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邢月潭  尹辉荣 《传承》2007,(8):84-85
自1996年明确提出"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格"以来,上海市将加强社区建设、完善城市管理体制和培育群众自治相结合,取得了颇为实在的效果。"三个中心"的创建、基层民主的"三会制度"等经验在全国推广,社区网格化管理及社会化运作的思路引起全国的关注。而社区建设的财政支撑无力,社区民间组织的培育缓慢等问题的存在也阻碍了上海市社区建设的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2.
根据市委关于探索社区网格化管理的要求.区委把推进社区网格化管理作为重电工作。卢湾区人大常委会对此十分关注.成立了课题研究组.对人大代表如何在社区建设和管理中发挥作用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就人大代表在社区发挥作用情况以及如何更好地发挥作用进行一些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3.
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在促进经济增长,加速人口流动的同时,也加剧了社会治安环境的恶化。为了维护良好的社区治安环境,应对社会转型压力,公安机关在警务实践中积极探索社会治安管理模式,并形成了一套适用于社区治安的网格化管理体系。该文在界定社区治安网格化管理的基础上,对实行社区治安网格化管理的价值作了详细分析,并从加强社会协同、互联网技术应用和强化网格化领导三方面对社区治安网格化管理的构建和完善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4.
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作为社区管理模式创新的重大成果之一,不断彰显其在密切联系群众、提升社区管理工作效率、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的优势。但随着新时代民众需求日趋多元化,社区网格化管理建设也面临一系列新挑战,需采取相应对策积极应对。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和谐社会语境下推进社区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分析了上海社区信息化取得的成效与存在的问题;根据当前社区居民需求的三个层次,研究制定了上海社区信息化建设的总体方案和重点建设内容,包括社区事务综合服务平台、社区生活服务信息化平台、社区网格化管理系统等;提出了在和谐社会语境下推进上海社区信息化建设的政策建议,即统筹推进上海社区信息化建设,制订满足不同层次社区居民需求的发展规划,大力发展社区电子商务应用建设,建立科学高效的社区信息化建设机制。  相似文献   

6.
田凤培 《政策》2003,(3):57-57
近年来,恩施市切实把握新时期城市社区建设的新要求,合理调整社区规模,组建社区组织体系,改革社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优化干部结构,完善制度,理顺关系,社区建设走上了良性发展轨道。但仍存在组织体系不健全、职能错位、体制不顺、机制不活、缺乏政策支持等问题。为此,必须从存在的问题出发,积极探索社区建设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国农村社区管理建设存在价值理念不清、管理主体单一、激励机制不健全、诉求渠道不通畅、考核机制不完善等问题。为了实现新型农村社区管理的优化,应重塑农村社区管理的价值理念,培育和发展农村社区管理的多元主体,完善农村社区管理的激励体制,畅通农村社区管理需求的表达渠道,改革农村社区管理的政绩考核体制。  相似文献   

8.
本次疫情对基层社区治理提出了新的挑战。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为了使社区网格化管理能够在疫情防控形势下发挥更为积极有效的作用,本文从优化社区网格化管理的服务功能、壮大服务队伍、提升信息化水平以及完善相关机制等方面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9.
为推进"平安中国、平安江苏"建设,对南京社区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水平以及居民的安全防范意识进行调查,显示南京市社区公共安全总体处于可控状态,但仍然存在着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社区组织化程度低、居民自治热情不高、防范意识不强等薄弱环节。为此,责任主体需要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宣传教育、调动自治力量积极性、完善社区组织服务机制。  相似文献   

10.
目前网格化已成为社区治理的"标配",但社区网格化在推进过程中由于行政主导、技术依赖等特点出现了"悬浮"于社区治理的问题,从而进入了发展"瓶颈期",亟需改革创新.武汉市探索推行的"微邻里"平台提供了共建共治共享理念指引下社区网格化管理转型升级的可行路径.该平台依托既有的网格化管理体系,通过嵌入社群化、移动化、协同化元素,构建议事平台、报事渠道和办事载体,推动各主体共同参与建设、共同开展治理以及共享治理成果,有效实现了共建共治共享之间的良性循环.武汉"微邻里"平台的成功经验表明,创新升级社区网格化管理,一要及时追踪网络信息技术及其应用的新进展,做到平台共建;二要寻找实现网格化与居民自治相融合的可行路径,推进协商共治;三要坚持服务与管理功能并重,促进社区治理成果共享.  相似文献   

11.
加强社会管理的基础路径——社区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区建设是社会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社会管理的基础路径。当前我国社区社会组织发育不成熟、社区居民参与社区事务不热心、社区行政化倾向严重、社区财力紧张等问题,阻碍了社区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功能的发挥。社区建设要协调好政府与社区之间的关系,要在培育社区自治组织、拓宽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的途径、拓展社区服务的类型与机制、完善社区建设的相关法律等方面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2.
社区网格管理模式具有提升社区服务的水平、实现社区管理结构的多元化和社区服务的高效化等多方面的优势,但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网格功能虚化、网格化的行政化、网格员的非专业化与非职业化等问题。促进社区网格管理的实施须从网格组织结构的设置、网格管理的运行机制、网格员队伍建设三个方面进行优化。  相似文献   

