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任祎 《工会论坛》2009,15(4):154-155
归责原则是认定民事责任的基本规则,当代,多元的归责原则体系取代了单一化的归责原则成为现代的民事责任归责原则,两大法系在归责原则问题上日趋接近,均采取了多种归责原则,包含了过错责任原则和严格责任原则。过错责任原则的重要性虽随着时代的变迁有所下降,但其作为侵权法一般条款的地位仍不容质疑。  相似文献   

2.
合同责任的归责原则是合同责任研究中的核心问题。我国《合同法》规定的合同责任归责原则究竟是什么 ,有不同的观点。我们认为 ,我国《合同法》确定的合同责任归责原则是一个体系 ,是由过错责任和无过错责任原则构成的。这两种归责原则在具体表现上分为三种形式 ,即过错责任原则、过错推定原则和无过错责任原则 ,它们各自调整不同的合同责任归责问题  相似文献   

3.
《侵权责任法》是侵权责任的专门法律规范,归责原则是其核心和灵魂。在过错责任、无过错责任、过错推定责任、严格责任和公平责任等归责原则多元化状况下,过错责任原则是侵权法归责原则的本质,只有坚持过错责任原则才能更好地促进行为自由。过错责任的确立有利于侵权行为的预防和促进行为自由。过错责任原则在侵权法中具核心地位,无过错责任面临式微和分离的状况。我国侵权法采取私法自由的立场,旨在保护行为自由的价值选择。  相似文献   

4.
知识产权侵权损害赔偿的归责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侵权损害赔偿的归责原则,是指在行为人的行为或物件致他人损害的情况下,根据何种标准和原则确定行为人的侵权损害赔偿责任。归责原则是民事侵权行为法及其理论的重要核心,也是人民法院审判民事侵权损害赔偿案件的基本准则。根据我国的民事立法和民法基本理论,民事侵权基本的归责原则是过错责任原则、无过错责任原则和公平责任原则。而过错推定原则是过错责任原则的特殊表现。所谓过错责任,是指以过错作为归责的构成要件和归责的最终要件,同时,以过错作为确定行为人责任范围的重要依据。过错责任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一)以过错作为责任构成…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民法上的侵权行为一般原理和侵权归责的一般分析,探讨了商业秘密侵权的各种类型及其归责原则。商业秘密侵权的归责原则以过错责任原则为主,辅之以过错推定责任原则、公平责任原则和无过错责任原则。  相似文献   

6.
本文提出过错责任原则的价值功能在于受害人利益的维护,而不是行为人行为自由的促进,检讨过错责任内部制度性配置问题时,应该以其是否实现该功能为依归;在过错归责原则中,受害人承担举证责任与过错责任之间并不具有天然的联系,应该根据归责原则所服务的法律价值来选择举证责任的分配模式;过失在侵权行为法归责体系中并不具有当然的核心地位,只是众多归责原则中的一部分,因此探究其他归责原则存在的合理性时不应该把过错归责原则作为考虑的前提。  相似文献   

7.
侵权责任的归责原则是侵权行为法的核心问题,不同的归责原则决定着不同的构成要件、举证责任的负担、免责条件和损害赔偿的原则和方法等。特殊侵权责任中的过错推定,无过错责任和公平责任等归责原则,是由法律严格规定其适用范围的,但这些原则的确立并未改变或动摇过错责任的基本归责原则地位,而是过错责任原则的补充。  相似文献   

8.
通过考察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合同归责原则的历史流变,可以发现大陆法系的合同法归责原则是以过错归责原则为主的多元归责体系,而英美合同法也已对严格归责原则进行了某种意义的修正,并在接纳过错归责原则上与大陆法系渐行渐近.我国合同法弃过错责任而选严格责任,实际上是逆流而上,完成了向古典意义上严格责任的回归.  相似文献   

