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以“温阳益气、化湿清热”为法拟方的百鹰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43例慢性乙型肝炎采用百鹰汤治疗作为治疗组,另设30例随机对照组以五酯胶囊治疗。结果:治疗组患临床症状改善明显,其降酶疗效和HBeAg与HBV-DNA阴转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百鹰汤能改善慢性乙型肝炎患临床症状,具有抗病毒及改善肝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普乐林注射液合辨证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方法 :5 6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分为治疗组 (30例 )和对照组 (2 6例 ) ,治疗组采用普乐林注射液合辨证治疗 ,对照组采用进口脑活素加辨证治疗。疗程均为 14d。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达 80 .0 % ,对照组显效率为 6 1.5 4% ,两组显效率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但治疗组在消除眩晕、肢体麻木方面优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普乐林注射液合辨证治疗对缺血性脑卒中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清热解毒活血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甘草酸二铵注射液150 mg加入50 g/L葡萄糖注射液250 ml,谷胱甘肽1.2 ml加入50 g/L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滴,每日1次;同时口服清热解毒活血法组方的赤茵糖浆40 ml,每日3次.对照组:甘草酸二铵注射液150 mg加入50 g/L葡萄糖注射液250 ml,谷胱甘肽1.2 ml加入50 g/L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滴,每日1次.4周为1个疗程.结果:总有效率方面,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治疗组的愈显率为65.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30.0%(P<0.05);保肝降酶的作用,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治疗组在降低胆红素浓度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清热解毒活血法组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高胆红素血症,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降低血清胆红素浓度,促进黄疸消退.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黄芪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 ,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6 7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治疗组 37例与对照组 30例 ,分别以黄芪注射液和丹参注射液治疗为主 ,观察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头颅CT变化及血浆内皮素 1 (ET 1 )水平。结果 :除减小头部CT梗死灶大小作用外 ,治疗组在改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及降低血浆ET 1水平等方面疗效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黄芪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 ,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浆ET 1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中药金水宝、水林佳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效果。方法:将89例慢性乙型肝炎患随机分成治疗组60例,对照组29例。疗程为9个月至2年。结果:治疗9个月后,治疗组在HBsAg、HBeAg、HBV-DNA阴转率,肝功能复常率及症状体征的恢复率方面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能抑制病毒复制,改善肝脏循环和肝功能,提高疗效,缩短疗程。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恩替卡韦联合扶正化瘀胶囊治疗肝郁血瘀型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肝郁血瘀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在常规保肝及支持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仅予恩替卡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扶正化瘀胶囊治疗;比较治疗前和治疗后4、12、24、48周末两组患者血清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DNA水平、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epatitis B e antigen,HBeAg)定量和肝功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ALT)、总胆红素(totol bilirubin,TBIL)]、肝脏瞬时弹性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4周末,观察组患者血清HBV-DNA转阴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48周后,观察组HBeAg转阴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4周末,两组患者血清ALT、TBIL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治疗12周末,两组患者ALT、TBIL水平均较治疗4周末显著降低(P<0.05);治疗24周末与治疗48周末,两组ALT、TBIL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4周末血清ALT、TBIL水平,治疗12、24周末TBIL水平较对照组降低更为明显(P<0.05)。治疗48周末,两组患者肝脏瞬时弹性均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肝脏瞬时弹性指标降低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恩替卡韦联合扶正化瘀胶囊治疗有助于提高肝郁血瘀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eAg转阴率、HBV-DNA快速应答率,并对肝功能改善和抗肝纤维化均有较好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丹参注射液和黄芪注射液联合治疗对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及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的影响。方法 :将 16 9例肝硬化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分为 4组 ,对照组静滴甘利欣注射液 ,丹参组、黄芪组、联合组分别给予丹参注射液、黄芪注射液及丹参、黄芪注射液联合治疗 ,均以2 8d为 1个疗程。