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2型糖尿病(T2DM)是以胰岛素抵抗(IR)或(和)胰岛素(Ins)分泌缺陷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异质性疾病。IR和胰岛B细胞功能缺陷是T2DM发病的特征性病理生理学改变。既往二者在T2DM发病过程中哪一个是始动因素并不十分明了,目前一般认为在IR的基础上,由于遗传及环境因素作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糖调节受损及不同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 A1c, HbA1c)范围2型糖尿病患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2DM)的动态血糖波动特征。方法 采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ontinuous glucose monitoring system,CGMS),根据连续2次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结果,选取正常对照组24例,空腹血糖受损组22例,糖耐量减低组23例,新诊断T2DM组62例,T2DM组再根据HbA1c水平分为T2DM A、B、C 3组。比较各组CGMS动态血糖数据。结果 ①日内血糖波动: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空腹血糖受损组、糖耐量减低组和T2DM组平均血糖(mean blood glucose, MBG)、血糖水平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 of blood glucose, SDBG)、日内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ean amplitude of glycemic excursions, MAGE)均显著升高(P<0.05,或P<0.01);随着HbA1c升高,T2DM A、B、C组MBG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2DM B组患者和T2DM C组SDBG显著高于T2DM A组(P<0.01);T2DM A、B、C 3组之间MAGE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日间血糖波动: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空腹血糖受损组,糖耐量减低组和T2DM A、B、C组日间血糖平均绝对差(absolute mean of daily difference,MODD)均显著升高(P<0.05);随着HbA1c升高,T2DM A、B、C组MODD逐渐升高,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HbA1c水平与MBG相关,但与MAGE、MODD均无相关性。结论 ①随着糖调节受损程度的加重,日内血糖波动及日间血糖波动逐渐增加。②HbA1c不同的患者其日内及日间血糖波动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2DM)合并大血管病变(macroangiopathy, MA)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将107例T2DM患者分为MA组(病例组)46例,非MA组(对照组)61例,对两组临床数据进行比较及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两组年龄、病程、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糖化血红蛋白A1c(glycosylated hemoglobin A1c, GHbA1c)、高血压(hypertension, HT)和微血管并发症(microvascular complications,MC)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T、MC是T2DM合并MA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HT和MC是T2DM合并MA的独立危险因素,积极控制血压和血糖对预防糖尿病合并MA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是指需要超过正常量的胰岛素(insulin,Ins),才能在胰岛素的效应器官产生正常的生理效应。引起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IR的原因可分为三种情况:①胰岛β细胞分泌产物异常,降解加速;②血循环存在胰岛素拮抗物(包括激素性和非激素性);③胰岛素靶细胞缺陷(包括受体数目减少、亲和力下降、结合后发挥生物学效应差等一系列功能紊乱)。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丹蛭降糖胶囊对老年2型糖尿病胰岛B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两组均服用降糖药物格列齐特,治疗组同时加服丹蛭降糖胶囊,疗程均为12周.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PG)、糖基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敏感指数(HOMA I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 IR)的变化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7%,两组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FPG、2hPG、HbA1c、FIns、HOMA IS、HOMA IR均有改善,但两组治疗后FPG、2hPG、HbA1c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FIns、HOMA IS、HOMA IR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P<0.01).结论:丹蛭降糖胶囊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有促进内源性胰岛素分泌,改善胰岛B细胞功能,改善胰鸟素抵抗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针灸对肥胖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体质量的影响.方法:收集35例肥胖T2DM患者,采用针灸疗法,辨证选穴,比较针灸前后患者的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S)、空腹胰岛素(fasting insulin,FINS)、胰岛素敏感指数(insulin sensitivity index,ISI)、稳态模型评估胰岛素抵抗(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insulin resistance,Homa-IR)、体质量、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肥胖度和体脂百分率.结果:治疗后患者的FBS、FINS、Homa-IR显著降低,ISI显著增加,总有效率为71%;体质量、BMI、肥胖度和体脂百分率也显著降低.结论:针灸对2型糖尿病早中期具有较显著的降糖效果,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胰岛素抵抗状态,对肥胖T2DM患者具有减肥作用.  相似文献   

7.
