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肺气虚证细胞凋亡机制.方法:用两次气管内注入脂多糖(LPS)及熏香烟4周的复合刺激法复制肺气虚证大鼠模型,4周后对两组动物进行电镜观察和免疫组化检测.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可见肺组织细胞凋亡明显增加,Fas、FasL蛋白在肺组织中的表达明显上调.结论:Fas、FasL可能参与了肺气虚的发病及肺组织细胞凋亡的调控.  相似文献   

2.
细胞凋亡(apoptosis )是近年来生命领域里的热点问题,是由英国科学家kerr等[1]于1972年首先提出.它是一种由基因控制的细胞自主性死亡,是真核细胞在生理或病理条件下接受到某种信号的刺激,启动其自身的遗传机制,通过内源性 DNA内切酶的激动而发生自动化死亡的过程[2].目前的研究证实了脑缺血损伤中有细胞凋亡的存在,尤其在再灌注损伤中起重要的作用,抑制细胞凋亡可以减轻脑缺血损伤的程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 gallate, EGCG)对人高转移肝癌细胞HCCLM6凋亡的作用及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甲基噻唑基四唑染色法检测EGCG对人肝癌细胞HCCLM6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和EGCG对HCCLM6细胞周期的影响,免疫荧光技术检测EGCG处理的HCCLM6细胞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和骨桥蛋白(osteopontin, OPN)表达的变化。结果 EGCG可显著抑制肝癌细胞HCCLM6的增殖,且呈浓度依赖性;EGCG使细胞周期明显阻滞于G0/G1期;EGCG可明显导致HCCLM6细胞凋亡,使VEGF、OPN表达水平显著下降。结论 EGCG可以诱导肝癌HCCLM6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阻滞细胞周期和调控VEGF、OPN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4.
1972年,Kerr等首次根据细胞的超微结构特征将细胞死亡形式分为凋亡和坏死.1980年,Wyllie首次诱导多细胞动物体外细胞发生凋亡.凋亡是指细胞主动死亡方式,与细胞坏死的区别在于发生凋亡的细胞周围无炎性反应.凋亡初期,细胞核内染色体凝缩并沿核膜形成月牙形团块,细胞质开始浓缩,但各种细胞器,如线粒体、内质网等均正常;中期,染色体进一步固缩成形态规则的数个紧密小球,细胞核裂解为碎片,每个碎片由基本完整的核膜包裹着染色体小球组成.细胞质浓缩,内质网解体,线粒体略有肿胀,细胞膜皱缩.末期,细胞通过"出芽"离散为数个"凋亡小体",每个小体中含有部分细胞质,残存细胞器和一定量的核碎片,并由细胞质膜紧紧包裹.细胞在凋亡过程中,细胞内的细胞器不发生裂解,细胞内容物亦不外漏,而是通过启动特定的基因,使原来完整的细胞膜向外皱缩形成凋亡小体,巨噬细胞或邻近的细胞吞噬这些凋亡小体进入体循环.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天麻素(gastrodin,Gas)通过调控ERK1/2-p38信号通路保护谷氨酸损伤的PC12细胞。方法 建立谷氨酸损伤的PC12细胞模型;甲基噻唑基四唑比色法测定细胞活力;Hochest 33258染色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凋亡形态;罗丹明123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线粒体膜电位;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内p38、ERK1/2、p-p38、p-ERK1/2蛋白表达。结果 天麻素明显抑制谷氨酸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在0.1~10 μmol/L剂量范围内呈一定的量效关系;天麻素升高谷氨酸损伤引起的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降低,下调p-p38、p-ERK1/2蛋白的表达。结论 天麻素对谷氨酸损伤的PC12细胞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升高线粒体膜电位水平,下调p-p38、p-ERK1/2蛋白表达,抑制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丹酚酸B(Salvianolic acid B,Sal B)对缺糖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方法 以无糖培养的PC12细胞建立模型,采用甲基噻唑基四唑检测细胞存活率;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碘化丙啶单染的PC12细胞凋亡;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细胞内Caspase-3蛋白的表达.结果 Sal B可明显抑制缺糖对PC12细胞诱导的损伤,在0.1~100μmol/L浓度范围内呈一定的量效关系;流式细胞术显示Sal B显著降低缺糖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Sal B显著降低缺糖诱导的活性Caspase-3蛋白的表达.