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行政法律意以是人们关于行政法和行政法律现象的思想、观点和理论的总和。就内容看,它包括人们对行政法本质与作用的理解,对现行的行政法规范和人的行为从行政法角度的感觉和评价,也包括人们关于行政法的知识、愿望和情绪。就层次看,包括行政法律心理和行政法律思想两个体  相似文献   

2.
公共行政心理是时代的产物,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行政心理。自党的十七大以来,中国社会发展本身正浩浩荡荡地向公共社会挺进,行政管理研究突破了现实行政管理的视野和境界,从传统行政管理研究的范畴进入了一个新的涉及心理和心态的管理领域,无论是人们心理还是行政管理都越来越明显地具有、体现和表现了公共性。公共行政心理的实质是人们对行政管理实践活动的主观反映,并能通过行政行为能动地作用于包括行政体制在内的社会政治制度。公共行政心理包括公共行政个体心理、公共行政群体心理公共行政组织心理等三方面的内容;公共行政心理受教育发展水平、整个社会心理、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变革和政治制度等因素的制约;公共行政心理对行政管理的作用主要表现在行政理论、行政行为和行政体制改革等方面。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中医体质健康教育对不同运动习惯人群健康相关生命质量的改善效果。方法 将509例样本按照不同运动习惯分为经常运动组(142例)、有时运动组(206例)和不太运动组(161例),各亚组均根据个体的中医体质类型,给予基于中医体质的健康教育指导(包括情志调摄、饮食调节、起居方法、运动方法、经络按摩5个方面),随访6个月,比较不同运动习惯者的健康相关生命质量评分变化情况。结果 干预6个月后,经常运动组躯体疼痛、一般健康2个维度和生理领域评分显著升高(P<0.05);有时运动组一般健康维度和生理领域评分显著升高(P<0.05);不太运动组在生理功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精力、社会功能、精神健康6个维度以及生理和心理2个领域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结论 中医体质健康教育对不同运动习惯人群健康相关生命质量的改善效果不同,对不太运动者的生命质量改善明显,改善效果优于经常运动者和有时运动者。  相似文献   

4.
论中国当代生命美学的内在特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命美学以人的感性、生命、个体重构审美活动,在审美活动中,人们以个体方式介入现实和历史.因此,生命美学关注传统美学所忽视的非理性因素,强调对个体生命存在的超越.同时,生命美学主张从生存论阐释美学,承认存在先干本质,承认审美活动是最具本源性的,强调对主客体关系的超越.  相似文献   

5.
对于今天的我们而言,反思道德理想主义,又时刻警惕陷入道德上的虚无主义,养成一种对社会发展、对历史目的、对道德理想、对个体的冷静、辨证的思维方式,承认人和世界的不完善性,实实在在地关切个体作为现代性国民的基本道德品质的生成,关切个体在现实生活中的正当权利、利益,提升全体国民的社会责任感和对社会的义务,不以德代法,发育现代公民道德品质生长生成的社会——文化——心理空间,乃是走出道德理想主义,又不陷于道德虚无主义的基本路径。这对于现实中的个体生命,对于我们民族的健康生存与发展,都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6.
公共行政心理是时代的产物,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行政心理。自党的十七大以来,中国社会发展本身正浩浩荡荡地向公共社会挺进,无论是人们心理还是行政管理都越来越明显地具有、体现和表现了公共性。公共行政心理包括公共行政个体心理、公共行政群体心理公共行政组织心理等三方面的内容;公共行政心理受教育发展水平、社会心理、实践活动、社会变革和政治制度等因素的制约;公共行政心理对行政管理的作用主要表现在行政理论、行政行为和行政体制改革等方面。  相似文献   

7.
生存之于人类是显然的。自人类从动物王国中分化出来,从猿进化到人,一方面传承了动物生存的本能,另—方面又获得了至上性的思维能力。凭借这种至上性的思维,不但极大地改善着人类的生存状态和生存方式,也使人类突然发现这种至上性的思维正在威胁着人类生存本身。一“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1]而实现有生命个人存在的、居于首要地位的活动无疑是能动的生存。笔者以为,生存既是人最初的、最现实的本能,也是一切活动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生存活动之于人,无论是个体、群体,还是全人类,都具有普泛的意义。婴…  相似文献   

8.
突发公共事件包括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及社会安全事件,重大突发事件具有发生突然、难以预料、危害大且影响广泛等特点,因此常引发个体出现一系列与应激有关的障碍,即心理危机,此时及时的心理危机干预十分必要。对国内外突发公共事件心理危机干预的诸多模式进行梳理与比较研究之后发现:预防性“医学一心理一社会”多维系统化的心理干预模式应是适合我国民众心理特征的综合干预模式。  相似文献   

9.
犯罪和越轨行为的成因由个体特征和社会因素组成,个体特征包括遗传、生理、心理与信仰,社会因素则主要指家庭教育、同伴影响以及社会压力。预防青少年犯罪应提倡多元化的犯罪预防模式,主要包括家庭和幼儿园教育,校内纪律和个人素质的培养,有组织的校外活动以及社区内的成人指导,以降低造成青少年反社会行为的生理和心理因素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10.
信息技术的变革,拓展了个体交往互动的空间场域,以时空分离为特征的微空间情境,为个体带来了全新的生命体验。个体和群体之间跨越时空的交往互动模式使得被束缚的思想空间得到前所未有的释放,社会个体对自由性、创造性和开放性的追逐开启了一个全新时代。同时个体能量的集中裂变又反作用于微空间,各种信息和舆论在微空间裂缝中获得了自我生存和自我繁殖的能力,生长、分化、传播、裂变、转发,生生不息的微空间正日渐成为思想交锋的集中地和舆论热点的主战场。微空间中认同模式和认同逻辑的转变,迫切需要在认同理论上作出合理解释。  相似文献   

