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信息传真     
《民主》1999,(12)
叶圣陶先生铜像揭幕仪式暨编辑出版思想与实践研讨会在京举行为纪念编辑出版家叶圣陶先生诞辰105周年,由叶圣陶研究会、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中国编辑学会共同主办,于11月17日在中国版协“出版之家”举行叶圣陶先生铜像揭幕仪式暨“叶圣陶编辑出版思想与实践研讨会”。民进中央主席许嘉璐、新闻出版署特邀顾问王益为铜像揭幕。许嘉璐主席在揭幕仪式上讲话。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主席宋木文、顾问王仿子,中国编辑学会会长刘杲,民进中央名誉副主席叶至善,民进中央副主  相似文献   

2.
唐胜 《学理论》2012,(16):260-261
新时期高校编辑出版专业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着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本文分析了当代90后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并结合高校编辑出版专业大学生所必备的政治素质,提出了如何做好高校编辑出版专业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及对于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新闻事业人才所具有的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严隽琪 《民主》2012,(2):3-3
2011年11月,叶圣陶研究会编辑的《叶圣陶研究年刊》由开明出版社出版,这是民进中央推动叶圣陶研究的一个重大举措,本刊从中选登三篇文章,以飨读者。今后,还将陆续刊发一些文章,供广大读者学习、借鉴。  相似文献   

4.
廖群 《民主》2009,(10):37-39
叶圣陶(1894--1988).现代著名教育家、文学家、编辑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1894年10月28日,出生于苏州城内一个平民家庭,家况清苦,自幼受到良好的家教,13岁时因学业优异,考入苏州公立第一学堂(即草桥中学),受到进步思想熏陶,积极参加进步活动。1917年春.应邀到苏州吴县县立第五高等小学任教,开始从事教育改革和新文学创作。  相似文献   

5.
陈益群 《民主》2012,(2):4-5
德高望重的叶圣陶先生于1988年2月16日谢世。在叶老的告别会、追思会上,许多同志认为.叶老从事文化、教育、出版编辑工作七十余年,他平凡光辉的一生,为我们留下了一千多万字的著述,是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叶老是中华民族优秀知识分子的楷模,是文化教育出版界的一代巨匠,大家建议由中国民主促进会牵头成立叶圣陶学术研究会,整理、继承和推广叶老的思想和实践经验,这将有利于促进我国文化教育出版事业的发展和精神文化的建设。  相似文献   

6.
王海燕 《学理论》2009,(5):180-181
编辑工作作为出版行为的一个关键环节,直接沟通作者和读者,影响图书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90年代以来,随着市场的转型,图书编辑队伍出现了一系列伴随市场经济而产生的问题,对编辑出版工作产生了直接影响.使得出版质量下滑,出版实效减弱,因而作为中介环节的编辑人员的素质不容忽视,亟待加以解决提高。  相似文献   

7.
编辑出版学与新闻学一样重要,编辑出版学专业教育要有针对性,应该和出版实践紧密结合,随着知识快速的创造、更新、传播,这对期刊编辑是一个严峻的挑战.要培养高素质的编辑出版人才,首先要强调德育为先,其次需具有专业的知识作背景,还要有足够的实践经验及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本文就如何做好期刊编辑进行探讨,笔者提出个人的一点薄浅之见.  相似文献   

8.
1999.11.17今年是叶圣陶先生诞辰105周年。今天各方面的专家和朋友们聚集在一起为叶圣陶先生铜像揭幕,同时举行叶圣陶编辑出版思想与实践研讨会,这是对叶圣陶先生最好的纪念。叶圣陶先生是誉满中外的文学家、教育家、编辑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他学识渊博,德高望重,在他身上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种种美德,他是现代中国知识分子的楷模。他一生中做任何事情,写任何文章,都实实在在,一笔不苟,都对人民负责、对民族负责。正是因为这个缘故,所以他从事文化、教育、编辑出版工作70多年,在每一个领域都为后人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丰富的理论建  相似文献   

9.
张玉斌 《学理论》2012,(18):92-93
了解司马迁的编撰思想,关注其在编辑学方面的贡献,有利于现代编辑出版工作的发展,而其在《史记》这部不朽著作中所体现出来的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也值得我们新时期的编辑工作者学习和借鉴,那就是拥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素质,不断完善自身的编辑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0.
编辑同志: 参加工作以来,我一直在企业从事思想政治工作,对《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杂志情有独钟。20多年来,这本杂志伴随着我的学习、工作、成长和进步。  相似文献   

