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近年来,圈层文化不断发展,吸引了媒体机构对其进行报道和传播,加快了圈层文化的"破壁"。然而,也存在一些典型问题需要重视,如部分媒体在传播中将圈层对立起来,导致圈层文化出现"断层"危机。因此,媒体机构应该在圈层文化传播中承担起媒介责任,正确引导圈层文化,建立良性的对话体系,营造多元和谐的圈层文化氛围,推动社会文化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2.
我们的社会需要"逃命新闻"吗——透视甲型H1N1流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纵观关于甲型H1N1流感的新闻报道,某些媒体无视社会责任,肆意制造社会恐慌.全球对所谓"猪流感"的报道不是严肃的医学报道,而更像是一场闹剧.对此,我们应该警醒并认真反思.  相似文献   

3.
《“责任关怀” 北京宣言》在京签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刊记者朱慧报道]5月29日,由国际化学品制造商协会(AICM)主办的"携手发展、共担责任,中国化工行业新形象——社会责任媒体圆桌会"在北京召  相似文献   

4.
前不久,代表单位参加中国记协主办的"记者社会责任主题讨论会",会同25家首都新闻媒体共同发出"以强烈社会责任感为实现中国梦传递正能量倡议书",呼吁广大新闻工作者不负党和人民赋予的时代重托,担负起为实现中国梦鼓与呼的社会责任。事情缘起于一位湖北老新闻工作者的来信。信中痛陈当前某些媒体存在的问题:对正面报道和成就宣传漫不经心、三言两语带过,对负面  相似文献   

5.
王勇 《求索》2008,(2):195-197
大众传媒热衰报道社会越轨行为,并因此饱受批评。从结构功能理论来看,媒体对越轨行为的报道,具有满足受众认知社会环境和好奇心理,以及媒体自身经济需要的功能。正是这种功能使报道越轨行为成为新闻报道的一种结构化存在。  相似文献   

6.
一些媒体将反腐报道娱乐化,"腥星性"味足,迎合了某些人"窥视癖"心理,暴露出个别媒体职业伦理的丧失。为此,需要媒体瞄准"意义"靶心,做"度"的把握。一要有担当,二要勤修习,三要存敬畏,四要善作为。  相似文献   

7.
作为舆论机构,媒体对企业社会责任的传播是促使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然而我国现行的媒介制度使媒体在和企业的关系中往往处于强势一方,媒体对自身权利的滥用导致了很多问题的出现.具体而言,这些问题包括:新闻寻租现象普遍,炒作之风盛行,媒介越权频发,舆论监督失衡和报道内容肤浅等.  相似文献   

8.
作为舆论机构,媒体对企业社会责任的传播是促使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然而我国现行的媒介制度使媒体在和企业的关系中往往处于强势一方,媒体对自身权利的滥用导致了很多问题的出现。具体而言,这些问题包括:新闻寻租现象普遍,炒作之风盛行,媒介越权频发,舆论监督失衡和报道内容肤浅等。  相似文献   

9.
《湖北宣传》2009,(3):4-4
中宣部有关部门近日指出.目前,新闻媒体对突发公共事件的报道社会影响不断加大:为加强有效引导和规范管理,各有关媒体在报道中应把握好七个要点。  相似文献   

10.
主流媒体利用自己的传播力、公信力和影响力,为人们构建一种媒体拟态环境,特别是在构建的公共领域。而对政治信任的构建是当前我国主流媒体的责任和义务。主流媒体既要遵循党和政府以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政策,又要看清中国转型期的矛盾,以满足受众获取信息为出发点;既尊重新闻价值,又考虑宣传价值,正确处理好对新闻事实材料的选择。以建设者姿态进行报道,对其正面新闻事实结合受众需要进行适度报道,对其负面新闻事实进行建设性报道,既体现传媒的社会责任感,又能促进实际问题解决和政治信任构建。  相似文献   

11.
全国"两会"期间,湖北全国人大代表、驻鄂全国政协委员围绕中部崛起重要战略支点、"中三角"、民生问题等重大主题展开审议讨论,吸引了国内多家重要媒体的目光,一批重点报道陆续刊播,本刊辑录了其中部分内容。  相似文献   