结论 在0.1~100μmol/L浓度范围内,Sal B对缺糖损伤的PC12细胞具有保护作用,其保护机制可能与抑制Caspase-3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柚皮素-铜络合物在体外对人肝癌Hep-G2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探究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不同浓度柚皮素-铜络合物作用于体外培养的Hep-G2细胞,采用甲基噻唑基四唑法检测细胞生长抑制率;荧光显微镜下观察柚皮素-铜络合物对DAPI染色的Hep-G2细胞凋亡的影响;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率; 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中Bcl-2、Bax和Caspase-3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 柚皮素-铜络合物可显著地抑制Hep-G2细胞增殖,且在一定的范围内呈浓度依赖性。荧光显微镜下观察显示,柚皮素-铜络合物作用的Hep-G2细胞出现显著的凋亡特征,呈剂量依赖性地增加细胞凋亡率。柚皮素-铜络合物可上调Hep-G2细胞中Bax、Caspase-3蛋白的表达,抑制Bcl-2蛋白的表达,且呈一定的剂量依赖性。结论 柚皮素-铜络合物可抑制Hep-G2细胞的增殖并诱导其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Bax、Caspase-3蛋白的表达,抑制Bcl-2蛋白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新藤黄酸(gambogenic acid,GNA)与阿霉素(adriamycin,ADM)联合作用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乳腺癌细胞MCF-7细胞株,采用甲基噻唑基四唑(methyl thiazolyl tetrazolium,MTT)检测细胞存活率,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4′,6-二脒基-2-苯基吲哚(4′,6-diamidino-2-phenylindole,DAPI)细胞核染色实验观察GNA与ADM单独与联合作用对乳腺癌细胞MCF-7凋亡的影响;膜联蛋白Ⅴ(annexinⅤ,AV)-异硫氰酸荧光素(fluorescein isothiocyanate,FITC)/碘化丙啶(propidium iodide,PI)双染流式细胞仪检测给药后乳腺癌细胞MCF-7凋亡率。结果 MTT检测结果显示,在GNA浓度为0.125~4μmol/L和ADM浓度在0.5~16μmol/L范围内,人乳腺癌细胞MCF-7的细胞存活率随GNA和ADM剂量增加而降低,且联合用药组细胞存活率低于单独用药组。倒置显微镜和荧光显微镜下,与对照组比较,细胞明显缩圆变小,染色细胞核破碎,呈现凋亡状态,而联合用药组凋亡细胞数量明显高于单独用药组。AV-FITC/PI双染经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GNA与ADM单独和联合作用均诱导MCF-7细胞凋亡,与单独用药组比较,联合用药组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P0.01)。结论 GNA与ADM单独和联合作用均能诱导人乳腺癌细胞MCF-7细胞凋亡,且两者联合作用可产生协同效应,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诱导细胞凋亡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黄芩素对人白血病细胞K562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对细胞凋亡率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K562细胞,将对数生长期K562细胞数调整到1×105/m l,将黄芩素加入各实验孔,将黄芩素的终浓度调整为25.0,50.0,100.0,200.0,400.0μg/m l,每个浓度设4个复孔,分别培养细胞48 h和72 h,采用MTT比色法观察黄芩素对K562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将对数生长期K562细胞数调整为1×107/m l,加入黄芩素50.0,100.0,200.0μg/m l作用48 h后,收集细胞用流式细胞仪进行检测,并计算凋亡细胞百分数。结果:黄芩素对人白血病K562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且呈剂量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黄芩素50.0,100.0,200.0μg/m l诱导K562细胞凋亡,有明显的凋亡峰(AP峰)出现。结论:黄芩素对人白血病细胞K562的增殖有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促进K562细胞的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原花青素在体外诱导人前列腺癌PC-3细胞凋亡的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前列腺癌PC-3细胞株,用100,200,300μg/ml原花青素作用24 h.荧光素标记的连接素V(An-nexin V-fluoresein isothiocyanate,Annexin V-FITC)和碘化吡啶(propidium iodide,P1)双染检测原花青素对PC-3细胞凋亡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以不同浓度原花青素作用后PC-3细胞线粒体膜电位(△ψm)的变化.结果:100μg/ml原花青素作用细胞24 h,5.64%的细胞出现早期凋亡,84.7%的PC-3细胞呈现线粒体膜电位降低;300μg/ml原花青素组PC-3细胞凋亡率和坏死率分别为44.86%、50.81%.结论:原花青素可在体外诱导PC-3细胞凋亡,其机制与降低线粒体膜电位有关.  相似文献   

11.
