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观察益肾泄浊方口服配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慢性肾衰竭(chronic kidney failure,CRF)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CRF住院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在接受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患者口服益肾泄浊方,对照组患者口服金水宝胶囊,两组疗程均为8周。〖JP2〗治疗前后分别检测两组患者血清肌酐(serum creatinine, SCr)、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 BUN)、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 eGFR)、血清白蛋白(albumin, ALB)和血红蛋白(hemoglobin, Hb)水平,观察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中医证候疗效。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和中医证候疗效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SCr均显著降低(P<0.05),eGFR和ALB均显著升高(P<0.05)。治疗组治疗后SCr降低值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ALB和Hb升高值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自拟益肾泄浊方口服配合西医常规治疗有利于改善CRF患者的肾功能,缓解临床症状,提高其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化浊解毒方对5/6肾切除所致慢性肾衰竭大鼠模型TGF-β1、α-SMA及HGF蛋白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选取12只为假手术组,其余48只行5/6肾切除术制备慢性肾衰竭模型。造模完成后随机分为模型组、化浊解毒组、尿毒清组、氯沙坦组,并予以相应药物。连续干预12周后,检测肾脏病理,并应用Rt-PCR、Western blot法检测TGF-β1、α-SMA及HGF蛋白的表达,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化浊解毒方可通过降低TGF-β1、α-SMA,上调HGF的表达从而降低肌酐,改善肾功能,延缓慢性肾衰竭进展。结论:化浊解毒方可有效改善慢性肾衰竭大鼠肾功能,其机制可能与肝细胞生长因子(HGF)的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保肾片对慢性肾衰竭(CRF)气阴两虚兼湿浊证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双模拟、对照方法,治疗组22例患服用保肾片加空白模拟片,对照组24例患服用肾康宁加空白模拟片。观察两组患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值、血肌酐(SCr)、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0%。两组患中医证候积分值、SCr均显下降(P<0.05或P<0.01),CCR明显升高(P<0.05或P<0.01);且治疗组较之于对照组,上述指标明显改善(P<0.05或P<0.01)。结论:保肾片可明显改善CRF气阴两虚兼湿浊证的临床表现,降低SCr水平,提高CCR。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非透析慢性肾病湿热证患者血清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nnective tissue growth factor,CTGF)和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水平及大黄泄浊颗粒保留灌肠对其干预作用。方法将63例非透析慢性肾病3~4期湿热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1例,并设正常组20例。治疗组和对照组均给予基础治疗,治疗组加用大黄泄浊颗粒保留灌肠,每日1次,疗程8周。观察两组临床疗效、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血清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以及治疗前后血清CTGF、HGF,并与正常组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和中医证候疗效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BUN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SCr呈降低趋势(P0.05);对照组治疗后BUN较治疗前呈降低趋势(P0.05),SCr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CTGF、HGF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血清CTGF、HGF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HGF和CTGF下降值大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黄泄浊颗粒保留灌肠改善非透析慢性肾病湿热证患者的机制与降低血清CTGF、HGF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非透析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s,CKD)肾性骨病湿热证患者腰椎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和血清骨形成蛋白-7(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7,BMP-7)水平及大黄泄浊颗粒保留灌肠的干预作用。方法将64例非透析CKD 3~5期湿热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结果每组失访2例),并设正常组20例。两组均给予基础治疗,治疗组加用大黄泄浊颗粒保留灌肠,每日1次,疗程均为8周。治疗前后分别观察两组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血清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钙(calcium,Ca)、磷(phosphorus,P)、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 hormone,iPTH)、BMP-7水平及第2—4腰椎BMD。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4周末和8周末,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前一时点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在降低BUN、SCr和血清P、iPTH、ALP方面,以及在升高血清Ca和肾小球滤过率估算值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与正常组比较,CKD病例组BMD和BMP-7均显著降低(P0.05);两组治疗后BMD和BMP-7均显著升高(P0.05),而治疗组BMD和BMP-7升高值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非透析CKD肾性骨病湿热证患者BMD和BMP-7水平均显著低于健康人群;大黄泄浊颗粒保留灌肠可防治非透析CKD肾性骨病,其机制可能与改善肾功能及升高血清BMP-7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滋肾通络祛浊法治疗糖尿病肾病肾功能不全失代偿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9例糖尿病肾病肾功能不全失代偿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4例,治疗组在基础治疗同时服用滋肾通络祛浊中药,对照组在基础治疗同时服用百令胶囊.