[HT5K]目的:观察益化清解方对2型糖尿病(T2DM)大鼠炎性分子网络调控的影响。方法:复制T2DM大鼠模型,治疗组用益化清解方中药灌胃,并与模型组、二甲双胍组及正常组作对照。分别在给药前和给药第15,30天检测T2DM大鼠的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白介素6(IL 6)、高敏C 反应蛋白(hsCRP)、脂联素(Adiponectin,Adp)、瘦素(leptin)水平,探讨其变化与空腹血糖(FBG)、血清胰岛素(FINS)及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的关系;并检测各组大鼠脂肪组织脂联素及骨骼肌组织脂联素受体R1 Mrna表达水平,探讨Adp、Adp受体与这些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益化清解方能显著降低T2DM大鼠血糖、血脂、C反应蛋白等水平,并提高胰岛素敏感性,改善糖尿病大鼠的脂肪组织Adp Mrna表达水平。结论:益化清解方对糖、脂双调节的作用可能是通过增加胰岛素敏感性而实现的,其与改善糖尿病大鼠的脂肪组织Adp Mrna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纯中药制剂丹蛭降糖胶囊对2型糖尿病患者B细胞功能的影响,探讨中医药在治疗2型糖尿病及延缓其进程中的作用。方法:62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2例服用丹蛭降糖胶囊,对照组30例服用马来酸罗格列酮,疗程为2个月,以胰岛素敏感指数及Ho-ma模型公式评估各组B细胞功能。结果: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及B细胞功能均有改善,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丹蛭降糖胶囊具有降低血糖,改善高胰岛素血症,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敏感性,改善胰岛素抵抗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具有益气活血功效中药复方制剂丹蛭降糖胶囊对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合并肥胖患者胰岛素抵抗、脂毒性相关指标的改善效果.方法 选取T2DM合并肥胖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各40例,均给予降低血糖、调节血脂的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上加用中药复方制剂丹蛭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脾虚时胸腺-神经内分泌网络的改变,进一步明确四君子汤的作用机制。方法:成年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A组)、脾虚组(B组)、治疗组(C组)、自复组(D组),每组8只。测定各组大鼠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胸腺细胞核T3受体(T3R)的含量、胸腺质量/体质量比值、血清胸腺因子浓度及其胸腺细胞白细胞介素-2(IL-2)的活性。结果:①B、D组大鼠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胸腺细胞核T3R含量、胸腺质量/体质量比值、血清胸腺因子浓度及其胸腺细胞IL-2的活性均较A、C组为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②C组大鼠的上述指标与A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四君子汤可增加脾虚大鼠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又可增加脾虚大鼠胸腺细胞上T3R的结合容量,从而增强甲状腺激素对胸腺的促进作用,促使胸腺上皮细胞合成和分泌血清胸腺因子、IL-2,加强机体的免疫功能,对脾虚大鼠起双重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1.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代谢异常引起的肾小球硬化症,是DM常见的严重慢性微血管并发症,是以血管损害为主的肾小球病变,最终发展为肾衰竭.据统计1996年我国糖尿病患病率已达到3.21%[1],并且糖尿病的发病率在逐年增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针刺对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机体脂肪组织胰岛素受体(insulinreceptor,INSR)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给食源性肥胖大鼠腹腔注射小剂量链脲佐菌素复制T2DM模型,随机分为针刺组、优降糖组和模型组,设正常对照组。处理4周后,采用罗氏活力型血糖仪测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sugar,FBS),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空腹胰岛素(fastinginsulin,FINS),采用原位杂交检测脂肪细胞INSRmRNA表达,计算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nsulin sensitivity index,ISI)和稳态模型评估胰岛素抵抗(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 of insulin resistance,Homa-IR)指数。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FBS、FINS、ISI、Homa-IR水平显著上升(P<0.01),INSR基因水平表达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治疗后优降糖组和针刺组FBS、FINS、ISI、Homa-IR显著下降(P<0.05,或P<0.01),INSR基因表达显著升高(P<0.01)。...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定喘汤治疗哮喘发作期热哮型的作用机制。