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中药内异方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细胞因子含量及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mRNA表达的调节作用。方法:用Cummings AM方法复制子宫内膜异位症动物模型,采用ELISA法检测IL-6、IL-8、IL-10含量,Dot blot法检测VEGF mRNA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外周血IL-6、腹腔液IL-8水平、腹腔巨噬细胞数量及巨噬细胞在脂多糖(LPS)刺激下产生的IL-6含量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内异方组异位种植内膜组腹腔巨噬细胞在LPS刺激下产生的IL-10含量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和内异方组;模型组种植异位内膜组织VEGF 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内异方组。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细胞因子IL-6、IL-8、IL-10的失衡与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关,VEGF mRNA的过度表达与内异灶血管的形成相关;内异方可显抑制异位内膜组织的生长,同时抑制异位灶VEGF mRNA的过度表达,减少异位灶血管的生成,并对细胞因子有明显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榆栀止血颗粒对子宫出血模型大鼠低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微小RNA-210(micro RNA-210,miR-210)轴的调节作用,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建立大鼠妊娠模型并复制子宫出血模型,将模型复制成功的50只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榆栀止血颗粒低剂量(4 g/kg)、中剂量(8 g/kg)、高剂量(16 g/kg)组,阳性对照(宫血宁0.07 g/kg)组,每组10只;另取正常妊娠大鼠10只,于相同时间灌胃给予等量生理盐水,作为正常组.阴道棉球置入法检测子宫出血量;ELISA法检测血清雌二醇(serum estradiol,E2)、孕酮(progesterone,P);凝血分析仪检测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HE染色法观察子宫组织形态;qRT-PCR检测子宫内膜组织HIF-1αmRNA、miR-210、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mRNA相对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子宫内膜组织中HIF-1α、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2,MMP-2)蛋白相对表达水平.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子宫内膜固有层增厚及炎症浸润严重,阴道出血量增加,雌激素水平释放减少,凝血功能降低,HIF-1α/miR-210轴及VEGF表达水平降低(P<0.05).榆栀止血颗粒可呈剂量依赖性升高HIF-1α/miR-210轴及VEGF表达,降低出血量(P<0.05),且高剂量组作用与阳性对照组相近(P>0.05).结论 榆栀止血颗粒可激活HIF-1α/miR210轴,促进子宫内膜血管生成和修复,抑制子宫出血.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补肾安胎冲剂对复发性自然流产(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RSA)小鼠胚胎丢失率和蜕膜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及其受体的影响。方法 采用Clark经典RSA小鼠模型,将RSA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补肾安胎冲剂低剂量(11.7 g/kg)组、补肾安胎冲剂高剂量(23.4 g/kg)组,黄体酮胶囊(156 mg/kg)组,另取正常妊娠小鼠作为正常组,每组8只。末次给药后,处死小鼠,计算胚胎丢失率;光镜下观察蜕膜组织血管形态学改变;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蜕膜组织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VEGFR-2)、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soluble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1,sVEGFR-1)的表达;采用RT-PCR法检测小鼠蜕膜组织中VEGF、VEGFR-2及sVEGFR-1 mRNA的表达。结果 补肾安胎冲剂能改善蜕膜组织血管形态学变化,升高蜕膜组织中VEGF和VEGFR-2蛋白含量,降低sVEGFR-1蛋白含量;能显著降低RSA小鼠胚胎丢失率(P<0.05),升高蜕膜组织中VEGF和VEGFR-2 mRNA表达水平,降低sVEGFR-1 mRNA表达水平(P<0.05),呈现明显的量效关系。结论 补肾安胎冲剂对RSA小鼠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控VEGF及其受体,改善蜕膜组织血管重铸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补肾安胎冲剂对复发性流产小鼠蜕膜组织中希佩尔-林道抑癌基因(Von Hippel-Lindau, VHL)、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 HIF-1α)的影响,探讨其降低胚胎丢失率的作用机制。方法 以CBA/J雌鼠与BALB/C雄鼠合笼复制正常妊娠小鼠模型,以CBA/J雌鼠和DBA/2雄鼠合笼复制复发性流产(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RSA)小鼠模型,将其随机分为模型组,黄体酮组,补肾安胎冲剂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0只。妊娠第1天,正常组与模型组采取蒸馏水灌胃,黄体酮组以26 mg/(kg·d)灌胃,补肾安胎冲剂高、中、低剂量组分别按35.1、11.7、3.9 g/(kg·d)灌胃。连续干预15 d后处死小鼠,收集样本,采用ELISA检测各组小鼠血清VHL、HIF-1α水平,采用荧光定量PCR、免疫组织化学法、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各组小鼠蜕膜组织中VHL、HIF-1α mRNA及其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补肾安胎冲剂显著降低RSA小鼠胚胎丢失率(P<0.05),降低血清和蜕膜组织中VHL水平和VHL mRNA表达水平(P<0.05),升高血清和蜕膜组织中HIF-1α水平和HIF-1α mRNA表达水平(P<0.05),呈现明显的剂量依赖性(P<0.05)。