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以及糖代谢、脂代谢和肾功能等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71.43%)和稳定率(91.43%)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6.47%、54.29%(P<0.01);治疗组肾功能异常、血脂紊乱、糖代谢紊乱显著改善,且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滋肾通络祛浊法为主治疗糖尿病肾病肾功能不全失代偿期,具有改善肾功能和临床症状及调节血脂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蓉黄益肾解毒颗粒对非透析慢性肾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 CRF)肾虚湿热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64例非透析CRF肾虚湿热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2例。治疗组与对照组均给予中药保留灌肠及西医基础治疗,治疗组加用蓉黄益肾解毒颗粒,每日3次,每次1袋,疗程均为8周。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清肌酐(serum creatinine, SCr)、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 BUN)、胱抑素C(cystatin C, CysC)、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 Hcy)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和中医证候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治疗组和对照组SCr、BUN、CysC、Hcy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SCr、BUN、CysC、Hcy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对照组治疗后上述指标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SCr、BUN、CysC、Hcy差值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蓉黄益肾解毒颗粒能明显改善非透析CRF肾虚湿热证患者的临床症状,保护其肾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穴位温灸对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continuous ambulatory peritoneal dialysis,CAPD)脾肾阳虚证慢性肾衰竭患者营养状况和腹膜透析充分性的影响。方法 将50例行CAPD脾肾阳虚证慢性肾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25例。治疗组和对照组各有1例退出观察,对照组完成24例,治疗组完成24例。两组患者均给予CAPD及肾衰竭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应用温灸疗法,每天1次,每次30 min,疗程为8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疗效、中医证候积分、血白蛋白(albumin,ALB)、前白蛋白(prealbumin,PA)、改良定量主观整体评估(modified quantitative subjective global assessment,MQSGA)评分、总尿素清除指数(blood urea clear index,KT/V)和每周总肌酐清除率(total creatinine clearance,TCcr)。结果 两组脾肾阳虚证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治疗后畏寒肢冷、倦怠乏力、食少纳呆、腰膝酸软、脘腹胀满、大便溏泄、MQSGA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ALB、PA、KT/V和每周TCcr显著上升(P<0.05);对照组治疗后上述指标均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 温灸中脘、神阙和关元穴能改善CAPD脾肾阳虚证慢性肾衰竭患者临床症状和营养状况,提高患者腹膜透析充分性。  相似文献   

9.
根据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多有血淤表现,我们对25例患者用活血祛淤的“活肾Ⅰ号”灌肠进行治疗,并另设对照组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治疗组在临床症状、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浆比粘度、纤维蛋白原)、β_2-微球蛋白等改善方面,均高于对照组(P<0.05)。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小青龙汤加减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痰浊壅肺证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共纳入2012年12月至2015年6月分别在广东省中医院、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住院就诊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128例。所有患儿均接受布地奈德和硫酸沙丁胺醇雾化吸入及支持、对症治疗。治疗组患儿在此基础上联用小青龙汤加减。治疗前后分别观察两组患儿症状、体征总积分,比较两组住院时间,监测肝、肾功能和不良事件。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脱落1例和4例。治疗3、5、7 d后,治疗组患儿的症状、体征总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7 d后,治疗组患儿的症状、体征总积分下降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儿的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南北两地医院治疗组患儿各时点症状、体征总积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均无肝、肾功能异常及不良事件发生。结论 小青龙汤加减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痰浊壅肺证可明显缓解临床症状,缩短住院时间,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以“温阳益气、化湿清热”为法拟方的百鹰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43例慢性乙型肝炎采用百鹰汤治疗作为治疗组,另设30例随机对照组以五酯胶囊治疗。结果:治疗组患临床症状改善明显,其降酶疗效和HBeAg与HBV-DNA阴转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百鹰汤能改善慢性乙型肝炎患临床症状,具有抗病毒及改善肝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中药足浴在慢性肾功能不全治疗中临床效果。方法:治疗组用中药足浴结合传统中药保留灌肠方法治疗,对照组单纯用中药保留灌肠方法。结果:两组肾功能均有改善,但治疗组肌酐、尿素氮改善尤为显著(P<0.01)。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中药足浴结合传统中药保留灌肠在改善慢性肾衰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指标、提高生命质量方面疗效满意,而掌握正确的操作流程和护理要点是取得良好效果的保证。