肺癌是目前发病率和病死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实验研究和临床试验结果均显示,中医药治疗肺癌效果显著;且与西医配合应用时,既可减轻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的不良反应,又能增加抗肿瘤效果。中药抗肿瘤的作用机制可能与其调控细胞凋亡与细胞自噬等途径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脑络欣通对脑缺血再灌注模型鼠神经细胞凋亡及P53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饥饿、劳累、高脂饮食等多因素复制大鼠气虚血瘀证模型,然后用线栓法阻断大鼠左侧大脑中动脉2 h,复制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于再灌注1,3 d,用TUNEL法和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脑缺血半暗带凋亡细胞和P53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脑络欣通组脑缺血半暗带的凋亡细胞和P53蛋白表达显著减少(P<0.05).结论:抑制P53蛋白的表达是脑络欣通抗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细胞凋亡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植物雌激素结构类似物黄芩苷诱导人乳腺癌雌激素受体阴性细胞株MDA-MB-231(ER-)凋亡的作用.方法:MTT法测定不同剂量黄芩苷对MDA-MB-231细胞株增殖的抑制作用;透射电镜检测细胞凋亡及黄芩苷的作用;流式细胞术分析黄芩苷对MDA-MB-231细胞周期变化的影响;RT-PCR技术分析黄芩苷对MDA-MB-231细胞bcl-2、bax mRNA水平表达的影响.结果:在一定剂量范围内,黄芩苷对MDA-MB-231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呈时效、量效关系,IC50为151 μmol/L;透射电镜结果显示黄芩苷作用细胞48 h后出现明显的凋亡现象,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细胞凋亡率随着黄芩苷的浓度增加而增大,并阻滞细胞于G2/M期;RT-PCR结果表明,黄芩苷作用细胞后bax mRNA水平的表达增加而bcl-2的表达降低. 结论:黄芩苷可以抑制MDA-MB-231细胞的增殖,诱导细胞凋亡的发生,可能是通过调节bcl-2、bax的表达和干涉细胞周期而发挥诱导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凋亡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新藤黄酸(gambogenic acid,GNA)诱导人结肠癌HCT116细胞凋亡的机制。方法 采用不同浓度的GNA作用细胞24 h,对照组是相同浓度GNA加内质网应激抑制剂4-苯基丁酸(4-phenylbutyric acid,4-PBA)共同作用HCT116细胞24 h。采用甲基噻唑基四唑(methyl thiazolyl tetrazolium,MTT)染色测定两组细胞增殖抑制率的差异,采用吖啶橙(acridine orange,AO)和溴化乙锭(ethidium bromide,EB)染色观察细胞的形态学变化,采用膜联蛋白Ⅴ(Annexin Ⅴ, AV)-异硫氰酸荧光素(fluorescein isothiocyanate, FITC)/碘化丙碇(propidium iodide, PI)双重染色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 内质网应激抑制剂4-PBA可以缓解GNA对HCT116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AO/EB染色后荧光显微镜观察发现GNA作用的细胞具有凋亡特征;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4-PBA可降低HCT116细胞的凋亡率。结论 GNA能抑制人结肠癌细胞HCT116增殖,诱导细胞凋亡,其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可能与内质网应激途径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艾灸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利用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艾灸预处理组(分为艾灸每日1次组和艾灸每日2次组)、缺血预处理组、单纯模型组、假手术组和正常对照组大鼠细胞凋亡及热休克蛋白70(heat shock protein 70,HSP70)mRNA表达的情况.