结论 补肾安胎冲剂降低RSA小鼠流产率的机制可能与激活VHL/HIF-1α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护肝片对中、晚期纤维化肝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I型受体(Tβ1RⅠ)蛋白及其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125 g/L CCl4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模型,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大鼠肝组织Tβ1RⅠ蛋白的表达;用原位杂交检测Tβ1RⅠmRNA的表达.用MetaMorph图像分析系统对Tβ1RⅠ蛋白及mRNA的表达量进行定量分析.结果:①模型复制8周和13周,模型组的肝损伤及其纤维化分级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护肝片组的肝损伤及其纤维化分级均轻于模型组.②模型复制8周和13周,模型组Tβ1RⅠ蛋白及mRNA的表达均较正常组显著增多(P<0.01);其蛋白和mRNA的表达相互间均呈显著正相关(P<0.01).③除13周 Tβ1RⅠ蛋白外,护肝片均显著抑制模型复制8周和13周后纤维化肝组织Tβ1RⅠ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P<0.01).结论:护肝片可减轻肝组织的损伤及其纤维化程度,它可能在蛋白及mRNA双重水平上抑制Tβ1RⅠ的表达,从而发挥抗肝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桃红四物汤对产后血瘀证大鼠子宫第10染色体缺失的碱性磷酸和张力蛋白同源物(phosphatase and tensin homolog deleted in chromosome 10,PTEN)mRNA及其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其祛瘀生新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灌胃法复制产后血瘀证大鼠模型,将模型大鼠分为模型组,阳性对照组(益母草颗粒4.3 g/kg),桃红四物汤高剂量(18.0 g/kg)、中剂量(9.0 g/kg)、低剂量(4.5 g/kg)组,另设正常对照组。连续灌胃给药7 d后,麻醉大鼠并分离子宫,光镜下观察子宫血瘀状态,分别采用实时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子宫组织PTEN mRNA及其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桃红四物汤能改善产后血瘀证大鼠子宫间质的充血、水肿。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PTEN mRNA及其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桃红四物汤高剂量组PTEN mRNA及其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桃红四物汤中剂量组仅PTEN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 桃红四物汤的祛瘀生新作用可能与其下调PTEN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电针“神门”穴对创伤应激后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小鼠焦虑样行为及前额叶皮质FK506结合蛋白5(FK506-binding protein 5,FKBP5)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C57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电针组,每组6只。模型组和电针组小鼠采用单一延长应激加电刺激法复制PTSD小鼠模型。电针组小鼠每日针刺“神门”穴15 min,每日1次,连续14 d。利用旷场实验、高架十字迷宫实验检测小鼠行为学参数。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小鼠前额叶皮质FKBP5 mRNA表达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小鼠前额叶皮质FKBP5表达水平。结果 旷场实验中,电针可明显提高模型小鼠中央区域停留时间、跨格次数(P<0.05);高架十字迷宫实验中,电针可明显增加模型小鼠开臂时间、开臂次数、开臂时间比、开臂次数比(P<0.05)。模型组小鼠前额叶皮质FKBP5及其mRNA表达水平较正常组明显升高(P<0.05);电针组小鼠前额叶皮质FKBP5及其mRNA表达水平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 电针能明显改善PTSD小鼠焦虑样行为,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增加PTSD小鼠前额叶皮质FKBP5的表达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养血和血、养精通络中药序贯治疗联合雌孕激素周期治疗人工流产后月经过少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0例人工流产后月经过少患者随机分成中西医结合组(30例,予中药序贯治疗联合雌孕激素周期治疗)、中药组(20例,予中药序贯治疗)和西药组(20例,予雌孕激素治疗),疗程均为2个月经周期。治疗前后分别观察3组行经时间、子宫内膜厚度和卵泡早期性激素水平。结果 中西医结合组临床疗效以及行经时间和子宫内膜厚度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中药组和西药组(P<0.05)。中药组治疗前后性激素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而中西医结合组和西药组卵泡刺激素显著降低(P<0.05),黄体生成素、雌二醇、孕酮均显著升高 (P<0.05),但两组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养血和血、养精通络中药序贯治疗联合雌孕激素周期治疗人工流产后月经过少能显著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盘龙七片对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小鼠沉默信息转录调控因子(silent information regulator type 1,SIRT1)/核因子- κB(nuclear factor- kappa B,NF- κB)通路及软骨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手术切除右膝关节内侧半月板和前交叉韧带复制小鼠OA模型。