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治疗嵌顿痔合并肛缘水肿的有效疗法。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采用改良式手术,即保留齿线分段结扎肛垫悬吊加肛门内括约肌下缘切断术,术后加中药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痔核外剥内扎,术后一般常规抗炎及换药治疗。结果:两组在治疗后主要症状的改善、临床治愈的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嵌顿痔合并肛缘水肿疗效迅速,并发症少,明显缩短临床治愈时间。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手术内固定配合中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对35例股骨转子间骨折采用DHS(动力髋系统)和股骨近端解剖型钢板内固定,术后内服中药进行治疗.结果:35例全部获得随访不少于3个月,疗效评定优18例,良15例,可2例,差0例.结论:对股骨转子间骨折采用早期内固定可缩短卧床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配合中药内服可促进术后早期恢复.  相似文献   

3.
我们从1990年起应用丁香柿蒂汤治疗手术后呃逆47例,疗效满意,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47例中,男29例,女18例;年龄6~78岁,其中20~50岁占80%.胆囊切除术后7例,脾切除术后12例,胃次全切除术后8例,胃及十二指肠球部穿孔修补术后10例,阑尾切除术后3例,肠扭转复位术后2例,肝脓肿切开排脓术后2例,外伤后肠破裂并发膈下脓肿3例.13例在手术后8h内,25例在术后第2d,8例在术后第3d,1例在术后第4d静滴地塞米松时出现呃逆.本组有7例经注射阿托品、复方冬眠灵及麻黄素皆无效,持续24h呃逆.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中药保留灌肠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1例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为31例和30例.治疗组患者采用输卵管通液术和中药灌肠治疗;对照组采用输卵管通液术和口服罗红霉素治疗.结果 治疗组输卵管阻塞的总有效率和输卵管通畅后1年内受孕率分别为93.3%和63.3%,均显著高于对照...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电针结合导管球囊扩张术治疗脑卒中后环咽肌失弛缓所致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以导管球囊扩张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电针,取穴廉泉、夹廉泉、翳风、风池,予以连续波,频率2 Hz.两组患者每天治疗1次,每周6 d,连续治疗4周.采用洼田饮水试验、标准吞咽功能评价量表(stand-ardized swallowing assessment,SSA)评价患者吞咽功能,并观察"声嘶语謇"等9个症状积分,根据洼田饮水试验分级变化判定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4周后,两组洼田饮水试验评分、SSA评分、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各项评分降低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电针结合导管球囊扩张术可减轻吞咽相关的临床症状,提高总体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痔瘘洗剂配合改良式手术治疗肛瘘的疗效.方法 将60例肛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均予以改良式手术治疗,前者术后予以高锰酸钾溶液熏洗坐浴,后者予以痔瘘洗剂熏洗坐浴.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第3、7天疼痛、水肿、渗液评分,创面愈合时间,术后创面瘢痕大小及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第7天...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桃红四物汤加味联合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4例胫骨中下段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7例;观察组采用口服桃红四物汤加味+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患侧小腿肿胀程度及2个月后踝关节功能美国足踝协会(American Orthop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量表评分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与伤后24h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周下肢肿胀度均明显减轻(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周下肢肿胀度降低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基于AOFAS量表评分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桃红四物汤加味联合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疗效优于常规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术,能有效缓解肿胀,改善患肢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子宫颈癌复发的因素及部位,提高宫颈癌患者手术成功率.方法:36例术后复发的子宫颈癌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术后复发的情况.结果:36 例术后复发患者中,1年内复发患者占52.8%,盆腔复发和远处转移分别占72.6%和13.9%,最常见的复发部位为阴道和宫旁(72.2%).结论:子宫颈癌复发除与淋巴结转移、切缘阳性和宫旁或盆腔脏器受侵有关外,应重视其他不良因素对预后的影响;复发部位多在盆腔内,尤其是阴道复发最常见.