11.
人的生存环境与自我关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和人类实践的深化,人们的生活环境和社会交往关系更加复杂,无论作为生命个体或类本身,其生存与发展问题正面临着新的诸多方面的严峻而尖锐的挑战,人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自觉、更加敏感和更加深切地关心自身的生存现状和发展前景。这种自我关注,必须要有广阔的世界眼光和深刻的历史观察,有高度自觉和科学的历史价值观;在此基础上,人类在设计自身发展模式和开辟自我发展道路的时候,必须始终立足于以人为本的立场,坚持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2.
我国监狱民警心理压力产生的原因主要包括社会、心理和生理因素,三者之间相互作用。对于不同的个体而言,三种因素发挥的作用各不相同。缓解监狱人民警察心理压力的对策是发挥个体心理压力中介系统对压力的降解作用,即构建社会性的监狱民警心理服务系统,包括社会支持系统、个体认知系统、生物免疫系统方面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中的个人权利陶瑞芝社会中的个人权利其范畴包括内生权利与外生权利两个方面。内生权利是作为自然人的个体赖以存在的基本权利,包括:生命、饮食、居住、话语等权利。内生权利是贯穿人类生存始终的基本权利内容。外生权利是人类社会化后内生权利的衍生物,并随人类社...  相似文献   

14.
警察心理问题与其职业的高风险紧密结合,也与个体面临的成长性、现实性的心理事件相互联系,是现代社会中对抗犯罪现象而伴随产生的消极性心理现象,其存在着普通心理问题与心理障碍的程度差异。在进行警察心理问题的心理学策略辅导时,应持有生理——心理——社会文化因素相统一的心理康复模式,慎重地吸取精神分析、行为主义与人本主义心理学基础的各种心理问题咨询与治疗的理论与技术(包括心理平衡技术与心理治疗策略、方案),将职业心理支持与防卫体系和个体针对性的心理辅导相结合,形成内外统一协调作用的心理维护体系,以达成警察人员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与个体心理问题的康复。  相似文献   

15.
论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环境要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儿童的心理发展在少年期(12-14岁)和青春前期(14-18岁)处于关键阶段, 在这一阶段打造的心理素质从个体来讲决定着一个人事业的成败,从群体来讲关系着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的兴衰。近年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日益成为人们所关注的话题。从系统论的观点看,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外部环境包括家庭、社会、学校以及心理教育和世界观等,其中世界观具有统摄作用。要解决青少年的心理问题就要对各种客观要素进行分析,认清各要素的重要性及其相互关系,了解其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有针对性地提高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6.
个体内因、同伴关系影响、家庭环境濡染及社会环境影响,无疑是青少年产生偏差行为基本的原因层面。从多学科视角看,在个体内因层面中,包含着行为遗传、生命意识缺失、归因偏差、应对方式偏颇等因素;在同伴关系层面中,核心的问题是青少年心理和行为上的二元性;在家庭环境层面中,主要有家庭功能缺失和家庭功能过度介入两方面因素;在社会环境层面中,应特别关注互动模式和传媒导向两大因素。  相似文献   

17.
借助"坠落的人"的具象化处理,超越了传统"9·11"严肃小说对创伤叙事的关注,将视线移至后现代普通个体的存在状态,揭示出后现代人各式自我疏离的精神境况,从时空二维启发个体对后现代存在与死亡的生命体验进行反思。从自然、社会和自我三个方向,试图重塑后现代人积极自为存在模式,为处于精神沼泽之中的人们探索了一条达致真正自由的可能路径。  相似文献   

18.
对人类个体生命全程的分期古已有之,从比较原初的少、壮、老到新近更为细致的婴、幼、少、青、成、老.对生命发展阶段的划分对应于当时代的社会制度,也影响着个体对自己的身份识别和社会他人对待个体的方式与态度.人生阶段的分期是社会根据个体生理、心理的发展以及社会的要求所做的人为划分,而人的成长是自然的、连续性的过程,不会因为人为的分期而改变发展的势头与节奏.因此,在人生发展的转折阶段立一界碑,警示个体,促其反思,成为不同文化的共同做法.成人仪式即 是古已有之的一种生命转折仪式.  相似文献   

19.
浅谈突发事件后的心理危机干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各种危机事件,尤其是灾害事件不仅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而且往往会引发个体出现一系列与应激有关的障碍,即心理危机,主要包括调适障碍、急性应激障碍、极度应激障碍和创伤后应激障碍。以上障碍如果不能及时得到适当的干预,有可能会造成永久的心理创伤。因此对突发事件及时进行适当的心理危机干预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心理危机干预的原则、策略、模式、步骤及技术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构建突发事件心理危机干预网络的设想,以期为我国今后突发事件的心理危机干预管理工作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20.
社会心理与群众心理具有同质性,是指人们对社会现象的普遍感受和理解。对社会心理的分析研究是公安机关群众工作的起点和基础。由于社会情势的深刻变革,社会心理从内容到形式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公安工作需要不断研究社会心理新内容、新特点、新趋势。当前应以开展"三访三评"深化"大走访"活动为抓手,不断提高群众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