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假性麻痹是多灶性脑出血病变,损及双侧皮质延髓束所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饮水呛咳、吞咽困难、言语不清等.因其可造成病人进食、饮水困难,常出现营养不良、电解质紊乱及吸入性肺炎,临床治疗不及时,可危及病人生命.目前临床上治疗本病无显效药物.笔者自1999年以来采用针刺配合川芎嗪穴位注射治疗本病54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川芎嗪(Ligustrazine,tetramethylpyrazine,TMP)是常用的活血化瘀而兼有理气功用中药川芎的一种生物碱.鉴于它对治疗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缺血性肢体血管疾病、部分泌尿系统疾病及眼耳鼻咽喉科等有关疾病均有良好的效果,人们对它在动物及人体内的吸收、分泌、代谢、排泄等药物代谢动力学过程进行了许多深入的研究.笔者就体内监测TMP的化学分析方法入手,对10年来TMP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慢性肺原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属祖国医学“肺胀”、“痰饮”、“喘证”等范畴。病机多为久咳痰喘,耗伤肺之气阴,宣降失司,痰浊阻络,气道受阻,痰滞胸中,而治节失司,不能朝百脉以助心行血,又致血脉瘀阻,血瘀是慢性肺心病的主要病机之一。川芎嗪具有抗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粘度、改善微循环、扩张血管、抗感染等作用,近年来广泛应用于肺心病的临床治疗,取得了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4.
川芎嗪雾化吸入治疗气管插管麻醉后刺激症状42例高建英(安徽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四病区护理部合肥230031)关键词气管插管麻醉,开胸术,刺激症状,川芎嗪,雾化吸入法开胸手术行气管内插管麻醉后,由于呼吸道和肺泡受到机械性刺激,病人可出现咽痛、咳嗽、咳痰等炎...  相似文献   

5.
急性脑梗死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疾病,是目前中老年人死亡和致残的重要原因之一。笔者临床探讨川芎嗪合并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以期寻找一种安全、确切、可行的治疗措施。1临床资料均为我科1996年1月至1999年1月住院患者,且符合下列条件者:①急性起病,...  相似文献   

6.
1996年4月~1998年3月,笔者在门诊和病房采取静脉滴注川芎嗪、甘露醇治疗血管性头痛62例,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62例中,男19例,女43例;年龄18~49岁,平均39.2岁;病程6个月~12年。所有病例中医辨证均有血瘀表现,如反复发...  相似文献   

7.
败酱草用于治疗流感效果良好,并有护肝作用[1].败酱草中含有肌醇[2],可用于治疗肝硬化、肝炎、脂肪肝以及胆固醇过高等症[3].本实验根据醇与醋酐反应生成酯,进而与羟胺作用生成的羟肟酸与三氯化铁生成紫红色配合物的原理[4],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败酱草中肌醇的含量,探讨了最佳分析条件,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川芎嗪和三七总皂苷对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的影响。方法:44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即川芎嗪组(给予川芎嗪注射液)、三七总皂苷组(给予血塞通注射液,主要成分为三七总皂苷)和对照组(不用川芎嗪、血塞通)。疗程均为2周,3组基础治疗措施相同。治疗前后分别测定24 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结果:川芎嗪组和三七总皂苷组,治疗后24 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24 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川芎嗪和三七总皂苷能够降低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延缓糖尿病肾病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川芎嗪联合加味茵陈四逆汤防治胆道闭锁肝门空肠吻合术后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0例胆道闭锁肝门空肠吻合术后患儿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予西医基础治疗,试验组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静脉滴注川芎嗪及服用加味茵陈四逆汤中药汤剂,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儿血清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hyalaronic acid,HA)、层黏连蛋白(laminin,LN)、Ⅳ型胶原(type Ⅳ collagen,Ⅳ-C)、Ⅲ型前胶原(procollagen Ⅲ,PC-Ⅲ)]及肝脾彩超检查(肝门静脉主干直径、肝门静脉血流量、脾厚度及脾静脉直径),以评价其疗效。结果 两组治疗后血清PC-Ⅲ、HA、LN、Ⅳ-C含量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试验组PC-Ⅲ、HA、LN、Ⅳ-C的治疗前后差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肝门静脉主干直径、肝门静脉血流量、脾厚度、脾静脉直径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治疗后脾静脉直径、肝门静脉血流量与治疗前比较明显降低(P<0.05);试验组肝门静脉主干直径、肝门静脉血流量及脾厚度的治疗前后差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对于西医基础治疗,加用川芎嗪联合加味茵陈四逆汤治疗胆道闭锁术后患儿,能更显著地改善胆道闭锁术后肝纤维化。  相似文献   

