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韩宁林教授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其认为脾气亏虚、失其统摄之职是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病机关键。基于脾气亏虚贯穿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程始终的特点,提出以益气健脾止血药物为主,注重生活调护,重用黄芪党参,中西医结合治疗,时刻顾护脾胃的治疗思路,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提供理论及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中药复方归蓉补血片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的疗效。方法:选择诊断明确的慢性型ITP患42例,观察归蓉补血片对不同证型ITP的疗效,结果:归蓉补血片对ITP的总有效率为85.7%,不同证型疗效比较差异无显性,结论:归蓉补血片对不同证型ITP均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土大黄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267例郭明(安徽省舒城县汤池镇中心卫生院231343)关键词:土大黄;大枣;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笔者在从事中医临床工作30多年中,运用土大黄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267例,取得满意效果。现将临床资料统计介绍如下。1一般资料本组病...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补肾化瘀解毒中药对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血小板相关抗体的影响。方法:10例ITP患随机分为2且,分别给予补肾化瘀解毒中药或泼尼松治疗,采用双抗体夹心法检测治疗前后ITP患血清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G,PAIgM,PAIgA,PAC3的变化,结果:治疗2个月后补肾化瘀解毒中药对ITP患的症状改善方面优于泼尼松,并对血清血小板相关抗体含量有调节作用,患血小板数量与血清血小板相关抗体含量呈负相关。结论:ITP患病情与血清中血小板相关抗体的含量呈正相关;补肾化瘀解毒中药对ITP有良好疗效,并能调节血清血小板相关抗体含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凉血化瘀、清热解毒方治疗过敏性紫癜性肾炎血热妄行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在对症治疗基础上给予凉血化瘀、清热解毒中药治疗,对照组不服中药,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完全缓解11例,基本缓解4例,有效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0%;对照组完全缓解5例,基本缓解5例,有效2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60%,两组总有效率和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凉血化瘀、清热解毒方治疗过敏性紫癜性肾炎血热妄行证有减轻症状与体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汤治疗气虚血瘀证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选择气虚血瘀证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4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常规给予抗血小板、抗凝、调脂、抗心绞痛及对症治疗,治疗组在给予上述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益气活血汤分早晚2次口服,1剂/d。两组均分别观察其疾病疗效及心绞痛、心电图、中医证候疗效,同时观察治疗前后血糖、血脂等指标变化。结果: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心绞痛症状疗效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在降低TG、Tch、LDL-c方面较对照组明显(P<0.05,P<0.01),在疾病疗效、心电图疗效、降糖、升高HDL-c方面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益气活血汤可有效防治不稳定型心绞痛,并具有一定的改善脂质代谢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法联合低分子肝素及尿激酶治疗脾切除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栓的疗效。方法将53例脾切除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栓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6例)和对照组(2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西药抗凝、溶栓治疗,治疗组除给予同对照组治疗方法外,还给予益气活血中药辨证加减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小板(blood platelet,PLT)计数、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国际标准化比率(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INR)、活化部分凝血激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D-二聚体水平以及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PT、INR、APTT差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降低D-二聚体水平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活血中药联合低分子肝素及尿激酶治疗脾切除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栓具有明显的作用和优势。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自拟紫癜汤治疗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过敏性紫癜患者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给予自拟紫癜汤煎服,对照组采用犀角地黄汤治疗,均以14 d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两组疗效及症状消失时间。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6.7% vs 70.0%,P<0.05);治疗组皮肤紫癜、腹痛、黑便和大便隐血消失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或P<0.01)。结论 自拟紫癜汤对过敏性紫癜具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黄土汤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治疗组在常规制酸、保护胃黏膜、止血的基础上加用黄土汤口服,对照组予常规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可以缩短止血时间,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黄土汤配合西药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颈性眩晕的疗效。方法:将80例颈性眩晕患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进行疗效对照。结果:治疗组治愈率及治疗3个月后的复发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治疗组的近期疗效及远期疗效均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1.
军事医学与灾害医学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理论上探讨军事医学与灾害医学之间主要相同点、不同点、相通点,在此基础上提出若干建议,最大化二者之间的关联性、交叉性,促进军事医学与灾害医学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2.