治疗前后分别检测肝功能丙氨酸转移酶、血浆白蛋白、血清总胆红素等指标和血清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Ⅲ型前胶原肽、Ⅳ型胶原、层黏蛋白的含量。结果 :丹参组、黄芪组、联合组患者的肝功能改善均优于对照组 (P <0 .0 5 ) ,其中黄芪组和联合组血浆白蛋白明显高于丹参组(P <0 .0 5 ) ;丹参组、黄芪组、联合组患者的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均明显降低 ,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其中联合组降低的程度大于丹参组和黄芪组 (P <0 .0 5 )。结论 :丹参注射液和黄芪注射液对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及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均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联合使用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贞芪益肾颗粒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气阴两虚兼湿热证的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双模拟、对照方法 ,治疗组 2 8例患者服用贞芪益肾颗粒加空白模拟片 ,对照组 2 6例患者服用肾炎康复片加空白模拟颗粒。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值、尿蛋白及尿红细胞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 82 .1% ,尿蛋白总有效率为 85 .7% ;对照组均为 6 5 .4 % ,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尿红细胞总有效率为 6 8.8% ,对照组为 6 1.5 % ,两组疗效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值治疗后均明显下降 (P <0 .0 1) ,且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 (P <0 .0 5 )。结论 :贞芪益肾颗粒能明显改善慢性肾小球肾炎气阴两虚兼湿热证的临床表现 ,降低尿中蛋白和红细胞数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香丹注射液治疗心肌缺血(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68例心电图提示心肌缺血且中医辨证属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西药对照组(简称对照组)30例和香丹注射液治疗组(简称治疗组)38例,对照组予消心痛5-10g,每日3次,或鲁南欣康10-20mg,每日2次;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用香丹注射液20ml加入50g/L葡萄糖溶液200ml中静滴,疗程均为14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4.74%,对照组为76.67%,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胸闷,心绞痛,舌紫暗等症状,体征消减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心电图及血液流变性各项指标的改善均较对照组明显(P<0.05或P<0.01)。结论:香丹注射液对血瘀证的多种心脏病所致心肌缺血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脏病理与肝组织中及血清病毒标志物等因素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322例HBsAg阳性超过6个月并行肝穿刺活组织检查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肝脏病理与肝组织中病毒标志物、血清HBeAg状态、血清HBV DNA水平及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322例患者中,肝组织炎症分级(G)>1且纤维化分期(S)>1者314例,G≥3者44例,S≥3者40例。G与S呈明显正相关 (r=0.594,P<0.05)。 肝组织HBsAg、HBcAg不同表达状态患者,不同血清HBeAg状态患者,不同血清HBV DNA水平患者的肝脏炎症分级及其肝脏纤维化分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血清ALT水平患者的肝脏炎症分级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ALT水平与肝脏炎症分级呈正相关(r=0.322,P<0.05),而与肝脏纤维化分期的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r=0.267,P>0.05)。结论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肝脏炎症及纤维化程度与肝组织中病毒标志物、血清HBeAg状态、血清HBV DNA水平并无明显相关性,其炎症分级与血清ALT水平呈明显正相关。  相似文献   

11.
l56例无症状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虎芪丹桂饮治疗组80例。结果有效28例,好转30例,无效22例,总有效率72.5%。治疗组HBsAg、HBeAg阴转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抗HBc阴转率与对照组比较也有显著差异(P<0.01)。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穴位注射丹参注射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缓解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8例COPD缓解期患者随机单盲分为治疗组34例及对照组34例,治疗组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丹参注射液穴位注射(选穴:定喘、肺俞、肾俞、脾俞、足三里),每周1次,3个月为1个疗程;对照组采用常规综合治疗,治疗3个月。两组患者均在治疗前后使用COPD评估测试(COPD assessment test TM,CAT)进行评分,并检测第1秒用力肺活量(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及其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FEV1与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的比值(FEV1/FVC),及检测血液T细胞亚群(CD4+、CD8+、CD4+/CD8+)的变化情况。 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CAT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CD4+ T细胞百分比、CD4+/CD8+比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CD8+ T细胞百分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治疗组FEV1、FEV1%、FEV1/FVC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穴位注射丹参注射液可以改善COPD缓解期患者生活质量,改善肺通气功能,提高患者免疫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滋肾活血解毒方对慢性肾衰竭 (CRF)大鼠残肾组织中ET 1mRNA的影响。方法 :采用 5/ 6肾切除法复制大鼠CRF模型 ,将 5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保肾康组、洛汀新组、滋肾活血解毒方组 (观察组 )、正常组 ,用RT PCR技术检测各组大鼠残肾组织中ET 1mRNA表达水平。