设中的一个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地方法治指数的方兴未艾,就是其中的有力探索和见证。法治指数旨在借助研究方法的综合化,建立一个用具体数值来客观评价地区的法治发展整体状况的量化标准和评估体系,以此来直观具体的反映地区的法治建设水平,体现社会的法治满意度。在已有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上,反思性地思考地方法治指数的法治的法理逻辑,深入挖掘其理论渊源,有助于从方法维度更有针对性的优化和改进法治指数,也有助于从路径向度理性而稳妥地推动地方法治指数的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15.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一以贯之的基本方略。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必然要求,这"三个全面"有着内在的逻辑联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关键在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必须从法规治党、宪法实施、立法质量、法治政府、司法公正、法治精神多个维度总体推进。  相似文献   

16.
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人思想观念发生的重大变化之一,就是人们普遍认识到了制度建设的重要性。这是一个巨大的进步,大家都认识到制度建设的重要性,本身就是一个推进依法治国,克服人治弊端,在制度层面真正实现现代化的良好基础。然而,谁要以此为依据认为我们已经达到了一个真正崇尚制度、遵循制度的法治水平,那就过于乐观了。应该说,我们在推进制度建设方面还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17.
左定超 《民主》2015,(2):12-13
<正>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旗帜鲜明地提出,要走依法治国道路。"依法治国"以其鲜明的时代特征,第一次镌刻在中国共产党的中央全会的历史坐标上。法治,是中华民族发展进步的艰辛探索;法治,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由之路。学习领会贯彻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是当前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要通过学习,努力提高依法决策、依法执政、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的水平,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行使职权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周向阳 《行政论坛》2011,18(5):77-82
随着近年来城管行政执法过程中各类暴力事件的增加,城管行政执法制度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的关注,甚至该制度本身都受到了质疑。从法治的视角来看,城管行政执法机关在其权力来源的依据、权力主体资格、权力内容、权力行使程序和方式中均不同程度地存在与行政法治精神相违背的地方。由此造成的合法性问题成为该制度的致命性缺陷。要根本解决城管行政执法制度的弊端,首先必须清除城管制度为权力服务的思想,树立法治理念,以法治精神指导其改革,在此基础上,加强立法,完善城管行政执法制度的法律规范,解决其合法性困境,以达到治本清源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正第一,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关系。党和法治的关系是法治建设的核心问题。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这件大事能不能办好,最关键的是方向是不是正确、政治保证是不是坚强有力,具体讲就是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根本制度基础,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根本制度保  相似文献   

20.
建国以来我国反腐倡廉建设的发展阶段及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丽 《学理论》2010,(25):22-23
反腐倡廉是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和国家长治久安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建国以来,以1978年改革开放为分界,我国经历了计划经济和半开放条件下的反腐倡廉建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条件下的反腐倡廉建设两大阶段。党的十七大以来,反腐倡廉建设在党的建设中凸显出重要的战略地位,呈现出注重腐败预防和制度建设的趋势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