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衰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6例CRF患者随机分为灌肠组和非灌肠组,观察中药保留灌肠对临床症状及体征、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及24 h尿蛋白定量(24 h Upro)的影响。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BUN、SCr及24 h Upro分别得到明显的改善,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药保留灌肠可改善肾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复方黄柏液涂剂保留灌肠对湿热下注型肛窦炎患者主要临床症状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分组法将湿热下注型肛窦炎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试验组予以复方黄柏液涂剂保留灌肠,对照组予以庆大霉素和奥硝唑保留灌肠,1周为1个疗程。治疗4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主要临床症状积分的变化。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症状总积分和疼痛、坠胀、瘙痒、充血水肿积分均明显降低(P<0.05)。试验组症状总积分和坠胀积分降低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复方黄柏液涂剂灌肠治疗肛窦炎较庆大霉素联合奥硝唑灌肠法有更好的临床疗效,且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中药金水宝、水林佳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效果。方法:将89例慢性乙型肝炎患随机分成治疗组60例,对照组29例。疗程为9个月至2年。结果:治疗9个月后,治疗组在HBsAg、HBeAg、HBV-DNA阴转率,肝功能复常率及症状体征的恢复率方面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能抑制病毒复制,改善肝脏循环和肝功能,提高疗效,缩短疗程。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万花油外用结合物理疗法对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血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血肿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冰敷、热敷及红外照射的物理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疗法基础上加用万花油,两组均治疗至血肿消失。比较两组患者治疗3d后血肿消退情况、血肿局部疼痛评分情况及治疗结束后随访6个月时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血肿消退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内瘘局部血肿疼痛均明显减轻(P0.05),但治疗组治疗后疼痛评分下降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随访6个月后,治疗组患者内瘘血流不足、静脉炎、内瘘狭窄、血栓形成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万花油外用结合物理疗法可促进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血肿的消退,减轻局部疼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四联疗法对活动期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疗效。方法:将91例活动期RA患随机分为治疗组(53例)和对照组(38例)。治疗组用四联疗法(雷公藤多苷片、奈普生胶囊或布洛芬片、中药痛痹汤以及药浴);对照组用二联疗法(雷公藤多苷片、奈普生胶囊或布洛芬片)。观察患的临床症状、体征、体液免疫和氧自由基代谢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四联疗法能抑制异常亢进的体液免疫和氧自由基反应,改善微循环,改善临床症状、体征,缓解病情,疗效优于才联疗法,表现在:①开始起效时间快;②改善症状、体征作用强;③显效率和总有效率更高;④消化道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结论:四联疗法治疗活动期RA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和胃方对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虚弱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1例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虚弱证患者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6例,治疗组患者口服加减和胃方,对照组患者口服胃复春片,疗程均为3个月,治疗1个疗程后比较两组临床症状评分及其临床疗效、血清胃蛋白酶原(pepsinogen,PG)、血清胃蛋白酶原Ⅰ和Ⅱ比值(pepsinogen Ⅰ/Ⅱ ratio,PGR)、胃泌素17(gastrin 17,G17)水平、胃黏膜组织形态学积分。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各临床症状评分及总评分均显著减少(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饱胀、纳差、疲乏、气短懒言、总积分差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血清PGⅠ、PGⅡ、G17水平改变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PGⅠ、PGR差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胃黏膜组织形态学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胃黏膜组织形态学积分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和胃方能有效缓解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病理及理化指标。  相似文献   

19.
中药灌肠深度、速度和次数对慢性肾功能衰竭疗效的影响鲍友明(安徽省马鞍山市中医院243021)关键词:慢性肾功能衰竭;中药灌肠运用中药汤剂灌肠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采用不同深度、速度和次数直接影响到临床治疗效果。近5年来,我们对这三个因素进行了一些改进,...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芪菊饮内服合苦菊液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溃疡性结肠炎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予自拟芪菊饮内服,并予苦菊液保留灌肠;对照组予柳氮磺氨吡啶、强的松及对症、支持疗法.结果:治疗组近期治愈、好转、无效各为7,12,11例,总有效率为63.33%,对照组分别为11,15,4例及80.67%,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腹泻、血便、腹痛、贫血、腹部压痛的复常率分别为83.33%、80.00%、80.00%、72.22%、71.00%,对照组分别为53.30%、46.67%、50.00%、44.44%、40.00%,治疗组上述症状复常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芪菊饮内服合苦菊液保留灌肠对溃疡性结肠炎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