结果 :正常组肾组织中ET 1mRNA表达最弱 (P <0 .0 1) ,对照组肾组织中ET 1mRNA表达最明显 (P <0 .0 1) ,观察组肾组织中ET 1mRNA表达较保肾康组及洛汀新组有明显下降 (P <0 .0 1)。结论 :滋肾活血解毒方可能是通过下调肾脏组织中ET 1mRNA表达水平而改善CRF大鼠肾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动物模型.方法:取体质量25~30 g成年小鼠,按雌雄2∶1合笼,以有阴道栓为小鼠怀孕的第1 d,然后取怀孕小鼠20只分为2组,一组为妊娠对照组,另一组为实验组,另取10只正常小鼠作为正常对照组.实验组从其妊娠第12 d开始肌肉注射苯甲酸雌二醇,妊娠对照组与正常对照组均注射等容量9.0 g/L氯化钠注射液.结果:实验组血清中的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总胆汁酸(TBA)均较妊娠对照组升高(P<0.05).结论:采用苯甲酸雌二醇可复制怀孕小鼠肝内胆汁淤积症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防毒灵汤为主治疗复发性单纯疱疹性角膜炎炎症期的疗效。方法 :70例 (78只眼 )单纯疱疹性角膜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用防毒灵汤加减内服及防毒滴眼液滴眼 ,对照组用无环鸟苷滴眼液。结果 :对于树枝状角膜炎 ,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 10 0 % ,88.2 4 % ;治疗组和对照组治愈时间分别为 (7.5 8± 1.6 6 )d ,(10 .11± 4 .5 1)d ,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t =2 .32 ,P <0 .0 5 )。对于地图状角膜炎 ,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4 .4 4% ,83.33% ;治疗组和对照组治愈时间分别为 (18.90± 3.2 1)d ,(2 5 .30± 7.2 8)d ,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t =2 .4 0 ,P <0 .0 5 )。两组的视力治疗后比治疗前都有明显提高。结论 :防毒灵汤为主对急性期复发性单纯疱疹性角膜炎炎症期疗效优于无环鸟苷滴眼液。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脾虚大鼠脑内白介素-6受体α(interleukin-6 receptor α,IL-6Ra)水平及其mRNA表达的变化,以及扶正益气中药的干预作用.方法 将40只SPF级雄性Wistar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治疗1组(四君子汤治疗)、治疗2组(玉屏风散治疗).采用耗气破气、饮食失节、劳倦过度结合的方法,复制脾虚动物模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大鼠脑内IL-6Rα水平,原位杂交法测定大鼠脑内IL-6Rα 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海马CA1区和下丘脑腹侧核IL-6Ra水平及IL-6Rα 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治疗1组和治疗2组IL-6Rα水平及IL-6Rα 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治疗1组与治疗2组IL-6Ra水平及IL-6Rα mRNA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脾虚可导致IL-6Rα水平及其mRNA表达水平异常,扶正益气类中药四君子汤、玉屏风散可以通过调节IL-6Rα水平及其mRNA表达水平,改善机体防御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大蒜新素对鼠巨细胞病毒(MCMV)感染小鼠脾细胞Th1/Th2类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及其抗MCMV作用机制.方法:复制小鼠巨细胞病毒感染模型,将模型小鼠随机分成大蒜新素治疗组和安慰剂组,于MCMV感染后48 h开始分别给予大蒜新素一般剂量(25 mg·kg-1/d)和等量9.0 g/L氯化钠注射液腹腔注射;另设大蒜新素处理组和空白对照组,不接种病毒,分别给予大蒜新素一般剂量(25 mg·kg-1/d)和等量9.0 g/L氯化钠注射液腹腔注射.用ELISA法检测小鼠脾细胞Th1类细胞因子IL-2、IFNγ和Th2类细胞因子IL-4,IL-10水平.结果:MCMV感染可导致BALB/c小鼠Th1类细胞因子IL-2表达明显下降(P《0.01),Th2类细胞因子IL-10表达显著增高(P《0.01).大蒜新素能诱导正常BALB/c小鼠和MCMV感染模型鼠脾细胞Th1类细胞因子IL-2和IFNγ的表达显著增加(P《0.01),Th2类细胞因子IL-10表达明显下降(P《0.01).结论:大蒜新素能显著上调正常和MCMV感染模型小鼠脾细胞 Th1类细胞因子IL-2和IFNγ的表达,并抑制Th2类细胞因子IL-10的表达,通过诱导和促进特异性Th1优势应答反应来发挥抗CMV效应.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疏肝降脂方治疗脂肪肝的疗效。方法 :治疗组与对照组同服多酶片与绞股蓝总苷片 ,前者加服疏肝降脂方 ,后者加服复方丹参滴丸 ,1个月后作疗效对比观察。结果 :治疗组显效 2 1例 ,有效 1 2例 ,显效率为 5 8.3% ,总有效率为 91 .7% ;对照组显效 4例 ,有效 1 0例 ,显效率为1 3.3% ,总有效率为 4 6 .7%。两组显效率与总有效率比较 ,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1 )。结论 :疏肝降脂方治疗脂肪肝具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化瘀通络、分清泌浊法对高尿酸血症肾病的疗效。方法 :治疗组 38例口服化瘀通络、分清泌浊中药 ,配合口服别嘌呤醇 ,每次 10 0mg ,每日 2次。对照组 38例口服别嘌呤醇 ,每次 10 0mg ,每日 2次。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86 .8%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 6 3.2 % ,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P <0 .0 1)。治疗组 2 4h尿蛋白定量、尿素氮及血肌酐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下降 ,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P <0 .0 1)。结论 :化瘀通络、分清泌浊法可明显改善高尿酸血症肾病患者临床表现 ,降低尿蛋白 ,改善肾功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益气活血法对心肌缺血再灌注大鼠肿瘤坏死因子 α(TNFα)及丙二醛 (MDA)含量的影响 ,探讨其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 :选用Wistar大鼠 ,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心肌缺血组 (缺血组 )、心肌缺血再灌注组 (再灌注组 )和再灌注治疗组 (治疗组 ) ,治疗组每日灌胃中药 (益气活血方 ) 1次 ,连续 5d ;其余 3组每日灌胃等量 9.0 g/L氯化钠注射液 1次 ,连续 5d ,然后复制模型并测定血清TNFα及MDA含量。结果 :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 5min时 ,各组心电图与假手术组相比 ,ST段 (J点 )抬高 (P <0 .0 1) ,T波高耸 (P <0 .0 1) ,治疗组ST段抬高显著低于缺血组及再灌注组 (P <0 .0 1) ;各组TNFα及MDA含量与假手术组相比均升高 ,治疗组显著低于再灌注组 (P <0 .0 5 )。结论 :益气活血法能够减轻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可能与减少心肌细胞释放肿瘤坏死因子、清除氧自由基等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