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观察复方益母草冲剂对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的疗效。方法:随机将130例药物流产(药流)的患者分为治疗组(药流后单服复方益母草冲剂),对照组A(药流后服用复方益母草冲剂加缩宫素注射),对照组B(药流后单用缩宫素注射),比较3组药流后阴道出血量和出血时间。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A两组间的阴道出血量和出血时间无差异(P>0.05),而前两组与对照组B相比,阴道出血量明显减少,出血时间也明显缩短,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复方益母草冲剂可减少阴道出血量,缩短出血时间,并且不必加用缩宫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中药升降汤对胃肠蠕动的作用及对胃肠激素的影响。方法 :①观察小鼠用升降汤高、中、低剂量灌胃后碳素墨水在小肠的移动长度 ,并与蒸馏水灌胃对照组进行对比观察 ;②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同步测定升降汤灌胃 1 0d后 ,小鼠小肠组织胃动素和生长抑素水平。结果 :升降汤高、中、低剂量组碳素墨水在小鼠小肠的推进率分别为 ( 96 .1 6± 3.2 7) % ,( 94 .0 2± 3.4 5 ) % ,( 81 .4 2±5 .1 8) % ,对照组为 ( 5 9.2 6± 5 .2 4 ) % ;升降汤组与对照组比较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或P <0 .0 1 )。升降汤高剂量组小肠湿组织胃动素为 ( 8.71± 1 .0 7)ng/g ,生长抑素为 ( 2 4 .0 7±2 .91 )ng/g;对照组分别为 ( 7.5 9± 0 .85 )ng/g ,( 30 .83± 3.6 9)ng/g,两组均有显著性差异 (P<0 .0 5或P <0 .0 1 )。结论 :升降汤可促进小鼠的胃肠蠕动 ,提高小鼠小肠组织的胃动素及降低生长抑素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防毒灵汤为主治疗复发性单纯疱疹性角膜炎炎症期的疗效。方法 :70例 (78只眼 )单纯疱疹性角膜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用防毒灵汤加减内服及防毒滴眼液滴眼 ,对照组用无环鸟苷滴眼液。结果 :对于树枝状角膜炎 ,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 10 0 % ,88.2 4 % ;治疗组和对照组治愈时间分别为 (7.5 8± 1.6 6 )d ,(10 .11± 4 .5 1)d ,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t =2 .32 ,P <0 .0 5 )。对于地图状角膜炎 ,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4 .4 4% ,83.33% ;治疗组和对照组治愈时间分别为 (18.90± 3.2 1)d ,(2 5 .30± 7.2 8)d ,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t =2 .4 0 ,P <0 .0 5 )。两组的视力治疗后比治疗前都有明显提高。结论 :防毒灵汤为主对急性期复发性单纯疱疹性角膜炎炎症期疗效优于无环鸟苷滴眼液。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培补肝肾方治疗帕金森病的作用机制。方法 :成年C57BL雄性小鼠 4 8只随机分为正常组、中药保护组、中药治疗组、美多巴治疗组、复合治疗组、自然恢复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 电化学检测法 ,测定各组小鼠黑质脑区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含量。结果 :①自然恢复小鼠黑质多巴胺 (DA)、3,4 羟基苯乙酸 (DOPAC)、去甲肾上腺素酒石酸盐 (NE)、3 甲氧基 4 羟基苯乙二醇(MHPG)、高香草酸 (HVA)、5 羟色胺盐酸盐 (5 HT)水平均显著低于正常组、中药保护组、中药治疗组、美多巴治疗组、复合治疗组 (P <0 .0 5或P <0 .0 1 ) ,中药治疗组、美多巴治疗组、复合治疗组上述指标与正常组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②各组小鼠的黑质DOPAC DA、MHPG NE、5 羟吲哚乙酸 (5 HIAA)、5 HIAA 5 HT水平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培补肝肾方可使黑质下降的DA、DOPAC、NE、HVA、5 HT水平升高 ,进而改善帕金森病症状  相似文献   

5.