12.
按照传播仪式观,民族主义是传媒叙事的重要脚本。在体育英雄叙事中,媒体往往刻意强调英雄的民族身份,同时在"反抗书写"中塑造东方的英雄,这种叙事隐藏着"自我东方主义"的权力话语。本文通过对台湾《中国时报》中的286篇有关"林书豪"的报道分析发现,随着时间推移,林书豪的新闻报道逐渐位移于头版,新闻价值发酵,林书豪的符号弥散于报纸各类新闻里;他以各种能指出现于媒体标题和行文中,并被媒体通过不同报道视角来进行追捧和赞美;在媒介塑造中,林书豪的台裔、亚裔等"民族/种族"身份与他的英雄故事混杂在一起,"林书豪神话"的媒介叙事被民族主义、身份认同等权力话语所裹挟,成为整合台湾社会、凝聚民意的符号。  相似文献   

13.
<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组织形式,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电视媒体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宣传报道,具有主流媒体的权威性,所发布的内容会引起广泛的社会关注,因而,电视媒体从业者更要格外注意人大新闻报道中存在的问题。一、人大电视新闻报道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4.
"动新闻"是当代数字传媒以写实的手法通过动漫的方式所呈现的一种新闻样式。"动新闻"的内容大多为负面社会新闻,不利于阅听人的身心健康,在传播上可以通过手机或网络下载阅读。台湾壹传媒旗下的《苹果日报》推出"动新闻"后,因其报道内容膻色腥而震惊全岛,激起"动新闻事件"。这一事件深刻反映了媒体产品形态与内容、媒体市场赢利与社会责任、媒体自律与他律等关系的相互纠结。因此,详细剖析"动新闻事件"引发的争议,从批判媒体教育学视角解析"动新闻"的传播模式,分析"动新闻事件"背后的媒体素养教育观,阐明台湾媒体素养教育的实践困境并提出相关对策,对"动新闻"的传播和阅听人媒体素养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5.
《中国残疾人》2014,(1):6-6
12月14日,中国社科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等机构发布《中国印刷媒介残障报道监测报告》。报告显示,媒体关注残障人士较片面,主要集中在残障人残疾本身及其健康或康复方面,忽略了报道残障群体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等重要方面。还有部分媒体仍采用歧视性词汇形容残障人士。  相似文献   

16.
观察媒介在重大主题宣传报道中普遍性走势,是新闻史研究的重要内容。以武汉地区7家日报2014年以来围绕社会核心价值观建设推出的典型报道为观察对象,尤其是以湖北日报、长江日报及武汉晚报、楚天都市报为重点,分析了这些报纸媒体推出典型报道的特色,从推出典型报道的密集度、开办典型报道特色栏目、配合典型报道评论的积极跟进等三个方面,分析了武汉地区7家日报媒体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中,所做的重大主题报道整体面貌。  相似文献   

17.
从汶川大地震报道看中国传媒的国际公信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汶川大地震报道.极大地提升了中国传媒的国际公信力.传媒界应该以此为契机,主动消除以往与外国媒体之间的"刻板印象".在此基础上,重视突发事件的报道,坚持独立自主的报道立场,构建完善的传播体系.把握好文化的"再嵌入"和"脱域"的平衡,从而提升中国传媒的形象和国际公信力.  相似文献   

18.
基于对湖北省宣恩县伍家台村的田野调查。研究发现:当前政府在农村文化创建中起着主导作用。主流媒体虽然在农村保持着极高的公信力,拥有忠实的农民受众,占有绝对的传播优势,但在农村文化创建中主流媒体基本处于"无视"、"无为"状态,缺乏为农村受众真诚服务的意识。研究认为主流媒体参与农村文化创建是媒体社会责任的体现,是新型农村社会文化建设的需要,媒体应探索服务农村文化建设的科学、有效路径,注意将信息传播与农村各项建设相结合,同时发挥地方主流媒体在农村文化创建中的主力军作用。  相似文献   

19.
把每年的"两会"说成是记者的大考,应该毫不过分。这每年一次的会议已成为全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不仅举国关注,更是各家新闻媒体施展才能、各显风流而全力比拼的竞技场。"两会"报道出新难,但各媒体的报道还是内部挖潜,花样频出,报道形式变化之快,报道内容之广泛深入,令人应接不暇。特别是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发表  相似文献   

20.
万磊 《人大建设》2008,(10):36-37
当今媒体的新闻大战中,多做名人报道无疑是吸引受众眼球的一种有效方式。媒体热衷名人报道——不仅仅热衷于对名人的工作状态进行报道,更热衷于对名人的私生活进行报道,由此来增加阅读率和收听收视率。但是,这也引来了一些麻烦:不时有名人将媒体告上法庭,说侵犯了自己的名誉权或隐私权,或者名人与媒体记者发生直接冲突。前者有2002年范志毅诉《东方体育时报》等案,后者有窦唯j中击北京某报社编辑部、李亚鹏为护女掌扇记者等事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