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目的 通过观察黄地安消胶囊对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diabetic cognitive dysfunction,DCD)动物模型神经保护及Bax/Bcl-2凋亡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黄地安消胶囊治疗DCD、改善学习记忆功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腹腔注射STZ联合Aβ25-35双侧海马注射复制DCD动物模型,期间予以高剂量(12 g/kg),中剂量(6 g/kg)及低剂量(3 g/kg)的黄地安消胶囊干预28 d,同时设立正常组、模型组以及二甲双胍和多奈哌齐组,每组10只。Morris水迷宫实验测试各组大鼠逃避潜伏期,大鼠尾静脉取血检测大鼠模型复制前及给药前后空腹血糖变化,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各组大鼠海马神经细胞损伤情况,免疫荧光法观察各组大鼠海马Aβ清除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海马神经细胞Bax、Bcl-2的蛋白表达量,qRT-PCR法检测Bax、Bcl-2的mRNA含量。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空腹血糖水平和逃避潜伏期明显升高(P<0.05),海马神经细胞损伤较重,Aβ沉积较多,Bax蛋白表达量及mRNA含量明显升高(P<0.05),Bcl-2蛋白表达量及mRNA含量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黄地安消胶囊中剂量组具有最好的疗效,大鼠空腹血糖水平和逃避潜伏期明显降低,海马神经细胞损伤较轻,Aβ沉积较少,Bax蛋白表达量及mRNA含量明显降低(P<0.05),Bcl-2蛋白表达量及mRNA含量明显升高(P<0.05)。结论 黄地安消胶囊对DCD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有明显改善作用,能够降低血糖,改善DCD大鼠海马神经细胞的损伤,清除Aβ沉积,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Bax/Bcl-2凋亡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针刺对糖尿病大鼠胰腺组织内质网应激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高脂高糖饲料喂养加低剂量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复制糖尿病大鼠模型,按血糖分层将模型复制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针刺组和二甲双胍组,另设空白组。干预4周后检测随机血糖、大鼠胰腺组织CHOP、Bcl-2、Bax蛋白含量,观察胰腺细胞超微结构。结果模型复制后,模型复制组随机血糖显著高于空白组(P0.05)。针刺组和二甲双胍组随机血糖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随机血糖水平呈降低趋势(P0.05)。模型组CHOP、Bax蛋白含量明显高于空白组(P0.05),Bcl-2蛋白含量显著低于空白组(P0.05);模型组、针刺组和二甲双胍组CHOP、Bax蛋白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组和二甲双胍组Bcl-2蛋白含量均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针刺组和二甲双胍组胰腺细胞线粒体排列整齐,在空泡变性,线粒体嵴断裂,粗面内质网变形,糖原颗粒减少方面,其异常变化较模型组明显减轻。结论针刺可通过改善糖尿病大鼠胰腺组织内质网应激,良性调节Bcl-2、Bax蛋白含量,从而保护胰腺细胞。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参地颗粒作用于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esangial proliferative glomerulonephritis,MsPGN)大鼠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s)的凋亡,B淋巴细胞瘤-2(B-cell lymphoma-2,Bcl-2)蛋白、Fas蛋白的表达,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tactic protein 1,MCP-1)、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水平的变化,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从60只SD大鼠中随机抽取10只作为正常组,剩余50只均用于MsPGN模型复制,模型制作成功后,再分为模型组(11只)、缬沙坦组(10只)、参地颗粒组(10只).各组大鼠在模型复制完成后第21天开始给药,缬沙坦组每日予缬沙坦溶液灌胃,参地颗粒组予参地颗粒溶液灌胃,模型组、正常组予生理盐水灌胃,连续干预12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各组大鼠病理损伤情况,实验室方法检测各组大鼠24 h尿蛋白(24-hour urinary protein,24hUPr)、PBMCs凋亡率、Bcl-2蛋白、Fas蛋白表达水平及血清MCP-1、TGF-β1水平.结果 治疗第8、12周参地颗粒组24hUPr水平较缬沙坦组显著降低(P<0.05).