药物流产是目前妇科和计划生育科所采用的常见的手段,以其采用非侵袭性操作,对病人产生的损伤和痛苦较小而为医患双方所接受.但是由于个体差异,也常见流产不全,可引起阴道流血不止甚或感染,而不得不重新辅以清宫术.为减少药流不全的发生,我院从2002年11月起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即米非司酮加米索加自拟中药逐瘀止血汤口服,大大降低了药物不全流产的发生,效果理想,现将治疗的175例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胃萎汤对气虚血瘀证大鼠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 :用游泳劳损法制造气虚血瘀证大鼠模型 ,测定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 :模型组大鼠的血液黏度明显增高 (P <0 .0 1或P <0 .0 5 ) ;胃萎汤大、中、小治疗组的大鼠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有明显的改善 (P <0 .0 1或P <0 .0 5 )。结论 :胃萎汤通过改善气虚血瘀大鼠的血液流变学指标以发挥益气活血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固本解郁法与脑卒中后抑郁症 (PSD)症状改善的关系。方法 :治疗组 162例PSD患者服用心脾解郁汤 ,对照组 15 0例服用阿米替林 ,疗程均为 2 0d。结果 :治疗组治疗 10 ,2 0d后按密尔顿抑郁量表 (HAMD)评价的总分及其中 4个因子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1) ,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1或P <0 .0 5 )。结论 :PSD发生的病理学基础是脑出血或梗死灶 ,心脾解郁汤较传统抗抑郁药对PSD疗效明显 ,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固肾安胎饮配合西药治疗早期先兆流产肾虚的疗效。方法:将确诊为早期妊娠已出现阴道出血的54例先兆流产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4例,两组均在监测血清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和孕酮(P)水平的情况下,治疗组给予固肾安胎饮配合西药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西药治疗,对比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愈显率为83.3%,对照组愈显率为54.1%。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HCG、P值低于正常孕期的,治疗组10例流产率为10%,对照组9例流产率为55.6%。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HCG、P上升与同孕期相符的,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固肾安胎饮配合西药治疗对于提高早期先兆流产血清HCG、P水平及临床愈显率均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益气、活血、益气活血法对气虚血瘀证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鼠血液流变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饥饿、劳累、高脂饮食等多因素复合制备气虚血瘀证模型 ,然后用线栓法阻断大脑中动脉复制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实验动物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益气组、活血组、益气活血组。给药后 ,分别在脑缺血再灌注 1 ,3,7d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 ,各治法组均有显著改善血液流变性的作用 (P <0 .0 5或P <0 .0 1 ) ,各治法组间比较 ,差异没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益气、活血、益气活血法改善脑缺血模型鼠的血液流变性可能是其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针药结合治疗急性心衰竭的疗效。方法 :4 8只日本大耳白兔 ,随机分为 4组 ,分别为正常组、模型组、治疗组和对照组。静脉注射戊巴比妥钠复制急性心衰竭模型。观察针刺配合中药治疗后其心肌力学参数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有明显改善急性心衰竭的作用 ,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显著 (P >0 .0 5) ;但治疗组药效维持时间长 ,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 (P <0 .0 5)。结论 :针药结合治疗心衰竭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自拟固肾育胎方加减内服结合穴位贴敷对肾虚型早期先兆流产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50例肾虚型早期先兆流产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给予黄体酮注射液肌肉注射,研究组在对照组疗法基础上给予自拟固肾育胎方加减内服结合穴位贴敷,两组疗程均为10 d。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改变情况,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主要症状(下腹疼痛或坠胀、腰膝酸软、阴道出血)和次要症状(夜尿频、精神倦怠、肢体困倦、头晕耳鸣)积分均显著降低(P<0.05),且研究组上述积分降低程度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先兆流产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黄体酮注射液肌肉注射的基础上,自拟固肾育胎方加减内服结合穴位贴敷可明显改善肾虚型早期先兆流产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桃红四物汤对产后血瘀证大鼠子宫第10染色体缺失的碱性磷酸和张力蛋白同源物(phosphatase and tensin homolog deleted in chromosome 10,PTEN)mRNA及其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其祛瘀生新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灌胃法复制产后血瘀证大鼠模型,将模型大鼠分为模型组,阳性对照组(益母草颗粒4.3 g/kg),桃红四物汤高剂量(18.0 g/kg)、中剂量(9.0 g/kg)、低剂量(4.5 g/kg)组,另设正常对照组。连续灌胃给药7 d后,麻醉大鼠并分离子宫,光镜下观察子宫血瘀状态,分别采用实时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子宫组织PTEN mRNA及其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桃红四物汤能改善产后血瘀证大鼠子宫间质的充血、水肿。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PTEN mRNA及其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桃红四物汤高剂量组PTEN mRNA及其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桃红四物汤中剂量组仅PTEN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 桃红四物汤的祛瘀生新作用可能与其下调PTEN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桃红四物汤对产后血瘀大鼠子宫修复的促进作用,探讨其与内皮素-1(endothelin-1,ET-1)、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VEGFR-2)的关联性。