将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盘龙七片低、中、高剂量组。通过番红O- 快速绿染色观察膝关节结构变化,进行Mankin评分评估关节炎严重程度,流式细胞术检测软骨细胞凋亡指数,qRT- PCR检测Bax、Bcl- 2、Caspase- 3 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软骨细胞 SIRT1、NF- κB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膝关节软骨细胞凋亡率增加,Bax、Caspase- 3 mRNA和NF- κB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增加,Bcl- 2 mRNA和SIRT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阳性对照组与盘龙七片低、中、高剂量组小鼠膝关节软骨细胞凋亡率显著降低,Bax、Caspase- 3 mRNA和NF- κB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Bcl- 2 mRNA和SIRT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盘龙七片的作用呈明显的剂量依赖性。结论 盘龙七片可抑制OA小鼠膝关节软骨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SIRT1/NF- κB信号通路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中药循经敷贴治疗哮喘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Hutson法复制豚鼠模型,治疗组隔日诱喘后用中药敷贴30 m in,对照组隔日诱喘后采用9.0 g/L氯化钠注射液浸润纱布敷贴,比较记录诱喘潜伏期时间。两周后处死豚鼠,取肺组织,用半定量RT-PCR法比较IL-5 mRNA的表达。结果:中药循经敷贴能显著延长豚鼠诱喘潜伏期,下调哮喘豚鼠肺组织IL-5 mRNA的表达。结论:抑制炎性细胞因子IL-5 mRNA的表达可能是中药循经敷贴治疗哮喘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乳腺癌中医证型与临床分期及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 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 PR)和癌蛋白C-erbB-2关系.方法:选择经病理证实、有完整资料的乳腺癌病例95例,辨证分为肝郁痰凝、冲任失调、正虚毒炽3种中医证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对各证型的临床分期及其分子标志物ER、PR、C-erbB-2表达进行分析.结果:95例中,肝郁痰凝型为71例,占74.74%,冲任失调型为9例,占9.47%,正虚毒炽型为15例,占15.79%.Ⅰ期、Ⅱ期乳腺癌中以肝郁痰凝型居多,而Ⅲ期、Ⅳ期中正虚毒炽型所占比例高于肝郁痰凝型和冲任失调型.肝郁痰凝型ER阳性率与正虚毒炽型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74);肝郁痰凝型ER阳性率与冲任失调型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22).各证型PR、C-erbB-2阳性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乳腺癌早期多为肝郁痰凝型,后期以正虚毒炽型为主.肝郁痰凝型ER表达水平高于冲任失调型,而PR、C-erbB-2的表达与中医证型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针刺对吗啡戒断大鼠体内一氧化氮(NO)的影响。方法:复制吗啡戒断大鼠模型。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液和脑组织中一氧化氮合酶(NOS)和NO的含量。结果:吗啡戒断大鼠血液和脑组织NOS和NO含量增加,针刺足三里穴后血清NO和NOS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结论:针刺通过抑制NOS活力与NO生成,在改善吗啡戒断症状过程中起到良性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天麻素对高血压病左心室肥厚大鼠心室重构的影响,从Ras同族体基因家族成员A(Ras homolog gene family member A,RhoA)/Rho激酶(Rho-associated kinase,ROCK)通路探究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10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天麻素低剂量(1...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艾灸干预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arrhea predominant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D)大鼠微小RNA-24(micro RNA-24,miR-24)/5-羟色胺转运体(serotonin transporter,SERT)/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通路的影响,探究艾灸改善IBS-D大鼠内脏敏感性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艾灸组共3组,每组12只。采用母子分离+醋酸刺激+慢性束缚法制备IBS-D大鼠模型。艾灸组给予艾灸双侧“天枢”“上巨虚”20 min,连续7 d。分别于34、45、53 d检测各组大鼠体质量、稀便率和腹部回撤反射(abdominal withdrawal reflex,AWR)的最小容量阈值;苏木精-伊红染色检测结肠组织病理学变化;ELISA法测定大鼠血清、中脑、结肠组织中5-HT、SERT、5-羟色胺受体4(serotonin receptor 4,5-HT4R)、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 related peptide,CGRP)、P物质(substance P,SP)水平的变化;Western blot、RT-PCR检测大鼠中脑、结肠组织中SERT、5-HT4R、CGRP、SP的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RT-PCR检测中脑、结肠组织中miR-24表达水平。