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青春啊,永远是美好的,可是真正的青春,只属于这些永远力争上游的人,永远忘我劳动的人,永远谦虚的人。"今年3月5日,是毛泽东"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54周年纪念日。重读雷锋日记,品味这段关于青春的感悟,我们越发觉得浑身充满激情和力量,也越发印证这样一个道理:追随雷锋去奋斗,共产党人永远是年轻。从鞍钢的推土机手到军营的汽车兵,雷锋始终在基层从事着与泥巴、油污、摇把、汗水相伴的劳  相似文献   

2.
贾程秀男 《奋斗》2012,(3):29-29
今年是“人民的勤务员”雷锋同志逝世50周年。1962年的8月15日,个子不高,总是挂着春天般微笑,始终做着好事不留姓名的年仅22岁的雷锋永远地离开了我们。半个世纪过去了,《学习雷锋好榜样》依旧歌声嘹亮,雷锋作为共和国几代人的榜样,历经岁月的沧桑,他的精神仍永放光芒!  相似文献   

3.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我们从南国来到北国,从雷锋的故乡来到雷锋的故乡。在抚顺,雷锋生前工作、学习、生活、战斗过的地方,我们走雷锋路,访雷锋馆,谒雷锋墓。冰天雪地,雷锋精神像阳光一直温暖着我们。让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雷锋,让雷锋每时每刻都在行动。望城和抚顺,还有更多的地方,都给了我们这样的感受。一个只有22年短暂生命的共产党员,能够赢得亿万人民如此崇高和长久的敬意;一个普通的战士所表现的高贵品质,能够激励几代人的健康成长;一个群众性的活动,能够在几十年历史进程中延续不断,影响一个时代的社会风尚。这表明雷锋精神对于我们这个民族和社会过去具有,现在仍然具有重大价值和时代意义。读者朋友,在生机盎然、万物生长的春天,让我们再一次聊起这个几十年不变、而且永远不会变的话题:雷锋,永远的榜样。  相似文献   

4.
行走南北西东,每每有幸推介家乡,我总会自豪地提到两个人———大人物毛泽东、小人物雷锋,这应是我们湖南人共有的精神寄托和荣耀。如果说,毛主席带给我们的是一种永远无法企及的高度、无法比拟的伟大,让我们永远的尊崇和敬仰,那么雷锋,这位"对待同志像春天般温暖"、"永远做一颗螺丝钉"的普通士兵,却让我们有了触手可及的亲近和温暖,或许我们也  相似文献   

5.
3月3日,浙江省台州吴子熊玻璃艺术馆的雕刻大师吴刚将自己亲手雕刻的“雷锋之书”,送往万里之外的辽宁抚顺雷锋纪念馆。这件珍贵艺术品,是由上等水晶制作的,外观被设计成一本书,封面上雕刻着雷锋的头像和毛泽东“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书脊处则刻着“雷锋精神永恒”。吴刚说:“雷锋精神就像一本书,永远读不完,我们要将它一代代传下去。”黄旭堂摄影报道“雷锋之书”赠给雷锋纪念馆@黄旭堂  相似文献   

6.
《先锋队》2003,(4)
在纪念毛泽东同志“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40周年之际,《经济日报》经过多方查找,终于在辽宁省实验中学找到了雷锋生前惟一的报告录音带。1961年,是“三年自然灾害”的最后一年,物资供应紧缺。但在当时被称为“东北干部子弟学校”的辽宁省实验中学,一些学生中出现了讲吃讲排场的苗头。学校决定请沈阳军区的战士标兵雷锋到校为广大师生作一场报告,大力弘扬艰苦奋斗精神。雷锋的报告录音,是一份珍贵的教育资源,永远的精神财富,从中我们可以真切地感受到雷锋平凡而伟大的一生。  相似文献   

7.
康渝生 《奋斗》2012,(3):25-26
50年前,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普通一兵雷锋同志因公牺牲,永远地离开了我们。在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下,半个世纪以来。雷锋精神已经深深地融人中国人民建设祖国、奉献社会的伟大实践中。成为我们这个时代伴随历史同行的文化精神。毫无疑问,雷锋精神的实质和核心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当代积淀,其中体现着一种与时俱进的精神文明境界。今天,  相似文献   

8.
孙茂芳同志今年66岁。他1964年入伍,2001年退休。40多年来,他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人生的最高追求,把助人为乐作为人生的道德坐标,把雷锋作为自己永远学习的榜样,人民群众亲切地叫他"京城活雷锋"。他荣立过一等功,被评为全军先进退休干部、全国爱心献功臣先进个人、全国优秀社区服务志愿者、全国十大社会公益之星、全国敬老楷模,两次获得中华慈善奖。在毛泽东同志"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65周年之际,我们请孙茂芳同志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讲一讲如何向雷锋同志学习,如何永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相似文献   

9.
一个心里永远装着人民的人,人民才会把他永远装在心里。 又是一年春草绿。雷锋虽然离开我们48年了,可仍有一种情感如涌动的春潮,不可遏止地漫过岁月的堤坝,温暖我们的眼眸,漉湿我们的思绪。  相似文献   