9.
韩笑晨 《工会论坛》2009,15(2):127-129
美国的产品责任归责原则经历了契约责任、过错责任、严格责任、根据不同缺陷类型确定归责原则的变化,不论采纳严格责任原则,还是对不同的缺陷类型适用不同的归责原则,都从某种程度上反映出美国法律对维持生产者与消费者权益的平衡、个人权利与社会效益的均衡所做的努力。以法经济分析方法为视角,对严格责任和过错责任这两个在产品责任体系中争议颇多的归责原则进行成本——收益分析,寻求产品责任的最优效率之选,对产品责任立法尚不完善的我国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学生伤害事故中学校的归责原则问题,社会公众极为关注,理论界存在严重分歧。有学者认为只适用过错责任原则;有学者认为既适用过错责任原则,也适用过错推定责任原则、无过错责任原则与公平责任原则;还有学者认为应适用过错责任原则与过错推定责任原则,不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和公平责任原则。笔者认为,应根据法律精神、现有法律规定和学生伤害事故的实际情况,构建以过错责任为主,以过错推定责任、无过错责任和公平责任为补充的多元学校归责原则体系。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缔约过失责任的创立入手,探讨了缔约过失责任的法律基础,认为诚实信用原则是其合理存在的根基。同时,着重分析了缔约过失责任的构成要件及与相关责任的区别,并就其适用范围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2.
传统的侵权责任认定标准是以过错责任原则为基础的归责原则体系指导下的四要件说,然而,这一认定标准在法理和司法实践中似有不妥之处,尤其是对于绝对权利而言。通过对绝对权利的法理分析,建议引入无损害结果的无过错责任原则,作为弥补传统认定标准之不足的有效措施,从而使整个侵权归责原则体系臻于完善。  相似文献   

13.
我国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责任制度总体经历了三个阶段:过错责任原则;无过失责任原则或过错推定责任原则;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制度原则。但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原则并非完美无缺,它在具体实施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建立完善的交通事故损害赔偿制度,一要制定专门的《机动车事故损害赔偿法》,二要制定完善的《机动车保险法》,三要加紧制定精神损害赔偿方面的法律、法规。  相似文献   

14.
当前的常设机构利润归属原则实际上是对独立实体和公平交易原则的限制适用。由于各国对该原则中相关重要概念的解释存在着分歧,并且该原则的适用很多情况下依赖于国内法的规定,因此,实践中容易产生双重征税和互不征税的后果。而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佳方法,就是各国能够就常设机构利润归属问题达成更进一步的共识。  相似文献   

15.
不知法不赦来自一句古老的罗马格言。此原则强调“法律上的认识错误是有害的”,行为人对于法律认识的错误,并不能成为其逃避惩罚的借口。美国司法判例中的“不允许对法的不知”原则,被认为是刑事程序中最古老、最有价值的原则之一。二战以后,随着人类社会日益进步和各国刑法学理论研究的发展,这一古老的原则也开始受到人们的质疑。严格坚持不知法不免责导致了一些不公正的审判的出现,许多国家的刑法典开始对此原则进行修正。不可避免的法律认识错误可以免责,而可以避免的法律认识错误只能减责。  相似文献   

16.
无过错责任原则作为民法的一项归责原则,对于民事责任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英美法系的严格责任原则属于无过错责任原则的范畴,基本上等同于无过错责任原则。工业灾难日益严重的社会现实迫使无过错责任原则确立于侵权领域,自由经济的发展又促使该原则在合同领域中确立起来。无过错责任原则的确立在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国家还有着深刻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我国刑事诉讼法中存在四类非必要的规范:即无操作性的原则规范,未规定否定的法律后果而无实效性的规范;单纯申明法律普遍效力的规范;单纯申明法律责任的规范。这些规范的存在,是刑事诉讼在立法技术上存在问题的一种表现。  相似文献   

18.
随着电脑的普及和网络的发展,网络隐私侵权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此类侵权行为常表现为对他人网络隐私数据、网络通信内容、网络生活安宁和个人网络空间的入侵或破坏。正当的网络防卫行为、享有知情权或有法律授权的行为以及经被害人同意的行为不构成侵权。网络隐私侵权责任的认定适用过错推定原则,责任承担上应引入辅助侵害责任、代理责任和惩罚性赔偿责任等。  相似文献   

19.
税收执法责任制是以我国现行的税收法律、行政法规所确定的税务机关的法定职权和职责为基础,依法确定执法主体资格,通过对法定职权职责的分解,明确执法责任,规范执法程序、考核执法质量、追究执法过错责任的一项执法监督制度。税收执法责任制的具体制度安排是税务依法行政具体要求的体现,税收执法责任制与税务依法行政相结合,事实上就是:在准确把握二者关系的前提下,正确认识税收执法责任制,紧扣岗责界定、绩效考核、责任追究三个关键环节,通过合理运用税收执法责任制提高税务依法行政水平。  相似文献   

20.
遵从或否定权利表象规则的界限定位在可归责性与信赖合理性的比较权衡,其实是进行过失程度的比较,在真实权利人与第三人之间做出选择,其结论必然是弹性化处理,一方面体现在生活事实的法律判断本身具有适度的弹性,另一方面归责性与信赖合理性之间存在相互影响而需要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进行调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