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目的 研究治疗不寐证的引阳入阴类药物的分类作用特点,为临床治疗不寐选方用药提供更多选择。方法 以中医资源网中药数据库为资料来源,以与“不寐”相关的中医术语为检索词,并通过界定引阳入阴的内涵,确定分类标准,筛选出各类引阳入阴类药物,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筛选出具有引阳入阴作用的单味药46味、药对4对。结论 引阳入阴类药物针对不寐阳不入阴的核心病机,是治疗不寐的重要药物。  相似文献   

2.
拜读贵刊1982年第1期所载“‘阳病治阴,阴病治阳’辨析”一文,颇受启发。我们同王锡安同志一样,对历代医家注释都感觉不甚满意。我们认为,正确理解这段经文的关键,是首先弄清“阳病”、“阴病”的概念。“辨析”一文虽然从多方面对经文作了探讨,但对“阳病”,“阴病”的概念仍含糊不清,如文中说;“阳盛固属阳病,阳虚也应是阳病……阳病既可以治阴也可以治阳”等等,给人的印象是模棱两可。为此,我们不揣浅陋,略陈管见,以为商榷。  相似文献   

3.
“阳生阴长,阳杀阴藏”,是阴阳学说表述自然界中的气候现象和植物生长变化,以及人体生理病理活动的内容,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由于历代医家从不同的角度对此有着不同的解释,本文拟就此作一分析。一、历代医家的注释:唐·王冰说:“天以阳生阴长,地以阳杀阴藏。”此处的“天”、“地”,颇不具体,有似未解。明·张景岳说:“阳生阴长,言阳中之阴阳也,阳杀阴藏,言阴中之阴阳也。盖阳不独立,必得阴而后成,如发生赖于阳和,而长养由  相似文献   

4.
痛是一种常见临床症状,可见于多种内伤、外感疾患中,在古代医籍中有"头风”、"首风”、"厥头痛”、"夹脑风”等名称.历代医家在医疗实践中积累了治疗本病证的丰富经验.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在其巨著<本草纲目>的附方中,收载治疗头痛的内服方80余首.这些方一般药味少,效力专,是民间方简、便、验、廉的代表,是李时珍对前人和民间治疗头  相似文献   

5.
争论概况自《内经》提出“阳病治阴,阴病治阳”治则以来,注家蜂起各抒己见,看法各异,使学者莫衷一是。今择其有代表性的几家意见,陈述于下:如现存最早的《内经》注本,隋·杨上善《黄帝内经太素》说:“阴经受邪,流入阳经,是为阴经为本,阳经为标,疗其本者,疗于阴经,即阳病疗阴也”。唐·王冰  相似文献   

6.
中药在我国已有悠久的历史,早在公元前约2 000多年殷墟甲骨文中就有动植物药的记载.至秦汉时期,具有独特理论体系的中医中药终于形成,其标志是我国最早的医书<黄帝内经>及最早的药书<神农本草经>的成书,这两部著作分别从医、药两个方面系统总结了以往2 000多年治病用药的经验和思想.从<神农本草经>开始到清代,历代本草著作达400余部,反映了中药学自身发展的历史和独特内容,形成了系统的中药学理论体系.中医药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及世界医学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糖尿病肾病患者五脏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传变的规律.方法: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案室收集62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中医证候资料,用stata10.0对各个脏腑证型进行典型相关分析.结果:五脏证型之间两两关系密切,其中肾阳虚证与心气(阳)虚证及心阴(血)虚证相关较大;肾气不固证与脾气(阳)虚证相关较大;肾阴虚证与肝阴(血)虚证相关较大;肾气不固证与肺气虚证相关较大;心气(阳)虚证与脾气(阳)虚证相关较大;寒湿困脾证与痰湿阻肺证相关较大;肝阴(血)虚证与胃阴虚证相关较大;心阴(血)虚证与肝阴(血)虚证相关较大;痰湿阻肺证与肝风内动证相关较大;心气(阳)虚证与痰湿阻肺证相关较大.结论:心、肝、脾、肺、肾两两之间的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8.
叶桂认为消渴的病机为阴亏阳亢、津涸热淫,并提出根据病位辨治。肺热消灼当先议清肺、以平气火;心营虚热当咸寒清润、不宜苦寒甘补;脾虚伏热当辛开苦降、醒脾泄热;肝阳犯胃当养胃阴、益肝阴;肾阳虚衰当用八味汤丸、从阴引阳,肾阴虚胃火亢当滋阴济肾、以复胃阴。叶桂立方遣药多以滋阴增液,取酸甘之味以养胃阴肝阴,取药汁轻灵以顾护胃阴、养阴润燥;善于化裁经方、时方以为今用;重视淡薄蔬食,药食两用。  相似文献   

9.
木瓜为蔷薇科植物贴梗海棠Cheanomeles speciosa(Sweet) NaKai的干燥近成熟果实,具有平肝舒筋、和胃化湿之功效.木瓜入药,历代均以安徽宣城所产宣木瓜为道地,<图经本草>:"处处有之,而宣城者为佳.……宣人称莳尤谨,遍满山谷,……本州以充土贡,故有宣城花木瓜之称."现主产安徽省宣州市新田乡.由于其炮制方法散见于历代本草文献中,整理研究木瓜古今炮制方法历史沿革,将可为深入进行木瓜炮制研究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0.
仲景《伤寒论》桂甘龙牡汤,本治“火逆下之,因烧针烦躁者”。盖以火逆则阳浮于上,下之则阴陷于下,阳浮于上,不得遇阴气则烦;阴陷于下,不得逢阳气则躁,二者虽异,总缘阴阳水火升降乖忤而然。陈修园虽有烦出于心,躁出于肾之论,究其治法,仍不外乎交通心肾,升降水火而已。故仲景于此证,以龙牡制亢阳而下交于阴,以桂甘启阴气而上交于阳,阴平阳秘则烦躁止  相似文献   