10.
[摘要]目的 制备川芎嗪微乳,初步考察其在小鼠体内的脑靶向性。方法 分别给小鼠口服川芎嗪微乳和川芎嗪片剂混悬液,在给药后不同时点分别观察并比较小鼠脑部川芎嗪的血药浓度。结果 川芎嗪微乳总靶向效率(overall targeting efficiency,TE)=18.75%,川芎嗪片剂混悬液TE=12.25%;靶向指数(targeting index,TI)=606.00%,相对靶向效率(relative overall targeting efficiency,RTE)=53.06%。结论 小鼠口服川芎嗪微乳后,川芎嗪在脑部的含量明显高于小鼠口服川芎嗪片剂混悬液后脑部川芎嗪含量,且川芎嗪在脑部平均滞留时间(mean residence time,MRT)也明显延长,说明川芎嗪微乳具有脑靶向性和缓释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c-jun蛋白的表达及川芎嗪、黄芪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24只随机分成4组。A组:模型组,即脑缺血再灌注组(n=6);B组:川芎嗪治疗组(n=6);C组:黄芪治疗组(n=6);D组:川芎嗪、黄芪合用组(n=6)。采用免疫组化与医学图像分析系统相结合的方法,测定4组大鼠大脑皮层c-jin蛋白阳性细胞平均灰度值。结果:4组大鼠脑组织缺血侧c-jun蛋白阳性细胞平均灰度均低于对侧,即非缺血侧(P〈0.01);在缺血侧脑组织,B、C、D3组分别与A组比较,c-jun蛋白阳性细胞平均灰度均明显升高(P〈0.01),D组与B、C组比较,c-jun蛋白阳性细胞平均灰度明显升高(P〈0.01)。结论: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c-jun蛋白表达显著升高;川芎嗪、黄芪以及两药合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复制局灶性脑缺血大鼠模型,研究人参川芎嗪注射液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血浆纤溶指标及脑组织形态学的影响.方法:通过电凝大脑中动脉复制大鼠脑缺血模型,设立假手术组、模型组、川芎嗪注射液组、人参川芎嗪注射液组,观察大鼠脑梗死后的血浆纤溶指标,光镜下观察脑组织形态.结果:人参川芎嗪注射液能显著提高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issu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t-PA)含量及活性,降低脑缺血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1, PAI-1)含量,效果优于川芎嗪.结论:人参川芎嗪注射液通过提高血浆t-PA含量及活性,降低PAI-1含量对局灶性脑缺血损伤起到良好的干预作用,优于临床川芎嗪注射液.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制备川芎嗪口服油包油(oil/oil, O/O)微乳,提高川芎嗪口服生物利用度.方法 在本课题组前期对O/O型非水微乳所做的共性构建的基础上,将川芎嗪制成川芎嗪O/O型口服微乳制剂,研究其在大鼠体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特点.结果制备的川芎嗪O/O型口服微乳平均粒径为48.2 nm,基本成球形,大小分布较为均匀;川芎嗪...  相似文献   

15.
探讨川芎嗪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大鼠双侧颈总动脉闭塞的不完全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测定血浆中一氧化氮及中分子物质总量和脑组织中丙二醛含量变化。结果:川芎嗪显增加缺血大鼠血浆中NO含量,降低MMS总量和组织中MDA的含量,以及降低血比粘度。  相似文献   