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PBMCs凋亡率、血清MCP-1、TGF-β1水平升高(P<0.05),Bcl-2蛋白表达水平下降,Fas蛋白表达水平上升(P<0.05);与模型组比较,缬沙坦组、参地颗粒组PBMCs凋亡率、MCP-1、TGF-β1水平均降低(P<0.05),Bcl-2蛋白表达水平上升,Fas蛋白表达水平下降(P<0.05);参地颗粒组PBMCs凋亡率、血清TGF-β1水平低于缬沙坦组(P<0.05),Bcl-2蛋白表达水平上升程度大于缬沙坦组(P<0.05).参地颗粒组MsPGN大鼠肾脏系膜细胞增生被明显抑制.结论 参地颗粒可以减轻肾脏炎症反应,消减尿蛋白,改善MsPGN大鼠的肾脏病理损害,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凋亡调控蛋白Bcl-2、Fas蛋白表达水平,降低MsPGN大鼠PBMCs凋亡率,下调MCP-1、TGF-β1的表达水平实现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加减薯蓣丸对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模型大鼠海马区髓细胞触发受体2(triggering receptor expressed on moyeloid cells 2,TREM2)、Iba1蛋白表达水平及对Iba1+细胞数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SD大鼠双侧侧脑室注射β淀粉样蛋白1-42建立AD模型,将模型复制成功的大鼠分为模型组、中药组,并设正常组进行对照,每组10只。正常组、模型组大鼠每日给予10 mL/kg生理盐水灌胃,中药组大鼠每日给予加减薯蓣丸10 g/kg灌胃,连续灌胃4周后,应用Western blot法检测海马区TREM2和Iba1蛋白表达水平,免疫荧光染色标记Iba1+细胞数量。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TREM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TREM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Iba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增加(P<0.05),中药组海马区Iba1+细胞数量明显增加(P<0.05)。结论 加减薯蓣丸可能通过影响海马区TREM2及Iba1蛋白水平的表达,增加Iba1+细胞数量,发挥对AD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肠复康方对急性放射性肠炎大鼠一般情况及小肠黏膜相关细胞凋亡基因的影响。方法 以X线直线加速器给予实验大鼠全腹照射,建立急性放射性肠炎大鼠模型。将实验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肠复康方低、中、高剂量组。模型复制成功后,肠复康各剂量组给予10 mL/kg灌胃,低、中、高剂量组剂量换算后分别含生药15.75、31.50、63.00 g/kg,模型对照组、正常对照组同时予等量生理盐水,连续30 d灌胃。期间观察大鼠精神状态、摄食进水、排便情况及体质量变化,处死后取相应部位的小肠用免疫组化及Western blot方法检测黏膜上皮细胞中凋亡基因Caspase-3、Bax、Bcl-2的表达。结果 肠复康方干预大鼠的精神状态、饮食进水、排便情况较模型对照组改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肠复康方干预大鼠体质量显著增加,以中剂量组效优 (P<0.05)。肠复康方低、中、高剂量组小肠黏膜的凋亡基因Caspase-3、Bax和Bax/Bcl-2表达较模型对照组显著下调、Bcl-2显著上调 (P<0.05), 中剂量效优。结论 肠复康方具有改善急性放射性肠炎大鼠一般情况及抑制其细胞凋亡作用,以中剂量效优,其机制可能与下调小肠黏膜上皮凋亡基因Caspase-3、Bax表达及上调Bcl-2的表达,抑制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黄芪三仙汤对去卵巢雌性大鼠脑内免疫细胞的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将32只雌性大鼠随机分为4组,即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和治疗组。模型组、治疗组行大鼠背部切口切除双侧卵巢进行模型复制,假手术组切除同样大小的脂肪。治疗组用黄芪三仙汤灌胃。于4周后用透射电镜观察脑组织中神经胶质细胞超微结构变化。结果:模型组海马区可见神经胶质细胞增生,其中以小胶质细胞为主,星形胶质细胞次之;可见变性的神经细胞,在变性神经细胞的周边和血管周围有增生活跃的小胶质细胞;可见脂褐素。假手术和正常对照组也可见脂褐素,但较模型组少,其余超微结构基本正常。治疗组中,以上变化明显减少。结论:黄芪三仙汤能明显抑制神经胶质细胞的增生和活化,抑制中枢神经的免疫炎性反应,从而达到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究刺血加艾灸疗法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40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秋水仙碱组、刺血艾灸组,每组10只,采用尿酸钠混悬液右后踝关节注射法复制痛风性关节炎大鼠模型。