11.
抗衰老是古今医药界的重要研究课题,我国历代医药学家积累了千百年的实践经验,并传下不少行之有效的方剂,内容非凡丰富。现就小医药文献对抗衰老方剂发展简史,略述如下。 一、汉唐时期 汉代张仲景的《金匾要略》(公元219年)是我国的方书之祖,在“血痹虚劳篇”中载有肾气丸一方,原治“虚劳腰痛,小便不利者”,后世作为温补肾阳的代表方。老年人多肾虚阳衰,形寒肢冷,痰饮,咳喘,腰酸,阳痿,尿短数或有余沥等症,临床每多选用。《普济方》云:“久服壮阳益精  相似文献   

12.
一、检验诸“六经”认识的“试金石”历代医家对“六经”的含义进行了长期的探索,发表了许多见解。有的认为“六经”是指足三阳三阴经脉及其所属腑脏;有的认为“六经”除指足三阳三阴经脉腑脏外,还包括  相似文献   

13.
阴阳五行学说贯穿《难经》针法论述的诸多方面.在针刺取穴中重视从阴引阳、从阳引阴,针刺操作中注重阴阳相配、刚柔相济,针刺方法上注重取阴养阳、取阳养阴,针刺补泻方法提出"补母泻子"和"泻南补北"等,这些对后世针法理论的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古典药籍在介绍单味中药气味时,或标阴有毒,或标明无毒。有毒,又分小毒和大毒,是对相于无毒而言的 它大致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其药理作用很强,投之得当,能收到以毒攻毒,毒祛病除的良好效果;一是它对机体有—定的毒性作用,告诫医者切勿草率从事。笔者在临床运用下述有毒中药略具心得,兹简陈于众。 一.攻毒散结 缠绵不愈的疖病,久治鲜效的结核,系热毒引起者,可酌加苦寒或咸寒的土鳖虫、水蛭、壁虎、蜣螂、露蜂房之属;由寒凝所致者,每稍佐辛温或辛平的蜈蚣、全蝎之品。  相似文献   

15.
阴阳学说指出:男属阳,女属阴.<本草纲目*人部>"妇人脉"条曰:"女子,阴类也,以血为主."<素问*上古天真论>云:"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月事以时下……"女子发育到一定时期,肾气盛,天癸成熟,冲任通盛,才能有月经和孕育的可能.<医学正传*妇人科>曰:"月经全借肾水施化",如果肾水不足,冲任亏损,就会发生经带胎产方面的疾病.女性为阴柔之体,稍有偏颇,便易发生气血不和,阴阳失调,临床常出现口干、咽燥、失眠多梦等一系列阴虚症状.笔者跟随导师李克勤教授学习过程中,对导师灵活运用滋阴法治疗妇科疾病感受颇深.滋阴法是滋养人体阴液的治法,属补益法的一种,适用于阴虚病证.导师临床用药多采用两地汤、一贯煎、知柏地黄丸等经典方剂化裁,疗效颇佳.现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6.
少阳与少阴均主枢,二者存在直接联系,这明确反映在<伤寒论>"六经病欲解时"中少阴与少阳主时的顺序连接上.结合<素问·阴阳离合论篇>所论,推知此阴中之阴即是少阴,阴中之阳便是少阳,二者枢机相系,一气贯通,而有阴阳之别.二者主枢的紧密联系,可以用于解读<伤寒论>148条中少阳表里见证与少阴证的区别与联系,以及明确四逆散居于...  相似文献   

17.
《伤寒论》虽以伤寒命名,实亦为杂病示法,其精思妙用,众所周知。惟书中“和”字的含义,往往因文而异。窃以为论中的“和”、“未和”、“自和”、“和之”等词,均是辨证论治的着眼着手处,试分别浅述于次: 关于阴阳营卫方面 辨证要点,首重阴阳.论中第7条“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即是辨阴病阳病,而阴阳消长、胜复等也俱为辨识之要。《伤寒论》立法论治的主  相似文献   

18.
《本草图经》记载了100种“本经外类”药,这些药物为地方有疗效的习用品。通过解读文字描述与药图所描绘的植物特征信息,对4种“本经外类”药的基原进行考证。“戎州百两金”可能来源于紫金牛科植物硃砂根Ardisia crenata Simsxue;“福州独脚仙”可能来源于伞形科植物南美天胡荽Hydrocotyle vulgaris L.;“施州半天回”可能来源于小檗科植物南方山荷叶Diphylleia sinensis H. L. Li;“滁州棠毬子”可能来源于蔷薇科植物野山楂Crataegus cuneata Sieb. et Zucc.。  相似文献   

19.
血精证治     
上海中医学院附属曙光医院沈楚翘副主任医师,现年七十余岁,早年从师沪上名医顾筱岩门下,从医至今五十余年。沈老临床专治内、外,旁及妇、儿,近年专攻疑难杂证,治验颇多。现将沈老临床治验之一——血精,作一整理。血精一证,历代医家专著立论者甚少,多将此证归之于“赤白浊”门,现代医学则归属于前列腺炎、精囊炎之类。血精即精液里面含有血液,患者往往在性交、遗泄之后发现。病因病机,精道出前阴,前阴属肾。精之  相似文献   

20.
监狱要提高监管安全控制效能,可借鉴孙子兵法"利与害、阳与阴、正与奇、虚与实"对立统一的军事哲学思想,努力谋求与践行"安全控制与风险控制、公开控制与隐蔽控制、正道控制与诡道控制、管理控制与技术控制"相统一的监管安全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