结果:艾灸预处理组细胞凋亡降低,HSP70 mRNA表达增加,且与艾灸预处理的次数有相关性.艾灸预处理每日1次与缺血预处理预防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效应无显著性差异,艾灸预处理每日2次组优于缺血预处理组.结论:艾灸预处理对心肌细胞缺血再灌注具有保护作用,其效应与每日艾灸次数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新藤黄酸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用不同浓度的新藤黄酸培养细胞24、48 h后,采用MTT法观察新藤黄酸对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HUVECs细胞形态变化;通过DAPI染色后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新藤黄酸对细胞形态学的影响;通过Annexin V-FITC/PI双染及流式细胞术检测新藤黄酸对HUVECs细胞凋亡率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新藤黄酸对HUVECs中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的表达变化。结果 MTT检测结果显示新藤黄酸能够明显抑制HUVECs的增殖,并呈时效及量效关系;荧光显微镜观察结果显示,新藤黄酸作用HUVECs后出现大量凋亡细胞;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随着新藤黄酸浓度的增加,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Western blot检测结果表明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增加。结论 新藤黄酸对HUVECs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诱导细胞凋亡实现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冬凌草甲素诱导多药耐药细胞系K562/A02凋亡、逆转耐药性的作用.方法:以不同浓度的冬凌草甲素处理K562/A02及敏感株K562/S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法检测半数抑制率(IC50),分析冬凌草甲素对两种细胞柔红霉素(DNR)、高三尖杉酯碱(HHT)敏感性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冬凌草甲素对两种细胞内DNR浓度的影响.结果:冬凌草甲素可诱导两种细胞凋亡,两者在各浓度、各时点无显著差异;可显著逆转K562/A02细胞对DNR、HHT的耐药性,提高该细胞内DNR的浓度.结论:冬凌草甲素对K562/A02细胞有诱导凋亡、逆转耐药性的作用,是一种很有希望的抗白血病中药.  相似文献   

18.
细胞凋亡及中医药相关研究进展李平刘俊(安徽省立医院中医科合肥230001)关键词:细胞凋亡;发病学;综述中图法分类号:R363.2细胞的分裂、增殖与细胞主动死亡之间的平衡是生物体维持正常结构与功能的重要保证,细胞的主动死亡即细胞凋亡(Apoptos...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软骨细胞的凋亡和Bax、Bcl-2蛋白表达的变化.方法:应用凋亡细胞原位末端标记检测(TUNEL)方法和免疫组化,检测股骨头坏死患者12例和对照组4例软骨细胞凋亡和Bax、Bcl-2蛋白表达.结果:股骨头坏死患者软骨细胞发生过度凋亡和Bax、Bcl-2蛋白的异常表达.结论:股骨头坏死软骨的破坏与软骨细胞凋亡和Bax、Bcl-2蛋白表达的异常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热证可灸"与"热证贵灸"的机制.方法:复制炎症、细菌与病毒感染等5种"热证"大鼠模型.观察灸治"肾俞"穴对其细胞因子、自由基、免疫功能、神经递质等方面的影响,分析灸法对"热证"是否"可灸"与"贵灸".结果:艾灸有抗炎、抗感染和抗病毒作用;能抑制炎性细胞因子的产生与释放;纠正自由基代谢紊乱;抑制胸腺细胞凋亡,提高免疫功能;改善"热证"大鼠的微循环;调节中枢神经递质水平,促进内环境稳定.结论:艾灸对"热证"大鼠有行气活血、扶正培元、解毒化瘀的作用.艾灸的抗炎免疫作用可能是其主要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