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对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后灶周水肿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对比观察手术+丹红组和单纯手术组患者在术后1, 11 d出血灶周最大水肿面积差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差.结果:手术+丹红组患者在术后1, 11 d灶周水肿减轻的程度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差值变化显著,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后及时给予丹红注射液治疗,能明显减轻灶周水肿,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状况.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养血活血、健脾补肾中药内服配合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6例股骨粗隆间骨折行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观察组采用加味桃红四物汤内服联合PFNA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仅行PFNA内固定术。采用Harris评分评价髋关节功能,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肿胀消退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和总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术后30、60 d,两组患者髋关节Harris评分逐渐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髋关节Harri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和患肢肿胀消退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总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 加味桃红四物汤内服配合PFNA内固定术可改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髋关节功能,促进骨折愈合,减轻患肢肿胀,减少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通脉汤运用于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高危人群的创伤后围术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0例因外伤股骨闭合粉碎骨折的DVT高危患者,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案分为Ⅰ(三七丸+通脉汤)、Ⅱ(三七丸+速碧林)、Ⅲ(三七丸+速碧林+通脉汤)3组,每组30例。观察治疗后各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血液内凝血因素指标变化、DVT发生率。结果 经不同治疗后,Ⅰ、Ⅱ、Ⅲ 3组临床疗效均有显著的效果,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除Ⅱ组患者术后2 d D-二聚体(D-dimer,D-D)、血小板计数(platelet count,PLC)含量较治疗前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3组患者术后2 d及术后6 d血液内凝血因素指标含量改变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2 d与术后用药6 d 血液D-D 、PLC、抗凝血酶Ⅲ(antithrombin Ⅲ,AT-Ⅲ)、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bg)、凝血因子Ⅷ(coagulation factor Ⅷ,FⅧ)含量比较,绝大部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通脉汤配合治疗的Ⅰ组和Ⅲ组患者手术后2 d及术后6 d血液内凝血因素指标水平改善程度明显优于Ⅱ组。经不同方案治疗后,3组DVT发生率较为相近,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三七丸+通脉汤、三七丸+速碧林、三七丸+速碧林+通脉汤三种方法,均能够有效改善高危人群围手术期D-D、PLC、AT-Ⅲ、Fbg、FⅧ等血液内凝血因素指标水平,继而有效预防围手术期DVT的发生,临床效果均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体外震波碎石术后残留肾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35例体外震波碎石术后残留肾结石的患者采用中西医药物进行治疗,15d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愈108例,有效17例,无效10例,治愈率为80.0%,总有效率为92.6%。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体外震波碎石术后残留肾结石疗效显著,方法简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分部针刺法配合推拿手法、功能锻炼治疗粘连期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粘连期肩关节周围炎患者按临床就诊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针灸疗法+推拿手法+功能康复锻炼的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只采用功能康复锻炼的方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种疗法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6.67%(P<0.01).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观察组疼痛评分显著降低(P<0.01),两组前屈、内旋和外展功能显著提高(P<0.05,或P<0.01);观察组疼痛评分降低程度和前屈、内旋、外展功能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分部针刺法配合推拿手法、功能锻炼治疗粘连期肩关节周围炎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白竭散对肛周脓肿术后创面愈合的作用。