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稀便率升高(P<0.05)、AWR最小容量阈值下降(P<0.05);血清、中脑、结肠组织中5-HT、5-HT4R、CGRP、SP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SERT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miR-24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SERT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5-HT4R、CGRP、SP的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艾灸组大鼠稀便率下降(P<0.05),AWR最小容量阈值上升(P<0.05);血清、中脑和结肠组织中5-HT、5-HT4R、CGRP、SP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SERT水平显著升高(P<0.05);miR-24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SERT的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5-HT4R、CGRP、SP的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 艾灸干预改善IBS-D大鼠内脏高敏感性可能与下调miR-24表达,促进SERT对5-HT的重摄取,降低5-HT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建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大鼠模型,研究黄芪桂枝五物汤对DPN大鼠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和坐骨神经组织NGF mRNA的影响,探讨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DPN的可能机制。方法连续4周以高脂饮食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诱导模型法复制DPN大鼠模型,自第5周开始,黄芪桂枝五物汤高、中、低剂量组每日分别采用黄芪桂枝五物汤19.40、4.85、2.43g/kg灌胃,连续给药12周;甲钴胺组每日采用甲钴胺0.25mg/kg灌胃。采用RT-PCR技术检测大鼠坐骨神经中NGF mRNA表达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IL-1β、TNF-α、NFG水平。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IL-1β、TNF-α水平显著升高(P<0.05),NGF水平显著降低(P<0.05),坐骨神经中NGF mRNA表达水平下降(P<0.05)。黄芪桂枝五物汤呈剂量依赖性降低血清IL-1β、TNF-α水平,升高血清NGF水平和坐骨神经中NGF mRNA表达水平。结论黄芪桂枝五物汤可减轻周围神经组织炎症损伤,促进损伤神经的修复与再生,其机制可能与降低糖尿病大鼠血清IL-1β、TNF-α水平,上调坐骨神经NGF mRNA的表达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循经按摩对脑卒中大鼠模型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表达及脑组织超微结构的影响,探究循经按摩改善脑卒中后神经功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线栓法复制大鼠中动脉阻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模型。将72只实验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循经按摩组、假手术组,每个组又按照时间分为4个亚组分别为3天组、7天组、14天组、21天组,循经按摩组在模型复制成功后24 h开始干预。采用Longa评分评定神经功能,采用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下分别观察大鼠脑组织变化,采用实时定量PCR检测BDNF mRNA表达水平,采用ELISA法检测BDNF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循经按摩组大鼠各时间点Longa评分均明显提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循经按摩组大鼠各个时间点Longa评分均降低(P<0.05)。光学显微镜下发现,与模型组相比,循经按摩组皮质层损伤部位神经细胞水肿的变性随时间的推移而明显减轻,海马层神经细胞排列逐渐规律,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排列逐渐紧密;透射电子显微镜下发现,与模型组相比,循经按摩组大鼠脑组织细胞肿胀、自噬和凋亡明显减少。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各个时间点大鼠BDNF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下调(P<0.05);与模型组比较,循经按摩组各个时间点大鼠BDNF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上调(P<0.05)。结论 循经按摩可以上调BDNF表达水平,减少脑组织神经细胞的变性、凋亡,达到改善神经功能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清肾颗粒对5/6肾切除肾纤维化模型大鼠肾组织P-选择素(P-selectin)/ P-选择素糖蛋白配体-1(P-selectin glycoprotein ligand 1,PSGL-1)表达的影响及其抗肾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7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清肾颗粒高、中、低剂量组,氯沙坦组,每组12只;除正常组外,剩余60只大鼠均按手术方法制备5/6肾切除肾纤维化模型,各组动物均从模型复制1周后开始灌胃给药,清肾颗粒各剂量组和氯沙坦组分别予以一定比例的清肾颗粒和氯沙坦水溶液灌胃,模型组和正常组均以等比例温水灌服。12周后处死大鼠,取残余肾组织用于检测P-selectin/PSGL-1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P-selectin、PSGL-1蛋白及其mRNA相对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清肾颗粒各剂量组和氯沙坦组P-selectin、PSGL-1蛋白及其mRNA表达水平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氯沙坦组比较,清肾颗粒高剂量组P-selectin、PSGL-1蛋白及其mRNA表达水平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清肾颗粒各组之间比较,清肾颗粒高剂量组P-selectin、PSGL-1蛋白及其mRNA表达水平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清肾颗粒能够降低5/6肾切除大鼠肾组织P-selectin及PSGL-1的表达,这可能是其抗肾纤维化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8.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