方法 :对 31例哮喘发作期热哮型患者血栓素B2 (TXB2 )和 6 酮基 前列腺素1α(6 Keto PGF1α)、血清脂质过氧化物 (LPO)、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T细胞亚群等指标治疗前后的变化进行观察。结果 :定喘汤能降低TXB2 含量 (P<0 .0 1) ,增加 6 keto PGF1α含量 (P <0 .0 5 ) ;升高SOD(P <0 .0 1) ,降低LPO(P <0 .0 1) ;纠正T细胞亚群不平衡 (CD3+、CD4 +、CD8+、CD4 +/CD8+) (P <0 .0 1)。结论 :定喘汤可能是通过调节上述指标而起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丹蛭降糖胶囊治疗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方面疗效确切。实验研究表明,丹蛭降糖胶囊主要通过调节血糖、调节血脂代谢、改善胰岛功能、改善胰岛素抵抗、抑制炎症反应、降低氧化应激及治疗糖尿病并发症,从而发挥其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电针对糖尿病大鼠胃排空及胃窦组织中胃动素(MTL)和胃泌素(Gas)的影响。方法:将24只糖尿病(DM)模型SD大鼠随机分为两组,即电针组和模型组,每组各12只;另以12只健康的SD大鼠为对照组。于DM模型复制后3个月进行血糖、胃排空、MTL及Gas的测定。结果:模型组与对照组相比较,胃排空功能显著降低(P<0.01);电针组与模型组相比较,胃排空均明显增强(P<0.01)。模型组大鼠胃窦组织中MTL及Gas含量显著降低,经治疗后电针组的含量显著升高(P<0.05)。结论:电针具有促进胃排空,升高模型大鼠胃窦组织中MTL和Gas含量的作用,激素含量的增加及其发挥的效应可能是其促胃动力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百令胶囊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 DN)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0例早期DN患者随机分为百令胶囊组和福辛普利组各30例,治疗3个月.在治疗前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细胞亚群,用放射免疫法检测白介素-2(interleukin-2, IL-2)水平.结果: 治疗前福辛普利组和百令胶囊组患者血清IL-2水平、CD4+细胞百分率和CD4+/CD8+比值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CD8+细胞百分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与治疗前比较,福辛普利组和百令胶囊组患者血清IL-2水平、CD4+细胞百分率显著升高(P<0.01).百令胶囊组患者血清IL-2水平、CD4+细胞百分率显著高于福辛普利组(P<0.01).结论:调节T淋巴细胞亚群和IL-2水平可能是百令胶囊治疗早期DN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7.
中医学所论述的脾在形态、位置、色泽等方面,更接近于西医学脾、胰两脏的结合;在生理功能方面,脾的"主统血,为谏议之官"功能与西医学脾在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系统中的作用有相似之处,脾主"主运化,为仓廪之官"的功能和西医学胰的功能有密切联系;在用药规律方面,归脾经的药物,对胰腺功能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在糖尿病的中西医治疗方面,很多归脾经的药物都具有调节胰岛功能或促进胰岛再生作用;西医学研究认为,脾脏可提供成体前体细胞,促进胰岛细胞再生.中医学的脾在一定程度上包含了西医学的脾、胰二脏的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观察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Notch信号通路对CD4+T细胞分化的影响,探究六味地黄汤干预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xperimental autoimmune encephalomyeli-tis,EAE)的机制.方法 采用主动免疫法诱导2D2小鼠EAE模型,采用磁珠分选收集...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中医药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免疫调节作用的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现综述如下. 1 治法研究 王义军[1]总结胡荫奇教授以清热解毒活血通络法治疗本病的经验,认为其作用机制之一就是免疫调节作用.清热解毒药白花蛇舌草、金银花、蒲公英、黄柏能抑制B细胞产生抗体,土茯苓可选择性地抑制细胞免疫反应,白花蛇舌草能提高T细胞比值和淋巴细胞转化率,促进吞噬细胞的能力.活血化瘀药物赤芍、川芎、鸡血藤、当归、海风藤、蜈蚣、全蝎、三七、穿山甲、莪术、土鳖虫、乌梢蛇、蜂房等除具有扩张血管、增加血流量、改善微循环、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抑制炎症渗出、降低血粘度等作用以外,尚具有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其中当归对小鼠红细胞免疫功能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糖尿病(DM)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紊乱性疾病,属中医“消渴”范畴。其基本病理为胰岛素(Ins)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DM的显著特征是高血糖。目前临床上降血糖的主力军仍然是西药,但中药治疗DM的独到之处也不容忽视,如降糖作用温和持久,毒性和不良作用小,具有综合治疗作用,可有效地延缓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近10年来,国内外从天然药物中寻找新的降血糖药物的研究十分活跃,发现多种降血糖活性成分,降血糖作用机制研究也逐渐深入,本文就有关研究报道文献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