16.
断血流(Herba Clinopodii)是从安徽霍山县发掘出的民间草药,为多年生草本唇形科风轮菜属植物风轮菜Clinopodium chinensis (Benth.) O.Kfze与荫风轮 Clinopodium polycephalum (Van.) C. Y. Wu et Hsuan ex Hsuan的干燥地上部分.夏季开花前采收,除去泥沙,晒干.断血流味微苦、涩、凉,有止血之功.临床可用于治疗各种崩漏、尿血、鼻衄、牙龈出血、创伤出血、子宫肌瘤出血[1].风轮菜首载于<救荒本草>(1406年)草部,叶可食用,名曰风轮菜,无药用记载;荫风轮(灯笼草)首载于<植物名实图考>(1848年)芳草类,名曰大叶香薷,无药用记载.200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收载的断血流即为上述两种原植物[1].现对断血流原植物的生物学特性、鉴别、含量测定、化学成分及有效成分的提取与分离等的研究概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摘要]目的 研究磷酸川芎嗪(tetramethylpyrazine phosphate, TMPP)脂质微球在大鼠鼻黏膜吸收的特性。方法 采用大鼠鼻腔循环灌流法,考察循环液流速、TMPP溶液浓度、TMPP脂质微球浓度对鼻黏膜吸收的影响,并对TMPP脂质微球和TMPP溶液的鼻吸收水平进行比较。结果 在流速为2.0 ml/min时,TMPP脂质微球鼻黏膜吸收速率常数有最大值;在浓度为0.25~1.0 mg/ml范围内,TMPP溶剂的鼻黏膜吸收速率常数随浓度变化趋势不明显;而TMPP脂质微球的鼻黏膜吸收速率常数随浓度的增大而减小,与同浓度TMPP溶液比较,TMPP脂质微球吸收更快,鼻黏膜随时间延长吸收量更高。结论 将TMPP制备成脂质微球能促进药物在鼻黏膜的吸收。  相似文献   

18.
目的:测定瓜蒌皮中多糖含量,为瓜蒌皮的临床合理应用和质量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葡萄糖作为对照品,采用苯酚-硫酸比色法,在490 nm处测定多糖含量.结果:不同产地瓜蒌皮多糖含量差异不显著.结论:该测定方法操作简单,重复性好,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瓜蒌皮多糖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9.
复方鱼腥草软胶囊是由鱼腥草、黄芩、板蓝根、连翘、金银花等药物组成.具有清热解毒之功效,主要用于外感风热引起的咽喉疼痛、急性咽炎、扁桃腺炎等有风热症候者.本胶囊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收载"复方鱼腥草片"改变剂型而来,原产品质量标准中未制订含量测定项,笔者采用HPLC法测定胶囊中黄芩有效成分黄芩苷的含量,试验结果表明:本法灵敏、准确、专属性强、重现性好,可作为复方鱼腥草软胶囊质量控制方法.现将研究内容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川芎嗪(tetramethylpyrazine,TMP)对Aβ25-35诱导的BV-2小鼠小胶质细胞促炎性细胞因子基因表达及对一磷酸腺苷激活的蛋白激酶(adenosine monophosphate-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AMPK)-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 B, NF κB)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采用Aβ25-35激活BV-2细胞的炎性反应,测定TMP高、中、低剂量(终浓度分别为100、30、10 μmol/L)对Aβ25-35诱导的BV-2细胞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 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α,TNF-α)及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 iNOS)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在AMPK激活剂(AICAR)及抑制剂(化合物C)存在下,检测TMP对AMPK及p65(NF κB亚基)磷酸化的影响。结果 TMP高、中剂量可明显抑制BV-2细胞中IL-1β、IL-6、TNF-α和iNOS基因mRNA表达水平 (P<0.01),高剂量TMP可激活BV-2细胞中AMPK(P<0.01), 并抑制p65磷酸化 (P<0.01)。结论 TMP通过激活BV-2细胞中AMPK活性,抑制NF κB活化,进而抑制促炎性细胞因子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