13.
社区警务建设的多年实践表明,制度是左右社区警务运行的"无形之手"。当前,有必要制定社区管理的法律制度,以法治手段推进社区管理与社区警务工作,应对现代社区"碎片化"的管理困境。在社区管理法律制度的规制下,应当进一步完善社区警务相关的组织制度、人事制度和工作制度的设计,以合理制度安排形成的长效动力机制,不断优化社区警务运行环境,有效推动社区警力实现合理配置,充分激发社区民警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14.
湖北农村社区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继城市社区建设之后,湖北省积极探索农村社区建设之路,取得较大成就,同时也存在一定困难和问题。从湖北省情、民情和农村社区建设的实际出发,推进农村社区建设的有序进行需要从以下三方面入手,一是完善法律制度,二是转换政府角色,三是提升农村社区的服务功能。  相似文献   

15.
王春林 《中国发展》2010,10(6):53-57
自中国开展社区矫正工作以来,检察机关的检察监督在其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有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但社区矫正检察监督也存在法律规定欠缺、机构设置缺乏、监督对象模糊以及监督手段简单等诸多问题。为此,有必要明确规定社区矫正中检察机关监督权、健全社区矫正中检察监督机构、明确社区矫正中检察监督对象、丰富社区矫正中检察监督手段以便完善社区矫正中的检察监督。  相似文献   

16.
21世纪初,我国社会体制结构发生重要变迁。社区成为群众生活的承载空间,亦是政府、市场、社会交互作用的重要场域,在社会治理中的基础性作用愈发凸显。网格化管理作为基层社会治理的创新模式,历经十几年的探索与实践日臻完善。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网格化管理以信息技术为手段,以精细化管理为目标,通过社会化协同实现精准防控。网格化的既定功效与蕴藏的制度潜力已得到广泛认可,但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局部失灵"的问题。为此,需要在制度建设、服务导向、参与主体等维度加以完善,进一步激发治理效能,构筑善治之基。  相似文献   

17.
在近些年来的社区治理发展中,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出现了"创新扩散"的现象,呈现出"无网格、不治理"的发展趋势。本文以网格化管理优化转型为出发点,以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提升为视角,重新审视网格化管理的生成逻辑及其典型特征,并通过对北京、山西和山东三地的社区网格化管理实践的比较分析,探讨区域性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建构机理以及这一模式建构的特征差异与基本共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要"以网格化管理、社会化服务为方向,健全基层综合服务管理平台",未来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必须要朝着网络化治理的方向前行才能增强内在活力,而在从管理到治理的转型中,最为关键的环节在于社区网格化管理与社区自治的有机衔接和良性互动。当前,网格化管理的功能转型与服务优化,网络化治理与居民自治的有机衔接以及政府、社会、居民治理网络的搭建和整合等诸多问题还值得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多次出台相应政策完善社区公共文化服务,成效初显。但由于我国社区公共文化建设处于初级阶段,仍面临一系列问题,如供给理念较为单一、居民参与意识相对薄弱、缺乏专业文化建设人才等。这需要各方采取针对性措施,规范社区公共文化服务,深入推进社区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9.
正为进一步推进和谐清河、文化清河建设,近日,淮安市清河区政协围绕社区文化建设开展专题调研,为建设文化强区建言献策。区政协成立专题调研组,深入相关职能部门、街道社区,通过座谈交流、发放调查问卷等形式,了解存在的问题,突出表现在文化基础设施不够完善、人才相对匮乏、活动质量有待提高、参与面还不广等方面。就推进社区文化建设,委员们建议:一是抓认识,高度重视社区文化建设。群众文化是社区居民  相似文献   

20.
在近些年来的社区治理发展中,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出现了"创新扩散"的现象,呈现出"无网格、不治理"的发展趋势。本文以网格化管理优化转型为出发点,以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提升为视角,重新审视网格化管理的生成逻辑及其典型特征,并通过对北京、山西和山东三地的社区网格化管理实践的比较分析,探讨区域性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建构机理以及这一模式建构的特征差异与基本共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要"以网格化管理、社会化服务为方向,健全基层综合服务管理平台",未来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必须要朝着网络化治理的方向前行才能增强内在活力,而在从管理到治理的转型中,最为关键的环节在于社区网格化管理与社区自治的有机衔接和良性互动。当前,网格化管理的功能转型与服务优化,网络化治理与居民自治的有机衔接以及政府、社会、居民治理网络的搭建和整合等诸多问题还值得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