分别在模型复制时、模型复制后24 h及灌胃治疗后3 d测量右后足肿胀度;灌胃3 d后,从腹主动脉取血,检测血清尿酸(uric acid,UA)含量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Toll样受体2(toll-like receptor 2,TLR2)和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TLR4)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足肿胀度,血清UA含量及TLR2、TLR4 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上调(P<0.01)。刺血艾灸组足肿胀度,血清UA含量,TLR2、TLR4 mRNA表达水平较模型组均显著下调(P<0.05,或P<0.01),且显著低于秋水仙碱组(P<0.05,或P<0.01)。结论 刺血加艾灸疗法能够降低痛风性关节炎大鼠的关节肿胀度及血清UA水平,其机制可能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TLR2与TLR4 mRNA的表达水平下调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针刺对海洛因复吸大鼠脑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采用剂量递增法复制海洛因成瘾大鼠模型,将40只Wistar大鼠平均分成正常组、模型组、针刺组、药物组,于实验第39天取4组大鼠海马、中脑腹侧被盖区(ventral tegmental area, VTA)脑组织,光镜下观察神经细胞坏死情况,采用脱氧核糖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法(terminal deoxynucleotidyl transferase mediated nick end labeling, TUNEL)检测脑神经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光镜下可见模型组大鼠脑海马、VTA神经细胞丢失、变性较严重,核溶解消失,神经细胞变性坏死及间质水肿明显,并可见筛状软化灶。针刺组未见明显筛状软化灶,神经细胞变性坏死及间质水肿程度较模型组、药物组减轻。针刺组神经细胞间质水肿较轻,未见明显筛状软化灶,神经细胞水肿坏死变性较少量。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脑海马、VTA中TUNEL染色阳性细胞数显著增多(P<0.01);与模型组、药物组比较,针刺组大鼠脑海马、VTA中TUNEL染色阳性细胞数显著减少(P<0.01)。结论 海洛因成瘾可致大鼠脑神经细胞凋亡,针刺“百会”、“大椎”穴可抑制神经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检测大鼠睾丸组织Catsper1蛋白及其mRNA表达水平,探讨五子衍宗丸治疗少弱精子症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体质量200~220 g的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生精胶囊组,五子衍宗丸低剂量、中剂量、高剂量组。采用连续灌服雷公藤多苷8周的方法复制少弱精子症模型,模型复制成功后连续给药4周。采用Western blot法测定Catsper1蛋白含量,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测定Catsper1 mRNA表达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睾丸组织中cAMP含量。结果 生精胶囊和高剂量五子衍宗丸能明显提高模型大鼠睾丸组织中降低的cAMP含量以及升高睾丸组织中降低的Catsper1蛋白及其mRNA表达水平(P<0.05)。结论 促进Catsper1蛋白表达并参与cAMP-Ca2+正反馈可能是五子衍宗丸提高精子质量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动态观察耳针对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大鼠认知功能及海马神经细胞的影响。方法 从60只健康雄性SD大鼠中随机选取10只为正常组,其余采用四血管阻断法复制VD大鼠模型,然后随机分为模型组、耳针组、西药组,每组10只。于模型复制后第4天,治疗第30、60天时,采用跳台实验检测各组大鼠的学习记忆成绩,并进行神经行为学评分;于模型复制后第4天、治疗第60天时,光镜下观察各组大鼠海马CA1区神经细胞形态。结果 模型复制后第4天,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学习记忆成绩、神经行为学评分及海马CA1区锥体存活细胞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耳针治疗30、60 d后,与模型组比较,耳针组及西药组大鼠学习记忆成绩、神经行为学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耳针组与西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0 d后,耳针组、西药组大鼠海马CA1区锥体细胞存活数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耳针组与西药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耳针可以提高VD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降低神经行为学评分;耳针可改善变性的海马CA1神经细胞,促进其修复与再生,从而提高VD大鼠学习记忆功能,这可能是临床耳针治疗VD有效作用的可能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