方法 选取产后血瘀模型复制成功的大鼠40只,将其随机分为桃红四物汤高剂量(18.0 g/kg)、中剂量(9.0 g/kg)、低剂量(4.5 g/kg)组,阳性对照组(益母草颗粒4.3 g/kg)和模型组(蒸馏水),另取正常雌性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连续给药7 d后,腹主动脉取血,分离子宫,苏木精-伊红染色法观察子宫血瘀状态,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子宫VEGFR-2表达情况;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中ET-1、iNOS及VEGF水平。结果 桃红四物汤可明显改善子宫血瘀程度,促进子宫组织中VEGFR-2的表达;桃红四物汤高、中剂量组大鼠血清VEGF及iNOS水平明显升高(P<0.05),ET-1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 桃红四物汤可促进产后血瘀大鼠子宫修复,其修复作用可能与调节子宫血管舒缩功能及促进子宫血管新生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单用帕罗西汀、调肝益肾汤及帕罗西汀联合调肝益肾汤治疗早泄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早泄患者随机分为帕罗西汀组、调肝益肾汤组、中西医结合组,每组32例。帕罗西汀组予以帕罗西汀,每次20mg,口服,每晚1次;调肝益肾汤组予以中药调肝益肾汤口服,每日1剂,早晚分服;中西医结合组联合服用帕罗西汀与中药调肝益肾汤。3组疗程均为8周,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后及停药10周末阴道内射精潜伏时间(intravaginal ejaculatory latency time,IELT)、中国早泄患者性功能指数(Chinese index of sexual function for premature ejaculation,CIPE)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及停药10周末,3组患者IELT均较治疗前明显延长(P<0.05),CIPE评分及各条目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与帕罗西汀组、调肝益肾汤组比较,治疗后及停药10周末中西医结合组患者IELT明显延长(P<0.05),CIPE评分及各条目评分明显升高(P<0.05)。停药10周末,调肝益肾汤IELT显著大于帕罗西汀组(P<0.05),而CIPE评分及各条目评分与帕罗西汀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调肝益肾汤联合帕罗西汀治疗早泄的短期疗效和长期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少。单用调肝益肾汤因其较好的安全性及长期疗效,亦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茵陈汤能否降低高危孕妇所生婴儿新生儿黄疸的发生率。方法 将孕期愿意服用茵陈汤至少1个月的177例孕妇列为研究组,拒绝孕期服用茵陈汤的293例高危孕妇列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孕妇所生婴儿新生儿黄疸的发生情况。结果 去除围产期危险因素后,两组孕妇围产期相关因素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孕妇产前肝功能主要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病理性黄疸、流产和(或)死胎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具有高危因素的孕妇孕期予以茵陈汤可以有效降低新生儿黄疸发病率,中医药在孕期的预防性用药具有较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防己黄芪汤对大鼠膀胱过度活动症的防治作用。方法 ①选取雌性SD大鼠90只,随机取15只为假手术组,其余75只随机均分为模型组(复制逼尿肌不稳定(detrusor instability, DI)模型),托特罗定组(0.5 mg/kg),防己黄芪汤高、中、低剂量组(分别为10、5、2.5 g/kg),缩窄近端尿道出口,模型复制第3周开始给药,连续4周。末次给药后测定尿动力学参数,计算膀胱指数,并观察膀胱组织形态学变化。②复制体外膀胱逼尿肌过度活动模型,观察防己黄芪汤对其收缩活动的影响。结果 DI模型大鼠的排尿间隔时间显著缩短(P<0.01),排尿点压、排尿压峰值、膀胱指数显著升高(P<0.01),残余尿量明显增多(P<0.01);膀胱发生明显的病理性改变。防己黄芪汤高、中剂量组和托特罗定组大鼠排尿间隔时间显著延长(P<0.05,或P<0.01),排尿点压和排尿压峰值降低(P<0.01),膀胱的残余尿量显著减少(P<0.01);防己黄芪汤高剂量组和托特罗定组膀胱指数显著降低(P<0.05),膀胱病变程度减轻。0.2 mol/L KCl溶液能显著增加正常大鼠逼尿肌的收缩频率和张力(P<0.01),托特罗定(10-8 mmol/L)、防己黄芪汤(10、20、40 g/L)对KCl引起的逼尿肌收缩频率和张力的增加均有明显抑制作用。结论 防己黄芪汤可以改善DI大鼠的下尿路症状,可能是通过调节膀胱逼尿肌和尿道平滑肌的舒缩而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血府逐瘀汤合乌药散加减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高凝状态的改善作用。方法 将60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以血府逐瘀汤合乌药散加减治疗,对照组以低分子肝素及常规抗凝治疗。治疗前和治疗3周后,分别检测两组患者外周血小板计数(platelet, PLT),血浆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 FIB)、D-二聚体(D-Dimer,D-D)水平,并观察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 VTE)积分、卡氏功能状态量表(Karnofsky’s performance scale,KPS)积分和中医证候积分。结果 两组综合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D-D、FIB水平和血瘀证积分、VTE积分均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血瘀证积分差值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KPS变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对照组有2例齿龈出血和2例大便带血,观察组未见不良反应。结论 血府逐瘀汤合乌药散可改善妇科肿瘤患者的高凝状态。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加减葛花解酲汤对小鼠急性乙醇中毒的干预作用。方法 将40只昆明种雄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加减葛花解酲汤低、中、高剂量组,每组8只。采用白酒灌胃复制小鼠急性乙醇中毒模型。给药后处死小鼠,取全血测定乙醇含量,取肝脏组织匀浆后分别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结果 随着加减葛花解酲汤浓度的升高,急性乙醇中毒小鼠的醉酒耐受时间逐渐延长,醒酒时间逐渐缩短。与模型组比较,加减葛花解酲汤低、中、高剂量组小鼠全血乙醇浓度明显降低(P<0.05),加减葛花解酲汤中、高剂量组小鼠肝组织中SOD水平显著升高(P<0.05),高剂量组MDA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 加减葛花解酲汤能明显降低血液乙醇浓度和肝组织中MDA水平,升高SOD水平,具备较好的解酒功效,其解酒的机制可能与保护肝细胞的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