10.
一个心里永远装着人民的人,人民才会把他永远装在心里。 又是一年春草绿。雷锋虽然离开我们48年了,可仍有一种情感如涌动的春潮,不可遏止地漫过岁月的堤坝,温暖我们的眼眸,漉湿我们的思绪。  相似文献   

11.
今天,省委党史研究室机关和省革命历史纪念馆的党史工作者集中在一起,召开学习践行雷锋精神座谈会,很有意义,很有必要。雷锋精神,贵在学习,重在践行。我们学习怀念雷锋,也在观照交流自己。有一首歌唱雷锋,雷锋——我们的战友,我们亲爱的弟兄。“雷锋”两个字,正如诗人贺敬之所言,既是一个普通战士的名字,也是几代中国人的共同记忆,已成为整个时代精神的代名词。  相似文献   

12.
《党课》2014,(7):36-37
2014年3月5日,是毛泽东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51周年纪念日。上个世纪60年代,一个叫“雷锋”的工程兵战士,一句“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口号,一首《学习雷锋好榜样》的歌曲,在全国家喻户晓,成为大多数人记忆里无法抹去的符号……离开雷锋的日子里,许多60后、70后至今还能对雷锋的身世事迹如数家珍。51年来,传诵雷锋故事,传唱雷锋赞歌,传承雷锋精神,一直没有停止过,始终在引领着时代主流价值,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相似文献   

13.
36年前的今天,人民日报发表了毛泽东主席为共产主义战士雷锋的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随后,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纷纷为雷锋题词,一场波澜壮阔的学习雷锋的热潮迅速在全国兴起。雷锋成为60年代全国人民心目中崇拜的共产主义战士。尽管雷锋形象以及学习雷锋的活动不时受到某种贬损和非难,然而雷锋精神不但没有沉沦,反而经过岁月的洗礼,经过千千万万活雷锋的充实、丰富和发扬广大,它越来越为广大人民群众所认可、所弘扬,雷锋精神已成为我们国家的时代精神,成为整个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弘扬雷锋精神,首先我们要搞清楚究竟什么是…  相似文献   

14.
管斌 《党建》2014,(8):54-55
正昔日雷锋学习的好榜样今天学习雷锋的好榜样50年来,全国学习雷锋好榜样;50年前,雷锋学习刘成德好榜样。这是一个薪火相传50年的感人故事。一我们第一次到山东济南长清区薛庄村刘成德家采访时,天还很冷,屋中没有值钱的家具,取暖的煤炉子为了省钱也没舍得生。刘成德,78岁,团圆脸,一脸敦厚、朴实、慈祥,退休后一直生活在村里。  相似文献   

15.
雷锋是实践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思想道德的楷模,他以短暂的一生谱写了无比壮丽的人生诗篇,树立了一座不朽的思想道德丰碑,是值得全国人民永远学习的榜样。几十年来,在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中央领导亲切关怀和大力倡导下,学习雷锋活动在全国各地蓬勃开展,雷锋精神在广大干部群众中广为传扬,  相似文献   

16.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我们从南国来到北国,从雷锋的故乡来到雷锋的故乡。 在抚顺,雷锋生前工作、学习、生活、战斗过的地方,我们走雷锋路,访雷锋馆,谒雷锋基。冰天雪地,雷锋精神像阳光一直温暖着我们。 让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雷锋,让雷锋每时每刻都在行动。望城和抚顺,还有更多的地方,都给了我们这样的感受。  相似文献   

17.
<正>雷锋的故事,陪伴着我们成长。他的名字,我们铭记于心;他的事迹,我们耳熟能详。1963年3月5日,毛主席“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在《人民日报》发表,从此,每年的3月5日成为“学习雷锋纪念日”,3月也成为“学习雷锋月”。中国社会历经时代变迁,雷锋始终为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敬仰,雷锋精神始终是人民心中的一面光辉旗帜。2012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的意见》指出,要大力弘扬雷锋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弘扬雷锋服务人民、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  相似文献   

18.
正"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这耳熟能详的歌词陪伴我们成长并影响了一代代人。55年前,毛泽东同志亲笔题词,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半个多世纪过去了,雷锋精神一直影响着时代的社会风尚和民族的精气神,成为我们实现"中国梦"不可或缺的宝贵精神财富。身处新时代,我们该怎样学雷锋,如何让雷锋精神焕发时代魅力,乃是当下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9.
忠诚于党是雷锋精神最本质、最深刻的内涵。雷锋出生在黑暗的旧社会,从小受尽磨难,是党给了他第二次生命。他无论是当学生、当农民、当工人,还是当战士,都能始终保持对党的无限忠诚。学习弘扬雷锋精神,首要的就是像雷锋同志那样始终听党话、铁心跟党走、永远不动摇。  相似文献   

20.
每年的3月,都是全国人民纪念雷锋的日子。雷锋已经离开我们50多年,为什么直到今天,还有那么多人想念他、纪念他和学习他?如果回顾和分析一下雷锋的事迹,就会发现,雷锋所践行和弘扬的,正是我们现在所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