11.
我国出版业深度发展的关键是策划编辑制度的建立与完善。目前,学术界对策划编辑制度有不同的看法,本文认为为适应时代的要求、参与出版全球化的竞争,出版业实行策划编辑负责制是极为行之有效的措施。本文将论述策划编辑是出版行为的操作者和行为主体,策划编辑的活动能力和学术素养直接关系到出版策划的成败。由此得出结论,在策划时代的编辑出版行业中,我们一定要注重策划编辑"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编辑思想,是我国编辑出版事业的瑰宝,深入学习和研究毛泽东编辑思想,对于继承和发扬我党编辑工作的优良传统,构建我国编辑学的理论体系,将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一些学者对毛泽东编辑思想从不同方面作了有益的探索,为推进此研究,兹将有关主要的研究论点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钦建军 《求知》2011,(6):39-40
编辑的修养如同武师习武,时间越长功夫越深。修养,是一种经过长期磨练熔知识、学识、思想、境界、经验于一炉的潜素质。到了一定阶段就会"出神入化",看似信手勾抹删改,实则都是生花之笔。期刊编辑的修养功夫,需要刻意追求,编辑应当在这种修养的磨练中不断提高自己的编辑水平,以达到更高的境界。编辑修养是多方面的,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致读者     
为更好地服务广大读者、推动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实践,从2009年第7期开始,我刊在编辑思路、栏目设置及编辑风格上进行了相应调整。在编辑思路上  相似文献   

15.
少数学术期刊编辑在工作中存在的行为失范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学术不端风气的蔓延,主要包括篡改、编造专家意见,随意更改、增加作者署名,违规操作造成作者被"一稿多发",通过增减参考文献进行恶意竞争等。这不仅有碍期刊的良性发展,也扰乱了学术秩序,破坏了学术的公平。作为学术论文质量"守门员"的期刊编辑应恪守编辑职业道德规范,在编辑出版过程中不造假、不纵假;建立健全监督管理机制,使编辑在各个工作环节中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同时要加大社会监督的力度,共同守望学术良知,净化社会风气。  相似文献   

16.
随着高科技的迅猛发展、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和我国市场经济的逐步成熟,我国传统编辑出版模式正面临着诸多的问题与挑战,为此,我们要适应新的形势,建构全新的编辑出版模式,以应付这种挑战。  相似文献   

17.
刘曾复 《民主》2009,(2):42-42
陈申的《中国京剧戏衣图谱》即将出版,我向他表示祝贺。陈申不仅是一个从事出版的专家,而且是研究摄影史的学者。尽管戏曲研究不是本行.可他凭借自幼对京剧艺术的喜爱与热情,在中国戏曲服饰的研究上有了一技之长。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他以特邀编辑的身份.介入了京剧服装方面书籍的编辑出版工作,从而引发了对传统戏曲服饰的兴趣。  相似文献   

18.
《理论与改革》2020,(3):F0003-F0003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7714-2005的要求,并结合编辑出版行业相关规范,《理论与改革》杂志社特制定编辑出版技术规范。请作者在投稿时严格按照以下规范撰写您的稿件。对严格执行该规范的稿件,本社将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审稿和刊用。  相似文献   

19.
学术期刊编辑肩负着文化的选择、传承、重构和创造的重任,在全民阅读的浪潮之下学术期刊编辑更应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学术期刊编辑通过阅读,才能当好文章稿件的"把关人",才能抵制学术期刊的"伪学术化",才能维护学术期刊的独立性;通过阅读还可以在编辑活动中融入自己的编辑思想,搭建和读者、作者对话的平台,才能发现和推出新人。一言以蔽之,学术期刊编辑的阅读不单是为了消遣或者收获精神上的愉悦,还有提升学术期刊学术性,增强学术期刊编辑主体性和搭建学术期刊编辑与作者、读者对话平台的需要。其读书的终极目的是为了给读者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努力当好中国梦的书写者。  相似文献   

20.
谈新形势下编辑的政治思想与职业道德素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政治思想素质是编辑素质的立脚点,它具有丰富的内涵,需要不断加强学习,与时俱进。职业道德素质基本信赖于编辑的自律,主要取决于编辑的人品。在编辑实践中,职业道德有基本相同的诉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