日本汉方医学与中医学同根同源,对个体体质差异性的研究均非常重视。体质医学在日本受到较大关注,流派和分型较多,其中一贯堂医学为日本体质研究的典型代表。中医体质学和日本一贯堂医学均认为体质与疾病的发生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但在理论渊源、分类、发病及诊疗等方面存在差异。两者各成体系,密切相关,今后应加强交流和互相借鉴。  相似文献   

13.
由于现代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的发病率日益增加.目前,全球2型糖尿病患者已超过1亿,我国糖尿病病人总数亦已超过3 000万.因此,如何有效地控制糖尿病已是当务之急.糖尿病是一种与饮食最为密切相关的疾病,合理的饮食不仅能够控制血糖,甚至可以使糖尿病患者获得治愈;相反,如果忽视饮食因素,单纯依赖药物是很难奏效的.正如<千金方>中所说:"能慎此者,虽不服药而自可无他,不知此者,纵有金丹亦不可救,深思慎之."  相似文献   

14.
对法医临床鉴定若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法医临床鉴定工作中存在的对鉴定时限、鉴定机构权限、鉴定人资格、法医鉴定、医学鉴定等概念的认识误区进行了分析,并就解决这些问题、进一步提高法医临床鉴定水平的途径作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5.
受中国传统有机整体思维和有机自然观的影响,中医理论着眼于各方面因素与人体健康状态的关系,通过调节机体的生命状态,使之保持健康,对于现代医学建立系统的、生态的医疗方法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中医学的核心内涵是病机的主体地位及其审证求因、审因论治的构建过程,表现为关系中心论;西医学的核心内涵是基于解剖学的靶点金标准,表现为实体中心论。中西医学的核心内涵是认识中西医学差异的出发点,也是消除当代高等中医教育所面临的困惑——公众不了解中医科学体系的前提。按照中医学的自身规律对现有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改革是解决上述困惑的必由之路,而中医学专业教师对于中医学核心内涵的把握是其中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中医学所论述的脾在形态、位置、色泽等方面,更接近于西医学脾、胰两脏的结合;在生理功能方面,脾的"主统血,为谏议之官"功能与西医学脾在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系统中的作用有相似之处,脾主"主运化,为仓廪之官"的功能和西医学胰的功能有密切联系;在用药规律方面,归脾经的药物,对胰腺功能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在糖尿病的中西医治疗方面,很多归脾经的药物都具有调节胰岛功能或促进胰岛再生作用;西医学研究认为,脾脏可提供成体前体细胞,促进胰岛细胞再生.中医学的脾在一定程度上包含了西医学的脾、胰二脏的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析新安医学促进古今中医教育发展的特征.方法:以〈新安医籍考〉收载的新安医家医著为依据,分析新安医学促进古今中医教育发展的影响因子及其特征.结果:新安医学促进古代中医教育发展的特征表现在"医德"、"医链"、"著书"、"刻书"4个方面;促进现代中医教育发展的特征表现,在中医专业本科教育的主干课程教材建设中,大量收载了新安医学的学术成就.结论:新安医学对古今中医教育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唇疱疹(herpes labialis)也称复发性单纯疱疹唇炎(recurrent herpetic stomatitis),是指发生在唇红部和口周围皮肤的单纯疱疹病毒(HSV)感染.此病是成年人较常发生的口腔疾患,以成年女性为多见.本病以唇红或唇周皮肤刺痒、疱疹、糜烂为主要病损,同时有约50%~70%可因各种刺激而复发.笔者自1999年5月至2001年6月共收治门诊患者152例,随机分成治疗组102例、对照组50例.治疗组用西医常规治疗配合中医治疗,对照组只用西医常规治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高压氧加针灸推拿疗法对重型颅脑损伤的恢复作用.方法:将患者分为常规药物治疗组(Ⅰ组)、常规药物+针灸推拿治疗(Ⅱ组)及常规药物+针灸推拿+高压氧治疗(Ⅲ组).Ⅰ组、Ⅱ组和Ⅲ组病例数分别为58,65,76例.入院时与出院时分别对各组患者进行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ales, GCS)及功能综合评定量表(functional comprehensive assessment,FCA)评分.结果:与入院时比较,出院时3组GCS和FCA评分均显著增加(P<0.05).出院时Ⅱ组和Ⅲ组GCS和FCA评分显著高于Ⅰ组(P<0.05),Ⅲ组GCS评分显著高于Ⅱ组(P<0.05).结论:高压氧配合针灸推拿治疗能显著提高颅脑损伤患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