方法 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均采用痔瘘洗剂坐浴和复方黄柏液涂剂清洗创面,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白竭散外敷创面。比较两组临床症状(肛门疼痛、水肿程度、创面分泌物)评分、肉芽生长情况评分、创面愈合率、创面组织细胞(毛细血管数、成纤维细胞数、巨噬细胞比)及疗效。结果 术后3 d,两组创面指标(肛门疼痛、水肿程度、创面分泌物)评分及创面组织细胞(毛细血管数、成纤维细胞数、巨噬细胞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14 d,治疗组创面指标(肛门疼痛、水肿程度、创面分泌物)评分、创面组织细胞(毛细血管数、成纤维细胞数、巨噬细胞比)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白竭散促进肛周脓肿术后创面愈合效果显著,可缓解患者术后临床症状,促进术后肛门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腹腔镜、术中胆道镜联合序贯中药治疗肝外胆管结石术后肝郁脾虚型患者的临床疗效,为胆道术后围手术期应用中药提供依据。方法 将40例肝外胆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双镜联合取石术加常规术后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术后加服补中益气汤联合四逆散加减。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术后T管胆汁引流量,血炎症指标、肝功能指标、血清胆汁生化指标改善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主症积分、次症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少(P<0.05);除舌淡苔白、脉弦细评分以外,观察组患者主症积分、其余次症积分减少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从第5天开始,观察组胆汁引流量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炎症指标、肝功能指标、血清胆汁生化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且观察组各项指标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双镜联合取石术后序贯补中益气汤和四逆散加减治疗肝外胆管结石肝郁脾虚型患者,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改善肝功能,减轻术后炎症反应,减少胆汁淤积。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和评估经椎弓根内固定系统手术对胸腰段骨折复位和固定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行切开复位,采用脊柱三维复位固定系统(AF)或富乐脊柱内固定系统(FJ)内固定。结果:20例患者中,术后未出现脊髓、神经损伤加重等并发症,经X线平片检查显示骨折及后凸畸形均达到满意复位和矫正。经5个月以上随访,神经恢复按Frankel标准评定,A级2例和B级1例未见明显恢复;C级2例其中1例恢复到D级,1例恢复到E级;D级8例全部恢复到E级。结论:经椎弓根内固定系统对胸腰椎骨折具有较好的复位和固定作用,近期随访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积雪苷对肛肠病术后创面愈合的促进作用与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设计,将180例肛肠病术后患者随机分为A组(术后仅常规清洁换药)、B组(术后积雪苷霜软膏外敷联合常规清洁换药)、C组(术后积雪苷霜软膏外敷联合积雪苷片口服及常规清洁换药),每组60例;分别记录3组患者术后第1天、第5天、第10天创面缩小率、疼痛评分、组织生长情况评分、分泌物情况评分、创面愈合时间及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术后C组创面缩小率、疼痛评分均显著优于A组和B组(P<0.05),术后C组组织生长情况、分泌物情况均显著优于A组(P<0.05),术后C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较短且临床疗效较好(P<0.05)。各组受试者在治疗期间均未发现不良反应,无桥型愈合病例。结论 积雪苷霜软膏和片剂联合使用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用积雪苷霜软膏或常规清洁换药,对各类肛肠病术后的创面愈合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髋臼后壁骨折内固定方法和疗效。方法:40例髋臼后壁骨折患者按分型选择髋关节后侧Kocher-Langenbeck切口入路,行切开复位可吸收镙钉或髋臼重建钢板内固定。术后进行D,Aubigne-Postel临床功能评定和X线片评定。结果:术后40例全部随访(平均17个月),D,Aubigne—Postel临床功能评定优10例,良17例,可7例,差6例。X线片评定优19例,优良11例,良6例,差4例。经Bivariate过程相关检验,临床结果与X线片结果之间的相关系数r=0.533。结论:临床效果与X线片结果相关性不大,但复位的好坏将直接影响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闭合复位中空螺钉内固定结合中药内服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组,每组各36例,两组均行中空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组依据辨证分期同时予中药内服,对照组常规预防处理。结果 治疗组总优良率显著优于对照组(94.44% vs 72.22%,P<0.05);两组术后1、3、6个月Harri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闭合复位中空螺钉内固定结合中药内服治疗股骨颈骨折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刺骨术治疗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共纳入30例KOA患者,应用刺骨术治疗。于治疗前、治疗后1周及治疗后4周,分别采用WOMAC量表对患者膝关节的疼痛、僵硬及关节功能进行评定。结果 治疗后1周,患膝的疼痛、僵硬及关节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与治疗后1周比较,治疗后4周,3项评分均又明显降低(P<0.01)。整个研究期间30例患者均未出现任何并发症。结论 刺骨术可改善KOA患者膝关节的疼痛症状和关节功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